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462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4 大小:50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4页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94页
亲,该文档总共1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1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docx

煤矿运输专业各岗位岗位描述完整

运输区区长岗位描述

一、岗位基本情况

我叫xx,我的岗位是运输区区长,上岗资格证齐全有效。

我负责运输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

我队主要任务是负责人员上、下井、各区队供车、下料、翻矸及轨道运输设施管理工作。

井下车辆供应方式分为平巷电机车运输及斜巷绞车运输。

二、岗位关系

1.上下级关系:

我的上级领导是分管机电运输的副总经理。

2.部门间关系:

本队和生产科主要关系是标准化材料的审批以及零星工程的审批,安监科负责本队的运输监管工作及相关措施的批复,机电科负责运输区区域机电设备的巡查及机电设备的审批领用,调度室负责协调我区队与其他单位的车辆供应、回收及问题的处理工作。

3.平级关系:

本队与其他区队之间的业务联系主要集中在车辆的供应与回收,同时负责监督巡查各区队的轨道及绞车设施。

三、工作概述

1.每日参加早班调度会,同时对与会问题进行班前传达,做好每日的工作安排。

2.每周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检查活动,对运输专业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同时落实责任人,对各队的隐患销号进行督导工作。

3.每月开展区队内部会议,针对本月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下月的安全重点工作进行提前安排,做到防患于未然。

4.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会议,做好相关记录。

同时在每班班前会进行传达和学习。

5.积极妥善处理本队和各区队的业务往来关系,维护好本队的工作持续。

四、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法规、指令和要求,是本单位的安全、文明生产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第一责任人。

2.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安排,经常对井上下运输、轨道、巷道等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3.按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抓好运输巷道、轨道工程质量的达标工作,努力改善作业环境。

4.负责对本单位职工进行安全、安全质量标准化及三大规程的教育、培训工作。

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技能水平。

5.作好运输方面安全生产的新经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

6.经常深入现场,认真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设备运转情况。

对重大隐患积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对发生重大事故亲临现场指挥抢救工作。

7.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队行政副职、工程技术人员、班长等人员安全责任制执行情况。

8.每月主持召开安全会议,传达矿安全会议的相关精神。

总结本队一月的安全情况,开展案例教育。

布置下一月的安全工作。

9.加强火工品的运输管理,预防火工品丢失现象发生。

10.及时向职工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措施、决定,对公司和上级有关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不推不拖,负责定人、定措施按期整改。

11.负责建立健全本队的岗位责任制和管理制度以及安全管理体系。

12.及时向主管部门反映本队在生产中存的各类问题。

13.负责本队施工设备、安全设施、工器机具、设备等与安全生产有关材料的管理使用。

14.组织好技术革新项目的实施,大力支持革新改造工作。

15.配合支部书记搞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五、工作内容

1.队长必须了解区队现场动态,明确区队当天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

2.积极参加矿上组织的各种会议,踊跃参与矿上组织的相关培训和学习。

3.必须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汇报、整改、销号、记录。

4.加强与矿领导及相关科室沟通和其他区队的配合与协调,齐心协力搞好工作。

5.具有大局意识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6.做好主管工作。

7.准确调配和组织人员完成当班的安全生产任务。

8.每月按期参加学习,有效、扎实开展班组建设活动。

9.做好工资分配,做到透明、公平、合理,并做好队务公开工作。

六、工作流程

参加调度会→全面了解井下情况→合理安排当天区队的各项工作→下井到作业现场检查→现场监督、指导→确认现场安全→升井后及时填写信息卡→班前会安排工作→日常业务知识学习→次日预想、超前安排。

七、岗位风险评估

1.对职工安全思想动态不了解。

预防措施:

加强职工安全思想动态分析和安全帮教工作。

2.不掌握井下安全生产情况而不合理工作安排。

预防措施:

必须掌握井下安全生产情况,严禁不合理工作安排。

3.跟班现场未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干部跟班制度,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未及时制止三违或不安全行为。

预防措施:

及时制止三违或不安全行为。

5.发现作业现场风险隐患未及时安排处理。

预防措施:

发现作业现场风险隐患及时安排处理。

6.现场违章指挥作业。

预防措施:

做到正确指挥,严禁违章指挥作业。

八、灾害治理

1.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

瓦斯浓度不大于1%;二氧化氮浓度不大于0.00025%;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0.0024%;硫化氢浓度不大于0.00066%;二氧化硫浓度不大于0.0005%;氧气浓度不小于20%;噪声不应超过85分贝,大于85分贝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90分贝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2.井下工作地点人体最适宜的气候条件是:

空气温度为15-20℃,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而风速的大小应根据气温的高低而定。

《规程》规定:

“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3.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浮游在空气中,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一般认为,在下列范围内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下限:

30-40g/m3,上限可达2000g/m3。

浓度在300-400g/m3时爆炸强度最高。

4.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二是混合气体中氧的浓度不低于12%;三是足够能量的高温火源,一般为650℃-750℃。

九、岗位安全管理

1.必须持管理人员合格证上岗作业,必须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内容。

2.下井必须携带定位卡、矿灯、矿帽、自救器、防尘口罩、毛巾等防护必备用品。

3.严禁违章指挥作业。

4.发生事故及异常灾害时,必须切断就近电源,用灭火器材灭火,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5.每台电气设备均应挂设备标志牌,牌上注明该设备的名称、型号、电压等级、电流、用途、包机人等。

6.区队所辖作业区域必须保证管线吊挂整齐,巷道清理到位,保证无积水、无淤煤、无杂物,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

十、应急救援

(一)自救时应遵守“灭、护、撤、躲、报”五原则:

1.灭:

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护:

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可使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3.撤:

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

4.躲:

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5.报:

就是及时报告灾情,在灾害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作业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在积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区域人员发出警报。

(二)矿工互救时,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

1.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三)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

分为:

止血、固定、心脏复苏。

1.止血:

指压止血法加压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2.固定:

绷带与夹板。

3.心脏复苏:

人工呼吸,心脏按压。

4.先复苏后搬运、先止血后搬运、先固定后搬运。

十一、事故案例

违章指挥出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5年6月7日8点班,某矿煤仓正在进行放煤作业,突然一块角铁制作的梯子卡在了放煤嘴处,阻止了放煤的正常进行。

运输队长刘某带领5人赶赴现场处理,刘某查看了放煤嘴的情况后安排王某几人用麻绳将梯子的横担绑住,大家一起用力拉,经过几次拉拽后效果不明显。

队长刘某便安排职工范某钻进放煤嘴用氧气将梯子割断然后拉出。

范某便将板凳放在自卸车中,钻进放煤嘴进行作业,当范某快将梯子拦腰截断时,煤仓顶部来压原煤涌出,将范某推出并将其下半身掩埋,导致其头部撞在矿车箱体上并出血。

(二)事故原因

1、运输队长刘某在现场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急于将煤仓疏通恢复生产,依然安排范某进放煤觜进行作业,是导致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范某明知作业存在危险,但仍然抱着侥幸心理作业,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是导致这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三)防范措施

1、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案例教育使其真正领会到安全的重要和生命的珍贵。

2、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养大家作业前安全确认的习惯。

3、通过案例教育,转变大家“不违章就不能生产”的习惯性思维。

4、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坚定大家在生产和安全发生冲突时选择安全的立场。

 

运输区党支部书记岗位描述

一、岗位基本情况

我叫xx,我的岗位是运输区区长,上岗资格证齐全有效。

我负责运输区党建管理工作,是职工安全教育负责人。

积极组织职工进行党性教育活动及三会一课的学习,及时收缴党费,同时对入党人员进行严格审核,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

二、岗位关系

上下级关系:

我的上级领导是矿党委书记。

三、工作概述

1.每日参加早班班前会,做好每日的工作安排。

2.每周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检查活动,对运输专业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同时落实责任人,对各队的隐患销号进行督导工作。

3.每月开展区队内部会议,针对本月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下月的安全重点工作进行提前安排,做到防患于未然。

4.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国家有关安全的指示、指令、配合行政搞好安全生产管理,是本区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5.积极妥善处理本队和各区队的业务往来关系,维护好本队的工作持续。

四、工作职责

1.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各项国家有关安全的指示、指令、配合行政搞好安全生产管理,是本区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者。

2.指导本区工会做好落实民主管理、劳动保护和职工安全生产十项权力工作,及时进行检查监督,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3.领导工会和团组织积极开展安全协管,青监岗活动,发挥女工家属和团员青年和安全生产中的积极作用,使人人为安全生产做贡献。

4.深入生产现场,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工作,重点做好“三违”人员的教育工作,定期走访群众,解决职工实际困难,排除安全生产的后顾之忧。

5.监督技术员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协助区长召开安全例会,组织安全日学习及安全竞赛活动,分析研究安全生产情况,安排安全工作。

6.监督检查本队考勤、工资分配等民主管理工作。

7.协助区长落实矿队安全管理制度。

8.深入井下,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限期整改。

9.协助区长做好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五、工作内容

1.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矿党委的各项决议贯彻执行到位,全面主持好本支部的党务工作,定时召开支部会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等。

2.参与并决定本队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协助队长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3.抓好本队的思想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协调本队的共青团工作,积极组织员工参加矿内举办的各项活动。

4.组织好本支部党员和全体员工的日常政治学习,搞好党员培训,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

5.积极在支部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六、工作流程

参加班前会→对职工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班前危险源人员排查→开展地面标准化→党支部书记示范区考核并通报考核结果→入井安全检查→存在安全隐患及问题督促整改

七、岗位风险评估

1.班前人员精神状态排查不到位,导致出现不安全事故。

预防措施:

班前加强督导职工进行三仪检查,发现精神不佳的及时调整岗位。

2.对职工思想状态了解不清楚,导致不安全因素发生。

预防措施:

加强职工安全思想动态分析和安全帮教工作。

3.民主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矛盾升级,出现上访事件

预防措施:

加强区队内部民主管理,及时组织职工谈心工作,维护区队内部稳定、和谐。

八、灾害治理

1.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

瓦斯浓度不大于1%;二氧化氮浓度不大于0.00025%;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0.0024%;硫化氢浓度不大于0.00066%;二氧化硫浓度不大于0.0005%;氧气浓度不小于20%;噪声不应超过85分贝,大于85分贝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90分贝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2.井下工作地点人体最适宜的气候条件是:

空气温度为15-20℃,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而风速的大小应根据气温的高低而定。

《规程》规定:

“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3.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浮游在空气中,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一般认为,在下列范围内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下限:

30-40g/m3,上限可达2000g/m3。

浓度在300-400g/m3时爆炸强度最高。

4.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二是混合气体中氧的浓度不低于12%;三是足够能量的高温火源,一般为650℃-750℃。

九、岗位安全管理

1.必须持管理人员合格证上岗作业,必须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内容。

2.下井必须携带定位卡、矿灯、矿帽、自救器、防尘口罩、毛巾等防护必备用品。

3.严禁违章指挥作业。

4.发生事故及异常灾害时,必须切断就近电源,用灭火器材灭火,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5.每台电气设备均应挂设备标志牌,牌上注明该设备的名称、型号、电压等级、电流、用途、包机人等。

6.区队所辖作业区域必须保证管线吊挂整齐,巷道清理到位,保证无积水无淤煤无杂物,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

十、应急救援

(一)自救时应遵守“灭、护、撤、躲、报”五原则:

1.灭:

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护:

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可使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3.撤:

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

4.躲:

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其它安全地点暂时躲避,等待援救,也可利用现场的设施和材料构筑临时避难硐室。

5.报:

就是及时报告灾情,在灾害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作业人员应尽量了解和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在积极、安全地消除或控制事故的同时,要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灾情,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区域人员发出警报。

(二)矿工互救时,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

1.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的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三)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

分为:

止血、固定、心脏复苏。

1.止血:

指压止血法加压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

2.固定:

绷带与夹板。

3.心脏复苏:

人工呼吸,心脏按压。

4.先复苏后搬运、先止血后搬运、先固定后搬运。

十一、事故案例

局部停风致瓦斯爆炸事故

(一)事故经过

山西省寿阳县某煤矿,1986年3月12日6时30分,掘进一队36人先后入井。

区长窦某某在局扇未开情况下就安排工作。

7时多,瓦检员王某某入井,启动风机后到下山检测瓦斯,风机运转十分钟后停了,区长窦某某来到工作面,随即派人叫瓦检员再测。

当王某某返回工作面检测瓦斯后,十分惊慌,连忙喊开风机,并急忙往外走,没走多远,发生瓦斯爆炸。

事故时间约8时29分;伤亡情况:

死亡29人,伤3人,这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二)事故原因

1、停风作业,导致瓦斯积聚,达到了爆炸浓度。

2、区长窦某某违章指挥,在局扇停风情况下没有检测瓦斯浓度的情况下安排工人冒险蛮干。

3、瓦检员未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掘进工作面停风后未停电撤人。

4、电工带电作业产生明火引起瓦斯爆炸。

(三)预防措施

1、局部通风机必须安排专人进行管理,责任落实到人,防止无计划停电停风,确保局部通风机运行可靠,如需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行,进行检修、移机等工作的,必须制定合理有效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禁止随意关停局部通风机。

2、完善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对管理干部要加强培训,有效提高安全意识,杜绝违章指挥。

3、加强矿井通风瓦斯管理,严格瓦斯检测制度,加强掘进头停风及恢复通风安全措施的执行,进一步提高瓦检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对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的执行。

4、严格井下防爆电气设备检修,要定期检查检验,杜绝电气设备失爆。

 

运输区副区长岗位描述

一、岗位基本情况

我叫xx,我的岗位是运输区副区长,上岗资格证齐全有效。

我负责运输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

我队主要任务是负责人员上、下井、各区队供车、下料、翻矸及轨道运输设施管理工作。

井下车辆供应方式分为平巷电机车运输及斜巷绞车运输。

二、岗位关系

1.上下级关系:

我的上级领导是运输区区长

2.部门间关系:

本队和生产科主要关系是标准化材料的审批以及零星工程的审批,安监科负责本队的运输监管工作及相关措施的批复,机电科负责运输区区域机电设备的巡查及机电设备的审批领用,调度室负责协调我区队与其他单位的车辆供应、回收及问题的处理工作。

3.平级关系:

本队与其他区队之间的业务联系主要集中在车辆的供应与回收,同时负责监督巡查各区队的轨道及绞车设施。

三、工作概述

1.每日参加班前会,做好每日的工作安排。

2.每月参加区队内部会议,针对本月的安全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下月的安全重点工作进行提前安排,做到防患于未然。

3.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检查活动,对运输专业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同时落实责任人,对各队的隐患销号进行督导工作。

4.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会议。

5.积极妥善处理本队和各区队的业务往来关系,维护好本队的工作持续。

6.根据每日安排,做好当班的跟班工作,保证当班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四、工作职责

1.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并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及《运输设备完好标准》,对运输区每天的正常运输作业全面负责。

2.在运输区长的领导下对全矿运输专业的安全、生产、机电全面负责。

3.负责组织制定生产班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

4.负责组织制定检修班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

5.及时组织每班的班前会和每班每月一次的班后总结会,积极听取班长及职工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组织讨论制定方案落实责任人。

6.负责向职工贯彻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文件精神,负责组织制定运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并监督落实。

7.协助技术员抓好生产班职工的业务技能学习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生产班职工的作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8.检查、监督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操作规程、施工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9.检查、监督设备维护规章制度的执行,操作规程、施工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10.负责向职工贯彻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文件精神。

1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杜绝“三违”和重大人身事故及机械事故的发生。

若发生事故及时组织分析和处理,确保安全生产。

12.组织好技术革新项目的实施,大力支持革新改造工作。

13.配合支部书记搞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五、工作内容

1.跟班队长必须了解区队现场动态,明确区队当天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

2.积极参加矿上组织的各种会议,踊跃参与矿上组织的相关培训和学习。

3.必须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汇报、整改、销号、记录。

4.加强与矿领导及相关科室沟通和其他区队的配合与协调,齐心协力搞好工作。

5.具有大局意识和良好的工作作风,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6.做好主管工作。

7.准确调配和组织人员完成当班的安全生产任务。

8.每月按期参加学习,有效、扎实开展班组建设活动。

六、工作流程

参加班前会→全面了解井下情况→分配生产工作落实责任人→下井到作业现场检查→现场监督、指导→确认现场安全→升井后及时填写信息卡→班前会安排工作→日常业务知识学习→次日预想、超前安排。

七、岗位风险评估

1.对职工安全思想动态不了解。

预防措施:

加强职工安全思想动态分析和安全帮教工作。

2.不掌握井下安全生产情况而不合理工作安排。

预防措施:

必须掌握井下安全生产情况,严禁不合理工作安排。

3.跟班现场未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干部跟班制度,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未及时制止三违或不安全行为。

预防措施:

及时制止三违或不安全行为。

5.发现作业现场风险隐患未及时安排处理。

预防措施:

发现作业现场风险隐患及时安排处理。

6.现场违章指挥作业。

预防措施:

做到正确指挥,严禁违章指挥作业。

八、灾害治理

1.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

瓦斯浓度不大于1%;二氧化氮浓度不大于0.00025%;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0.0024%;硫化氢浓度不大于0.00066%;二氧化硫浓度不大于0.0005%;氧气浓度不小于20%;噪声不应超过85分贝,大于85分贝时需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大于或等于90分贝时,还应采取降低作业场所噪声的措施。

2.井下工作地点人体最适宜的气候条件是:

空气温度为15-20℃,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而风速的大小应根据气温的高低而定。

《规程》规定:

“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

3.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且浮游在空气中,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一般认为,在下列范围内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下限:

30-40g/m3,上限可达2000g/m3。

浓度在300-400g/m3时爆炸强度最高。

4.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二是混合气体中氧的浓度不低于12%;三是足够能量的高温火源,一般为650℃-750℃。

九、岗位安全管理

1.必须持管理人员合格证上岗作业,必须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内容。

2.下井必须携带定位卡、矿灯、矿帽、自救器、防尘口罩、毛巾等防护必备用品。

3.严禁违章指挥作业。

4.发生事故及异常灾害时,必须切断就近电源,用灭火器材灭火,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5.每台电气设备均应挂设备标志牌,牌上注明该设备的名称、型号、电压等级、电流、用途、包机人等。

6.区队所辖作业区域必须保证管线吊挂整齐,巷道清理到位,保证无积水、无淤煤、无杂物,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

十、应急救援

(一)自救时应遵守“灭、护、撤、躲、报”五原则:

1.灭:

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2.护:

因事故造成自己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可能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可使用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

3.撤:

当灾区现场不具备抢救事故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要以最快速度,选择最近的路线撤离灾区。

4.躲:

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离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