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191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docx

《牛郎织女二》公开课教案优秀教学设计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牛郎织女

(二)人教(部编版)

10*牛郎织女

(二)

文本分析:

本文记叙了牛郎和织女婚后生活美满,以及遭遇王母娘娘无情的阻挠两人仍坚定地追求幸福的故事,歌颂了劳动人民反抗压迫、争取自由和幸福的生活的精神。

这段故事以织女的活动为主线进行叙述,先写牛郎和织女婚后自由、幸福的生活;再写王母娘娘无情地把织女抓走,并将两人隔开;最后写由于织女极力抗争,王母娘娘才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与牛郎相会。

综观整个故事,可谓情节曲折:

牛郎孤苦伶仃,幸逢织女,组成家庭,过上美满生活,这是一喜;王母娘娘勃然大怒,抓回织女,拆散家庭,践踏人间美好,这是一悲;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化为牵牛星和织女星,而喜鹊相助,搭起鹊桥让他们能有一年一度的相会,这又是悲喜同在了。

在这样曲折的情节之中塑造人物,更显形象鲜明,感人至深。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把分析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作为教学重点,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牛郎和织女这两位人物的形象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俭、皇、偎”等10个生字,理解“衰老、尊严、怒气冲冲”等词语的意思。

2.用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快速默读课文,了解牛郎和织女故事的结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领悟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牛郎、织女热爱自由、勇于抗争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新课。

导语: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

瞪大眼睛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它们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了解它们的故事。

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2.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教师纠正字音,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节jiǎn俭富丽堂huánɡ皇依wēi偎shuāi衰老tài泰山shān珊hú瑚jiāo礁

kuānɡ筐niù拗不过

(2)指导学生词语归类。

◆AABB式词语:

亲亲密密高高兴兴圆圆满满日日夜夜真真切切

◆ABAC式词语:

天兵天将一心一意无拘无束人山人海风言风语

◆近、反义词归类:

近义词:

衰老——衰弱惩罚——处罚允许——准许

反义词:

衰老——年轻惩罚——奖励允许——禁止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过渡:

快乐美好的日子总是这般短暂,正如俗话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牛郎和织女结为夫妻的那一刻,灾难便降临了。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画不懂的地方。

2.指名简单复述课文。

提示:

可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3.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一层的主要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写牛郎和织女婚后的幸福生活。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

写老牛的临终叮嘱。

第三部分(第3~6自然段):

写牛郎和织女被强行拆散。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

写织女的反抗争取。

第五部分(第8自然段):

写牛郎和织女每年七夕相会。

4.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明确:

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意思,说明他们靠勤劳的双手不仅日子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②牛郎和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他们会不会担心发愁?

为什么?

预设:

结合本段中“她乐极了,可是有时候也发愁”这句话可得出答案。

明确:

织女怕外祖母找她,知道她和牛郎生活在一起。

因为织女知道王母娘娘是绝不允许她这样做的。

(2)研读第2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老牛的眼泪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

对老牛的神态描写表现出老牛的年老体衰,对即将离开相依为命的伙伴感到万分难过。

因而这是留恋的眼泪,是激动的眼泪,这眼泪中饱含了老牛对牛郎和织女的不舍之情。

②老牛临死前所说的话有何作用?

明确:

老牛对牛郎说它就要死了,叫牛郎在它死后把它的皮留着,碰见什么紧急事就披上它的皮,这为后面王母娘娘抓走织女、牛郎披上牛皮携子追赶的内容埋下了伏笔,使故事前后浑然一体,环环相扣。

方法拓展:

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做的提示或暗示。

伏笔能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3)品读第3~6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部分讲了几层意思?

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明确:

①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②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③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④天河阻隔,化作星辰。

②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找出描写她的举动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从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对此有何感想?

明确:

王母娘娘恨织女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描写王母娘娘的动作的词语有“一把抓住”“狠狠一推”“带着”“一划”,从中可以看出王母娘娘是一个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专制家长。

感想:

对王母娘娘气愤,对牛郎和织女同情、祝福。

③牛郎和织女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读读相关的句子,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

明确:

织女——“心里恨极了……”。

从中可体会出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牛郎——“跟着男孩赶回家……赶紧披上牛皮……”从中可看出牛郎心急如焚。

④牛郎和织女在一起生活的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结果怎样?

同桌相互交流,提升归纳概括的能力。

交流示例:

生: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时,带领天兵天将把织女抓走了。

生:

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飞了起来,他快追上织女时,王母娘娘划出一条天河,隔开了他们。

生:

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过渡:

牛郎和织女被天河阻隔,二人化作星辰,让我们唏嘘不已。

他们最终的命运如何呢?

接下来继续研读文本吧。

(4)品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织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跟牛郎会一次面”,这是王母娘娘的恩赐吗?

明确:

不是。

王母娘娘抓走了织女,给她很厉害的惩罚,可是织女仍然追求着幸福的生活。

“拗”字说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跟牛郎会一次面”不是王母娘娘的恩赐,而是织女坚持不懈地与王母娘娘斗争所赢来的。

②这个故事以鹊桥连通天河让牛郎和织女七夕相会作为结局。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

喜鹊搭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这反映了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

因为人们珍视牛郎和织女间的那种美好的情意,感动于牛郎和织女为追求幸福生活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这也寄托了勤劳、善良的人们对自由、幸福的生活的美好向往。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在这样一个流传千古的民间故事里,我们既为牛郎和织女的勤劳、善良以及他们真挚的爱情感动,同时也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神奇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我们要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梳理了故事情节,分析了牛郎和织女的性格特点,感受到民间故事的魅力。

课堂学习中,同学们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2.教师为学生分组,引导他们交流学习收获。

3.引导学生摘抄文中优美的词句,并学会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研读文本,感悟牛郎和织女的曲折爱情

师:

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多么幸福美满呀!

可是好景不长。

(配乐朗诵: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说话了,眼眶里满是眼泪:

“我快不行了,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

碰见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没说完就死了。

)老牛给牛郎带来了一桩神奇的婚姻,临死前还不忘把牛皮送给牛郎,真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忠实朋友呀!

老牛也是这个民间故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老牛的这番话预示着悲剧即将发生。

接下来的课文就讲了王母娘娘破坏美满婚姻、拆散恩爱夫妻的经过。

(指名朗读第4、5自然段。

师:

哇!

这位同学读得真是好激动呀!

是不是你家的织女被抓走了?

(学生笑。

)同学们,请注意这段话中的一个叠词,“狠狠”突出表现了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朗读时语气略重。

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喊了一句:

“快去找爸爸!

”——这一句要读出织女痛苦、难舍、着急的感情。

(学生朗读。

师:

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后心急如焚,可是他怎么上天搭救呢?

生:

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

一出屋门,他就飞起来了。

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织女了。

师:

这段话与前面哪一段话相互照应?

生: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说话了,眼眶里满是眼泪:

“我快不行了,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

碰见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

师:

果然是一块神奇的牛皮啊!

牛郎为什么没有追回织女呢?

生: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一条天河。

天河很宽,波浪很大,牛郎飞不过去了。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

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师:

故事由喜转悲,令人感慨万千。

东汉时期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这样咏叹: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师:

牛郎和织女天河永隔,但是恩爱夫妻的真情隔不断。

在织女和牛郎不屈不挠的斗争下,王母娘娘被迫答应他们每年可以相会一次。

但是天河很宽,波浪很大,牛郎和织女都飞不过去。

他们如何相见呢?

生: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和织女在桥上会面。

每逢那一天,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往天河那儿搭桥去了。

师:

本文最后一段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美妙的传奇色彩,让人产生许多美好的想象。

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学生齐读。

)人间的喜鹊也被天上的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感动了,它们纷纷加入天河搭桥的志愿者队伍。

“鹊桥”象征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展现了劳动人民对纯真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赏析: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充分利用了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牛郎和织女的曲折爱情,并通过对老牛这一角色的分析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补充了相关的古诗,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前一课学习的基础上,我由易到难,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自主探索与交流活动。

一、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复述课文,在与原文的比较品评中学习语言。

在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借助各段的小标题练习复述课文,并在小组内试讲。

发挥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优势,由组员们把各自复述的内容与课文原文进行比较,讨论各自的优缺点。

二、引导学生通过研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故事中的人物个性鲜明,他们留给我们的印象总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表现出来的。

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观其言、察其行,在文中圈画重点词语、简单做批注,既把握了人物形象,又总结了感知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感知民间故事的写作技法。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仅完成梳理故事情节、复述课文、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任务似乎太浅显了。

所以,我又和学生一起去挖掘这篇课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由学生谈谈自己最喜欢这个故事的地方,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中总结民间故事在安排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以及丰富的想象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这节课我愈发地感觉到文本的使用绝对是一门艺术。

浅显的文章经过深入的挖掘,同样可以找到很多的生发点。

而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和学生都会有所得,都能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狐假虎威(13)l人教部编版

教学课题第21课《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通过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百

兽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故事的主人公是狐狸和老虎,狐狸以狡猾闻名,老虎则凶猛无比,两者相遇后发生什么事就很让人期待。

故事中的对话

性格鲜明,表现力强,词语运用恰当传神,十分有可读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

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简单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词语卡片

 

切入点:

狐假虎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复习词语导入。

识齐读课题:

狐假虎威

识课题中的“狐”和“虎”分别指什么?

3.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用你知道的词语说一说。

用你知道的词语讲一讲老虎。

(凶猛、凶恶、猛兽、百兽之王,,)

4.我这儿有一些词语,就是用来形容狐狸和老虎的:

狡猾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指名读,齐读

(坏、谗、狡猾、骗子,,

【预设】:

狐狸和老虎是两种形象差异极大的动物,读课题时把两者拎出,一方面让学生对

课文中即将发生的故事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调动以前的学习积累,并自然过渡到本课时的教学,词语的作用是,检查上一节课的学习,并对课文中狐狸和老虎的形象进行定位,定下故事的基调。

(过渡:

狐狸和老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看图画,学习第一段。

(看课文的第一幅插图,说一说图上画了一件什么事情?

(出示第一段: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

狐狸逮住了。

齐读

(1)这一段里,狐狸是怎样经过老虎身边的?

书上用了哪一个字?

(2)点出“窜”,板书,读

 

(狐狸为什么

要“窜”呢?

(因为狐狸害怕老虎,想早一点溜走。

受到惊吓,很多动物都会窜,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会窜吗?

(请你用朗读把狐狸害怕老虎的样子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预设】:

看图直接进入课文,简洁明快,使学生很容易就抓住了本段的主要内容。

理解

一个“窜”字,让学生明白狐狸是害怕老虎的,避免在下一个环节中产生误解。

三.第二、三段朗读训练

3过渡:

尽管狐狸窜得快,还是被老虎逮住了,我们来看看狐狸的反应。

出示课文内容:

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

“你敢吃我?

”“为什么不敢?

”老虎一愣。

4指名读第二段,想一想:

哪个词语讲了狐狸的反应?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

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说明了什么?

(狐狸想到了主意)

它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呢?

(故意装得很凶,想吓到老虎)

(1)指名读,读出狐狸的样子,齐读

(2)老虎有什么反应呢?

齐读第三段

(3)哪个字写出了老虎的反应?

(楞)板书:

愣读这个字

什么叫“愣”?

(呆住了)

老虎为什么会“愣”?

(别的动物看到老虎都害怕,这只狐狸竟然不怕,还敢这样讲话)

(4)分角色读二、三段,分别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预设】:

老虎的“愣”正表现了它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的特点,狐狸正是利用了这个特

点才骗到老虎的。

(1)过渡:

我倒想看看这只狐狸究竟会耍什么花样。

四.第四、五、六段朗读训练

(1)出示课文内容: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

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

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

“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

威风。

齐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狐狸的主意是什么。

(2)老虎相信了吗?

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出“蒙”“松”,并且板书,读什么叫“被蒙住了”?

(被骗上当了)

想一想,狐狸怎样说话,才能使老虎上当?

(要凶一点)指名读狐狸的话

(评价参考:

这只狐狸真凶,老虎一下子被蒙住了;这只狐狸还不够凶,老虎有点不相信你。

(3)齐读第四、五、六段

五.朗读表演第七段

1过渡:

这只老虎不仅松开了爪子,它竟还跟着狐狸走了。

2出示课文内容: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

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齐读

3.哪些词语表现了狐狸的样子?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读一读这两个词

出示句子: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想一想:

狐狸为什么窜?

刚才这么害

怕,现在却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如果你是老虎,你会怎么想?

1根据学生的交流,点出词语:

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2看课文的第二幅图,你能不能把狐狸和老虎的样

子表演出来?

学生选角色进行表演,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他表演得像吗?

如果你认为不像,说一说怎么改。

[设计理念: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是为了调动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

学生在表演和评价的过程中,对词语的理解更加透彻了,减少了教师的赘述,体现了课堂的

灵活性和自主性。

]

六.略读第八、九段

1.看图,动物们有什么反应?

指名读课文: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2.动物们为什么吓得撒腿就跑?

它们怕的是谁?

老虎认为它们怕的是谁?

3.在这种情况下,这只老虎会怎样对待狐狸呢?

4.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啊,它借老虎的威风,不仅吓跑了百兽,而且也吓跑了这只大老虎。

5.齐读第九段

七.学习生字

1.课文学完了,题目“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呢?

(借)

领读,教师介绍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2.介绍学生字的方法(读方法)

自学生字三步走:

借助拼音读一读

看清字形记一记

记住笔顺写一写

3.学生用此方法自学生字:

抗、胆,并进行交流

【预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能让学生受益无穷。

]

4.范写,学生书空练习

5.学生练习书写,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八.作业设计

1.想一想,编一编:

几天后。

这只老虎又碰到了狐狸,,

2.抄写生字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我在课堂上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过多

 

的分析和讲解,以看图、朗读、表演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并重点抓

 

住几个词语,作为课文的主线。

 

1.看图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两幅图生动有趣,

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再看图,完全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词语进行朗读感悟。

 

针对“狐狸”,我抓住了“窜”、“骨碌一转”、“扯着嗓子”、“神

气活

 

现”、“摇头摆尾”这些词语,训练学生朗读的语感,并进行前后对比,

 

突显狐狸的狡猾本性;针对“老虎”,我抓住“愣”、“蒙”、“跟”三

 

个字,表现出它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的本质。

学生通过对词语的理解,

 

展开朗读和想象,感悟课文内容。

 

3.意外的课堂生成

 

在学生朗读和表演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减少拘束,我退出讲台,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的评价中肯,朗读和表演也轻松随意,放得很开。

 

我在设计教案时,为了避免学生因为回答不上问题而设计了很多的“台阶”,如:

引出“窜”字时我问:

狐狸是怎样经过老虎身边的?

这类问题似乎过于简单,而这样的问题一多,步步将学生引入教师的预设,缩小了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也使得我的课有点流于表面的热闹,缺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此为我课后深感遗憾之处。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狐假虎威(81)l人教部编版

21.《狐假虎威》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尝试表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和蕴含的深刻含

 

义。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展开想象,理解故事内容。

 

(2)以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内心。

 

(3)抓住重点词句,读议结合,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及其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识字、写字,认识一个多音字。

 

2、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懂得“狐

 

假虎威”的意思和蕴含的深刻含义。

 

三、教具准备:

教学PPT课件、动画视频(教师);面具(学生)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

 

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理解课文内容、

 

二、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创设情境,视频导入:

 

(1)导语:

同学们,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板书:

狐狸、老虎)

 

(2)请同学们观看动画视频:

(播放到“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时停止。

)提问:

同学们会发生什么事呢?

(请学生稍思考后,交流发言。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导语:

同学们刚才的想象都很精彩合理,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狐假虎威》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狐假虎威)领读课题。

 

问:

“狐”指什么?

(狐狸)“虎”指什么?

(老虎)

 

完成板书如下:

 

2、“假”有几个读音?

(两个读音:

jiǎjià)在这里读什么?

 

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查查字典吧。

“假”读

jiǎ,有三个意思:

①不

 

真实,不是本来的,跟“真”相反。

②借用,利用。

③拒理推断,有

 

待验证。

按照规定或经请求时离开工作学习的场所。

想一想,“狐假

 

虎威”

的“假”是什么意思?

(“借用,利用”的意思。

 

3、这个

题目什么意思?

(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

 

三、检查课前预习,初读诵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

 

(3)出示生字,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课件展示,检查指导。

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扯、兽、爪”是翘舌音,“闷、窜、胆”是前鼻韵母,“趟、抗”是后鼻韵母,“蒙住”的“蒙”读mēng不读méng齐读。

 

②去掉拼音读一读,同桌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开火车读。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威风胆子吓跑寻找爪子借着、骨碌、违抗、窜过、一趟、狡猾、百兽):

生字组成的词语会不会读?

自由练读,抢读词语卡片。

 

(3)小结:

只一会儿功夫,就把字音读得那么准,同学们多不简单哪!

自己夸夸自己吧!

 

2、初读课文:

“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想不想自己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