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07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docx

《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docx

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

2021年水下爆破安全操作规程

为做好公司施工安全工作,指导技术人员解决现场安全问题,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参照国家或省部委有关规程,特制定水下爆___操作规程,供公司内部执行。

第一章

一般规定第一条 水下___施工,必须遵守国家、部或省市有关安全、防火、防爆和劳动保护等规定。

第二条 水下等___施工,必须遵守国家、部或省市有关工程船舶交通安全、安全操作和岗位责任制等规定,保证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安全。

第三条 水下___施工必须使用符合国家安全或部颁标准的___器材第四条水下___施工,要求选用抗水类___。

如受条件限制,使用非抗水类___,必须采取防水措施,避免药包进水拒爆。

第五条 为确保安全,降低由于拒爆造成的不安全隐患,水下___药包直接起爆能宜采用导爆索,禁止用___起爆。

第六条 为保证工程质量,根据___性能,需考虑包装、控制___密度及起爆能等因素,使___能量得到充分利用。

第七条 火工品使用前,必须对火工品做___起爆性能、导爆索传爆性能和___爆轰性能的试验。

试验条件:

取导爆索50m,___2kg,___4发;切取2m长导爆索10根,5m长导爆索2根;10m长导爆索2根;2kg___平均分为4分做成药包。

试验方法:

取2m导爆索5根,10m导爆索1根,___1份。

6根导爆所全接起来,前三个接头用搭接法,搭接长度10cm,后两个接头用水手结法。

尾端导爆索插入药包内牢固,前端导爆索在距端部5cm处接上___引爆。

为能得到直观效果,此试验宜在陆地上进行。

正常起爆后,按上述连接方法重复一炮。

取5m导爆索一根,一端安放药包,另一端接上___引出起爆线,将药包投放水下,水深1~2m即可,进行引爆。

正常起爆后重复上述试验一次。

火工品质量检验通过后方可进行正式___施工。

如发现有质量问题,需更换产品后再试验。

第二章

施工准备第八条 ___指挥机构的设立和___作业人员的___分工。

任何一项___施工必须设立指挥机构,明确从事该项工程相关人员的职责。

1、项目经理①

主持制定___工程的全面计划,并负责实施;②

___业务,爆___的培训工作和___、考核___工作人员与___器材保管员;③

监督本项目部___工作人员执行安全规章制度,___领导安全检查,确保工程质量;④

___领导重大安全设计、施工和总结工作;⑤

主持制定___工程的安全操作细则及相应的管理条例;⑥

参与公司___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2、项目总工程师①

负责___工程的设计和总结,指导施工,检查质量;②

制订爆___的技术措施,检查实施情况;③

负责制定盲炮处理的技术措施,进行盲炮处理的技术指导;④

参加公司___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___器材管理员①

负责制订仓库管理细则;②

及时上报可疑及过期的___器材;③

___或参加___器材的销毁工作;④

检查药库安全、消防设施和防雷装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⑤

负责验收、发放、统计和保管___器材,对无___员作业证的人员有权拒绝发给___器材。

4、爆___员①

监督___员切实遵守爆___细则和___器材的保管、使用、搬运制度;②

有权制止无___员作业证的人员进行___工作;③

检查___器材现场使用情况和剩余___器材的及时退库情况。

5、___员①

保管所领取的___器材,不得遗失或转交他人,不准擅自销毁和挪作它用;②

按照___指令单和___设计进行___作业;③

严格遵守国家及公司的安全操作细则;④

___后检查工作面,发现盲炮等不安全因素及时上报或处理;⑤

___结束后,将剩余的___器材如数及时交回___器材库。

第九条 在水下___施工前,需要建设单位提供施工设计文件、水下地形图、工程地址、气象水文、平面控制桩及水准点等技术资料。

第十条 调查并确认在水下___施工安全区域内水工构筑物、水上设施、水下管线、水产养殖及捕捞作业等的安全。

第十一条 在沿海或江河水域进行___作业应确定相应安全作业区,并报经主管机___告,无关船只不得进入作业区。

第十二条 开工前应做好全部施工过程中水、陆运输准备工作,如车辆运行道路,船只停泊码头等。

第十三条 向公安部门申报:

___施工许可证、火工品的购买、运输、储存许可证。

第十四条 ___员的培训,对新来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对项目部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避免施工中出现意外。

第十五条 对施工作业的船只、机具、设施技术性能进行检查。

第十六条 对___危险区内的危石、房屋等建筑物实施安全检查。

第十七条 对危险区内的地下管线、设备及建构筑物的安全防护。

第十八条 危险区边界上警告标志、禁航信号、警戒船只和岗哨等的设立。

 

第三章船舶航行、停泊和作业

第十九条 船舶储运、装卸及运输___器材,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设备和条件,一般情况下装运___器材是不准进港停泊装卸,必须进港装卸的要向主管部门申报,批准后方可进港。

第二十八条 内河水位暴涨暴落、海上波高大于0.8米或风力超过6级时,不准进行水下___作业。

 

第四章 

药包制作第二十九条 按设计要求,切取一定长度的导爆索,切口处用胶布封住。

取长度12~13cm导爆索以“之”字行折叠成四股,用胶布或细绳扎紧(称为炮头),尾段盘好备用。

第三十二条 用防水___,也可以从厂家直接定做所需药包,加工时只要安放“炮头”即可。

第五章装药施工

第三十三条船机装药1.在岸上测量人员的指挥下将船就位,若为堤头或堤侧爆填装药,外八字锚抛在海里,内锚一般挂在堤上,一定要抛牢挂好,以防装药时船只走锚移位。

2.堤侧装药,移船必须准确控制,保证装药位置的准确性。

3.药包脱离装药器上提时,应轻轻试提导爆索,以检验药包是否跟随装药器上升,验证药包是否完全脱钩。

4.对网路连接的要求,严格执行第六章。

5.装药完毕,作业船撤离作业区时,要杜绝岸上锚绳拖拉网路,确保网路完好。

6.船只撤走后,检查网路是否完好。

第三十四条勾机装药1.勾机手和装药作业人员必须服从现场负责人的统一指挥。

2.勾机手和其它作业人员不准穿凉鞋和拖鞋上岗。

3.装药器在压入到设计深度后再脱勾,切不可提前或迟后脱钩。

下压过程中脱钩药包未到位时,装药器不得上提或提了又压,避免压断导爆索,产生拒爆。

如水泥砣压在石头上,不准强行下压;如药包压入很浅,但又提不上来,可将该药包导爆索切断,按盲炮药包处理。

4.在无水条件下装药,装药器内淤泥一定要清除干净,同时装药器内壁要冲水,以防药包和装药器内壁粘附力过大,药包不易脱落。

5.装药后堤头需要加高时,导爆索网路先不连接上岸,可将单药包导爆索向外甩,待堤头架设后再行连接;也可边装药边沿装药方向连接成一线,起爆端向外甩,以待连接。

6.装药孔口不准有块石,以防起爆时产生飞石。

7.导爆索连网引爆需要长度与装药时勾机操作长度相关很大,为避免浪费,应在导爆索端头加接辔辅助操作。

8.装药完毕,将装药器清理干净,机具、油、水等做好检查,为下次装药做好准备。

第三十九条水下炸礁装药1.水下炸礁装药通常是借助潜水员实施的,在开工前,要对潜水员作必要的培训,以保证炸礁效果和安全。

2.钻孔完成后,需要对孔口进行保护,并做好明显标记。

3.水下炸礁一般是钻孔装药,药柱直径要小于钻孔直径1~2cm,以保证将水排出,药包到位。

4.装药前,用探杆检验孔底深度是否满足要求。

如堵孔,用空压机进行吹孔,保证装药深度和药量。

5.装药时要拉稳药包提绳,配合送药杆进行,不准从管口或孔口直接向孔内投掷药包。

禁止强行冲压被卡塞的药包。

6.水下深孔采取分段装药时,各段均应装有起爆药包,各起爆药包的导线必须标记清楚,防止错接。

7.提升套管和移船时,应注意保护起爆导线,在急流乱水区,孔口段的导线应用耐磨物包裹防护。

第六章网路连接

第四十条水下___导爆索网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串联、并联或串并混合联等形式。

第四十九条在风浪情况下,为了保护导爆索网路的完好,采用的保护方法有:

1.导爆索不应搭骑在锋利的石头上。

2.导爆索必须搭骑石头时,用编织袋等材料将导爆索包护起来。

3.根据风浪情况,适当地高速导爆索的松紧程度。

4.用砂袋或淤泥压住导爆索。

第五十一条电爆网路,在和导爆索网路连接前,先将___和母线连接好,然后再和导爆索连接。

在起爆前,还要检测回路是否通,___电阻值和起爆母线电阻之和与实测值是否基本相符,如误差过大,不准起爆,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再进行起爆。

第七章警戒和起爆

第五十二条在___作业施工现场,要树立红旗,以警示与___无关人员,不得进入___现场。

第五十四条应使全体员工和附件居民事先知道警戒范围、警戒标志、声响信号的含义、发出信号的方法和时间。

第一次信号――预示信号,所有与___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危险区,到指定安全地点。

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确认人员、设备全部撤离危险区,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方准发出起爆信号。

___员在现场指挥指令下起爆。

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戒信号,未发出解除警戒信号前,岗哨应坚守岗位,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准发出解除警戒信号。

第五十六条雷雨天、大㔹天和禁止放炮。

如安全环境良好,又不扰民,工作需要,经请示上级和有关部门批准,可以放炮。

第八章安全距离

第五十七条___飞石1.单炮药量在500kg以内,群药包分散装药,单个药包重8~50kg,超过这一药量时需进行___飞石安全校核。

2.覆盖水深大于3m,安全距离为300m;覆盖水深小于3m,安全距离为500m;对露滩___,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淤泥飞溅或飞石。

3.水下炸礁,一般要求在岸上引爆,如在船上引爆,要根据覆盖水深和总药量,确定安全距离。

4.___密实砂基,密实砂基的比药量,是以不抛掷、不出___漏斗为前提。

安全距离确定为30m,但钻机等设备不准摆放在15m以内,特别不能放在已经装好药包的孔位上。

第五十八条___震动1.___地震安全距离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R――___地震安全距离(m);V――安全振动速度(cm/s)

Q――一次同时起爆药量;K、――与___地震安全距离有关的系数、指数。

2.在重要建(构)筑物附件和___条件复杂地区___时必须先进行现场按着爆的___地震测试研究,通过分析计算取得K、值。

对有较大安全争议的___工程,还应在施工期安排适当的___地震监测。

3.对振动安全要求易于满足或缺乏现场资料的___工程,可按下表的经验值取用K、。

___方式爆区地质___排淤填石___夯实K K 天然岩石地基4001.352801.51抛填强夯地基5001.435301.82抛填石料地基4501.655501.85 第五十九条水中冲击波在水深小于30m水域进行水下___,水路冲击波的安全距离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路冲击波对人员的安全距离

距离及药量(m、kg)___方式及人员状况Q≤5050<Q≤___00<Q≤100___排淤填石游泳5007001100潜水员600900140___夯实游泳9001400___潜水员1___8002600 2.水中冲击波对航行船舶的安全距离:

位于___源上游时为1000m,位于下游或在沿海、湖泊区时为1500m。

3.水中冲击波对施工船舶的安全距离为:

距离及药量(m、kg)___方式及人员状况Q≤5050<Q≤___00<Q≤100___排淤填石木船100150250铁船7010015___夯实木船___00500铁船100150250

第九章盲炮处理和火工品销毁

第六十条___后,___员必须按规定认真检查爆区有无盲炮。

发现盲炮或怀疑盲炮时,应立即报告并及时处理。

不能及时处理的盲炮,应在附件立明显标志,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六十六条火工品的销毁按国家爆___规程执行。

2021年水冲渣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进入岗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2岗位、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必须保持完好,对于易腐蚀、已损坏的部件要重点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检修人员。

3启动泵前要认真检查管道阀门是否正常,电气设备,保护装置是否良好;启动水泵时运行人员站位应避开管道法兰部位,防止法兰漏水造成烫伤。

4冲渣送水前应与高炉取得联系,确认冲渣沟内、附近无人后方可送水。

5停送水应听从高炉值班人员指令,指令不清,禁止操作;水泵运行作业时应与生产现场保持联系,故障停泵,立即报告。

6设备运行时,不得维护、保养、擦洗设备的运转部位,不准向电气、电机上洒水。

7检查设备时,严禁触摸运转部位,要站在安全距离以外;巡视人员应与水冲沟保持至少2米的距离,防止冲渣水溅出伤人;察看水位时不得攀爬护栏、围墙;冲渣时不得跨越冲渣沟,冲渣盖板必须齐全可靠,但不得在上面行走。

8巡视人员如发现冲渣沟、闸板阀、电液阀淤渣造成跑水时,应及时与高炉联系,同时通知调度,停水处理,如难度较大,可要求调度增派人员,禁止单人或未停水进入渣沟作业。

9起车前,必须对沟头进行检查,维护,防止异物堵塞沟头。

如沟头损坏,及时修复,保证出渣的顺利进行。

10人员进入设备检查时,必须把机旁箱打到零位,同时通知集中控制室。

11人员进入设备内检查,使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36v。

12对所有设备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按操作顺序起车。

13设备运行过程中,必须有专门的人员对设备的运行进行机旁监视,遇到紧急情况,及时停车,并与中控室联系,迅速对事故进行处理,保证高炉生产的正常运行。

14起车后,严禁任何人打开设备上的人孔,严禁任何人进入设备内部,防止蒸汽及设备旋转部位伤人。

15运行过程中,中控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中的起、停车顺序及各注意事项,不得擅自离开,有事故及时同炉前联系并汇报有关领导。

严禁非操作人员接触控制台面。

16停车后,操作员工对设备全面检查、清理,作好记录,并向中控室汇报,保证下次出渣顺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