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411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docx

安全常识教育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季节性事故预防

一、季节性事故的概念及特点

季节性事故是指在某一季节或一个时期内,最常见,最容易诱发,又最难以预防的事故。

从季节性事故的定义可以看出,季节性事故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发生的概率高。

分析以往各种事故、案件发生的概率,其中季节性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一半以上。

二是突发性强。

虽然季节性事故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规律性,但它没有事先预兆,来的比较突然。

三是预防的难度大。

季节性事故的发生渠道多,涉及面广,如何预防季节性事故的发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预防难度比较大。

夏季易发生的季节性事故主要有:

雷击、溺水、山洪、食物中毒等。

下面,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这些季节性事故的预防。

二、季节性事故的类别

(一)雷击

每年6—9月份,是一年的雷雨季节,此时都会有一些雷击伤亡事件发生。

据报道,2006年6月11日,在北京一次雷雨岁的女孩从街上冒雨跑回家,当他推自家铁门的一10中,一位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瞬间,被迎面一个响雷击倒;2006年7月,黑龙江讷河市一农民到田里铲地,忽然雷雨交加,当他扛起锄头往家跑时,一个落地雷击中锄头,使他当场毙命。

遭受雷击的原因:

一是雷击的突然性,不易防范;二是人们缺乏防雷常识,不能主动采取措施自觉防雷。

近日,我团辖区普遍降雨,已经进入雷雨季节,因此,掌握雷电知识,对防止和减少雷击事故很有必要。

1.雷电产生的原因。

盛夏季节,由于地面强烈升温,致使空气对流加强,并产生性质不同的电荷,尤其是当雷暴云产生之后,云团内部各部分之间、云地之间,处处都是电场,平均而言,云中电场强度每厘米可达几千甚至上万伏特。

当云体内部出现强大的电位差,就会出现形状不同的闪电;在放电过程中,空气温度猛烈上升,云层水滴迅速汽化,体积骤然膨胀,就会发出雷声。

据统计,每次闪电的能量至少在2000千瓦小时以上。

在放电区域,电流高达几百千安,电压数百万伏。

如触及树木或房屋则被击倒,触及人畜则被电死或烧焦,酿成灾祸。

但同是雷击,危害程度差别很大,有的致命,有的致残,有的却安然无恙,也有的疾病如失明等遭受雷击后恢复了正常,主要是不同的雷击形式导致通过肌体时的电流的大小差异造成的。

雷击伤人的效应。

雷击损害人体的生理效应大体有三种:

2.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一是强大的闪电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时,受害者会出现心室纤维颤动,使心脏供血功能发生障碍或心脏停止跳动;二是当雷电电流伤害大脑下部呼吸中枢时,使受害者停止呼吸;三是当强大的电流通过肌体时会造成烧伤或肌肉突然收缩跌倒致伤,严重者导致死亡。

3.雷电伤害的预防。

为防止雷电伤害,防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雨天远离电线杆、高塔、独立大树、孤立小屋等凸地,不要到水中游泳或划船。

②雨天不接触煤气管道、暖气管道、水管等铁器装臵,不做洗刷工作,外出摘去身上的手表、发夹、项链等金属饰物,野外工作者应主动放下手中的铁制工具,不可将枪支、铁器举得过高,以防感应雷电。

另外,不要穿潮湿的衣服,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③在开阔地,避免很多人积聚在一起,应分开,不要奔跑,如果周围平坦,应尽量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腿上,除腿和脚外,身体其他部位不要触地。

在暴风雨中,如头、颈、手处有蚁走感,头发直立,说明即将发生雷击,应赶紧低卧,并弃去金属物品,等雷电过后,呼叫别人救护。

④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里行走。

如果有急事需要赶路时,要穿塑料雨衣;要走慢些,步子小点;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⑤雷雨天不打电话、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使用电脑,更不要在室外使用移动通信设备,计算机和防盗门应安装避雷器,室外活动的人员应尽快回到室内。

⑥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

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

⑦现在手机已经成为常用的交通工具。

但它却是一部“引雷器”。

一般认为,公共聚居地都装有避雷装臵,人们处在这种环境中相对比较安全,雷电仅仅会干扰手机信号,对人体不会造成致命伤害。

而一旦处于空旷地带时,人和手机极有可能成为雷雨云选择的对象。

因此,应尽量避免打雷时拨打或接听手机,雷雨天穿行无障碍物地区时,最好关掉手机电源。

4.遭雷击人员的救护。

①受雷击被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应马上让其躺下,扑灭身上的火。

若伤者虽失去意识,但仍有呼吸和心跳,应让伤者舒适平卧,安静休息后,再送医院治疗。

②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针刺③恢复心跳呼吸人中、涌泉、内关穴位,切勿轻易放弃抢救。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后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救治,途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并且要保持电击部位的伤口清洁。

④紧急抢救的方法如下:

在心跳骤停的极短时间内,首先进行心前区叩击,连击2-3次。

然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

具体方法是,双手交叉相叠用掌部有节律地按压心脏,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使血液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建立起有效循环。

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有活动假牙者应先将假牙摘下,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然后,捏紧鼻孔吹气,使胸部隆起、肺部扩张。

心脏按压必须与人工呼吸配合进行,每按心脏4-5次吹气一次,肺部充气时不可按压胸部。

(二)触电

触电方式:

1、单相触电;2、两相触电;3、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触电;4、感应电压触电;5、雷击触电

触电原理:

2毫安以下的电流通过人体,仅产生麻感,对机体影响不大。

8-12毫安电流通过人体,肌肉自动收缩,身体常可自动脱离电源,除感到“一击”外,对身体损害不大。

但超过20毫安即可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灼伤,皮下组织也可因此碳化。

25毫安以上的电流即可引起心室起纤颤、导致循环停顿而死亡。

触电急救的步骤:

因越快越好。

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触电急救,1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2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

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3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

4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触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

5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躯;也可戴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

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绝缘自己进行救护。

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等将电线剪断。

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木板上。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6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

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7如果触电发生在架空线杆塔上,如系低压带电线路,若可能立即切断线路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或者由救护人员迅速登杆,束好自己的安全皮带后,用带绝缘胶柄的钢丝钳、干燥的不导电物体或绝缘物体将触电者拉离电源。

8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如穿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紧跳跃地接近触电者)前,不能接近断线点至8~10m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应迅速带至

8~10m以外后立即开始触电急救。

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立即就地进行急救。

9救护触电伤员切除电源时,有时会同时使照明失电,因此应考虑事故照明、应急灯等临时照明。

新的照明要符合使用场所防火、防爆的要求。

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

(三)溺水

1.什么是溺水。

溺水是指大量水液被吸入肺内,引起人体缺氧窒息的危急病症。

多发生在夏季,游泳场所、海边、江河、湖.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泊、池塘等处。

溺水者面色青紫肿胀,眼球结膜充血,口鼻内充满泡沫、泥沙等杂物。

部分溺水者可因大量喝水入胃、出现上腹部膨胀。

溺水可造成溺水者四肢发凉,意识丧失,重者因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2.溺水的原因。

①意外落水。

②私自野浴③水情不熟④突发灾害⑤身体抽筋⑥身体不适⑦意外呛水⑧救护不力。

3.溺水的救护。

①自救。

落水后要镇静不慌。

举手挣扎时,会使人下沉。

应仰卧,头向后,口鼻向上露出水现。

呼气要浅,吸气要深,这样可勉强浮起,等人来救,腿抽筋尽快呼救,并仰泳浮上水面,好转后,应速上岸。

②援救。

急救者应游到溺水者后方,用左手从其左臂和上半身中间握对方的右手,或拖住辫水者的头,用仰泳方式将其拖到岸边。

急救者防溺水者抱住不放,影响急救。

万一被抱住,急救者应松手下沉,先与溺者脱离,然后再救。

或向后推溺水者的脸,紧捏其鼻,使其松手,接着再救。

需要注意的是:

不会游泳的人不能下水救人,应立即用绳索,竹杆、木板或救生圈,使溺水者握信后拖上岸来。

现场无任何救生材料,应即时高声呼叫他人。

③急救措施。

第一步,就是通知120,告知医生详细地点以及伤者情况。

第二步,排除异物。

救上来只是工作的一半,使溺水者复苏是另一半,而且对挽救生命有假牙痰涕,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来说是同等重要的。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取下假牙,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将溺水者头部转向侧面,以便让水从其口鼻中流出,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再将头转回正面。

(急救者从后、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向下,也能使水倒出来)。

第三步:

出水后的救护。

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A、确定一下这位失去知觉的人到底是否在呼吸,看看他或她的胸部,看是否可以见到呼吸的样子。

B、使溺水者仰卧。

C、为了采取通用安全措施,尽可能戴上乳胶手套,弄开他的嘴,用你的手指除掉咽部或气道里的任何阻塞物。

D:

把一只手放在溺水者的下颌,另一只手放在他的前额。

翘起他的头直至你能使他的气道通畅,溺水者的口应该是张开的。

E、捏鼻孔使鼻孔关闭。

F、你做深呼吸。

G、用你的嘴完全把他的嘴罩住。

H、用力吹气进入溺水者的嘴里,连续做4次。

I、重复这一过程。

第四步,送往医院。

当溺水者开始呼吸和气哽时,你还没有脱离困境。

实际上,溺水后的48小时是最危险的。

因溺水而发生的并发症肺炎、心衰等,都能在这一时期发生,因此你应尽早将溺水者送往医院。

(四)山洪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1.什么是山洪。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

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易形成泥石流,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

山洪破坏力极大,极易冲毁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常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

在中国山西省平顺县东当村,1956年8月2~3日降暴雨,在流域面积仅1km2的狼郊沟内山洪暴发,造成沟崖坍塌,堵塞沟道,形成天然水库,随后挡水坝体突然溃决,村内43户92人和109间房屋,财产全遭毁灭。

2.山洪的预防。

①广泛宣传、增强意识。

各单位要在官兵中积极开展山洪灾害防御知识普及及教育,要做到人人皆知,增强防范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

②制定预案,落实责任。

各单位要做好各种防灾物质准备,完善防灾预案,做好防灾演练。

③发生暴雨,高度警惕。

降暴雨时,要时刻观察营区周围的溪水水位和山体有无异常。

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

④及时预警,迅速传递。

观察到可能引发洪水、泥石流、滑坡和降雨量,要立即采取报警措施,迅速向可能受威胁的居民传递警报信息。

⑤遭遇山洪,果断躲避。

溪河洪水迅速上涨时,不要沿着河谷跑,应向河谷两岸高处跑;山洪、泥石流发应生时,不要随泥石流沟向上游或下游跑、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向沟岸两侧山地跑;山体滑坡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

(五)食物中毒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食物容易变质,容易引发食物中毒,那么什么是了?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如何判断食物中毒,如果出现发热、休克、腹泻、恶心与呕吐、腹痛、脱水等体征时,就可能是食物中毒了。

1.食物中毒的特点。

①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②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③发病与食物有关。

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在突然上升之后呈突然下降趋势。

④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

2.食物中毒的预防。

①要严把食物采购关、检验关;②严禁食用过夜菜、过夜饭,少吃凉拌菜;③不买不吃不新鲜和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被卫生部门禁止上市的海产品;④禁止食用不知⑤买回来的蔬菜要在清水里浸泡半小少采食野果;属性的野菜,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时或更长时间,并多换几次水,要洗得干净,以防农药对身体危害;⑥不要到无证摊贩处买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限等商标不符合规范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包装食品;⑦生熟食品要分开,工具(刀、砧板、揩布等)要生熟分开,做到专用,餐具要及时洗擦干净,有消毒条件的要经常消毒;

⑧服药要遵医嘱,要按说明书服用。

服药前要仔细辨认,还要注意有关药物的禁忌事项。

(六)中暑

1.中暑症状及预防措施。

根据中暑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症状主要表现为:

①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②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③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表现为:

①体温往往在38℃以上;②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③如处理及时,常可在数小时内恢复。

应急预防:

若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①应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解开衣扣、平卧休息。

②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有条件可用酒精擦身降温,还可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30%.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③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

清醒者也可服人丹、绿豆汤,或服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④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2.日常预防。

首先应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

因为当人自觉口渴时,身体已经是缺水状态了。

所以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一定要定时补充水分,每天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前这四个“最佳饮水时间”要饮用1-2杯白开水,当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以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其次,保持充足睡眠很重要。

因为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

保持充足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另外,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睡眠,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再者,饮食应要经常补充营养,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能多吃冷饮,也不能用啤酒和饮料解暑,应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刚才,和大家共同学习了一些常见季节性事故的知识,希望能够大家一些警醒,但是要搞好季节性事故光知道这些知识还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把这些措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这样才能最好的防范季节性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