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54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docx

浙江专用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

专题5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专题检测卷(五)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7年9月浙江金华十校联考)“他们在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徽纹、十字架等,以纪念葡萄牙人探索新航路的一次突破”。

上述事件发生在(  )

A.1488年B.1492年C.1498年D.1522年

解析 “非洲最南端的崖石上刻下了葡萄牙国王约翰二世的名字,以及葡萄牙盾形徽纹、十字架等,以纪念葡萄牙人探索新航路的一次突破”可知,题干描述的是迪亚士开辟的新航路,时间为1488年,故A项正确。

答案 A

2.(2017年9月台州质量评估)下表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威尼斯、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表。

此表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  )

时间

威尼斯

葡萄牙

1498~1501年

年均350万英镑

年均100万英镑

1502~1505年

年均22.4万英镑

年均230万英镑

A.导致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上升

B.推动了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C.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D.促进了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解析 观察表格数据变化:

威尼斯进口总值呈大幅下降,而葡萄牙则呈上升趋势。

这反映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答案 B

3.(2017年9月浙江丽水、衢州、湖州质检)新航路开辟使欧洲掀起一场“商业革命”,其中大西洋沿岸取代原来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枢纽。

以下属于欧洲新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有(  )

①里斯本 ②塞维利亚 ③安特卫普 ④伦敦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里斯本是葡萄牙的首都,西濒大西洋,是典型的海洋城市,属于新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故①正确;塞维利亚是西班牙的重要港口,属于新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故②正确;安特卫普在16世纪中期成为欧洲最繁荣的商业、金融城市和第一大贸易港,故③正确;伦敦是英国首都,处于大西洋沿岸,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4.(2018·浙江嘉兴高一模拟)阅读如下“三角贸易”简图。

据此推断,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大陆(  )

A.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B.人口组成发生较大变动

C.逐渐开始了社会转型D.与欧亚非诸洲联系密切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由于殖民者的种族灭绝,美洲原居民锐减。

材料中“中程”表明大量贩卖黑奴到美洲,故B项正确。

答案 B

5.(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联考)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传染性疾病的肆虐 ③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

解析 图表体现出海地岛人口锐减,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是导致该岛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故①正确;西方殖民侵略者到美洲大陆,带去了美洲人民无法抵抗的病毒和疾病,是该岛人口减少的原因,故②正确;殖民扩张时期,被贩卖的主要是非洲黑人,不是美洲人,故③错误;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6.(2014年7月浙江学考)16~18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

其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不包括(  )

A.实行野蛮屠杀B.推行不平等贸易

C.贩运黑人奴隶D.开展圈地运动

解析 16~18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亚非拉殖民扩张与掠夺的方式不包括开展圈地运动,圈地运动主要是在英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答案 D

7.(2017·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

①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②世界贸易活动范围扩大 ③世界贸易路线由陆路发展到海路 ④从公平的商贸活动到掠夺性贸易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从图中可以得出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①正确;从图中可以得出世界贸易活动范围扩大,扩大到了美洲,故②正确;从甲图可以看出贸易路线有海路,故③错误;乙图的“三角贸易”是掠夺性贸易,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8.(2017年9月浙江湖州高二期末)下表是关于17世纪英国一个庄园经营的情况统计

时间

1633年

1649年

项目

户数

使用土地

缴纳租金

户数

使用土地

缴纳租金

公簿持有农

57户

60%~70%

50%

46户

58%

29%

租地农场主

7户

不足30%

50%

10户

42%

67%

该统计表格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

A.英国的圈地运动B.西欧的殖民扩张

C.英国的工业革命D.西欧的价格革命

解析 从材料中17世纪英国一个庄园租地农场主使用土地和缴纳租金的上升,尤其是户数对比公簿持有农的户数的反差,反映了土地的集中,可以用来研究英国的圈地运动,故A项正确;材料没涉及西欧的殖民扩张,故B项错误;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西欧的价格革命发生在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9.(2012·浙江补考卷)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下列各项,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可靠政治保障的是(  )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B.圈地运动的进行

C.手工工场的发展D.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解析 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可靠政治保障的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答案 D

10.(2018年4月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一期中)据记载:

有一英格兰贵妇,“从1814年到1820年,用暴力赶走了15000个居民,大约有3000户。

他们的村庄全部被破坏和烧毁,他们的田地全都变成了牧场。

……到1825年,15000个盖尔人已经被131000只羊所代替。

”这段记载反映的是(  )

A.产业革命B.商业革命

C.价格革命D.圈地运动

解析 材料“田地全都变成了牧场”,反映出英国国内圈地运动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 D

11.(2015年7月浙江学考)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

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  )

A.风力B.煤炭C.电力D.核能

解析 风力早在封建社会就成为动力,故A项错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推广运用,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故B项正确;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故C项错误;核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故D项错误。

答案 B

12.(选考)“19世纪40年代,□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关税,并与法国等签署了□□关税的双边协议。

”材料中,□的部分应该填上的词是(  )

A.英 降低 减免B.美 提高 商定

C.英 降低 增加D.美 提高 减免

解析 注意抓住时间“19世纪40年代”,此时的英国即将完成工业革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利于其商品倾销,故符合的只能为A项。

答案 A

13.(选考)(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关税是政府在国境关口向进出口商人征收的税。

下列对“英国关税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图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关税收入上升导致经济出现衰退

B.工业革命时期关税收入保持稳定

C.《权利法案》颁布阻碍了关税收入

D.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增加关税收入

解析 19世纪前期,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图示中的关税收入明显上升,故D项正确。

答案 D

14.(2015年10月浙江选考)下图所示的信息,可以反映出(  )

五大主要工业经济体的规模(1820~1913年)

①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赶超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 ③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英国“世界工厂”地位被美国赶超,故①正确;五大主要工业经济体的规模整体都在上涨,反映出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故②正确;世界市场孕育于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时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③错误;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一战爆发的原因,故④正确;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15.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1820年”“此前300年”。

A项新航路开辟是在15~16世纪;B项西方的早期殖民扩张和新航路的开辟是同时进行的;D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建立是在19世纪中期,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此时世界经济重心逐渐转向欧洲,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6.(2017·浙江湖州模拟)2016年为德国电子电器之父维尔纳·冯·西门子诞辰200周年,其一生最大成就是(  )

A.发明电动机B.发明电灯

C.发明大功率发电机D.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解析 发电机的发明者是西门子,故C项正确。

答案 C

17.(2010·浙江学考)下图是1976年民主德国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一项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成果诞生100周年,这项成果的发明者是(  )

A.马可尼     B.西门子

C.卡尔·本茨     D.贝尔

解析 发明于1876年的是电话,它的发明者是贝尔。

答案 D

18.(2018·浙江杭州模拟)请欣赏下列图片,其中最能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大成就的是(  )

解析 最能代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是电灯。

答案 D

19.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是(  )

A.雇佣关系出现B.手工工场出现

C.自由资本主义产生D.垄断组织形成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是出现了垄断组织。

答案 D

20.(2017·浙江嘉兴高一模拟)读如下“1913年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表”。

其中,德国是表中的(  )

国别(区域)

其他

所占比重

14%

6%

15.7%

35.8%

28.5%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1913年左右,美国和德国的工业生产后来居上,赶上并超过英法,德国为第二位,依据材料①为第三,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②为第四,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③为第二,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④为第一,故D项错误。

答案 C

21.(2017·浙江湖州模拟)“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的认识体系,技术是人类改变或为改造环境的方法、途径及技能。

”据此推断,以下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典范是(  )

A.“万能原动机”的发明  B.量子学理论的提出

C.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  D.广义相对论的提出

解析 由“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的认识体系,技术是人类改变或为改造环境的方法、途径及技能”可知,强调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

发电机和电动机是以电磁感应理论为基础的发明创造,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故C项正确。

答案 C

22.(2017年6月浙江衢州高一期末)1893年,海伦·凯勒在参观美国芝加哥世博会时,贝尔的一项伟大发明让她懂得了“电是如何可能超越时空限制传递信息的,就像普罗米修斯从天上为人类偷火一样”。

这项“伟大发明”是(  )

A.电灯B.电话C.电车D.留声机

解析 电灯是用来照明的,不能超越时空限制传递信息,故A项错误;电话是通讯工具,可以超越时空限制传递信息,故B项正确;电车是交通工具,不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故C项错误;留声机是娱乐工具,不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故D项错误。

答案 B

23.(2017年6月浙江湖州高一期末)新航路开辟以来,生产组织形式不断更新,在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企业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英国东印度公司 ②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③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 ④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

解析 东印度公司属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发电厂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水力纺纱厂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福特汽车公司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但稍晚于电力的发明,故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24.(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据统计,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

这表明(  )

A.经济危机并没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

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C.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

D.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发展

解析 根据“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可见贸易增长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相矛盾,只可能是各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结果,故B项正确。

答案 B

25.“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证据是(  )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

②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③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④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由于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突破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②③④均是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背景。

①错误,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孕育”不对,故选C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

26.(2017年6月浙江温州高一期末)大凡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后往往有强大的思想推动,而该历史事件又反过来成为思想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年起,航海家哥伦布率领船队,多次从西班牙启航,航海探险。

经考证,哥伦布之所以能顺利启航,是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实力雄厚的商行的慷慨贷款密不可分。

当时,不仅商人还有政府官员都希望能够找到贵重金属和新的贸易地区。

一位西班牙探险家说:

他和他的同伴去新大陆,是为了“给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人们带去光明,与人们渴望的一样,他们也希望发财致富。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史·经济卷》等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大陆或一个半球。

新航路开辟还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整理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哥伦布率领船队”开辟的新航线。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如何推动新航路开辟的。

(10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向“传统观念”提出的挑战。

(8分)

答案 

(1)航线:

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到美洲的新航线。

简述: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商业经济发展为新航路开辟提供物质基础;文艺复兴运动追求人性解放,追求财富的观念激励人们开辟新航路。

(2)挑战:

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使人类开始具有全球视野;直接冲击神学理论,打击教会权威;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

(言之成理即可)

27.(2017·浙江嘉兴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

……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二 最近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生产者让位给企业大亨,小公司被托拉斯取而代之,有时企业规模之大超乎想象力……一百年前的商业规模尚受到地域的限制,如今却可以覆盖全球;以前的商业订单由人或邮政马车来传递,现在则代之以信件、电话、电报和无线电来传递。

——弗兰克·麦克维《近代产业制度》(1903年)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最早出现是和哪一重要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这一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百年中”,产业组织发生了哪些变化?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发生的时代背景。

(10分)

答案 

(1)现象:

从16到18世纪,玉米从美洲迅速向全球传播。

事件:

新航路的开辟。

作用: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

(2)变化:

产业组织规模扩大,出现了垄断组织。

背景:

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及其原则盛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科学技术的发展。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表(1860~1900年):

年份

位次

1860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90年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1900年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断掌工业》罗伯特·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更令人震惊的了。

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6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

(4分)

答案 

(1)变化趋势:

英国农业就业人数逐步下降并大大低于工业、服务业就业人数。

主要原因:

工业革命的推动;圈地运动的影响。

(2)变化趋势: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由英国世界领先逐步变为美国世界领先。

主要原因:

英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世界领先是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带来环境破坏、工人权益受损等社会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