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科学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4732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五下科学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下科学资料.docx

《五下科学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科学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下科学资料.docx

五下科学资料

1、怎样才能省力

1、早期的人类主要依靠(自己的肢体)来完成一些费力费时的劳动。

2、在长期的时间中,人类逐渐学会了使用(简单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

3、(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4、人们在生活中利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

)压水机利用了杠杆。

(2)辘轳利用了轮轴。

(3)盘山公路利用了斜面。

(4)方向盘利用了轮轴。

(5)旗杆利用了滑轮。

(6)吊车利用了滑轮。

(7)起钉器利用了杠杆。

(8)电梯利用了斜面。

5、动物身体上的哪些器官或结构具有省力的作用?

(1)啄木鸟的喙利用了杠杆和滑轮。

(2)蜘蛛和蚂蚁的腿利用了杠杆。

(3)老虎的牙齿和爪子利用了杠杆。

2、撬棍的学问

1、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抬起来。

2、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

3、实验

实验名称:

研究杠杆平衡原理

实验器材:

杠杆尺、铁架台、钩码。

实验过程:

(1)、组装杠杆尺,并把杠杆尺调成平衡状态。

(2)、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3)、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试验结论: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

4、生活中杠杆的应用有哪些?

(1)跷跷板、

(2)蒜夹压汁器、(3)夹子、

(4)剪刀、(5)船桨、(6)高尔夫球棍。

5、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它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工作的,分为(托盘天平)和(挂盘天平)。

6、天平的规格场标示出“称量”和“称感”两个性能特征。

称量标示天平的最大称量范围,称感表示天平可称量的最小质量,即天平的精度。

7、使用天平的步骤是什么?

(1)取出天平放在桌面上,在盘中各放上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旋转调节螺丝使指针指向0位。

(2)在左侧盘中纸上放上所要称的物体。

(3)用镊子夹出砝码放在右盘的纸上。

(4)增减砝码的数量,直至天平平衡。

还可以使用游码调节。

(5)计算砝码及游码总量并记录。

(6)依次取下天平盘中的砝码和物体,整理好天平,将天平和砝码放回盒中。

8、省力的杠杆能用较小的力把较重的物体抬高。

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省距离的杠杆能拉动很短的一段绳子,把重物抬得很高。

如(镊子、筷子、钓鱼竿、扫帚)。

9、省距离的杠杆一定费力。

3、轮子的妙用

1、人们利用(杠杆)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使用中发现,还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因此,人们又进一步改造了杠杆,发明了其他简单机械。

2、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

3、怎样把红旗升到旗杆顶?

在旗杆的顶端和底部安装一个定滑轮。

4、怎样使电动机的速度降下来?

利用齿轮变速。

5、怎样把电动机的力传到远处?

利用皮带、齿轮等传动装置。

6、我们用轮子改造的简单机械有什么优点?

有什么缺点?

定滑轮的优点是能改变用力方向,缺点是不能省力。

齿轮的优点是传递过程中能改变运动的速度或改变运动的方向,缺点是不能向远处传递,不能省力。

7、使用定滑轮优点(改变力的方向)缺点是(不省力)。

8、使用动滑轮的优点(省力),缺点(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9、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形成了滑轮组。

滑轮组合理利用两种滑轮的优点,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斜坡的科学

1、利用斜坡将重物升高,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提升重物的简单方法,这个斜坡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

2、斜面有(省力)的作用,同一高度,坡度越小,斜面越长越省力。

3、生活中的斜面有:

斧头、电梯、万里长城、螺丝钉、钻头、盘山公路。

4、在拧螺丝钉时,为什么螺纹细的螺丝钉比螺纹粗的螺丝钉更省力?

螺纹细的坡度小,斜面长,省力。

5、科学实验不仅能验证我们的假设,而且可能使我们获得新的认识。

6、对比试验才能说明问题。

7、实验名称:

研究斜面的作用

实验材料:

重物、测力计、光滑的木板。

实验过程:

1、用测力计把重物直接提到某个高度,测出所用的力。

2、用斜面把重力提到同一高度,测出所用的力。

实验现象:

用斜面提物体的测力计读数小。

实验结论: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8、斜面坡度越大,所需的力越大,被移动的距离越小_。

9、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力越小,被移动的距离越大。

10、实验名称:

斜面越长越省力

实验材料:

木块一块、(15厘米)斜面三块(15厘米、20厘米、30厘米)重物一个,测力计。

实验过程:

1、用测力计测量重物的质量。

2、在桌面立一木块,从桌面到木块依次斜搭准备好的三块光滑木块。

3、通过测力计沿斜面上匀速拉动重物。

4、分别记录测力计的读数。

实验结论:

斜面越长越省力。

自行车

1、大部分机器都是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不分)(控制部分)组成。

2、(自行车)是一种设计合理、广泛使用的机器。

是一种(以人力为动力)的代步机器。

因此,(省力)、(能加快速度)(控制灵活)是对自行车设计的基本要求。

3、自行车是由哪些简单机械组成的?

动力部分(脚蹬)、传动部分(链条)、工作部分(车轮)控制部分(车把)。

4、找出拖拉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动力部分(电动机)、传动部分(齿轮箱)、工作部分(车轮)、控制部分(方向盘)。

小鸟和小猫

1、动物的种类繁多,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不同种类的动物产生后代的方法也不同。

2、雌雄动物经过交配,(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后,发育成新一代。

3、当生殖季节到来时,动物为了吸引对方,表现出一些(特殊本领),有些动物在(孵化)和哺育下一代时,也会采用一些独特的方式。

4、任何技术的应用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5、雄蛙竭尽全力的“歌唱”,是为了(吸引雄蛙)。

6、有一种简单动物叫水螅,当周围环境适宜时,它能长出(与母体的小芽),小芽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一个新的能(独立生活)的小水螅。

7、(2003年7月25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25岁的生日。

8、1988年3月10日,中国诞生了首例试管婴儿,这是我国生殖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突破。

9、(基因工程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10、1997年2月英国科学家向世人宣布,世界上第一只通过(无性繁殖)的克隆羊诞生。

二、问答

1、什么是生殖?

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叫生殖。

2、生殖有哪些方式?

生殖有两种方式,有些生物可以由成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而有些生物需要靠“父亲”和“母亲”的共同参与,产生受精卵,形成新个体。

3、试管婴儿技术为人类解决了哪些问题?

带来了哪些弊端?

试管婴儿技术不仅在研究人类生殖、生理、遗传、优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在解决不孕症、实施计划生育等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同时也带来了可能会出现单亲家庭、大龄产妇、多跑胎等违背自然规律的弊端。

三、连线

雄蛙“歌唱其他鸟类的巢中,让其他鸟孵化喂养

萤火虫发出荧光雄海马体内,由雄海马怀孕生产

雌雄分泌特殊气味雄蛾从很远的地方能接收到

雌海马将卵找到另一只萤火虫

杜鹃把卵产生吸引雌蛙

7、落地生根

一、填空

1、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2、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

3、植物的繁殖方式有(用种子繁殖)、(用根繁殖)、(用茎繁殖)、(用叶繁殖)。

4、草莓是(无性繁殖)、桃树是(有性繁殖)。

5、帮助植物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压条、嫁接)。

6、把枝条截成小段,插入土中,生根发芽后形成新的植株,这种方法叫扦插。

如:

葡萄、月季。

7、将枝条的一部分用土埋起来,促使其生根抽枝,然后与母体分开,成为新植株,这种方法叫压条。

如:

桂花、石榴。

8、把一株植物的枝条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条上,长成新的植株,这种方法叫嫁接。

如:

苹果树、梨树、桃树。

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植物营养繁殖方式,(组织培养),即在(无菌)的条件下,将从植物体中获得的(活细胞)或(或组织),培养在含有适当的培养基内,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使其长成新的植物个体。

二、简答题

1、动物的生殖方式与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

都会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繁殖方式产生下一代。

不同点:

动物生殖是雌雄主动交配,植物繁殖是借助外力,如:

水、小动物、风。

2、植物繁殖方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相同点:

都能产生新个体。

不同点:

绿色开花植物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

无性生殖是只需要植物的某一部分营养器官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称为营养生殖。

有性生殖是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

3、植物扦插所用的材料和步骤分别是什么?

材料:

月季枝条、小刀、小木箱、土、喷壶、

步骤:

1、将土放在木箱中,在土中挖一个洞,深度为插条长度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2、选取有2---3个芽的月季枝条,用刀在节下削平,不要剥掉茎上的刺。

3、将削平的枝条插入挖好的洞中。

4、用手指轻轻按实插条的基部,用细孔喷壶喷洒足够的水,使土保持湿润。

8、相似与差异

一、填空

1、仔细观察自己和父母的(体型)、(举止)、(音容笑貌)、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一些(相似)之处。

2、通过观察自己在形态和生理上的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由(父母)传递给我们的,(基因)能决定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如何生长。

3、通过(繁殖),基因由生物的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

4、通过观察自己和家人在(舌)、(额头)、(耳垂)、(手指)来寻找相似与差异。

5、通过研究种子的(颜色)、(形状)、(数量)等方面比较相似与差异。

二、判断

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或植物的不同个体不存在相似和差异的现象。

三、什么叫遗传?

什么叫变异?

我们把人、其他动物或植物所拥有的与父母一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9、克隆-----羊

一、填空

1、1997年2月,英国胚胎学家(伊思.威尔莫特)和他的同事们向世人宣布,世界上第一只通过无性生殖获得的(克隆羊)诞生了,人们叫它(多莉)它的出现不亚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带给全世界的震撼。

2、在自然条件下,动物新个体要通过“爸爸”的(精子)与“妈妈”的(卵子)结合作为生命的开始,而克隆动物是在没有(精子)的参与下,由单一的卵细胞经过人工处理改造并发育到一定时期后,被移植到“代理妈妈”的(子宫)内,正常发育后产下的动物。

3、克隆,就是通过(无性生殖)的方法而产生的一系列后代。

4、我国的(转基因鱼)的研究和开发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5、2001年美国科研人员运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培育出95%的基因与人类相同的动物----(恒河猴)。

二、问答

1、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影响?

任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会给人类带来正反两反面的影响。

正面:

(1)为不育夫妇提供后代,创造了条件。

(2)可避免遗传疾病的危险。

(3)为了进行研究。

(4)可生产每个人的胚胎复制品,并冷冻起来,需要时做为备用器官的来源。

反面:

(1)潜伏着巨大的生物风险。

(2)有一部分人群会被消灭。

(3)会降低人的价值尊严。

(4)人将物化。

(5)基本人权将不复存在。

2、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任何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会给人类带来正反两反面的影响。

正面:

(1)培育成功了优质抗病虫害,抗除草剂耐储藏的新品种。

(2)培养出优良性状的转基因鱼。

(3)基因诊断和治疗正在试验和研究中,可能成为医治和预防人类疾病的最好方法。

反面:

随着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有些人可能会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制出毒性和杀伤性极强的生物武器,发动灾难性的战争。

10、生命从哪里来

一、填空

(1)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模拟地球上的自然环境,用实验方法得到了氨基酸等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生命有可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

(2)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人类登上月球后,(没有发现生命)。

(3)美国“海盗”号船的着陆登录器上火星后,也没有发现任何形态的生命。

(4)1959年,科学家开始了一个寻找外星智能生物(SETI).他们试图用(射电望远镜)接收地外智能生物发出的危险的信号。

(5)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发射的“旅行者”号星际飞船上,携带了一张名为《地球之声》的镀金唱片。

唱片上记录了用(54)种人类语言向外星智能生物发出的问候语,(117)种地球上动植物的图形以及长达(90分钟)的各国音乐录音。

(6)有关生命起源的主要观点及依据有哪些?

你认为哪种观点有道理,为什么?

答:

1、女娲造人,上帝造人。

(神话传说)

2、生命由非生命物质转化而来。

(腐肉生蛆)

3、生命由非生命物质氧化而来。

(米勒模拟实验)

第三种有道理,比较科学。

11、寻找进化的证据

一、填空

(1)(生命)在地球上出现后,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发展出(形态各异)的生物,并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2)(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科学家依据(化石)推断出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环境)、(气候变化)等。

(3)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恐龙化石)丰富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发现的恐龙约有(350)个属,其中中国就有(80)个左右,约占总数的(23%)。

(4)恐龙是我们喜爱的古生物,(两亿)年前,地球上生活着大量各种各样的恐龙,这是恐龙家族最为(昌盛)的时期。

(5)大约在(6500万)年前,恐龙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

(6)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遗迹)。

(7)四川省自贡市的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科学家称为“恐龙公募。

二、问答

1、化石能告诉我们生物哪些信息?

化石能告诉我们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环境、和气候变化等。

2、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1)恐龙可能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灭绝的。

(2)可能是因为气候异常变化导致灭绝的。

(3)可能是因为疾病导致灭绝的。

4、化石能告诉我们古生物的哪些信息?

(1)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

(2)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

(3)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

(4)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三、实验名称:

模拟化石的形成

实验材料:

沙子、熟石膏、纸盒、生物材料、一个碗、肥皂水。

实验过程:

(1)将沙子、熟石膏和水,在碗里混合,搅拌成糊状。

(2)向纸盒中倒入一半石膏混合物,将涂抹过肥皂水的生物材料部分压入纸盒内的石膏混合物中。

(3)晾至微干时,再涂上一层肥皂水,并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全部倒入盒中,将生物的材料全部掩埋。

(4)待石膏混合物全部干燥后,去掉外面的纸盒,敲开石膏混合物,看看自己做的混合物。

12、生物进化的秘密

1、在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成千上万的生物,目前已命名的有(150万)种。

2、生物物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异的。

3、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

4、长颈鹿的祖先有高矮、颈部长短不同的个体。

5、在英国的曼彻斯特,有一种被称为桦尺蠖的昆虫,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类型。

6、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努力,培育出了(色彩艳丽)(体态优美)的金鱼,金鱼是(观赏)鱼类中的佼佼者,金鱼起源于(野生鲫鱼)。

7、现在,人们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大多数都经过了(人工选择)的过程。

8、我们向达尔文学习什么?

学习达尔文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精神、

9、两种体色的桦尺蠖数量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是由于大气中烟尘变化造成的。

10、什么是自然选择?

达尔文将自然界中的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11、根据自然选择观点,解释为什么现在只能看到长脖子的长颈鹿?

在缺乏青草的干旱时期,那些颈部和四肢都较长的个体会有较多的机会吃到高处的树叶,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那些颈部和四肢较短的个体则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不容易生存下来,也无法繁殖后代,所以颈部和四肢较短的长颈鹿逐渐被淘汰。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选择,长颈鹿终于进化成了现在的样子。

12、山脉的变化

1、山脉占地球陆地面积不足五分之一,它们是地壳板块大规模运动的结果。

在这些山脉中,有些是3亿年前形成的,被称为“老年山脉”,有些则是6000多万年前形成的,被称为“幼年山脉”。

2、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

3、(岩石破碎)是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岩石破碎的过程是极其缓慢地。

4、什么叫风化作用?

由于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等外力作用和影响,给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造成的破坏,称为风化作用。

5、风化作用有哪些不同的形式?

(1)温度的变化、

(2)结冰、(3)植物根系的膨胀作用

(4)水、氧和溶解在水中的各种酸的作用。

6、地表的改变是(各种自然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7、实验名称:

验证风吹是蘑菇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实验材料:

托盘、玉米面、不规则的石块。

实验过程:

i.在托盘上铺一层约一厘米的粗糙玉米面,用手拍平拍实。

ii.将不规则石块放在玉米面上面。

iii.用嘴对着玉米面吹气。

实验现象:

没压石块的玉米面,被风吹走了,压石块的玉米面没被风吹走。

实验结论:

沙漠中的岩石,松软程度不同,当有风吹走岩石时,松软的部分被吹走了,坚硬的部分留下来,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蘑菇石。

8、实验名称:

模拟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

实验材料:

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

实验过程:

(1)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复以上过程三次,会看到玻璃破碎。

实验结论:

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9、实验名称:

模拟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材料:

气球、纸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实验过程:

(1)用水填充一个小气球,直到像乒乓球一样大,扎紧后,把它放在纸盒中。

(2)往纸盒里倒入一些糊状的熟石膏,用小木棒把充满水的气球推到熟石膏下面1厘米处,取出木棒。

(3)放置一段时间,待熟石膏变硬时,从盒中取出,熟石膏没有变化。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冻室,24小时后取出,仔细观察其变化。

(5)待冷冻的熟石膏恢复到室温时,看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熟石膏有了裂缝

实验结论:

结冰对岩石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13、沙洲的形成

1、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可以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沙洲。

2、实验名称:

模拟沙洲的形成

实验材料:

喷壶、沙土、各种大小的石子、两个托盘、报纸

实验过程:

(1)先用土壤制作一个带有丘陵的自然景观。

(2)用喷水壶模拟下雨,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

沙洲是上游的沙石被河水冲刷、搬运下来堆积形成的。

3、沙洲是怎样形成的?

沙洲是上游的沙石被河水冲刷、搬运下来堆积形成的。

4、光滑的鹅卵石是是怎样形成的?

岩石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相互碰撞、摩擦、形成了鹅卵石。

5、实验名称:

模拟鹅卵石形成的实验

实验材料:

由棱角的小砖块、玻璃瓶、沙、水。

实验过程:

i.找到2—3块有棱角的小砖块,将其形状记录下来。

ii.将小砖块放入玻璃瓶中,并加入适量沙和水,拧紧瓶盖。

iii.每位同学依次快速用力摇动玻璃瓶1分钟,观察摇动后小砖块的变化,明显的棱角被磨平了。

试验结论:

岩石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相互碰撞、摩擦、形成了鹅卵石。

6、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

沙尘暴是由于地表遭破坏形成荒漠化形成的。

7、沙尘暴有哪些危害?

沙尘暴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8、我们应该怎样防治沙尘暴?

我们应该大量植树种草、改善并保护地表,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9、沙尘暴是我国北方春天经常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

10、冰川流动时会带走地表的石块,这就是冰川的冲刷和搬运作用。

11、在自然界中,除了水、河流、冰川有冲刷和搬运作用以外,风也有冲刷和搬运作用。

12、地球上沙漠面积不断扩大,就是风搬运的结果。

14、溶洞里的钟乳石

1、我国广西地处石灰岩地区,常年温暖多雨,在雨水的作用下,形成了崎岖不平,怪石林立的桂林山水。

2、钟乳石的种类:

(石花、石幔、石柱)

3、自然界中钟乳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很难看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

4、实验名称:

模拟钟乳石的形成

实验材料:

曲别针、线绳、两只烧杯或玻璃瓶、一个碟子、苏打晶体、蒸馏水。

实验过程:

i.分别像两只烧杯中注入半杯蒸馏水,然后逐渐倒入尽可能多的苏打晶体,直至溶液不能再溶解晶体为止。

ii.将线绳打一个结,并放在溶液中浸泡,然后把线绳两端分别浸在两个烧杯中,把碟子放在两只烧杯中间,用曲别针把线绳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iii.坚持观察4天,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试验结论:

在石灰岩地区,河水顺着地球表面岩石的空隙渗入地下,溶解后的石灰岩被水体所携带,在溶洞的洞壁和洞顶沉积下来,从溶洞顶部渗出的水滴,会在洞顶留下少量的碳酸钙晶体,这些晶体凝结在一起,渐渐地形成向洞底下垂的又长又粗的管状柱体,这就是钟乳石。

5、什么叫钟乳石?

在石灰岩地区,河水顺着地球表面岩石的空隙渗入地下,溶解后的石灰岩被水体所携带,在溶洞的洞壁和洞顶沉积下来,从溶洞顶部渗出的水滴,会在洞顶留下少量的碳酸钙晶体,这些晶体凝结在一起,渐渐地形成向洞底下垂的又长又粗的管状柱体,这就是钟乳石。

b)什么叫石笋?

在水滴落到洞底的地方,水滴留下的沉积物逐渐往上堆积,就形成了石笋,当钟乳石和石笋相接到一起时,便形成完整的石柱,石笋和钟乳石每年只增长1毫米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积物就会形成千姿百态、十分壮观的天然建筑物。

15、人类改变地表

1、我们今天看到的壮美的自然景观,高山、河流、平原等都不是一成不变地。

2、引起地区表面的自然力量有:

地壳运动、温度、风、流水、植物等。

3、除了自然力量,还有人类活动也能引起地表的变化。

4、地球上的生物也以其独特的方式缓慢地改变着地表。

5、说一说人类的哪些活动在改变地表?

i.有利于保护地表的活动有:

植树造林、挖河修渠、建立水库、修建梯田。

ii.不利于保护地表的活动有:

过度放牧、围湖造田、工业污染、乱砍滥伐。

6、由于某地人口增长,人均耕地数量减少,有人提出围湖造田,对这一方案,你的意见是什么?

我认为不应该围湖造田,因为这是人类过度干预自然生态行为,湖面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失衡。

7、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8、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土地过度耕种,草原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使土地变得贫瘠,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9、2003年中国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传主题是“防治荒漠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0、2004年我国将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防沙治沙与农民增收”.

17、矿产资源

1、地球上的岩石大多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矿物是人类生存所需的重要自然资源。

2、什么是摩氏硬度计?

答:

1822年德国地质学家摩斯提出用10种矿物作标准,衡量世界上矿物的相对硬度,这就是摩氏硬度计。

3、最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