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4558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综合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3)适时对学生制定方案情况进行小结。

五、布置作业

1、上网查阅自学P5内容,在家长指导下学会上网查找资料;

在网络上查找什么是“中国式过马路”,以及“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有哪些。

2、实地观察在父母的陪同下,在离家近的一个十字路口找一位交警叔叔了解行人过马路的情况,并按照P6的观察计划观察行人和骑自行车、摩托车的人是如何过马路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加工整理学生实地观察到的现象;

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并能进行实地调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后,我们布置了实践活动作业,这节课我们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学会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二、整理收集到的资料

1、上网查找资料

1)小组交流,组长整理本组网上查找了哪几方面的问题;

2)集体交流

A、首先整理我们共在网上获取了哪些方面的资料;

B、交流共性的资料,比对在收集时又有哪些资料是共性的,哪些资料属于个性的,这样可以获得更多信息;

C、对查阅的资料情况进行相机总结。

3)交流上网查找资料遇到的困难

2、整理观察所得

1)汇总观察到的现象完成P7交流汇总表

以某个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为准,定为现象1,现象2……然后再对在其它十字路口发现的现象进行汇总。

2)通过交流汇总你发现了什么?

三、设计调查问卷

通过我们上网查阅以及实地观察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中国式过马路”,以及这种现象在我县的实际状况,为进一步了解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我县人民对于该现象的认识,我们就需要对周围的人进行一个调查,要对许多人进行调查,那就需要设计调查问卷,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设计调查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

2、学习设计调查问卷的方法

1)自学P9“方法引导”

2)小组讨论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什么,并设计基本问题;

3)全班确定调查的问题并确定问题顺序;

4)写出调查问卷,并在校打印部进行复印。

四、布置调查任务

利用放学其间,对部分家长朋友进行调查,要注意有礼貌,并及时收回调查问卷。

第三课时

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并整理出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

编写一份简单的倡议书。

同学们,经过我们上网查询,实地观察以及调查问卷等方式,已经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根据手头的资料,重点归纳这一现象的成因。

二、调查问卷分析

1)首先我们先对我们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基本的分析

2)统计:

统计每个问题中各项选择的人数有多少;

3)分析:

通过每题中的各选项的人数,我们可以更为清晰了解中国式过马路行成的原因。

集体交流,并把调查结果记录在P9下面。

三、归纳成因

1、小组讨论形成这一现象的成因。

2、集体交流并记录

四、编写文明过马路倡议书

同学们,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式过马路的成因以及危害,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它的危害,一起文明过马路,所以我们就要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让全校同学行动起来。

接下来,我们一起编写一份倡议书。

2、编写倡议书的基本格式

标题.先在文章的正中央写“……倡议书”

称呼.可以写“亲爱的同学们” 

正文.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要写明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发出什么倡议,倡议有哪些作用、意义。

第二部分写倡议的内容。

倡议书的发出旨在引起广泛响应,只有交待清楚举行次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信服并自觉地行动。

 结尾.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某种建议。

  

落款。

在右下方署名发出倡议的集体或倡议者的姓名,另起一行署上发出倡议的时间。

例:

文明过马路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爱你的家人和亲朋好友,请全体同学过马路务必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隧道或走斑马线。

或许大家很赶时间,只为少走几步路节约几分钟,但马路上飞驰而过的车辆,即便你可以保证自己做到足够的快捷,避开一切车辆闯关成功,但你是否能够保证每一个司机都精力充沛、不打瞌睡吗?

可能因为有障碍物遮挡,司机没有及时发现你,这个时候,你就相当于把生死大权交给了别人,你能指望别人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你吗?

为此,我们发出安全过马路的倡议,请全体同学过马路务必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隧道或走斑马线,拒绝“凑够一撮人就走,与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的不文明行为。

对不文明行为自觉抵制,并带动身边的同学、亲戚朋友自觉规范日常交通行为,争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争当文明守纪的小学生。

文明礼让从我做起,文明校园你我共建!

为了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请文明出行!

西村小学

3、在下周一国旗下讲话时由班长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第四课时

本单元的总结与反思

一、导入活动

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本节课我们将回顾所经历的研究过程,对学习过程性资料进行展示,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进行一个评价。

二、汇报展示

1、小组交流

交流要求:

1)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再次展示收集到的资料,讲授自己收集资料的过程;

2)谈谈自己在十字路口观察到现象,以及当初的感受;

2、集体交流

各小组推选人员进行交流

教师相机小结

三、评价与反思

1、了解评价内容

自我阅读——指名交流

2、自我评价

3、同学评价

4、教师评价

四、总结

同学们,经过一单元的研究,我们增长了知识,了解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成因;

我们提升了技能,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和编写倡议书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学会了上网查资料和实地观察了。

希望这些提升能伴随大家走进下一单元的学习。

第二单元现代技术·

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

1、了解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规律,初步学会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编码。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感悟数字编码的作用与价值。

上课铃响,要求学生对号入座,而学生手中的票存在重复号、无位号等错误号码,结果出现混乱局面。

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混乱的原因,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正确编码的作用。

教师引入课题:

看来没有编号或没有正确编号都给生活带来不便,一个班就乱成这样,可想而知,如果在电影院那么大的场所,那么多的人,又会有什么后果?

所以为了方便生活、有序管理,人们把数字按不同要求、不同顺序排列起来,传递各种信息。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索的《数字与编码》。

二、汇报交流各组课前调查情况。

  1、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其余同学认真听,可以补充也可以提问题,结束还要当小评委。

2、学生汇报,如门牌号、电话号码、学号、车牌号码、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老师适时鼓励、赞赏。

在学生有汇报到关于身份证编码知识时,教师随机插入:

  

(1)让学生猜老师的年龄,再出示老师的身份证,问:

能从中知道老师的确切年龄吗?

怎么知道的?

你还能从老师身份证号码获得其它什么信息?

(2)让学生给自己试编身份证号码,选1-2人上台展示并说说是怎么编的。

师小结并指出:

其实在你们的户口簿上已经预留了一个身份证号码,回家去核对一下,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3、评价。

 

(1)以举牌的形式,每人选出自己认为最佳的调查小组。

(2)教师激励性评价。

三、拓展。

生活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数字与编码,你还知道哪些?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适当补充。

四、实践与应用。

1、从你的日常生活中选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需要编码的人、事、物进行编码。

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合作完成,编后派代表上台交流展示。

2、把感兴趣的、想问的有关数字与编码知识用写信的形式给亲朋好友或友好学校的同学交流。

各小组完成后,派代表汇报、交流,并写好信封,课后寄出。

教师交代以后收到回信,随时在班上交流。

五、教师以赠言的形式进行小结。

1、师谈话赠言:

今天大家表现都很出色,老师赠送你们几句话。

不过是给你们一组数码,你们要通过译码表翻译出来。

教师出示译码表: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第一句赠言:

19 19 23 24 16 17 18

      小 小 数 字 用 处 大

第二句赠言:

23 24 33 37 27 37 38

      数 字 编 码 显 神 通

2、教师总结: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你们能用各种方法获取知识,今后用这些方法探索更多的奥秘。

 

作业:

把你课前调查情况,结合今天课堂收获,课后交流的经验与体会,进行补充、完善,写成调查报告,汇编成册,让更多的老师和同学来分享你们的成果。

第三单元健康生活

生活中的食品安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的现状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了解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初步了解和掌握辨别食物是否卫生、安全的基本方法;

初步掌握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手段、方法。

能力目标:

利用网络、媒体等渠道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并能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对资料的处理。

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调研和访谈,并能够走出课堂,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主题活动使学生视野开阔,学会关注生活、关爱他人;

养成同他人合作的态度和能力;

能够正确地看待社会问题并积极地参与,认识到作为社会一员自身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实践方式:

问卷调查与分析;

信息收集与整理;

活动宣传。

方法引导:

如何让数字“说话”。

学科整合:

与语文、数学、美术、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整合。

教学课时:

5课时

关注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活动目的:

了解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健康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探究热情。

活动过程:

师: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汤小泉在康复中心工作多年,目睹了不少因食品中毒导致身体残疾的情况。

“一个企业的经理,因为喝了有毒的酒,在医院里整整抢救了一星期,最终身体残疾,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一个很有才华的大学生,因为食物中毒,最后导致全身瘫痪。

”现在一些企业食品安全意识淡漠,只关心企业的经济利益,甚至知法犯法。

从农药残留、瘦肉精,到苏丹红、三聚氰胺、甲醛超标……食品中到底还有多少安全隐患?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购买有外包装的食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请大家拿出带来的食品包装进行讨论交流。

1.全体学生通过看报纸、电视或听广播新、对身边熟悉的人的谈话搜集自己日常生活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信息。

2.通过对同学们生活中听到、看到、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的交流,分析现实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确定如下几个调研方向:

(1)饮食习惯与食品安全

(2)种植、养殖与食品安全

(3)加工与食品安全

(4)销售与食品安全

小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调查

通过这个活动,大家不仅要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还要让全校师生通过活动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能对收集到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

问卷调查——社会调研——课堂交流——成果展示。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旨在了解全校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内 

你经常买零食吃吗?

          是 

在店里出售的食品你都会买来吃吗?

   

 是 

你在购买食品时会认真看食品的说明吗?

你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吗?

     是 

你在食用前会辨别食品的好坏吗?

    是 

探寻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和防范措施

能够恰当的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进行调查研究活动;

1.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调查、访谈的计划、方案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预测在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应对的准备。

2.深入相关部门,对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谈话,收集与本组调研目标有关的信息、资料,并做好调研或访谈记录。

3.各组组员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以小组为单位用不同的方式向同学们和老师展示各自的调研收获和感悟。

(1)仔细阅读课前收集的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上的文字,看课见出示的“小辞典”进行鉴别。

(2)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应当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哪些问题?

怎样判断包装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

学生回答:

购买包装食品,应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厂址。

营养成分是否合理、是否含有添加剂。

还要看是否有“R”,有才是注册商品。

之前教师可提前多了解食品标签上的一些信息,如R表示注册商标、条形码表示可用电脑来识别的商品密码等。

教师:

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连是否有“R”都注意到了。

但假如我们购买的食品没有包装,我们该怎么办呢?

购买蔬菜、鱼、肉等非包装食品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是否新鲜要看(色、质、味),买肉还应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

我们这里灌水猪肉很猖獗,买肉的时候,再用手握一下肉,如果手是湿的,说明猪肉被灌注了很多水,不能买。

买鱼要挑选游动灵活、鳞甲完整并且没有污物附着的。

:

蔬菜则先看其颜色是否新鲜,再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就知道它的新鲜程度了。

……

大家总结得真不少,听起来满有经验的。

(3)实例分析,教师出示2个食品包装袋供学生分析,判断。

2.预防食物中毒

如果菜买回来了,就该开始烹调了。

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引起中毒,所以这个过程对食品安全而言同样重要。

怎样做才能更好地预防食物中毒呢?

下面我们来听听“小专家”的建议。

视频播放“小专家”进行现场小讲座,学生听取有关常识。

(1:

蔬菜水果应用清水浸泡或削皮后才能吃。

浸泡的时候加点盐,可以杀死虫卵,或加点发馒头用的苏打,能把菜里的农药洗出来。

2:

发了芽或变绿了的土豆应去芽、削皮、充分浸泡后才能烹调;

四季豆、扁豆等豆类一定要煮熟透了才能吃,否则会中毒。

3:

一般色彩鲜艳的蘑菇有毒,不能食用;

受潮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尤其是玉米、花生等霉变后,能生长一种强烈致癌的物质。

4:

路边的烧烤和油炸食品要少吃。

(师补充:

尤其是用反复使用后的油来炸的食品,也会产生致癌物质,所以,千万要小心哦!

掌声感谢我们的小专家!

3.怎样鉴别食品是否安全 

看来大家对食品的鉴别有了初步的了解,日常生活中我们每餐吃的食物不一定一次吃完,很有可能下顿再吃,那么,这些食物可以放置多长时间呢?

下面请大家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测定放置过的粥和新鲜的粥的pH,观察实质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出示新鲜的粥和已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的粥(已变质). 

请学生设计方案说出鉴别的方法。

学生发言:

如:

1.闻一闻是否有酸味 

2.观颜色,若有气泡或浸出液,可能变质 

教师予以评价并归纳,闻味法、观色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鉴别方法,今天大家来尝试用实验法进行科学的鉴定。

3.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两个烧杯中的液体,滴在两张石蕊试纸上,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如果变为红色,溶液为酸性;

如果变为蓝色,则溶液为碱性;

如果不变色,则溶液是中性的。

变成酸性或碱性的则为变质。

学生做实验,描述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

甲烧杯的液体使石蕊试纸变成了红色,证明粥已经变酸,变质;

滴乙烧杯液体的试纸没有变色,证明粥是新鲜的。

(食物不能总放着。

为了防止食物变质,我们经常把食物放在冰箱里保存,冰箱是食品的“保险箱”吗?

从食品安全方面考虑,使用冰箱应注意什么?

学生纷纷发言.如:

1.不是保险箱。

食品不要保存太长时间。

2.放前要把蔬菜、水果洗干净。

3.食品袋不要有毒,生食和熟食要分开。

4.刚从冰箱里取出的泠饮、瓜果等,要在屋子里放一会再吃。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食品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各种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等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害人体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清楚。

对此,有的医生提出,为了保证家庭的食品安全,提倡食品安全健康自助法,具体地说,就是重点做到净、透、分、消、密这五个字。

呼唤绿色食品

通过开展“呼唤绿色食品”的讨论会,学生采用各种方式呼吁大家购买绿色食品,学会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除了食品腐败变质问题外,食品安全问题还涉及哪些?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问题。

1.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吗?

为什么?

2.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和水果,农药含量少。

请你对这种说法做出科学评价。

3.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有关系吗?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讨论 

喷洒农药的蔬菜、有毒的大米、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含有激素的鱼、用柑水油炸的油条、用硫磺熏过的白馒头、吃了未炒熟的豆角、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花生米、有毒的蘑菇……转基因食品、强化食品、保健食品的安全问题 

教师可准备一些相关图片(蘑菇分类的挂图、含有瘦肉精的猪肉、转基因食品等)

教师归纳或补充后归纳:

食品安全问题,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种情况。

1.食品腐败变质问题 

2.食品污染问题

3.有毒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4.新型食品中的安全问题

关注绿色食品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要想保证食品对人体无害,应该正本清源,从整治环境,保护环境开始。

比如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食品等等。

你想了解绿色食品吗?

请阅读教材。

学生:

阅读,思考,了解绿色食品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开展“呼唤绿色食品”的讨论会,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具体讨论“呼唤绿色食品”的方法,选择最好的方式进行呼吁。

学生可以采用写倡议书、建议书,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方式呼吁大家购买绿色食品。

第五课时

宣传生活中食品安全的活动

通过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不但应关注与自身有关的社会问题,更应该学着关心大多数人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材料分析:

据报道,2003年3月19日,辽宁省海城区发生了小学生因食用豆奶而引发集体中毒事件,有2556人出现了中毒症状,800多人到医院接受治疗。

经调查证实,生产豆奶的原料中的天然抗营养因子导致了这次小学生集体中毒事件。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⑴这次事件属于哪种性质的中毒?

⑵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再度发生?

(提示:

可从食品卫生检验的角度分析并回答,要简练。

答案:

⑴含有毒物质。

⑵加强食品卫生检验,避免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第四单元:

人与自然种子的奥秘

一、主题的提出: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是生命开始的季节。

但对于我们城市里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却很少有机会到野外、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了角春天,探究春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然而,在本期第一节实践研究课上,通过对学生寒假生活的了解,我发现学生对种植非常感兴趣,在寒假里开展了诸如种南瓜、种草莓、种向日葵等活动。

于是我就萌发了开展《奇妙的种子》的探究实践活动,希望通过观察、实践、实验、上网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植物种子的有关知识,感受生命的神奇,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

1、引领学生亲近自然,激发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对植物、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4、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三、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确定主题 

设计活动方案

活动步骤:

一、观看视频录象,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

1、师:

现在正是美丽的春季,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学生自由发言)

2、师:

是啊,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花红柳绿,鸟语花香,到处一派生机勃勃。

你们想不想去春游?

下面让我们跟随镜头走进大自然去品赏春天吧。

3、播放视频录象《品赏春天》

4、就在我们陶醉在美丽的春景中,突然“沙沙沙、沙沙沙”下起了春雨,听,是谁在说话呢?

(播放歌曲动漫视频:

《小雨沙沙沙》

二、激发探究兴趣,确定研究主题。

是谁在说话呀?

(种子)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大自然虽然千姿百态,可无论是嫩绿的小草,娇艳的花朵,还是参天大树,它们的生命都是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开始的,很神奇吧?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种子有哪些呢?

你还认识哪些种子?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

别看这些小小的种子,他们的体内可蕴藏着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趣的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