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4937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计概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作为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意识形态的艺术,同经济基础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要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是直接的、密切的。

1、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五)艺术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关系

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关系。

1、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是相互影响的;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宗教成为支配的社会意识形态时,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艺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给宗教以影响。

最终决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是经济基础,它们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2、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二、艺术与社会生活

(一)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

三、艺术与社会生产

(一)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

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

(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有着生产的一般性质;

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一般生产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知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等等;

产品即艺术作品,也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的二重性。

但艺术生产的本质是精神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

(三)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

一、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一)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二)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1、艺术与宗教的区别

宗教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或反映社会生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佛”、“菩萨”、“上帝”、“真主”等虚幻的观念,颠倒实际的。

艺术的方式是真实地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真实性是艺术的生命。

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一定的真实性。

作为宗教对象的神,显示的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们在对它顶礼膜拜时,只能感到一股压迫自己的巨大力量;

而艺术形象显示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们在欣赏艺术美的时候,也认识到自身的本质力量,从而得到审美的享受。

2、艺术与哲学的区别

哲学在本质上是寻求真理的,在追求真理或真实性上,与宗教完全不同,而与艺术相同或相似。

但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哲学与艺术迥异。

哲学是抽象的,艺术的形象是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

哲学主要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而艺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

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

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不同,最基本的一点是具体可感的形象性。

(一)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

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二)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按照他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创造出来的,既有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观的意识作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三、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是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

(一)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

艺术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

这是一般再现形或再现性艺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

(二)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

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

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

表现性艺术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是中外艺术史上的另一主要倾向。

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融合、统一的方面:

、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或再现的真实。

、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或表现的真实。

(三)高度真实的艺术形象与艺术典型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

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一、艺术与美的关系

(一)艺术反映现实美

(二)艺术创造艺术美

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

(三)艺术是审美对象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美的反映,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又是生产艺术作品、创造艺术美的;

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就成为一件物态化了的社会文化财富,成为欣赏者即观众的审美对象。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审美关系:

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他美学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等。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美学关系。

(二)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

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

在审美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

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

(三)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

艺术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现实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但它并不就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不就是现实中的美;

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反映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并且用物质手段将他的审美观念传达出来,表现出来。

艺术在本质上说,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或审美观念的一种表现形态。

三、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

1、实践性与主体性

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3、形象性

4、形式美与形式感

5、创造性

6、情感性

(二)艺术的情感特征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

在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美的感受与感动之情,则不成其为美感。

 

第二章 艺术门类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了解艺术门类的多样性、各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情况,理解并掌握艺术门类的最科学划分方法(a表演艺术:

音乐、舞蹈、杂技;

b造型艺术:

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园林、盆景、化妆、摄影、书法、篆刻、现代设计;

c语言艺术:

诗歌、小说、散文、曲艺文学、戏曲文学、广播文学、电影文学、电视文学;

d综合艺术:

曲艺、戏曲、电影、电视、网络艺术)充分理解各主要艺术门类的根本特征以及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艺术的分类方法、各主要艺术门类的根本特征以及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

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即艺术的通感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手段]课件演示1、《中国名歌》片断;

2、《中国木偶》片断;

3、越剧《红楼梦》片断;

4、《中国舞狮》片断5、《中国刺绣》片断6、达·

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7、张艺谋《红高梁》片断;

8、电影《巴黎圣母院》

[课外作业布置]论艺术的门类,举例说明 字数1200

第一节艺术的分类

整个艺术系统,由众多不同的艺术门类组成。

各门类有特殊规律。

一、艺术门类的多样性:

原始状态的艺术只有两种类型:

造型艺术与歌舞艺术。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演进,以及艺术本身在实践过程中的发展,艺术门类渐趋多样化。

二、艺术门类的划分

1、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

空间艺术,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

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分为四个类型:

(1)视觉艺术: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2)听觉艺术:

音乐、曲艺等。

(3)视听艺术:

戏剧、电影、电视剧等。

(4)想象艺术:

文学等。

3、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分为四个类型:

(1)造型艺术:

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2)表演艺术:

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等。

(3)语言艺术:

文学的各种样式。

(4)综合艺术:

电影、电视剧等。

第二节主要艺术门类

一、美术

“美术”是采用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的众多艺术类型的总称。

(一)美术的主要特征

造型性  与造型性相一致的是视觉性

静止性  美术作品中可视的造型又是静止的

(二)美术的主要类型

绘画:

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

   绘画因为使用的物质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可分为:

油画、水墨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壁画、素描等。

雕塑:

是最具有实体感的造型艺术类型。

雕塑题材,只适合于可以通过静态形体来表现的内容。

形象具有单纯性,注重发挥材质的审美作用。

工艺美术:

品类繁多,有陶瓷工艺、金属工艺、竹木工艺、编织工艺、印染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服装工艺和石雕、玉雕、骨雕等

    也有专供观赏的工艺美术品,如玉雕、景泰蓝工艺、陶瓷雕塑、金银摆件和一些其他特种工艺。

现代工业设计:

对美化生活有突出贡献。

是二十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艺术范畴。

书法:

是文字书写的艺术,艺术特征主要把握两点:

其一是抽象性,通过用笔、结构和章法等技巧的运用,创造特有的形式美。

其二是形与意的结合,在抽象的形式之中,包涵着深厚的意识。

    书法根据字体的不同,分为篆、隶、楷、行、草五个基本类型。

篆书起源于古老的甲骨文,秦汉之际,演化为隶书。

魏晋南北朝,盛行楷书,然后出现行书和草书。

二、音乐

(一)音乐的主要特征

音乐是“以声表情”的艺术,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

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

1、音响的艺术:

乐音使用的物质材料,是由物体震动所发出的音响,是音响的艺术。

音乐艺术的实体是乐曲。

乐曲由旋律、节奏、调式、曲式、和声、复调等要素构成。

2、抒情的艺术:

音乐特别专注于表现情感

       

(1)音乐不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形式,而只是表现从其中体验到的情感。

       

(2)音乐中表现的情感是抽象的、直接的。

       (3)音乐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还带来欣赏的特殊性。

(二)音乐的类型

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分为器乐和声乐两大类。

器乐中又分为管弦乐、铜管乐和打击乐。

按体裁不同,分为独奏、齐奏、重奏、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组曲和独唱、重唱、合唱、

歌剧等。

(1)独奏:

是由一个人演奏的器乐作品

(2)交响曲:

是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功能和表现的大型乐曲

(3)协奏曲:

是一件或几件乐器的独奏与管弦乐队的演奏相互配合的大型乐曲,一般以独奏乐器而定名。

如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等。

(4)鸣奏曲:

是由三个或四个乐章构成的大型乐曲,可以由钢琴独奏,也可以由一件其他乐器与钢琴合奏。

(5)重唱:

是每个声部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形式,有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等。

(6)合唱:

是一种大型声乐形式。

(7)歌剧:

是以戏剧形式来展示的音乐艺术。

三、舞蹈

(一)舞蹈的主要特征

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以有韵律的人体动作(律动)为主要表现手段。

主要特征:

动作性、抒情性、同音乐的密切联系。

(1)动作性:

舞蹈是用手势说话的艺术。

动作有一定标准:

第一 舞蹈动作必须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

第二 必须有内涵。

舞蹈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动一静,都与所扮演的人物内心活动相对应。

第三 要讲究形式美。

动作经过高度美化和规范化。

具有严格的程式,讲究节奏和韵律。

第四 要注重风格。

如西班牙舞的风格特点是潇洒热烈。

(2)抒情性 

舞蹈长于抒情。

(3)与音乐的密切联系

舞蹈与音乐共生共存,要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着共同点:

节奏、抒情性、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

(2)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

离开乐音,舞蹈难以充分表达感情。

(3)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

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

(二)舞蹈的类型

两个方面来划分:

(1)按体裁分:

独舞、双人舞、群舞和舞剧。

独舞:

也称单人舞,即由一人表演的舞蹈。

双人舞:

有两人表演的舞蹈。

有独立的作品,也有属于舞剧或其他大型舞蹈中的片断。

群舞:

人数不等的多人舞。

舞剧:

有戏剧情节的最大型的舞蹈艺术样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按美学特征:

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和现代舞等。

芭蕾舞:

原是西方最主要的舞蹈类型,近代以来传遍了世界。

原文有两个涵义:

一个是指一种西方的古典舞蹈;

另一个是指舞剧。

中国古典舞:

是具有深厚传统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主要的舞蹈类型。

讲究“手、眼、身、法、步”的应用和“精、气、神”的张扬。

民间舞:

泛指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长期流传于民间的舞蹈样式。

现代舞:

二十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艺术的一部分。

四、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艺术门类。

戏剧有四个要素:

演员、导演、剧本和舞台美术。

(一)戏剧的主要特征

戏剧行动和戏剧冲突

(1)戏剧行动:

行动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与手段。

必须符合戏剧艺术特定的要求。

(2)戏剧冲突:

戏剧情节内容的特点是冲突。

戏剧包括一切具有戏剧特征的艺术种类和样式。

除了话剧之外,还有戏曲、歌剧、舞剧、和音乐剧等等。

戏剧表演的歌舞化,是戏曲艺术最突出的一个特征。

戏曲:

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

包括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

戏曲除了具备戏剧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之外,还有形式手法的特殊性。

音乐剧:

起源于欧洲的通俗歌舞剧,十九世纪中叶之后在美国纽约得到发展,逐渐成为富有商业性的大众化的艺术品种,并流传到世界各地。

(二)戏剧的类型

类型的划分,一般是从话剧着眼:

传统的观点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大类。

现代,

(1)以题材为标准,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神话剧、童话剧等等

(2)从演出形式来分,有剧场的戏剧、街头剧、广场剧等。

1、悲剧:

起源于古希腊。

思想内涵一般表现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或失败,以美好理想的破灭,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

悲剧由于题材范围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

(1)英雄悲剧。

表现英雄人物,歌颂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

(2)性格悲剧。

由于人物内在性格的矛盾或弱点,所导致的悲剧。

(3)命运悲剧。

恶劣的命运所产生的悲剧。

(4)社会悲剧。

由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刻矛盾所造成的悲剧。

2、喜剧:

源于古希腊的狂欢歌舞和滑稽戏。

喜剧必须具有可笑性。

喜剧的类型:

讽刺喜剧:

一般是对社会的腐朽势力进行揭露和讽刺。

幽默喜剧:

如元代杂剧《李逵负荆》

欢乐喜剧:

给人以轻松愉快和美好的感觉。

正喜剧:

以喜剧的形式和手法,嘲笑和否定腐朽势力,赞美进步势力和高尚人格。

闹剧:

特别追求喜剧效果,手法高度夸张,人物漫画化,情节可以离奇怪诞,使人不断开怀大笑。

3、正剧:

是出现较晚的戏剧类型。

灵活地运用了喜剧、悲剧的有利因素,加强了表现生活的能力,适应戏剧发展的需要。

五、摄影

摄影的产生有赖于近代科学技术,1839年发明摄影术之后,摄影艺术成为最大众化的艺术门类之一。

(一)摄影的主要特征:

造型性、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等等。

区别于造型艺术其他门类的有:

(1)纪实性  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性。

(2)光与影的艺术  光线和影调(包括彩色摄影的色调)是摄影的独特造型手段,摄影被看作是光与影的艺术。

(二)摄影艺术的类型

按题材来划分:

新闻摄影、生活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体育摄影、舞台摄影、花卉摄影、静物摄影和广告摄影等等

按体裁来划分:

独幅照片、成组照片、连续照片和剪辑照片等。

六、电影与电视

电影是在摄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电视在二次大战后才进入实际应用。

(一)电影与电视的主要特征:

(1)运动的画面语言。

电影与电视主要依靠画面来表现,由画面构成的艺术语言是第一要素。

(2)声画结合

(3)时空转换的自由性

(4)追求逼真

电影与电视基本特征一致,观赏条件不同,艺术上有一些差异,电影的篇幅有较严格的限制,结构紧凑、描述简练,画面大,有利于呈现场面、渲染气氛。

(二)电影与电视的类型:

电影的主要类型:

故事片、美术片、科学教育片、新闻纪录片四大片种。

电视的主要类型:

包括电影的类型,比电影更广。

有电视剧、音乐电视、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文献片等等。

电视剧的类型:

连续剧、系列剧、单本剧、短剧和小品等。

电视文献片:

有如电视艺术中的报告文学。

内容涉及历史、人文、风光、政治、经济等。

七、文学

以语言作为材料和手段来塑造形象和反映现实的,也称为语言艺术。

在艺术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与其他艺术门类有广泛联系。

(一)文学的主要特征

(1)形象塑造的间接性。

文学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

(2)艺术表现的广泛性。

文学使用的语言手段拥有无比广泛的表现能力,有极大的广泛性和灵活性。

(二)文学的类型

三种方式:

“二分法”:

韵文和散文

    “三分法”:

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

     “四分法”: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诗歌  最早的文学样式,从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形式中分化出来。

具有节奏性和韵律性,注重抒情,高度凝练。

有抒情诗、叙事诗。

根据语言格式不同,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根据内容分为史诗、颂诗、爱情诗、讽刺诗、风景诗等等。

散文  应用广泛,形式多样,手法灵活,题材不受限制,“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自由灵活,主题立意集中,不尚虚构。

小说  塑造形象鲜明、富有个性的人物和设计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

同时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手法。

类型有:

短篇、中篇、长篇小说。

戏剧文学  也称剧本,供戏剧演出用的文本。

特点:

利用人物对话刻划人物性格、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符合戏剧要求,有戏剧性;

选材有限制、表现集中。

      戏剧文学中包含了电影文学剧本和电视文学剧本。

八、建筑与园林

旨在改造和美化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

(一)建筑:

在原始的巢居、穴居基础上发展起来,基本形式是利用固体材料来建造空间,满足人的居住需要。

1、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

(1)空间与实体统一  在建筑中,空间与实体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构成完整的建筑作品。

如故宫的壮丽辉煌、巴黎圣母院的巍峨奇巧等。

(2)艺术与技术结合  建筑的艺术创作,必须凭借技术的支撑。

意大利现代建筑家奈尔维说:

“建筑是,而且必须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技术加艺术。

(3)风格性与象征性  建筑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的发展水平。

同时也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

具有时代标记的意义,反映了时代的面貌。

具有民族和地域的特征。

如欧洲的教堂、中国的陵园。

表现特定的精神内涵。

如纪念碑、殿堂、陵墓等。

2、建筑的类型

以功能为标准来划分:

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宾馆建筑、文教卫生建筑、交通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等等。

(二)园林

1、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

利用自然因素同时也利用人文因素旨在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所创造的一种场所。

是人造的景观,是自然的和自在的景观的艺术再现。

同时具有三个要素:

(1)占有较大的固定空间,能够容纳人的游园活动

(2)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首先是植物材料(3)经过审美创造而且具有景观的意义。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