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5567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docx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方法、评价的探索

平湖市新仓中学楼林永陈喜峰

关键词:

建构主义理论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创设情境-----师生互动模式、方法多元化评价

提要:

在新课程形势下,我们以前的评价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适应形势。

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全面体现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我们很有必要对评价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本文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及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对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模式、方法、评价进行必要的探索,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而在这种评价的框架下,重新构建一种以创设情境为主要特点的“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框架下,我们又采取了“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的种种教学方法。

 

一、探索的背景

社会传统教学中的评价由于其自身的原因,有着如下这些基本特征:

评价主客体单一,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传统,主要是通过考试的形式,以分数为主要指标。

评价内容浅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考查,给学生一种学业的成绩,较少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评价作用甚微。

在这种评价体系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很难有新意。

我们的教育内容不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鲜活的时代内容无法涵盖进来,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价值情感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课堂也就比较的传统。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科知识的教学,不大注重各种能力和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学的苦,教师教的累,但学生的各种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培养。

教育部2001年秋季颁布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

同时强调人文精神和历史感,力图以综合的视野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联系国内外不断变化的现实,整合历史、人文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的知识,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地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

在新课程形势下,我们以前的评价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适应形势。

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全面体现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我们很有必要对评价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新的探索。

二、探索的意义

根据《标准》新课程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也将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更将会产生全新的教育评价体制,从而更好地推进新课程的教育。

教学活动应该要立足于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欣赏学生的社会成长,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课堂教学不再只是知识传授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训练的过程,各种情感和艺术的熏陶过程。

因此教师应该用全新的理念去探索和研究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构建全新的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构建全新的有利于教学和评价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样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大力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特征,全面体现和落实课程目标,可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法,也能适时、合情、有效对学生作出人性化的评价,从而既能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也能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和提高教学质量。

 

三、探索的相关理论

1、情境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情境学习理论主张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效果在情境中评估。

他们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它所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

所以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活动和感知上。

他们在教学上提出了认知学艺模型,主张在真正的现场活动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能力。

提倡在真实情景中通过学生完成操作任务来进行教学的真实性教育和基于任务能力的

教育。

主张重新设计学习环境,以使学生能够合理地、现场地通过丰富的、建设性的方法参与真实的社会实践,使得他们能够“偷取”所需的知识。

2、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智力:

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视觉空间能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省智力、自然智力。

这一理论主张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量和评价要在实际生活及学习情景下,从多方面来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允许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其学习,允许变通,用某个领域的优秀操作弥补其他领域的不足,这样具备不同能力或特性的各种类型的学生,就会有更好的理解和表现。

任何一个教学目标至少都能以七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这隐含着教学中可用七种不同的方式来评量。

多元化评价的背景是真实的或是对真实的生活的良好复写,它是对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判断、解决问题的直接评价,并为教学及学习设定了清楚的目标,它克服了学科学绩测验偏重于知识的记忆的缺点,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及创造能力的评量,在评量思想和评量方法上都是一种进步。

在建构主义理论及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模式、方法、评价进行必要的探索,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而在这种评价的框架下,重新构建一种以创设情境为主要特点的“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框架下,我们又采取了“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的种种教学方法。

四、实施的探索

★★“创设情境-----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主要是创设有利于社会教学的学习情境,来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从而达到高效、及时、热烈的教学效果。

创设情境主体现在课堂的导入和其他的教学环节中进行。

(一)情境教学在导入中的运用。

主要是通过欣赏歌曲、视频,角色的表演,实物的展示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创设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激情,无形之中与教师的情感相融合,产生共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主动进入学习过程的学习情境,从而很自然的导入。

1、以欣赏歌曲、视频的形式导入。

在九年级社会中的《巩固新生政权》中,导入时就先欣赏播放的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这样气势雄伟、激情高昂的雄壮歌声中,使学生感受到了当时人民的那种壮志豪情,那种无以伦比的激情,真切地体会到了当时的时代氛围,然后再问学生这首歌名是什么?

它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学生都能很好地回答,从而很自然的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在八年级的《屈辱的岁月》中,以电影《鸦片战争》中的片段作为背景资料,结合问题“你知道这场战争为什么被称为‘鸦片战争’吗?

”,“吸食鸦片有哪些严重危害?

”等引入新课。

2、以角色表演的形式自然的导入。

在八年级的《变革与争霸》中,请学生在课前做准备,然后在上课伊始,就请学生分角色表演商鞅变法中的那个木杆赏金的诚信故事,接着问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故事?

就很自然的导入到那个时代的变革的大潮流。

3、以实物的展示的形式吸引学生进入正题。

在八年级的《盛唐气象》时,在上课开始时,拿出一件真品唐三彩骏马,请学生来观赏,当学生在惊叹其技艺的精湛时,不失时机的提问,请问有谁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艺术精品?

为什么在那个时候能做出如此精巧的作品?

在学生的回答中,自然的过渡到了正题。

(二)情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1、通过视频、图片、实物、文字材料等,来再现真实的历史,创设出当时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历史,更好地理解历史。

(1)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与教材相关的珍贵的历史镜头,使学生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当时的历史,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如在上九年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可以分别在不同时间播放对这两段历史的介绍的珍贵视频。

学生在观看了这两段视频后,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两场运动产生的根源、经过、影响及带给我们的教训,也就更好地对这两场运动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评价。

(2)教学中也可以充分运用图片、实物、文字材料等,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如对八年级的南京大屠杀的教学中,除了可以用视频材料作很好的说明外,也可以用图片、实物、文字材料等来作更好的说明。

2、通过对诗歌、散文、名言、格句、民谣等各种文学形式进行欣赏、再现等活动,来创设一种文学艺术的情境,使学生乐于参与,又同时受到了文学艺术的熏陶,也培养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操。

根据教材,可以收集各种与教材相关的诗句,在课堂上可作配乐朗诵,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融入到这种情感中。

如在讲九年级的《一国两制》时,可以放余光中的配乐诗朗诵《乡愁》,优美动听的音乐,再加上富有磁性的朗诵,浓浓的乡情就不言而喻地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这时问学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时,都能很自然的得出结果。

3、以游戏的方式来创设游戏情境,达到在玩中学,乐于学,学的深,学的好。

如在七年级《中国行政区划》教学时,可以在地上画个大的中国地图,让学生通过快速反应来站位竞赛,学生在游戏中自觉地学习,在玩中掌握了各行政区划的具体的名称和缩写。

学生在这里也是其乐融融,活动气氛很是浓烈。

4、通过设计教学悬念,制造竞争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设计抢答题、竞赛题等。

如在九年级的《一国两制》时,可以设计有关香港、台湾、澳门的相关知识进行抢答,一方面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相关的知识,学生是乐此不疲。

5、运用辩论法,创设出一种合作创新的氛围。

如在八年级的秦始皇的教学中,我们展开大辩论,你认为应该怎么样来评价秦始皇。

通过课前的预习、课中的学习,同学们对他开始有了自己各自的看法,有人认为他是一代明君,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代暴君,也有人认为对他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即有他的丰功伟绩,又有他的残酷的暴行。

通过大家的辩论,基本上能够学会用历史的唯物辩证方法来分析历史人物。

再如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做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两方不同意见进行课堂辩论,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影响的理解。

6、创设实践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得以付之实践,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在八年级《工商业的兴起》时,采用模仿表演,进行工人角色的体验。

收集观察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情况,选择几位同学来现场模仿表演,然后请他们谈谈作为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人的感受,从而体会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的区别。

也可以在采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在八年级的《全民族抗战》的上课过程中,可以叫学生扮演周恩来,以及记者们,通过对周恩来的采访来理解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问题,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7、进行绘制图画或漫画,来创设观察、动手的情境。

如在七年级《社会生活的变迁》时就可以请学生就走进家庭这一内容,在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把过去的空、现在的家、未来的家,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从而加深了对社会的变迁的理解。

 

★★“创设情境--------师生互动”教学方法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创设各种情境,促成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从而在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各种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各种素质也得到了培养。

1、首先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的情境,创造出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关系。

师生关系所具有的情感基础以特定的方式渲染着互动过程,从而形成特定的心理氛围,因此,相融、合作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互动的主要条件,教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行民主教学,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开始学会克服过去那种“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行为,面向全体学生,善于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沟通,接近师生心理距离,让每位学生在情感上能够接受教师,感受到教师的爱,营造出一种相互同化的民主和谐、自主宽松的师生关系,达到教学过程中“教”与“学”这两个主体,在“思想、思维、情感”上的互动从而实现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发展的目标。

如在教学中侧重于对后进生的关心,在课堂中多提问,多创造机会,让他们也积极参与进来,对于犯错的同学也多点人文关怀,让他们知道犯错误并不可怕,最怕的是犯了错之后不会改正,从而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心情来学习。

2、要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从现实中找到答案,从而更有发言权,也就更有激情。

我们提倡“把生活引进教材”,不再把教科书看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可以根据教科书的知识点,自主地挖掘相关的课外资源,上至天文地理,下至科普常识,只要是同我们的教材有关的事,我们都可以把它拿出来作为我们上课很好的素材。

如在七年级的《我们都是当家人》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请同学举来自农村的农业税,银行中的利息税,同学买彩票中20万元的大奖要交的个人所得税。

这样同学就饶有兴趣地进入了学习中来。

3、创设各种有情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快乐学习。

在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时,设置的问题角度要新,目标要明确,难度要适宜,形式要开放,只有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首先创设出一种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预习工作的紧迫的自学情境,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限内做事,调动他们的那种好胜的心境,达到超水平的发挥。

如在学习《我们都是当家人》时,可以在限定的时间内请同学来围绕这些这问题来展开学习:

、什么是税收,为什么要税收?

、现实生活中什么税收同我们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你是如何当家的?

其次,要创设出一种彼此交流,提高的共学情境,从而使学生由个体的学习进入到群体的学习中来,通过共同的探讨,一方面来共同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学生在互相的交流中互相分享学习中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

由此,学习就可以由自学进入到共学中来,师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收获和学习的乐趣,学习成为一个自学乐、共学乐的过程。

再次,要创设一种善于质疑解疑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充分共学的基础上,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提出在学习中所出现的疑问、困难和问题。

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就可以适时引导问:

如“你觉得他们说的怎么样,你有没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处理我们中的20万元的大奖?

”最好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来回答问题,这样既让学生有提问的机会,也有了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就在无形之中得到了锻炼,学生也更会有激情来参与。

4、创设活动情境,主要包括各种艺术表演、各种竞赛、游戏,让学生主动、及时、积极的参与其中,达到真正的互动。

我们指的表演主要是学生通过朗诵、演唱、小品、戏剧等艺术形式将学习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这里作为主角,主动的参与,教育教学功能和娱乐功能相结合,活动参与者对教学内容有了较深的体会和感悟,观赏者在娱乐中对教学内容有了较为轻松的了解,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率。

如在七年级中《关于规则的故事》中我让学生自己分组做一个拔河比赛的规则,做好后各组分别展示看谁做得全面合理,学生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由于是熟悉的内容学生容易接受,从而达到很好的效果。

我们指的各种竞赛包括各种的抢答、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辩论比赛、小组之间的竞赛等形式,通过创设富有竞赛性质的情境活动,来达到振奋学生学习精神、活化课堂氛围的效果。

如八年级中对郑和下西洋是值还是不值展开激烈的辩论,从而加深了对此事件的认识。

我们所指的游戏主要是指在课堂中创设各种简易可行的小游戏,通过同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从而在游戏的同时达到对内容的理解,也促成学生能学习的兴趣。

此外为了能够让学生能有全方位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我们采取了“学生教师”法,就是让学生来一回教师。

通过自愿报名,课前给资料和加以指导,然后就由学生来教学。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由于是学生在上课,其他的学生也更积极地参与其中,达到良好的效果。

详见附录。

5、创设动手情境,包括绘图、漫画。

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可能很难理解,可以让学生在动手中加深理解,也更有兴趣参与其中,这就要求我们创设出能够让学生可以动手的情境。

如在学习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时,让学生不用文字表达来说明三大问题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们用了多种形式:

数字、表格、柱状图等方法来说明。

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了用多种方式来处理同一个问题的思维,也就无形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爱好画画的同学用漫画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知识的分析、理解、掌握,直观、形象、富有想象力。

如在七年级的《信用是金》中可以用漫画的形式来解读一诺千金的成语,使学生对信用就会有更深的认识。

在八年级《早期国家的形成》中,我就让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到黑板上画乌尔城和摩亨佐·达罗城。

给出8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完成.。

主要让学生关注早期的城市当中有哪些建筑,可以说明城市中的贫富分化等内容。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又锻炼了绘画能力,复习了七年级地图的画法,一举两得。

 

★★多元化教学评价的实施★★

师生互动活动开展的多少,学生参与程度的深浅,直接关系到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这是养成性教育的关键步骤,也是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主动力。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作了如下的探索:

1、模糊评价方式

这种评价方式很适合初中年龄段的孩子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和极强的成功欲望,但是往往信心不足,由于个体的差异,往往有时离答案有一定的距离。

那么如何对其进行评价,既能满足课堂评价任务又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呢。

例如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一节中,在讲到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的异同点时,我采用了互动自主探究方式,先给出表格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自然环境

建筑样式

种植农作物

陶器类型

师:

今天我把全班分成两大组,五分钟内运用手头的各种资料完成表格,最后完成的扣掉五分。

(没等我说完,有几个平时很活跃的孩子已经跳起来了,好象生怕被扣分一样)

当我公布正确答案后,肯定有一组同学因为里面的细节被扣分,尤其是选择半坡居民的那一组同学,其中的自然环境没有直接给出,要自己总结的。

在二(5)班时,我采用了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百分制,一组得70分,二组得80分,感觉孩子们的兴致不是很高,即使是胜利的那组也如此,原因很简单,百分制的85分是优秀,他们都没到。

我吸取了教训,在二(6)班时,我引入了模糊概念:

先是设了一个起评分80分,然后又给完成半坡居民的一组加了5分难度系数分,由学生选择回答。

结果一组得到90分,一组得到95分。

这回不论输赢孩子们都很高兴,大家都是优秀,差别只是在于谁更优秀!

信心是孩子们向明天起飞的平台,恰当而不露痕迹的满足孩子们小小的虚荣心,这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要的鼓励和健康成长的有力支持。

2、心理安慰评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孩子窥看外部世界的眼睛。

新课程在内容中设计了很多问题和练习,抛弃了绝对的对与错的概念。

给学生“胡说八道”留下了充足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提高学习兴趣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如同上一课,我设计了一个问题:

河姆渡居民为什么住干栏式的房屋?

大部分同学能找到书本12页的答案,可有的同学偏另辟蹊径,结合98年的大洪水,和河姆渡居民居住长江的事实,说原始人也是因为经常的洪水灾害才抬高房屋的。

这在许多“正统”老师眼中,仅仅是课堂中的小调料,而在新课程当中却应给予明确的支持,因为这说明他参与了,思考了,你必须对同样的劳动付出予以尊重,肯定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要学生思考洪水强度、离河边的距离远近、如果有山在哪个位置。

这样一来,问在课内,题在课外。

又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了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既培养了学生开拓性思维能力,也暗合了新课程评价多元化的要求。

孩子在心理上对教师是尊重的,同样的尊重回应会得到孩子们的共鸣。

就我教的几个班级而言,积极回应孩子们并不夸张的问题,课堂气氛更趋于轻松。

其实得到孩子们的认同并不难,关键在于心理地位的对等。

3、随堂表演评价

新的课程中有很多老师采用了现场表演的方式。

这是一种把游戏引入课堂的有益探索,因为游戏是人类的天性更是孩子们的最爱,能增强课堂的互动。

但把游戏权利还给孩子们的时候也要注意课堂毕竟是课堂,游戏有规则,课堂要评价。

如表演《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中口耳相传的游戏的时候,我叫了四个好同学,叫第一个人读一段30字左右的文言文给第二个人听,依次类推,最后每个人把听到的部分告诉大家,让四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大家来总结传说的优缺点。

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表演能力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在游戏互动当中,学生的表演得到了很好的肯定,表演起到的作用我认为主要就是活跃气氛,所以评价当中我积极肯定了每个人的参与精神,并提出自己的希望,再做了适当的鼓励。

这样上台的满足了表演欲,没上台的下回也跃跃欲试了。

下回就不会出现表演没人主动上台的冷场局面了。

4、概括有分歧性题目的评价

概括性问题的出台就是为了锻炼学生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在就课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由老师“代劳”了。

但是由学生概括,由于能力的不同,可能就一个问题产生一定的分歧,这种情况在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

比如在讲到《秦朝一统》和《帝国新政》等类型的课程时,就图片4-19旁释中,“用皇帝称号”是否应该归入皇帝至高无上地位。

如果按照百分制评价,算正确就多了分数,不算正确有的组就少了分数。

对于这样的情况。

按照新课程要求首先应该充分肯定孩子们的参与热情,然后给出答案并声明仅仅是参考答案,同学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

千万不可以硬性统一答案。

那就与新课程背道而驰了。

因为这种概括性评价是分组进行,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老师评价时间不宜过长,过多,应保持在一节课10分钟左右即可。

(2)加强现场气氛控制,先定规矩。

如我教授的一个班级年龄普遍偏小,纪律较好,进行比较顺利。

而另一个班级学生好动的比较多,好胜心强,产生了过激的言语攻击局面。

这时候就应该恰当引导,按说过规矩办事,不能单纯批评了事。

(3)做好每组的分数评价,作到公平准确。

这时候就不能简单的引入模糊概念了,因为是多组参与,所以要保证起公平性。

否则会丧失原则,引发学生的不信任感,影响师生互动。

5、调查报告评价

新课程的活动把书本的成绩进行了压缩,给社会活动留下了一定的空间,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时代感觉和联系现实的能力。

平湖一般的做法是占10分左右,分值设计也在于现实条件下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

因为这种题目的完成时间较长,所以评价过程我分为前期评价、过程评价、总结性评价三个部分。

主要点评学生的参与程度、调查的广度、深度等内容。

下面我就以去年完成指导的《从……看社会进步》为例进行说明:

(1)前期评价

这时候学生由于对题目的理解有偏颇,热情也很高,往往会出现过大的现象,有的选择涉及新仓镇所有的行业,所有部门。

这时,我采取的措施是送审制度,先把各组的题目和计划报上来,只有通过的才能进行调查,送审次数越多,当然分数越低,适当时候要教师指明方向。

象《从新仓的服装厂看社会进步》题目就过大,过杂了些,应该调整为服装厂的厂房还是设备,或者干脆就确定一家服装厂。

(2)过程评价

主要看学生收集调查资料是否全面,可以是任何资料:

图片、照片、新闻剪辑、故事、传说、民俗……但也会出现问题,如有的同学访问资料只言片语,“我访问了松冈制衣厂的***,他给我们讲了这几年的情况”这样的材料明显在访问深度上存在问题。

又如有的组题目是全镇服装业,调查对象却只是某一家服装店。

显然,要么就扩大调查对象,要么就改变调查题目,这就是所谓跟踪辅导。

(3)总结评价

这是最后的定稿以及评价重点考察内容包括外观设计、语言应用、版面设计、体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