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578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docx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1

 

城市肌理——系列服装设计与文案策划

摘要:

本论文从城市肌理的角度分析了构成要素对于服装设计的指导思想,在通过解构主义分析下,将城市肌理的图形图像、立体结构、现代化信息、时尚资源等非物质元素,融合进服装设计之中。

利用城市脉络作为再造资源,进行二次创新,能够使抽象的几何图形获得更加广阔的运用领域。

从抽象画派中汲取大师的智慧,学习对色彩的运用和把控,让服装从外形结构上有着高度的审美价值,而城市肌理带来的又是服装的文化价值。

同时利用立体线条和面料裁剪,给服装设计定性为女性柔美中的干练。

关键词:

构成要素;抽象;解构主义;审美价值;

Urbantexture-aseriesofclothingdesignandcopywritingplanning

Abstract:

Thispaperanalyzestheelementsoftheguidingideologyoffashiondesignfromtheangleofcitytexture,throughtheanalysisofdeconstruction,thecitytextureimages,three-dimensionalstructure,moderninformationresources,aretheintangibleelementsintothefashiondesignin.Theuseofurbancontextasarecyclingresource,twoinnovations,canmaketheabstractgeometricgraphicsgetmoreextensiveapplicationareas.Drawthewisdomofthemasterfromtheabstractpaintingschool,learntouseandcontrolthecolor,sothattheclothinghasahighaestheticvaluefromtheshapeandstructure,andtheurbantexturebringstheculturalvalueoftheclothing.Atthesametime,theuseofthree-dimensionallinesandfabriccutting,clothingdesignqualitativeforwomeninthesoftandcapable.

Keywords:

constituentelements;abstract;deconstruction;aestheticvalue;

第一章:

城市肌理设计概述

1.1引言

1.1.1目的

城市肌理是从宏观尺度到微观尺度,关乎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三种环境系统构成的平面视图和复杂的空间系统。

它作为城市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载体,是一个具有人文和自然的统一产物。

它的构成要素可概括为道路网、街区、节点、城市用地和发展轴等可见物质实体以及其他不可见的非物质因素。

城市的肌理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在空间上的物化,并且是经历各个历史时期叠加而成,其变化总是以原有的形态为基础,并在空间上对其存在进行依附和改造。

将城作为历史文脉的城市肌理与服装设计相结合,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平板的几何图化为时尚中的先锋元素,使城市记忆获得更宽阔的解读。

1.1.2意义

在时间上,城市肌理是不同时期的人文记忆、思维方式以及土地利用模式等社会、经济、文化内容的叠加;在空间上,城市肌理是城市建筑体系结构在二维平面上呈现出的一种简化的整体符号。

城市肌理是一种和谐统一科学的美,基于城市肌理的纹路,可探寻一条具有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服装设计捕捉点的道路。

基于对各大城市肌理的分析,整理归纳了城市肌理的形式构造和结构纹理,重点论述其内在的精神层面和大同至美以及运用在服装领域的应用价值,分析二者的共通之处并实践运用城市肌理的图案造型艺术,将本源图形面向时代流行趋势进行设计,再次创新与发展城市肌理图形图像并结合城市建筑立体设计,融合于服装外形设计与肌理纹路革新中去。

时代变革中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在庞大的服装需求市场中,流水线已经满足不了多数人的需求,更多的时尚达人需要服装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人们在日常出行、工作上班、参见聚会时都有着多元化、多样化、多场合化的需求,基于创新要求和审美含量而言,以城市肌理为基础的服装设计代表了一种高于市场的理念。

服装本身的价值和文化带来的增值都是吸引消费者的有效途径,将在服装领域开拓一个新热点,打开更多消费市场。

1.2主要研究内容

(1)城市肌理的基本形状特征。

城市肌理的平面图是由不同形状的几何体组成,小块小块的城市集群组成核心形状。

建筑和道路之间纵横交错,从粗狂到细腻,从集中到扩散,有着布局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并且虚化边界,成为“虚空中的实体”。

具有整而不齐,聚而不定的散状集中美。

同时,城市肌理的空间和建筑互为图底关系,具有鲜明的层次感和空间立体感、实物形式物质性强、块状与线条间组合成多元化,在服饰图案运用能够增加服装立体感、轮廓感、增加视觉穿透力,让服饰更加鲜明立体。

(2)城市肌理在服装中的应用

城市肌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协调性和对立结构,怎么样把建筑实体图案融合到服饰中区是需要考虑的。

经过思考,决定将城市肌理图实体几何化,将地质结构的城市肌理转化为几何形状的结构,在视觉上减少实体图案带来的错乱感;同时,截取具有城市代表标志的地域肌理,初化城市形态和城市标志。

在色彩的运用上,去除灰色调、暗色系,城市应该是鲜活明亮的,温暖,积极乐观的,所以在色彩上决定运用统一的橙色系列,橙色是活力的象征,代表一个城市生生不息的希望和不断前进的动力。

色彩的碰撞是一个大胆的想法,色块的运用也出于年轻人的喜爱,立体刻印的线条亦是深受业界喜爱的设计。

1.2应解决的问题

古朴和娟秀是一种中国代表的气质和气场,中国风元素被广泛的运用到中国的服装设计中去,得到了世界上的认可,但是中国风元素需要更多的创新和不断地探索。

诚然,中国风是中国服装设计的一大趋势,但我们也要紧贴世界潮流,在大环境下与中国风融合。

由于中国传统元素的制约,所以在创新上有一定的压缩,并且由于中国时尚成衣起步晚,没有自己的大品牌,因此,要解决中国风元素在中国圈内设计的局限性,开拓眼界,将更多的时尚元素运用到服饰中去,才能更好的走向世界。

在设计过程中,要突破现有的印花手法,采用多元素纹理编辑,能够将城市肌理从视觉上带来立体感和美感,从触觉上带来凹凸感和质感,最后能够在视觉与触觉上带来画面感,如果让人们通过服装与城市文化进行联想亦是要解决的问题。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设计现状

在个性与传承的角度下,中国风元素在中国服装行业的演绎上,比国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着很大的不同。

国内设计师在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和应用上,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过多的依赖于传统文化留下的符号,缺少一些创新精神,过多的将侧重点放在传统元素的写实上以此表现传统文化,在服装廓形上无法突破古风这一局限,不能与时代接轨。

随着国际之间交流的渠道增多,国内设计师服装设计有了更多新的理念,视野上不断扩展,思想上不断提升,我国的服装实力不断增强,虽然依旧不足以在国际上扬名立万,但时尚感不断增强,也是广受国人的好评。

(1)国内设计师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设计师刘清扬(ChristineLau),就读于CentralSaintMartinsCollage(英国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TextileDesign(面料专业)专业。

在2009年创建了自己的时尚品牌Chictopia,她的设计大胆前卫,风格优雅,注重服装设计的原创精神,自己独特的印花面料又是品牌的一大亮点。

设计师将复古元素和现代简约设计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精致并且经典的设计风格。

于2014年设计的夏装印花具有先锋艺术的风格,有明显的抽象元素。

如图1所示,刘清扬的服装设计带着鲜明的毕加索式涂鸦,颜色鲜明,具有活力。

图1—2014年Chictopia夏季时装

服装的印花由大面积的色块组成,颜色同出一系别,深色系列中的暗红与暗橘色组合成了一副抽象画,并且色块有方有圆,还有不规则的图案,在随性中有着紧密的构思,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

Chictopia的设计灵感源自于Vintage文化。

刘清扬巧妙地把复古元素用在现代服饰上,从而创造出一种经典但现代、实穿性强但又不失个性的风格。

这几年Vintage风在国内大热,刘清扬介绍说其实这在英国早就是主流服饰文化,“很多人在街上都穿得破破烂烂的”。

留学英国的时候,刘清扬就读的是面料专业,同时也选修了很多服饰史方面的课程。

而英国的复古文化当时就已经非常流行,街头的二手店、二手市场都是可逛性非常高的地方。

在她眼里,那些有历史感的服装工艺迷人、款式罕见,她对于Vintage的认知和痴迷就是在那时候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

(图2)

图2—2014年Chictopia夏季时装

几何的运用也体现在她的设计中,如图3础上更加有立体感,而旁边的人脸是毕加索式人物立体画,可以看的出来,刘清扬是参照了复古设计和当前时尚元素进行了自我组合,有着明锐的目光和对时尚的把控。

图3—2014年Chictopia夏季时装

她对色彩的运用也极具敏感度,印花是很难驾驭的一种类型,它在时尚圈内存在最久,但也最难突破,而刘清扬受国外艺术影响,所创作的艺术能够更多参考国外大师的艺术作品,在图4中,汤伯利的抽象画和Chictopia夏季的印花有极大相似度。

但却不得不承认,这是成功的艺术,服装中的美有优雅知性的,也有狂野粗放的,但这一系列的时装,给人一种安逸怀旧,又带着浓浓的时尚感。

图4——汤伯利抽象画和2014Chictopia夏季时装对比

1.3.2国外设计现状

国外的设计师擅长运用文化去给服装填色,偏向于写意思维因而更加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注重创新与能力,在涉及到文化有关的灵感元素过程中,总能汲取敏锐而丰富的灵感,从一而终的将服装转化为艺术。

香奈儿2014春夏高级成衣系列于10月1日的发布会让人眼前一亮,香奈儿艺术总监卡尔•拉格斐令巴黎大皇宫变身现代艺廊,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秀,嘉宾们无不为现场首次展出的75件原创装置艺术品感到惊喜不已。

卡尔•拉格斐以艺术家为灵感来源,对画家使用的丰富色彩与材质进行创新诠释,令艺术与时尚在此完美相融。

(如图5)

图—5香奈儿2014春夏高级成衣系列

这一次服装展依旧延续了香奈儿经典的斜纹软呢材质中交织着雪纺、乌干纱与蕾丝缎带以及合成材质的细线,或是制造出磨损或撕裂的效果。

弹性针织、中国绉绸、印有硅胶材质图案的蕾丝、树脂效果的凸花布、皮革、珍珠刺绣,以及各式面料制成的滚边,共同奉上了一场材质的盛宴。

(图6)

图6—香奈儿2014春夏高级成衣系列

卡尔•拉格斐令香奈儿套装再展新貌,将三件、四件甚至五件单品搭配叠穿。

香奈儿经典外套呈现出多种可能:

修身无袖款,柔软面料配腰带款,又或是将上半身裁切并配以肩部的方形设计。

侧边开衩的长裙,短裙、阔摆裙或是围裙式直筒裙,搭配连袜高跟鞋,塑造出纤瘦挺拔的线条。

特大尺寸的珍珠装饰着短款项链、戒指、铐式手镯,以及为本次发布会特别重新创作的标志性长项链。

在品牌标志性的黑、白与海军蓝之外,尚有粉、蓝、黄、绿等众多色彩,以粉彩、亮色或荧光效果呈现,汇聚成和谐而缤纷的画面。

(图7)

图7—香奈儿2014春夏高级成衣系列

彩虹色色块设计,和丙烯画有相似之处。

(图8)

图8—丙烯画

 

第二章城市肌理设计说明

2.1设计过程简介

2.1.1确定灵感源

确定一个灵感源是一个模糊且混乱的过程,我脑海中出现的林林总总都是一闪而过抓不住那一个点。

终于,在沉下心来思考的时候,我站住学校最高楼看着下方的楼层时,脑海中突然涌现一副结构画,它是块状分布,是整齐划一又散乱的,当时的想法就是,我要赶紧把它画下来。

2.1.2收集资料及市场调研

确定一条思路后,便开始对后续的设计进行琢磨,将资料全部整理好,并且查阅了近期时尚圈的高级成衣,从秀场到杂志都不放过,深入了解各个设计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力,并对和我同出于肌理元素的设计细细揣摩和研究,结合城市肌理图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以印花图案为表现形式。

对于使用具象还是抽象的图形,我参考了两张城市肌理图,如图9和图10。

最终选定运用抽象几何城市肌理图。

图9—实体城市肌理图

 

图10—抽象几何城市肌理

至于面料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如何增加舒适度,因为线条需要塑造,所以尽力选择舒适度高的面料,最后选择了罗马布。

(图11)

图11—罗马布

2.1.3方案优化

在确定灵感之后,决定以H型作为设计的基础,因为城市肌理带着技术的质感,所以又加上了西装外套坎肩设计,最后确定了草图。

服装款式图

1

服装款式图2

 

服装款式图3

服装款式图4

服装款式图5

 

服装款式图6

2.1.4服装制作

选定方案后,我即刻进行了裁剪,在两个月时间里完成了服装的初步小样,随后进行修改和装订,根据模特色身材又进行了略微调整。

2.1.5模特试衣

模特试衣是一个很重要的关节,衣服平挂着和穿在模特身上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同时,模特试衣之后可以发现衣服的一些问题,对衣服及时的进行修改。

2.1.6服饰品设计制作与搭配

为了使效果更加丰富,这次的服饰配件均由我自己挑选。

从鞋子到手拿包都选用了同款印花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

2.2城市肌理设计说明

2.2.1城市肌理设计创意

本次作品设计创意来源于城市肌理图,将城市肌理的现代元素扩展并有机结合服装的质感,运用立体化、形象化的元素去展现一个城市的生活态度,城市的现代化结构具有完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在布局上犹如一个方程组,数字得出的结果看似错乱无章法,实则大有套路。

现代化工业文明是一种前进的文明,它是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活力的产物,能够让服装充满个性、活力、生命力。

同时与现今流行的撞色元素、拼贴元素都融会贯通,既有传承精神,又有进取精神,给人以优雅大方又刚柔并济之感。

在保留了女人柔性的特征外,更多的加入了男人气场的设计,具有时尚感。

大量的市场调查和文献资料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意,通过绘制一系列的效果图,使服装不是简单的穿着而是具有艺术价值。

(1)灵感来源

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城市肌理的几何变形,如图12所示,

城市的记忆是肌理的纹路,每一片土地的安排都是呈现出一种紧密的结合,哪怕地面是同一块地域,但千千万万的房屋的条条大路,互相穿梭,纵横捭阖,犹如一种人造的自然美。

(2)细节表达灵感来源

从城市肌理变形可以看出,图案的个体是散乱而密切的,紧贴着组合而成的图形图像形成了脉络式色彩结构,既没有中心点,也没有重复构成,在构成组合中,是区别于固定构成、放射构成、近视构成、骨骼以外的组成,是人们在历史进步通过地形地貌和道路改革、房屋构成逐步变化的自然结果,所以具有天然的人工之美,是意外艺术。

如图13,图14所示。

图13—几何变形城市肌理

图14—几何变形城市肌理

(3)色彩与流行趋势的结合

图14—色彩提取朱德群的画

本次设计主要想结合一些不能结合的颜色,以橙色为主色调的印花,以白色为底色,所以想要把蓝色、绿色这样的冷色调加入到红色、橙色这样的暖色调中去。

这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情,一旦颜色合成不成功,印花就会毁掉,这时候我看见了朱德群的抽象画,便感觉醍醐灌顶。

依旧取橙色、红色为印花主色,小量加入冷色使印花不至于太炫目。

(4)廓形与流行趋势的结合

结合2015年的流行趋势以常规“H”为主要廓型,如图15肩线下降形成大热的原身出袖的宽松廓型,大廓形是一种女性柔和美,一个温暖、柔韧的娇美女人形象。

上身采用“T”型,展现女人坚强独立的生活态度,亦是活力的象征。

(5)面料与舒适度和形体的结合

采用罗马布(图16),塑形能力强,既有舒适度又能够制造立体线条,采用氨纶布料和桃皮绒(图17)作为内衬,增加舒适度。

图16

图17桃皮绒和氨纶布料

2.3实体服装展示

作品一:

图17

这套衣服(图17)的设计来源于古希腊女神雅典娜女性的气场和男性的帅气,通过两性特征结合成为一套爽利的服装。

H型包臀裙的设计增加了女性的柔美和性感,将女性的热辣身材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又显现出了女性的干练,能够在视觉上呈现优雅大方。

加上一件利落的白色西装外套,配上同色系高跟鞋,显示出时尚女性的迷人气质。

作品二:

图17

这一件作品的线条感并不突出,采用的流行前端的阔腿裤设计,大摆拖地的裤脚是考验身材也是修饰身材的一大利器,错乱有序的城市肌理也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

上半身的线条感十分明显,注重展示试衣者的线条美,丝巾和手拿包也让这一套服装协调性更强。

作品三

图18

基于前两套服装设计,在廓形上有了一些整改,裤脚收缩改为直筒裤,显示出整齐、稳重之感,适合职场女性。

裤子和上身的内衬连成一条,同色花纹加上白色短款西装外套,具有鲜明的干练气息。

作品四

图20

右边的模特展示得的是作品四(图20),运用了“衬衫扎腰”的穿法,还利用了露脐装的元素,进行了一个混搭设计,但呈现出来的效果极佳,既有女性风情,又有中性之美,上身的高领设计也使得整个人立体和挺拔起来。

作品五

图21

这两位模特身穿的衣服出自同一种理念,裙子加裤子。

居于前景的模特穿的大衣是特别的一款,运用了流逝线条,摒弃了很多杂乱的曲线,从头至尾都干净利落,爽快。

袖子的设计也是参考了清朝礼服袖子而制作。

以下是一些模特呈现的不同效果

图22

图23

图24

图25

第三章城市肌理设计总结

3.1课题设计总结

3.1.1作品总结与心得体会

在本次服装设计的过程中,从灵感迸发到设计草稿再到成衣制作和展示都费了不少精力。

对于灵感的捕捉、运用再到设计,都需要敏感的思维和细心的绘制,最后总算在老师指导下,选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设计方案。

对于面料的选择和采购,也是走了很多弯路,面对市场上多样化的面料和价格比较,只有进行反复斟酌和对比,基于设计方案和预计效果来选择面料。

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制作,由于时间紧张和设计方案预想和成果的相差,必须要严格要求才能保证服装的设计感。

但是,通过这次的服装创作,我阅读了许多中外设计大师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参考了他们对于时尚理念的看法,加深了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层面;对于服装的结构设计,有了多于从前的经验和对于美的捕捉敏感度,元素的运用也灵活;在服装欣赏层面,我了解到了更多的个性化设计,从许许多多的作品中汲取到了灵感,为下一次的创作做好了准备。

对于设计的理解,我有了更进一步的看法。

设计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云端创作,设计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源于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管是哪一个行业的设计师,建筑设计在设计房屋的时候总会参考自然元素,让建筑富有与自然媲美的外表和功能,强化它们的审美价值和功能价值,对于服装设计师而言,服装是一个人们的外在形象,是一个人的印象符号,是一种时代记忆,所以设计不是高于生活的云端,而是与生活相伴相行的影子。

这一次的毕业设计,可以看见自己从最初的萌芽到成长的过程,每一件作品都是心血累积,都带着饱满的热情。

把想法实现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价值的过程,这是一个阶段的小结,却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3.2毕业设计特色与创新点

3.2.1设计特色

以城市肌理为灵感源,结合抽象画绘画艺术,将数学几何与地理解剖图案运用到服装中去,通过几何图形的再生,将城市结构还原肌理心态,把建筑群体的整体合一用色块几何变成服装图案,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

服装的造型和城市建筑硬朗的线条有异曲同工之处,设计的服装是女性柔美和硬朗的展现,体现的是职业女性活力四射,激情飞扬又果断坚强的一面。

色彩主要以白色为底色,刻印上以橙色系、绿色系为主的城市肌理,并通过几何变化,增强了纹理。

色彩和外形的设计贴近世界时尚圈的风格,服装本身就带有时尚、现代、随意、活力的感觉。

3.2.2创新之处

(1)图案的创新:

城市肌理图案几何化的运用使本来枯燥的格子变成有生命力的图像,利用建筑自身的审美优势和结构布局,不规则的图形和规则的布局使得服装在形式呈现上能够让更加具有艺术感和生活感。

(2)廓形上的创新:

廓形采用H型和T型,能更好的展现女人柔美的身段,而上半身夸张的线条和宽大的廓形又展现着刚强的一面,是柔美与硬朗的结合体。

(3)面料搭配上的创新:

用罗马布和桃皮绒相结合,内衬选择氨纶弹性材料,在舒适度上具有很强的保护。

革面的硬朗也给柔软的绒面增添了一丝刚硬,使之刚柔并济。

3.3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本次设计依旧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由于时间的限制性,在一些细节方面并未深入处理,缝制工艺处理的并不完美,使整体和预想效果具有一定的偏差。

面料也带来了一些遗憾,有些服装的廓形受到了面料的影响,立体感和线条没有如预期的那样直白,在造型上不能完全实现自己的设计,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有些不尽人意。

色彩上虽然比较完整还原,还是可以改进,比如整体效果偏黄,印出的颜色不如电脑绘制的那般有色泽。

由于图案是基于城市肌理设计的,所以图案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布局的协调性,占据底面的多少大小位置等。

3.3.1改进之处

在细节的处理上还是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虽然毕业设计已经暂时完结,但还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继续改进;面料的选择上也应该更加慎重,更多的比较,追求舒适度和设计感;在色彩和图案方面的研究还要更加深入,尤其是结构组成和调印,要多多借鉴其他设计师的图案作品,然后借鉴并运用到自己的服装中去。

对于服装的配色,既要掌握好配色的各大准则和色系搭配,也要用色大胆,另辟蹊径。

总体来说,在这次别设计的制作过程中遇见了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为了能让服装设计完成的更加圆润,使其更加完美和出众,不断地进行了更改和修正,最后总算是交了一份差强人意的设计。

结语

城市肌理是一个城市写在空间上的白纸黑字,它传承着历史人文的记忆,融合着文化差异和城市变革带来的变化,是服装设计中一种文化的宣扬,在布料上的卷印,是文明的印记和精神的重现。

参考文献

[1]吴卫刚.《服装美学》[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

[2]王晓威.《服装设计风格鉴赏》[M].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3]王鑫,杨西文,杨卫波.《人体工程学》[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4]袁仄.《服装设计学》[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5](美)瑞兹曼.《现代设计史》[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余玉霞.《西方服装文化解读》[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

[7]吴妍妍.《颠覆时尚》[M].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

[8]邹平,吴小兵.《服装立体裁剪》[M].上海:

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

[9]朱秀丽,鲍卫君.《服装制作工艺》[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10]张文斌.《成衣工艺学》[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11]鲍风明.《配色设计原理》[M].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12]陈新颖.《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丛书》[M].福建:

福建美术出版社,2003.

 

致谢

在进入校园的时候,没有想到时间会匆匆忙忙就这样过去,我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