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5731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docx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文献检索综合报告模板13

 

文献检索综合报告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应用

 

系、专业:

信息工程系、通信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

2011年10月28日

 

目 录

1.课题分析

2.检索策略

2.1选择检索工具

2.2选择检索词

2.3拟定检索式

3.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3.1谷歌搜索引擎

3.2超星电子图书

3.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3.4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4.检索效果评价

4.1 检索词的选择

4.2 检索技术

4.3 数据库的选择

5.文献综述

 

1.课题分析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是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演进的以宽带CDMA技术为主,并能同时提供语音数据综合服务和移动多媒体服务的移动通信系统,亦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代有能力彻底解决第一、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弊端的最选进的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一个突出特色就是,要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个人终端用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用任意方式、高质量地完成任何信息之间的移动通信与传输。

可见,第三代移动通信十分重视个人在通信系统中的自主因素,突出了个人在通信系统中的主要地位,所以又叫未来个人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会以宽带CDMA系统为主,所谓CDMA,即码分多址技术。

移动通信的特点要求采用多址技术,多址技术实际上就是指基站周围的移动台以何种方式抢占信道进入基站和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技术,移动台只有占领了某一信道,才有可能完成移动通信。

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领军人物的我们,在未来的信息世界里需要学会更多的知识,因此对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要有一定的了解。

2. 检索策略

2.1选择检索工具

检索工具名称

访问方式

检索年代

文献类型

谷歌搜索引擎

-2011

网页

超星电子图书

2000-2011

图书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http:

//210.37.32.25

19999-2011

期刊论文

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202.115.54.22

2003-2011

期刊论文

2.2选择检索词

 

从课题字面选

从课题内涵选(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位词)

第三代移动通信

第三代、移动、通信

网络

对策、措施、技术(限定词)

2.3拟定检索式

由于不同检索工具的字段不同,因此将检索式(亦称提问式)在“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的各个具体检索工具中给出。

3.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3.1谷歌搜索引擎

3.1.1检索式

A.篇名=第三代and移动and通信and网络

3.1.2检索步骤与结果

打开谷歌高级搜索:

在第一行检索框内输入检索式A,“and”用空格形式表示。

限定在“简体中文”和“网页标题”内检索。

得到5680条检索结果。

经过筛选,选择其中2条:

[1]

【篇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

【摘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

根据IMT-2000系统的基本标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4个功能子系统构成,它们是核心网(CN)、无线接入网(RAN)、移动台(MT)和用户识别模块(UIM),且基本对应于GSM系统的交换子系统(SSS)、基站子系统(BBS)、移动台(MS)和SIM卡四部分。

其中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制订中最难办的技术内容。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使全球范围内的任何用户所使用的小型廉价移动台,实现从陆地到海洋到卫星的全球立体通信联网,保证全球漫游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与任何人进行通信,并能提供具有有线电话的语音质量,提供智能网业务,多媒体、分组无线电、娱乐及众多的宽带非话业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是:

综合了蜂窝、无绳、寻呼、集群、无线扩频、无线接入、移动数据、移动卫星、个人通信等各类移动通信功能,提供了与固定电信网络兼容的高质量业务,支持低速率话音和数据业务,以及不对称数据传输。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实现移动性、交互性和分布式三大业务,是一个通过微微小区,到微小区,到宏小区,直到随时随地连接的全球性卫星网络。

【出处】网讯网

[2]

【篇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摘要】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在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演进的以宽带CDMA技术为主,并能同时提供话音和数据业务的移动通信系统亦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是一代有能力彻底解决第一、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弊端的最选进的移动通信系统。

【出处】互动百科

3.2超星电子图书

3.2.1检索式

B.书名=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

3.2.2检索步骤与结果

用检索式B进行检索,命中4条结果:

[3]

【书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作者】孙立新主编

【摘要】本书首先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概念、总体要求、特点、提供的业务,然后重点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的无线技术、网络结构。

【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pp192 

[4]

【书名】无线通信中的智能天线

【作者】金荣洪主编

【摘要】近十年来,无线通信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智能天线、多天线等天线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各类新颖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

智能天线内容十分广泛,包含了天线阵列设计和信号处理技术,涉及不同学科。

本书的不少章节本身都是一些专门的研究方向,也有不少相应的专著。

【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6月 pp370 

 

3.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3.3.1检索式

C.篇名=(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

3.3.2检索步骤与结果

(1)用检索式C进行检索,命中681条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3条:

[5]

【篇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的干扰测试

【作者】陈利民

【摘要】WCDMA、CDMA2000和TD-SCDMA是目前3G技术体系中的3个主要标准。

从双工技术上讲,WCDMA和CDMA2000属于FDD模式,它们之间的干扰主要发生在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即基站对移动台接收的干扰和移动台

【刊名】中国无线电,ChinaRadio,编辑部邮箱2011年05期

期刊荣誉:

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DOI】CNKI:

SUN:

ZWDG.0.2011-05-035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6]

【篇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简述

【作者】花洁;

【摘要】移动通信技术3G时代全面来临,本文介绍了3G三种主流标准的主要特征,和3G在生活中的应用。

【刊名】知识经济,,编辑部邮箱2010年19期

期刊荣誉:

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DOI】CNKI:

SUN:

ZZJJ.0.2010-19-091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7]

【篇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展望

【作者】任霞;

【摘要】本文首先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列举了它的技术标准,分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优势及未来的可发展业务、市场空间和发展方向。

最后,介绍了中国现有较大的移动通信设备商在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的研制和生产的进展。

【刊名】才智,Intelligence,编辑部邮箱2010年20期

期刊荣誉:

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

【DOI】CNKI:

SUN:

CAIZ.0.2010-20-034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3.4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3.4.1 检索式

G.论文标题=(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摘要=TD-CDMA

3.4.2 检索步骤与结果

用检索式G进行检索,命中35条结果,经过筛选,选择其中3条:

[8]

【篇名】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作者】熊卫星

【文摘】随着3G网络技术的建设和应用普及,可以说它是无线局域网的一个有效补充,同时还突破了无线局域使用的地理位置的局限性,为院前急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作手段,提高急救机构水平,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少致残率。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09.012.018

【出处】中国数字医学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9]

【篇名】浅谈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影响

【作者】路佳音;李晖等。

【文摘】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能够在同一时间提供语音数据综合服务与移动多媒体服务.目前人们常称其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它彻底解决了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弊端,是目前最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以下主要探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影响。

【出处】黑龙江科技信息

【原文】该数据库提供了全文。

4.检索效果评价

4.1 检索词的选择

4.1.1 从课题字面选择

从课题字面选择的检索词,其相互间的关系多为限定关系,即利用布尔逻辑与进行组配,可提高查准率。

例如,本课题从字面选出:

第三代网络、移动通信、应用、技术。

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第三代”不能做检索词,而是应当体现在检索目的上,本报告选择与通信相关的或者是与网络技术与应用相关的。

4.1.2 从课题内涵选择

 一个课题如果仅从字面选择检索词,则会影响查全率。

还应当从课题的内在涵义中选择,多为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位词,当然,也有限定词(用于进一步提高查准率)。

例如,本报告选出下列同义词: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CDMA等。

并补充了限定词:

标准、对策、措施。

4.2 检索技术

4.2.1 布尔检索

所选择的检索工具都具有布尔逻辑与、逻辑或检索技术,只是具体算符的表示方法略有不同,例如google检索词之间的空格代表“布尔逻辑与”。

使用“布尔逻辑与”组配技术,缩小了检索范围,增强了检索的专指性,可提高检索信息的查准率;使用“布尔逻辑或”检索技术,扩大了检索范围,能提高检索信息的查全率。

 

4.2.2 限制检索

A.字段限制:

在现代检索工具中,为了确定检索词在文献记录中出现的位置,采用字段(或叫检索项、检索入口)来限制查找的范围,从而提高查全率或查准率。

下表给出在所选检索工具中拟定检索式时采用的字段。

    字段名称

检索工具

篇名

关键词

摘要

主题词

篇名/

关键词

谷歌搜索引擎

网页标题

超星电子图书

书名

主题词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篇名

主题

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

论文标题

摘要

B.年代限制:

2000-2011年。

C.匹配限制:

为提高查全率,均选用了模糊匹配检索。

4.3 数据库的选择

本报告限定在中文检索工具,均选择了综合型的检索工具,因为所选的检索工具几乎能囊括国内的文献资料。

从上述检索工具的检索情况看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查全率是最好的。

“谷歌搜索引擎”、“超星电子图书”的检索途径较少,灵活性差,而且不能限定检索时间。

“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量较少。

5. 文献综述

通过以上的检索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生活的时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现在流行的3G网络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知道了什么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

以下是检索综合的内容。

众所周知,在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通信标准的无序性所产生的百花齐放局面,虽然极大地促进了移动通信前期局部性的高速发展,但也较强地制约了移动通信后期全球性的进一步开拓,即包括不同频带利用在内的多种通信标准并存局面,使得“全球通”漫游业务很难真正实现,同时现有带宽也无法满足信息内容和数据类型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二代移动通信所投入的巨额软硬件资源和已经占有的宠大市场份额决定了第三代移动通信只能与第二代移动通信在系统方面兼容地平滑过渡,同时也就使得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显得复杂多变,难以确定。

  伴随芬兰赫尔辛基国际电联(ITU)大会帷幕的徐徐落下,在由中国所制订的TD-SCDMA、美国所制订的CDMA2000和欧洲所制订的WCDMA所组成的最后三个提案中,几经周折后,最终将确定一个提案或几个提案兼容来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正式国际标准(IMT-2000)。

其中,中国的TD-SCDMA方案完全满足国际电联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要求,在所有提交的标准提案中,是唯一采用智能天线技术,也是频谱利用率最高的提案,可以缩短运营商从第二代移动通信过渡到第三代系统的时间,在技术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标准一旦被采用,将会改变我国以往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在经济方面可减少、甚至取消昂贵的国外专利提成费,为祖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在市场方面则会彻底改变过去只有运营市场没有产品市场的畸形布局,从而使我国获得与国际同步发展移动通信的平等地位。

  TD-SCDMA技术方案是我国首次向国际电联提出的中国建议,是一种基于CDMA,结合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高质量语音压缩编码等先进技术的优秀方案。

TD-SCDMA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引入了SMAP同步接入信令,在运用CDMA技术后可减少许多干扰,并使用了智能天线技术。

另一大特点就是在蜂窝系统应用时的越区切换采用了指定切换的方法,每个基站都具有对移动台的定位功能,从而得知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准确位置,做到随时认定同步基站。

TD-SCDMA技术的提出,对于中国能够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制定方面占有一席之地起到了关键作用。

  根据IMT-2000系统的基本标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4个功能子系统构成,它们是核心网(CN)、无线接入网(RAN)、移动台(MT)和用户识别模块(UIM),且基本对应于GSM系统的交换子系统(SSS)、基站子系统(BBS)、移动台(MS)和SIM卡四部分。

其中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制订中最难办的技术内容。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使全球范围内的任何用户所使用的小型廉价移动台,实现从陆地到海洋到卫星的全球立体通信联网,保证全球漫游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与任何人进行通信,并能提供具有有线电话的语音质量,提供智能网业务,多媒体、分组无线电、娱乐及众多的宽带非话业务。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是:

综合了蜂窝、无绳、寻呼、集群、无线扩频、无线接入、移动数据、移动卫星、个人通信等各类移动通信功能,提供了与固定电信网络兼容的高质量业务,支持低速率话音和数据业务,以及不对称数据传输。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实现移动性、交互性和分布式三大业务,是一个通过微微小区,到微小区,到宏小区,直到“随时随地”连接的全球性卫星网络。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特征和它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区别。

  1、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特征

  

(1)具有全球范围设计的,与固定网络业务及用户互连,无线接口的类型尽可能少和高度兼容性;

  

(2)具有与固定通信网络相比拟的高话音质量和高安全性;

  (3)具有在本地采用2Mb/s高速率接入和在广域网采用384kb/s接入速率的数据率分段使用功能;

  (4)具有在2GHz左右的高效频谱利用率,且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带宽;

  (5)移动终端可连接地面网和卫星网,可移动使用和固定使用,可与卫星业务共存和互连;

  (6)能够处理包括国际互联网和视频会议、高数据率通信和非对称数据传输的分组和电路交换业务;

  (7)支持分层小区结构,也支持包括用户向不同地点通信时浏览国际互联网的多种同步连接;

  (8)语音只占移动通信业务的一部分,大部分业务是非话数据和视频信息;

  (9)一个共用的基础设施,可支持同一地方的多个公共的和专用的运营公司;

  (10)手机体积小、重量轻,具有真正的全球漫游能力;

  (11)具有根据数据量、服务质量和使用时间为收费参数,而不是以距离为收费参数的新收费机制。

  2、宽带CDMA与窄带CDMA或GSM的主要区别

  IMT-2000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宽带CDMA,并同时兼顾了在第二代数字式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的GSM与窄带CDMA系统的兼容问题。

那么,支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宽带CDMA与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运行的窄带CDMA和GSM在技术与性能方面有什么区别呢?

  

(1)更大的通信容量和覆盖范围。

宽带CDMA可以使用更宽的信道,是窄带CDMA的4倍,提供的容量也要比它高4倍。

更大的带宽可改善频率分集效果,从而可降低衰减问题。

还可为更多用户提供更好的统计平均效果。

宽带CDMA的上行链路中使用了相干解调,可提供2-3dB的解调增益,从而有效地改善了覆盖范围。

由于宽带CDMA的信道更宽,衰减效应较小,可改善功率控制精度。

其上、下行链中的快速功率控制还可抵消衰减,并可降低平均功率水平,从而能够提高容量。

  

(2)具有可变的高速数据率。

宽带CDMA同时支持无线接口的高低数据比特率,其全移动的384kb/s数据率和本地通的2Mb/s数据率不仅可支持普通话音,还可支持多媒体数据,可满足具有不同通信要求的各类用户。

由于可变的高速数据率,可通过使用可变正交扩频码,使得发射输出功率的自适应得以实现。

应用中,用户会发现宽带CDMA要比窄带CDMA和GSM具有更好的应用性能。

  (3)可同时提供高速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业务。

虽然在窄带CDMA与GSM移动通信业务中,只有也只需要与话音相关的电路和交换。

但分组交换所提供的与主机应用始终“联机”而不占用专用信道的特性,可以实现只根据用户所传输数据的多少来付费,而不是像现在的移动通信那样,只根据用户连续占用时间的长短来付费的新收费机制。

另外,宽带CDMA还有一种优化分组模式,对于不太频繁的分组数据,可提供快速分组传播,在专用信道上,也支持大型或比较频繁的分组。

同时,分组数据业务对于建立远程局域网和无线国际互联网接入的经济高效应用也非常重要。

当然,高速的电话交换业务仍然非常适应像视频会议这样的实时应用。

  (4)宽带CDMA支持多种同步业务。

每个宽带CDMA终端均可同时使用多种业务,因而可使每个用户在连接到局域网的同时还能够接收话音呼叫,即当用户被长时间数据呼叫占据时也不会出现像现在常见的忙音现象。

  (5)宽带CDMA技术还支持其他系统改进功能。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宽带CDMA还将引进其他可改进系统的相关功能,以期达到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的目的。

具体内容主要是支持自适应天线阵(AAA),该天线可利用天线方向图对每个移动电话进行优化,可提供更加有效的频谱和更高容量。

自适应天线要求下行链中每个连接都有导频符,而宽带CDMA系统中的每个区中都使用一个公共导频广播。

  无线基站再也不需要全球定位系统来同步,由于宽带CDMA拥有一个内部系统来同步无线电基站,所以不像GSM移动通信系统那样在建立和维护基站时需要GPS(全球定位系统)外部系统来进行同步。

因为依赖全球定位系统卫星覆盖来安装无线电基站,在购物中心和地铁等地区会导致实施困难等问题。

  支持分层小区结构(HCS),宽带CDMA的载波可引进一种被称为“移动辅助异频越区切换(MAIFHO)”的新切换机制,使其能够支持分层小区结构。

这样,移动台可以扫描多个码分多址载波,使得移动系统可在热点地区部署微小区。

  支持多用户检测,因为多用户检测可消除小区中的干扰并能提高容量。

  3、第三代移动通信增加的新业务

  

(1)高速电路交换数据(HSCSD)业务是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兼容的一种软件解决方案,它把单个业务信道的数据速率从9.6kb/s提高到14.4kb/s,并可把四条信道复用在一个时隙中,从而使数据经营者能够提供高达57.6kb/s的传输速率,是目前数据传输速率的6倍。

  

(2)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是由诺基亚开发的基于IP解决方案的可使GSM运营者迈向多媒体无线业务以其兼容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另一项新技术,可提供高达115kb/s的数据传输速率。

  (3)增强型数据速率(EDGE)业务是由GSM和TDMA厂商正在合作开发的基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平台,它将能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提供高达384kb/s的移动速率业务。

4、第三代移动通信用到的技术

   

(1)TD-SCDMA技术。

TD-SCDMA是中国唯一提交的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技术,它使用了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所有接入技术,包括TDMA、CDMA和SDMA,其中最关键的创新部分是SDMA。

SDMA可以在时域/频域之外用来增加容量和改善性能,SDMA的关键技术就是利用多天线对空间参数进行估计,对下行链路的信号进行空间合成。

另外,将CDMA与SDMA技术结合起来也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尤其是当几个移动用户靠得很近并使得SDMA无法分出时,CDMA就可以很轻松地起到分离作用了,而SDMA本身又可以使相互干扰的CDMA用户降至最小。

SDMA技术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可以大致估算出每个用户的距离和方位,可应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用户的定位,并能为越区切换提供参考信息。

总的来讲,TD-SCDMA有价格便宜、容量较高和性能优良等诸多优点。

  

(2)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是中国标准TD-SDMA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是基于自适应天线原理的一种适合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新技术。

它结合了自适应天线技术的优点,利用天线阵列的波束汇成和指向,产生多个独立的波束,可以自适应地调整其方向图以跟踪信号的变化,同时可对干扰方向调零以减少甚至抵消干扰信号,增加系统的容量和频谱效率。

智能天线的特点是能够以较低的代价换得天线覆盖范围、系统容量、业务质量、抗阻塞和抗掉话等性能的提高。

智能天线在干扰和噪声环境下,通过其自身的反馈控制系统改变辐射单元的辐射方向图、频率响应及其他参数,使接收机输出端有最大的信噪比。

 (3)WAP技术。

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已经成为数字移动电话和其他无线终端上无线信息和电话服务的实际世界标准。

WAP可提供相关服务和信息,提供其他用户进行连接时的安全、迅速、灵敏和在线的交互方式。

WAP驻留在因特网上的TCP/IP环境和蜂窝传输环境之间,但是独立于所使用的传输机制,可用于通过移动电话或其他无线终端来访问和显示多种形式的无线信息。

 (4)快速无线IP技术。

快速无线IP(WirelessIP,无线互联网)技术将是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重点,宽频带多媒体业务是最终用户的基本要求。

根据ITM-2000的基本要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提供较高的传输速度(本地区2Mb/s,移动144Kb/s)。

现代的移动设备越来越多了(手机、笔记本电脑、PDA等),剩下的好像就是网络是否可以移动,无线IP技术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将会实现这个愿望。

由于无线IP主机在通信期间需要在网络上移动,其IP地址就有可能经常变化,传统的有线IP技术将导致通信中断,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因为利用了蜂窝移动电话呼叫原理,完全可以使移动节点采用并保持固定不变的IP地址,一次登录即可实现在任意位置上或在移动中保持与IP主机的单一链路层连接,完成移动中的数据通信。

  (5)软件无线电技术。

在不同工作频率、不同调制方式、不同多址方式等多种标准共存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软件无线电技术是一种最有希望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之一。

软件无线电技术可将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尽可能地接近天线,即将AD转换器尽量靠近RF射频前端,利用DSP的强大处理能力和软件的灵活性实现信道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