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729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 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章力

一、单选题

1.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N,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5N的力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

B.2.5N

C.5N

D.10N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受力时,它一定与其他物体相互接触

B.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C.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3.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

B.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弹力

C.只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才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4.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5.甲、乙两同学质量之比为10:

9,甲同学重588N,则乙同学身体质量和重力分别是(  )

A.529.2kg,529.2N

B.54kg,588N

C.54kg,529.2N

D.66.7kg,653.3N

6.下列物体中,物重约为10N的可能是(  )

A.一头牛

B.一头羊

C.一件羊毛衫

D.一张白纸

7.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

二、填空题

8.一个杯子掉到地上,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且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________,放在桌子上的苹果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形变,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实质是________.

9.秋天,稻子“笑弯了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跳高场上,运动员“腾空而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10.国际田联男子100m的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跑出9秒99的成绩,成为历史上首个突破百米10秒大关的黄种人,若汽车以此速度行驶1小时,通过的距离大约为36________(填单位);赛跑时.脚蹬地的力与地面对脚的力是一对________力.

11.如图所示,撑竿跳高运动员使用的撑竿,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撑竿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

12.小东同学为了研究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他提着用细线吊着的物体从A处走到B处,再从B处走到C处,如图所示.该现象表明:

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它的应用是________.

13.某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24.5N,则该弹簧测力计下端最多只能挂________kg的物体,当钩上挂5个200g的钩码时,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g=10N/kg)

14.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生活中常用重锤线来判断墙壁是否竖直,其物理道理是________;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的高低情况是________(选填“左边高”、“右边高”或“左右相平”).

三、实验题

15.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实验记录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计算并在上表空白处填出相应数据.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

________.

16.下表是小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________.

(2)在图中,根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画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线.

(3)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

17.用手捏一个厚玻璃瓶,它会发生弹性形变吗?

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想法.(如图)

四、计算题

18.公路桥梁的两端都有类似如图的标志(t是“吨”的符号,13t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13t的物体的重力).一辆重为5×104N的汽车,装有5m3的砖,已知ρ砖=2×103kg/m3,试通过计算说明它能否通过这座桥?

(g=10N/kg)

19.某质量是60kg的物体在月球表面时,约重100N,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重600N的物体,它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大约是多少?

(地球上取g=10N/kg)

五、作图题

20.重6N的电灯悬挂在电线下端,如图所示.请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画出电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1.如图所示,物体A在光滑斜面上自由滑下,请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2.我们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L与拉力F的关系时,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如图所示,在图中中画出L-F图象并根据图象读出F=1N时,L=________cm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5N的力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两个拉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挂钩一端所受的拉力(5N)为准,所以,测力计的示数是5N.

故选C.

2.【答案】D

【解析】AB、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如两个磁铁不接触,可以产生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力,故AB错误;

C、如果彼此接触的物体没有发生相互作用,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施力物体一定有受力物体,所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A、只要直接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物体间都会产生弹力作用,产生弹力的物体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橡皮筋等物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个物体不可能产生弹力,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C、发生弹性形变是物体产生弹力的首要条件,该选项说法正确;

D、产生弹力的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谈不上力;故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说法是对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了力,就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所以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力要发生在至少两个物体之间;故C不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则另一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所以有施力物体,就一定有受力物体;故D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因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所以G甲:

G乙=m甲:

m乙=10:

9,

则G乙=

G甲=

×588N=529.2N;

乙的质量:

m乙=

=54kg;

故选C.

6.【答案】C

【解析】因为G=mg,所以物体的质量为m=

=1kg.

A、一头牛的质量在300kg左右.不符合题意;

B、一头羊的质量在20kg左右.不符合题意;

C、一件羊毛衫的质量在1kg左右.符合题意;

D、一张白纸的质量非常小,在10mg左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该力是绳子和手之间的相互作用,手受到绳子向下的力,则受力物体是手,施力物体是绳子,故选C。

8.【答案】塑性;会;弹力

【解析】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一个杯子掉到地上,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且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塑性;

苹果也有弹性,也会发生形变,不过在受力时,形变不容易观察到;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实质是弹力.

9.【答案】形状;运动状态

【解析】秋天,稻子“笑弯了腰”,重力使稻杆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跳高运动员“腾空而起”,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使运动员越过横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0.【答案】km;相互作用

【解析】根据v=s/t可知,苏添的百米平均速度为v=s/t=100m/99s≈10m/s=36km/h;汽车以此速度行驶1小时通过的距离为s=vt′=36km/h×1h=36km;脚蹬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脚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答案为:

km 相互作用.

11.【答案】弹性

【解析】在运动员的作用下,撑杆的形状发生变化,当撑杆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撑杆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12.【答案】竖直向下;铅垂线

【解析】小东同学为了研究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他提着用细线吊着的物体从A处走到B处,再从B处走到C处的过程中,物体受重力和绳的拉力的作用,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物体总是竖直下垂的;利用它可制成重锤线,不但可以用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以用来检查线或面是否水平.

故答案为:

竖直向下;铅垂线.

13.【答案】2.45;10

【解析】①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最大重力为24.5N,

根据G=mg可得,物体的最大质量:

m=

=2.45kg,

②5个200g的钩码的总质量:

m'=5×0.2kg=1kg,

测力计的示数:

F示=G'=m'g=1kg×10N/kg=10N.

故答案为:

2.45;10.

14.【答案】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右边高

【解析】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重锤线的工作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通过图可以看出,垂线偏左,所以桌面右高,左低.

故答案为:

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右边高.

15.【答案】

(1)天平;弹簧秤;

(2)9.8;9.7;9.8;(3)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解析】

(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需要的测量工具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物体2:

=9.8;物体3:

=9.7;所以平均值为g=

=9.8(3)从表中的数据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不变,所以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

(1)天平;弹簧秤;

(2)9.8;9.7;9.8;(3)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16.【答案】

(1)弹簧测力计;

(2)如图所示

(3)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解析】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需要的测量重力及质量的大小,用到弹簧测力计及天平;

(2)根据表中的数据描出各点,当m=0.1kg=100g时,G=0.98N;当m=0.2kg=200g时,G=1.96N;当m=0.3kg=300g时,G=2.94N如下图所示:

(3)从表中数据知:

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也增大几倍,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比值相等,所以得到结论: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故答案为:

(1)弹簧测力计;

(2)如图所示;(3)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17.【答案】用手轻捏灌满水的厚玻璃瓶,观察细管中水面的高度变化,就能知道厚玻璃瓶是否发生了形变.

【解析】在瓶中灌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玻璃瓶中.用手轻捏厚玻璃瓶,观察细管中水面的高度变化,就能知道厚玻璃瓶是否发生了形变;

18.【答案】不能

坐和座跟和根在和再像和象相和向做和作美和没【解析】已知:

G车=5×104N,V砖=5m3,ρ砖=2×103kg/m3,g=10N/kg

讠言字旁(语认识)忄竖心旁(快慢恨)求:

车能否通过这座桥

解:

根据ρ=

可得,砖的质量:

本册的写话复习,重点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m砖=ρ砖V砖=2×103kg/m3×5m3=1×104kg,

根据G=mg可得,车的质量:

一(包)菜子一(畦)秧苗一(片)沙滩两(条)腿m车=

=5×103kg,

装满砖车的总质量:

m=m砖+m车=1×104kg+5×103kg=1.5×104kg=15t>13t,

所以该车不能过桥.

(1)字的结构:

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独体字。

答:

该车不能过桥.

19.【答案】360kg

(有)——(无)(高)——矮、低(前)——(后)(出)——(进、入)【解析】在月球上g′=

N/kg;

到月球上后,最多能悬挂质量为m=

=360kg.

答:

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重600N的物体,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大约是360kg.

(收)——(放)(去)——(来、回)死——(活)(答)——(问)20.【答案】

例: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解析】过电灯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G=6N,如图所示:

超市里有饼干,有水果,还有蔬菜。

21.【答案】

【解析】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重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重心起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22.【答案】如上图,10

【解析】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描点法,绘制出图象如下:

又说又笑又高又大又香又甜

横坐标表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纵坐标表示弹簧的长度,由图象可知,F=1N时,L=10cm.

故答案为: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