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71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Futures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交易的目的不同。

现货交易是一手钱、一手货的交易,马上或一定时期内获得或出让商品的所有权,是满足买卖双方需求的直接手段。

期货交易的目的一般不是到期获得实物,套期保值者的目的是通过期货交易转移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投资者的目的是为了从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中获得风险利润。

3.交易方式不同。

现货交易一般是一对一谈判签订合同,具体内容由双方商定,签订合同之后不能兑现,就要诉诸于法律。

期货交易是以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进行交易。

一对一谈判交易(或称私下对冲)被视为违法。

4.交易场所不同。

现货交易一般不受交易时间、地点、对象的限制,交易灵活方便,随机性强,可以在任何场所与对手交易。

期货交易必须在交易所内依照法规进行公开、集中交易,不能进行场外交易。

5.商品范围不同。

现货交易的品种是一切进入流通的商品,而期货交易品种是有限的。

主要是农产品、石油、金属商品以及一些初级原材料和金融产品。

6.结算方式不同。

现货交易是货到款清,无论时间多长,都是一次或数次结清。

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必须每日结算盈亏,结算价格是按照成交价加权平均来计算的。

(二)期货交易与远期交易

1.交易对象不同。

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合约,远期交易的对象主要是实物商品。

2.功能作用不同。

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发现价格,远期交易中的合同缺乏流动性,所以不具备发现价格的功能。

3.履约方式不同。

期货交易有实物交割和对冲平仓两种履约方式,远期交易最终的履约方式是实物交收。

4.信用风险不同。

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信用风险很小,远期交易从交易达成到最终实物交割有很长一段时间,此间市场会发生各种变化,任何不利于履约的行为都可能出现,信用风险很大。

5.保证金制度不同。

期货交易有特定的保证金制度,远期交易是否收取或收多少保证金由交易双方私下商定。

三、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

期货交易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约标准化

 

期货交易是通过买卖期货合约进行的,而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

期货合约标准化指的是除价格外,期货合约的所有条款都是预先由期货交易所规定好的,具有标准化的特点。

期货合约标准化给期货交易带来极大便利,交易双方不需对交易的具体条款进行协商,节约交易时间,减少交易纠纷。

(二)交易集中化

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

期货交易所实行会员制,只有会员方能进场交易。

那些处在场外的广大客户若想参与期货交易,只能委托期货经纪公司代理交易。

所以,期货市场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市场,并且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期货交易最终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完成。

∙(三)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

双向交易,也就是期货交易者既可以买入期货合约作为期货交易的开端(称为买入建仓),也可以卖出期货合约作为交易的开端(称为卖出建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买空卖空”。

与双向交易的特点相联系的还有对冲机制,在期货交易中大多数交易这并不是通过合约到期时进行实物交割来履行合约,而是通过与建仓时的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来解除履约责任。

具体说就是买入建仓之后可以通过卖出相同合约的方式解除履约责任,卖出建仓后可以通过买入相同合约的方式解除履约责任。

期货交易的双向交易和对冲机制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期货投机者参与交易,因为在期货市场上,投机者有双重的获利机会,期货价格上升时,可以低买高卖来获利,价格下降时,可以通过高卖低买来获利,并且投机者可以通过对冲机制免除进行实物交割的麻烦,投机者的参与大大增加了期货市场的流动性。

∙(四)杠杆机制

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也就是说交易者在进行期货交易时者需缴纳少量的保证金,一般为成交合约价值的5%-10%,就能完成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合约交易,期货交易的这种特点吸引了大量投机者参与期货交易。

期货交易具有的以少量资金就可以进行较大价值额的投资的特点,被形象地称为“杠杆机制”。

期货交易的杠杆机制使期货交易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

∙(五)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期货交易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也就是在每个交易日结束后,对交易者当天的盈亏状况进行结算,在不同交易者之间根据盈亏进行资金划转,如果交易者亏损严重,保证金账户资金不足时,则要求交易者必须在下一日开市前追加保证金,以做到“每日无负债”。

期货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为了有效的防范风险,将因期货价格不利变动给交易者带来的风险控制在有限的幅度内,从而保证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转。

四、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

期货市场是买卖期货合约的市场,而期货合约在本质上是未来商品的代表符号,因而期货市场与商品市场有着内在的联系。

但就实物商品买卖转化成合约的买卖这一点而言,期货合约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相关商品的有价证券,这一点与证券市场却有相似之处。

证券市场上流通的股票、债券,可以说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权的标准化合同和债券发行者的债权债务标准化合同。

人们买卖的股票、债券和期货合约,都是一种投资凭证。

但是,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有以下几点重要区别。

(一)基本经济职能不同

证券市场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和风险定价;

期货市场的基本职能是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

(二)交易目的不同

证券交易的目的是获取利息、股息等收入和资本利得。

期货交易的目的是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或获取投机利润。

∙(三)市场结构不同

证券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发行市场)和二级市场(流通市场);

期货市场并不区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四)保证金规定不同

证券一般采用现货交易方式,须交纳全额资金;

期货交易只需缴纳期货合约价值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期货市场的发展

五、期货市场的发展过程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一)商品期货

商品期货是指标的物为实物商品的期货合约。

商品期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和能源期货等。

1.农产品期货。

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诞生以及1865年标准化合约被推出后,随着现货生产和流通的扩大,不断有新的期货品种出现。

除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期货外,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随着新的交易所在芝加哥、纽约、堪萨斯等地出现,棉花、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黄油、鸡蛋以及后来的生猪、活牛、猪腩等畜禽产品,木材、天然橡胶等林产品期货也陆续上市。

2.金属期货。

最早的金属期货交易诞生于英国。

1876年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开金属期货交易之先河。

当时的名称是伦敦金属交易公司,主要从事铜和锡的期货交易。

1899年,伦敦金属交易所将每天上下午进行两轮交易的做法引入到铜、锡交易中。

1920年,铅、锌两种金属也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

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原本是一个铜出口国,但工业革命却成为其转折点。

由于从国外大量进口铜作为生产资料,所以需要通过期货交易转移铜价波动带来的风险。

伦敦金属交易所自创建以来,一直生意兴隆,至今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依然是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晴雨表。

目前主要交易品种有铜、锡、铅、锌、铝、镍、白银等。

美国的金属期货的出现晚于英国。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以来,美国经济从以农业为主转向建立现代工业生产体系,期货合约的种类逐渐从传统的农产品扩大到金属、贵金属、制成品、加工品等。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成立于1933年,由经营皮革、生丝、橡胶和金属的交易所合并而成,交易品种有黄金、白银、铜、铝等,其中1974年推出的黄金期货合约,在70-80年代的国际期货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

3.能源期货。

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的石油危机,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石油等能源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直接导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货的产生。

目前,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能源产品交易所,上市的品种由原油、汽油、取暖油、天然气、丙烷等。

(二)金融期货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所取代,利率管制等金融管制政策逐渐取消,汇率、利率频繁剧烈波动,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期货市场。

1972年5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设立了国际货币市场分部(IMM),首次推出包括英镑、加拿大元、西德马克、法国法郎、日元和瑞士法郎等在内的外汇期货合约。

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国民抵押协会债券(GNMA)期货合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推出利率期货合约的交易所。

1977年8月,美国长期国债期货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是迄今为止国际期货市场上交易量较大的金融期货合约之一。

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开发了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使股票价格指数也成为期货交易的对象。

至此,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均上市交易,并形成一定规模。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在欧洲和亚洲的期货市场,金融期货交易占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也成为交易的主要产品。

金融期货的出现,使期货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改变了期货市场的发展格局。

世界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所都是在20世纪最后20年诞生的。

目前,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且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期货期权

20世纪70年代推出金融期货后不久,国际期货市场有发生了新的变化。

1982年10月1日,美国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上市,为其他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交易开辟了一方新天地,引发了期货交易的又一场革命。

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现的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

期权交易与期货交易都具有规避风险,提供套期保值的功能。

但期货交易主要是为现货商提供套期保值的渠道,而期权交易不仅对现货商具有规避风险的作用,而且对期货商的期货交易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规避风险的作用。

相当于给高风险的期货交易买了一份保险。

因此,期权交易独具的或与期货交易结合运用的种种灵活交易策略吸引了大批投资者。

目前,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品种都引进了期权交易方式。

应当指出的事,在国际期货市场发展过程中,各个品种、各个市场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可以说,目前国际期货市场的基本态势是商品期货保持稳定,金融期货后来居上,期货期权方兴未艾。

期货期权交易的对象既非物质商品,又非价值商品,而是一种权利,是一种“权钱交易”。

期权交易最初源于股票交易,后来移植到期货交易中,发展更为迅猛。

现在,不仅在期货交易所和股票交易所开展期权交易,而且在美国芝加哥等地还有专门的期权交易所。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期权交易所。

六、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趋势

自19世纪中叶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创办以来,期货市场已有150年的历史。

但期货市场的大发展还是本世纪70年代金融期货出现以后的事情。

国际期货市场的近期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一)品种不断更新。

期货市场发展的前一个世纪基本上都是围绕商品期货交易进行的,主要有农产品、金属、能源等大宗商品。

本世纪70年代后,随着利率、股票和股票指数、外汇等金融产品期货期权交易的推出,全球期货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目前,新的金融衍生产品仍不断出现。

(二)期货交易所合并。

各国期货交易所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通过合并的方式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竞争能力。

如日本的商品期货交易所最多时曾达27家,到1990年,通过合并减少到16家,1997年11月减至7家,形成以东京工业品交易所、东京谷物商品交易所为中心的商品期货市场。

在欧洲,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于1992年兼并了伦敦期权市场,1996年又收购了伦敦商品交易所,其1996年的交易量首次超过历史悠久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成为仅次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期货交易所。

在美国,1994年,纽约商业交易所与纽约商品交易所实现合并,成为以金属和燃料油为主的期货交易所,1996年起,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也开始酝酿合并事宜。

(三)期货交易的全球化越来越明显。

进入80年代以来,各期货交易所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相互间联网交易对方的上市品种已成为新潮。

联网交易就是期货交易所之间通过电脑撮合主机的联网方式,使交易所会员可以在本交易所直接交易对方交易所上市合约的一种交易形式。

联网后,各交易所仍保持独立法人的地位。

先后联网的交易所有: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分别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国际石油交易所、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和德国期货交易所联网,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分别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东京期货与期权交易所联网,香港期货交易所分别与纽约商业交易所和费城股票交易所联网,纽约商业交易所与悉尼期货交易所联网等。

(四)科学技术在期货交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交易所间的联网和异地远程交易,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

在90年代初,为了满足欧洲及远东地区投资者在本地时间进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上市合约交易的需要,这两家交易所与路透社合作,推出了全球期货电子交易系统(GLOBEX)。

此后,其他交易所纷纷效仿,并开发出各自的电子交易系统,如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的APT系统、法国国际期货交易所的NSC系统等。

这些系统不仅具有技术先进、高效快捷、操作方便等特点,而且使全球24小时不间断进行期货交易成为现实。

(五)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成为期货市场的共识。

作为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各国政府监管部门对期货市场无一例外地进行严格监管。

特别是1995年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因其交易员在新加坡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从事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时,违规操作,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最终导致该银行倒闭的严重事件发生后,从监管部门到交易所以及投资者都对期货市场的风险更加重视,对期货交易中的合约设计、交易、结算、交割等环节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以求控制风险,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

七、我国期货市场的建立与规范

(一)我国期货市场的建立

我国期货市场产生于80年代末。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价格体制逐步放开。

这时,不解决价格调控的滞后性问题,就难以满足供求双方对远期价格信息的需要。

1988年5月,国务院决定进行期货市场试点。

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正式引入期货交易机制。

从而作为我国第一家商品期货市场,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第一步。

(二)期货市场的规范

90年代中,我国期货市场发展走上了一个"

小高潮"

但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尤其是受到部门和地方利益的驱动,在缺乏统一管理和没有完善法规的情况下,中国期货市场出现盲目高速发展的趋势。

到1993年底,全国期货交易所达到50多家,期货经纪公司300多家,而各类期货兼营机构不尽其数。

这一超常规的发展也给期货市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

交易所数量过多,交易品种严重重复,期货机构运作不规范,地下期货交易四处泛滥,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导致了人们对期货市场的种种误解。

为了遏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国务院授权中国证监会从1993年开始对期货市场主体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和结构调整。

至1999年年底,经过七年的清理整顿,各项措施基本到位,监管效率明显提高,市场秩序趋于正常。

经过清理整顿和结构调整。

上海、大连、郑州三家期货交易所因相对管理规范,运作平稳而得到保留,150余家期货经纪公司经过最后的增资审核而得以继续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资格。

经过几年的运作,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选择之下,一批管理比较规范,运作较为平稳,发展相对成熟的期货品种脱颖而出,如:

上海期交所的铜、铝;

大商所的大豆;

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小麦。

同时经过资格考试和认定,产生了一批具有期货从业资格的从业人员队伍。

并且于2000年12月28日,成立了行业自律组织——中国期货业协会,标志着我国期货业正式成为一个具有自律管理功能的整体。

至此,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的主体结构趋于完善,一个相对独立的期货业基本形成。

同时,期货市场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是形成了以期货交易所为核心的较为规范的市场组织体系;

二是为相关企业提供了一个套期保值的场所;

三是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投资场所。

期货概念和期货市场的功能

八、期货交易概念

期货交易是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在期货交易所买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而进行的一种有组织的交易方式。

在期货市场中,大部分交易者买卖的期货合约在到期前,又以对冲的形式了结。

也就是说买进期货合约的人,在合约到期前又可以将期货合约卖掉;

卖出期货合约的人,在合约到期前又可以买进期货合约来平仓。

先买后卖或先卖后买都是允许的。

一般来说,期货交易中进行实物交割的只是很少量的一部分。

期货交易的对象并不是商品(标的物)的实体,而是商品(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转移价格风险或获取风险利润。

九、期货市场的功能

期货市场在稳定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方面有以下功能。

(一)回避价格风险的功能。

期货市场最突出的功能就是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回避价格风险的手段。

即生产经营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来回避现货交易中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锁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预期利润。

也就是说期货市场弥补了现货市场的不足。

(二)发现价格的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形成的。

期货市场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交易者带来了大量的供求信息,标准化合约的转让又增加了市场流动性,期货市场中形成的价格能真实地反映供求状况,同时又为现货市场提供了参考价格,起到了"

发现价格"

的功能。

(三)有利于市场供求和价格的稳定。

首先,期货市场上交易的是在未来一定时间履约的期货合约。

它能在一个生产周期开始之前,就使商品的买卖双方根据期货价格预期商品未来的供求状况,指导商品的生产和需求,起到稳定供求的作用。

其次,由于投机者的介入和期货合约的多次转让,使买卖双方应承担的价格风险平均分散到参与交易的众多交易者身上,减少了价格变动的幅度和每个交易者承担的风险。

(四)节约交易成本。

期货市场为交易者提供了一个能安全、准确、迅速成交的交易场所,提供交易效率,不发生"

三角债"

,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五)期货交易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有助于合理利用社会闲置资金。

期货市场结构

十、期货市场参与投资者组成

(一)投机交易者

投机:

“投机”一词用于期货、证券交易行为中,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把握机会,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

投机者可以“买空”,也可以“卖空”。

投机的目的很直接---就是获得价差利润。

但投机是有风险的。

根据持有期货合约时间的长短,投机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长线投机者,此类交易者在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后,通常将合约持有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待价格对其有利时才将合约对冲;

第二类是短线交易者,一般进行当日或某一交易节的期货合约买卖,其持仓不过夜;

第三类是逐小利者,又称“抢帽子者”,他们的技巧是利用价格的微小变动进行交易来获取微利,一天之内他们可以做多个回合的买卖交易。

投机者是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期货市场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投机交易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承担了套期保值交易转移的风险,是期货市场正常运营的保证。

十一、期货交易所

(一)国内期货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

上海期货交易所是依照有关法规设立的,履行有关法规规定的职能,按照其章程实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并受中国证监会集中统一监督管理。

交易所目前上市交易的有铜、铝、天然橡胶、燃料油等四个品种的标准合约。

∙大连商品交易所。

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2月28日,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三家期货交易所之一,是实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

成立以来,大商所始终坚持规范管理、依法治市,保持了持续稳健的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大商所目前的交易品种有玉米、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啤酒大麦,正式挂牌交易的品种是玉米、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和豆油。

开业至2005年底,大商所累计成交期货合约7.9亿张,累计成交额22.6万亿元。

大商所目前已发展成世界第二大大豆期货市场。

近年来,大商所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分别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东京谷物商品交易所(TGE)、东京工业品交易所(TOCOM)、巴西期货交易所(BM&

F)、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日本中部商品交易所(C-COM)、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合作意向书,在信息共享、市场开发等方面积极与国际期货机构展开全方位合作。

∙郑州商品交易所。

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成立于1990年10月12日,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内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在现货交易成功运行两年以后,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期货交易。

1998年8月,郑商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三家期货交易所之一,隶属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垂直管理。

郑商所曾先后推出小麦、玉米、大豆、绿豆、芝麻、棉纱、花生仁、建材和国债等期货交易品种,目前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交易的品种有小麦、棉花、白糖、绿豆等期货品种,其中小麦包括优质强筋小麦和硬冬(新国标普通)小麦。

截止2005年底,郑商所共成交期货合约44,081万手,成交金额138,261亿元。

1997年至1999年,郑商所期货交易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市场份额约占50%左右。

目前,郑州小麦和棉花期货已纳入全球报价体系,在发现未来价格、套期保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郑州价格”已成为全球小麦和棉花价格的重要指标。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发起设立的交易所,于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成立,对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中国金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