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75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L苯丙氨酸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Word下载.docx

 (1-W)

式中:

V——稀释倍数;

α——所测旋光度的均值;

L—-测定用管的长度(dm)

 m——称样量;

W-—样品的干燥失重量

2.5以上溶液及测定的过程一定要调节温度至20℃±

0。

5℃

3.鉴别: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983图)一致。

4.酸度:

本品的pH值应为5.4~6.0。

4。

1pH计校正用标准缓冲液的配置。

4.1.1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pH≈4.0):

精密称取在115±

5℃干燥2~3小时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10。

21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4.1。

2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6.8):

精密称取在115±

5℃干燥2~3小时的无水磷酸氢二钠3.55g与磷酸二氢钾3。

40g,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3硼砂标准缓冲液(pH≈9。

2):

精密称取硼砂[Na2B4O7·

10H2O]3.81g(注意:

避免风化),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塞,避免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接触。

4.2pH计的校正:

取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使仪器示值与表列数值一致.

温度℃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

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6.8)

硼砂标准缓冲液

4.01

6.98

9。

64

5

00

6。

95

9.40

10

4.00

6.92

9.33

15

4。

6.90

28

20

00

6.88

9.23

25

4.01

6.86

9.18

30

02

6。

85

9.14

35

84

40

04

6.84

07

45

4.05

83

04

50

4.06

6.83

9.01

55

4.08

8.99

60

09

6.84

8.96

仪器校正后,再用磷酸盐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示值,误差应不大于±

0.02pH单位。

若大于此偏差,则应小心调节斜率,使示值与磷酸盐标准缓冲液的表列数值相符.重复上述定位与斜率调节操作,至仪器示值与标准缓冲液的规定数值相差不大于0.02pH单位,否则,须检查仪器或更换电极后再行校正至符合要求。

4.3样品的测定:

3.1样品液的配制:

取本品0。

20g,加水20ml完全溶解后,待测.

3。

2测定法:

将已校正好的pH计电极帽轻轻取下,用纯化水充分洗涤电极,然后用滤纸将水吸尽,将电极放入所测样品溶液中,轻轻搅动10s后让它静止并观察读数的变化,待稳定后即可记录数据。

5.透光率:

在430nm的波长处测定透光率,不得低于98.0%。

5.1配套吸收池的校正:

将仪器调至波长430nm,开机预热约30分钟。

用纯化水润洗吸收池3~5次后,装入纯化水约4/5后用擦镜纸将吸收池两边的光滑面擦拭干净,在“A”状态下调“0”,在“T”状态下调“100%”将另一吸收池也用纯化水润洗吸收池3~5次后,装入溶剂约4/5后同样用擦镜纸将吸收池两边的光滑面擦拭干净,在相同波长测定透光率,透光率应在99。

8%~100。

2%之间,如不在此范围,须把吸收池用洗液浸泡5分钟后,用水洗净,重复以上操作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检测.

5.2样品液的配置:

取本品0.50g,加纯化水25ml完全溶解后,待测.

5.3样品的测定:

将仪器调至所需状态下即“T”(测透光率)。

用溶解好的样品液润洗第二个吸收池3~5次后,装入溶剂约4/5后用擦镜纸将吸收池两边的光滑面擦拭干净然后放入槽中进行检测,每检测一批样须验证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最后读取数据。

干燥失重:

减失重量不得过0。

2%

6.1扁型称量瓶的恒重:

取扁型称量瓶,在105℃干燥1小时,取出置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约30分钟),精密称重后,再置105℃干燥1小时,取出置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约30分钟),精密称重,直至连续两次干燥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方可进行以下步骤.

6.2检测法:

取供试品,混合均匀。

分取约1g,置于105℃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供试品干燥时,应平铺在扁形称瓶中,厚度不可超过5mm)精密称定。

放入烘箱进行干燥时,应将瓶盖半开进行干燥,3个小时后取出.取出时,须将称瓶盖好。

置烘箱内干燥的供试品,应在干燥后取出置干燥器放冷至室温(约30分钟),然后称定重量.称定扁形称量瓶和供试品以及干燥后的恒重,均应准确至0。

1mg位。

3计算:

干燥失重%=

W1-W2

×

100%

W1-W0

式中:

W0——空瓶重(g);

W1——供试品+瓶重(g);

 W2——干燥后供试品+瓶重(g)

7。

炽灼残渣:

遗留残渣不得过0.1%

7.1坩埚的恒重:

将坩埚在600℃炽灼3小时,取出置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约60分钟),精密称重后,再置600℃炽灼2小时,取出置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约60分钟),精密称重,直至连续两次干燥后称重的差异在0。

3mg以下,方可进行以下步骤。

7.2样品的测定:

取供试品2。

0g,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在电炉上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至室温;

加硫酸0。

5~1ml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再放入600℃的高温炉中炽灼使完全灰化,3个小时后关闭高温炉待炉温降至300℃左右再移置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精密称定后,再在600℃炽灼至恒重,即得.

7.3计算:

炽灼残渣%=

W2-W0

100%

W1-W0

W0-—空坩埚重(g);

 W1——供试品+坩埚重(g);

 W2——炽灼后供试品+坩埚重(g)

8.重金属:

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8。

1试剂的配制:

1.1标准铅溶液的制备:

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硝酸铅0。

160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Pb).配制与贮存用的玻璃容器均不得含铅。

8.1.2氨试液:

取浓氨溶液400ml,加水使成1000ml,即得

8。

1.3醋酸盐缓冲液:

取醋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7mol/L盐酸溶液38ml,用2mol/L盐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3。

5,用水稀释到100ml,即得.

4硫代乙酰胺试液:

取硫代乙酰胺4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临用前取混合液(由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ml、水5.0ml及甘油20ml组成〕5.0ml,加上述硫代乙酰胺溶液1.0ml,置水浴上加热20秒,冷却,立即使用。

8.2检测法: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后加水15ml,滴加氨试液至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再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成25ml;

另取配制供试品溶液的试剂,置瓷皿中用同法蒸干后,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水15ml,微热溶解后,移置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2。

0ml,再用水稀释成25ml;

再在两管中分别加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分钟,同置白纸上,自上向下透视,供试品管中显出的颜色与对照品管比较,不得更深.

砷盐:

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一。

9.1试剂的配制:

1标准砷溶液:

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三氧化二砷0.132g,置1000ml量瓶中,加 2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用适量的稀硫酸中和,再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0ml量瓶中,加稀硫酸1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lml相当于1ug 的As)。

9.1.2碘化钾试液:

取碘化钾16.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

(本液应临用新制)

1。

3酸性氯化亚锡试液:

取氯化亚锡20g,加盐酸使溶解成50ml,滤过,即得.(本液配成后3个月即不适用)

4乙醇制溴化汞试液:

取溴化汞2。

5g,加乙醇50ml,微热溶解,即得。

(本液应置玻璃塞瓶内,在暗处保存)

5溴化汞试纸:

取质地较疏松的中速定量滤纸条浸入乙醇制溴化汞试液中,1小时后取出,在暗处干燥,即得。

(本试纸应置棕色磨口塞玻璃瓶中保存)

6醋酸铅试液:

取醋酸铅10g,加新沸过的冷水溶解后,滴加醋酸使溶液澄清,再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ml,即得.

9。

7醋酸铅棉花:

取脱脂棉花,浸入醋酸铅试液与水等容混合液中,湿透后,沥去过多的溶液,并使之疏松,在100℃以下干燥后,置棕色磨口塞玻璃瓶中保存.

2检测法.

2.1标准砷斑制备。

取醋酸铅棉花(60~100mg)撕成疏松状,每次少量,用细玻璃棒均匀地装入导气管中,装管高度为60~80mm。

于旋塞的顶端平面上放一片溴化汞试纸(试纸大小以能覆盖孔径而不露出平面外为宜),盖上旋塞盖并旋紧.精密量取标准砷溶液2ml,置测砷仪三角瓶中,加盐酸5ml与水21ml,再加碘化钾试液5ml与酸性氯化亚锡试液5滴,在室温放置10分钟后,加锌粒2g,立即将照上法装妥的导气管密塞于三角瓶上,并置25~40℃水浴中,反应45分钟,取出溴化汞试纸,即得。

9.2.2样品检测

取样品2g,置测砷仪三角瓶中,照标准砷斑的制备,自“加盐酸5ml与水21ml”起,依法操作。

将生成的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不得更深.

10.铁盐:

含铁量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10.1试剂的配制:

10。

1.1稀盐酸(9.5%~10.5%):

取盐酸234ml,缓缓加入适量水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10。

1.2硫氰酸铵试液(30%):

取硫氰酸铵30g,加水使溶解成100ml,摇匀,即得。

1.3标准铁贮备液(100μg的Fe/ml):

取硫酸铁铵0。

863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后,加硫酸2.5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10。

2样品的检测:

称取1g样品于小烧杯中,加水5ml,加稀盐酸4ml使样品溶解,加过硫酸铵0.05g,转移至纳氏比色管中,加水至35ml。

最后加硫氰酸铵试液3ml,用水稀释至50ml,摇匀,即得样品管.

精密量取0.1ml的标准铁贮备液于纳氏比色管中,加25ml水,加稀盐酸4ml,过硫酸铵0。

05g,再加硫氰酸铵试液3ml,用水稀释至50ml,摇匀,即得标准管。

在白纸上比较两管颜色,样品管颜色应该浅于标准管颜色。

其中两管的操作应同时进行。

11.硫酸盐:

含硫酸根量不得过万分之二.

11。

1试剂的配制:

11。

1稀盐酸(9。

5%~10.5%):

取盐酸234ml,缓缓加入适量水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11.1.2氯化钡试液(25%):

取氯化钡的细粉2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摇匀,即得。

11.1.3标准硫酸钾溶液(100μg的SO4/ml):

取硫酸钾0。

181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11.2样品的检测:

称取0。

7g样品于小烧杯中,加水5ml,加稀盐酸2ml使样品溶解,转移至纳氏比色管中,加氯化钡试液5ml,用水稀释至50ml,摇匀,放置10min即得样品管。

精密量取1。

4ml的标准硫酸钾溶液于纳氏比色管中,加25ml水,加稀盐酸2ml,加氯化钡试液5ml,用水稀释至50ml,摇匀后放置10min即得标准管.在黑色背景下比较两管颜色,样品管颜色应该浅于标准管颜色。

12。

氯化物:

含氯离子量不得过万分之二。

12.1。

1稀硝酸(9。

5%~10.5%):

取硝酸105ml,缓缓加入适量水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

12.1.2硝酸银试液(0。

1mol/L):

取硝酸银17.5g,加水使溶解成1000ml,摇匀,即得.

12.1.3标准氯化钠贮备液(100μg的Cl/ml):

取氯化钠0。

165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12。

2样品的检测:

称取0.3g样品于小烧杯中,加稀硝酸10ml试样品溶解。

加水25ml后转移至纳氏比色管中,加入硝酸银试液1ml,用水稀释至50ml,充分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即得样品管。

精密量取标准氯化钠贮备液0.6ml于纳氏比色管中,加水25ml溶解,加稀硝酸10ml,加入硝酸银试液1ml,用水稀释至50ml,充分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即得标准管.在黑色背景下比较两管颜色,样品管颜色应该浅于标准管颜色。

13。

含量测定:

按干燥品计算,含量不得少于98。

5%.

13.1试剂的配制:

13.1。

1高氯酸滴定液(0。

1mol/L):

取无水冰乙酸750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0ml,边加边摇,加完后再振摇均匀,放冷,加无水冰乙酸适量使成10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即得.然后再用已经干燥至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具体浓度。

13.1。

2结晶紫指示液:

取结晶紫0.5 g,加冰乙酸100ml使溶解,摇匀,即得.

13.2样品的滴定:

称取本品约0.13g,精密称定,放入250ml三角瓶中,加无水甲酸3ml使样品完全溶解后,再加冰醋酸50ml,加入结晶紫指示液2滴,立即用已标定的高氯酸滴定液滴定(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6。

52mg的C9H11NO2),溶液颜色由紫色变至蓝绿色为终点。

同时另取一个空瓶进行空白试验,即加入无水甲酸3ml,冰醋酸50ml,加入结晶紫指示液2滴后滴定至终点.记录滴定的体积和滴定时的温度。

13.3计算:

含量%=

C⨯(V-V0)⨯0.1652

100%

〔1+0。

0011⨯(t-t0)〕⨯ m⨯(1-W)

C—-高氯酸滴定液的准确浓度(mol/L);

V——样品滴定时消耗的滴定液的体积;

 V0——空白试验中消耗的滴定液体积;

t-—滴定时的室温;

m--样品的称样量;

t0——标定滴定液时的室温;

W——样品的干燥失重量

14。

铵盐取本品0.10g,依法检查(附录ⅧK),与标准氯化铵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2%)。

15。

其他氨基酸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中含6mg的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Ⅴ 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5μl,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水—冰醋酸(5:

2:

1)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茚三酮的丙酮溶液(1→50),在90℃加热至显色,立即检视,应只显一个紫色斑点。

16。

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加入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并加热至80℃使其溶解,依法检查(附录Ⅺ E),每1g苯丙氨酸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25EU(供注射用)。

【类别】氨基酸类药。

【贮藏】密封保存。

二、美国食品化学法典第五版〈Food-Chemicals-Codex V>

(FCCV)

【描述】L—苯丙氨酸为无色或白色片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1g本品可溶解于35mL的水中,微溶于乙醇、稀酸以及碱性氢氧化物溶液中.在283°

左右时熔解,1:

100的水溶液其pH为5。

4~6.0.

功能  营养物

【要求】

鉴别在相同波长下,按照相同的测试条件,样品的红外吸收谱图应与标准色谱图一致。

含量 折干计算,应不小于98.5%且不大于101。

5%

铅不大于5mg/kg

干燥失重不大于0.2%

比旋度[α]D20°

−33.2°

~−35.2°

(折干计算);

或者[α]D25°

−32。

 ~ −34。

7(折干计算)

灼烧残渣不大于0.1%

【检验】

含量

试剂的配制:

1.1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取无水冰乙酸750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在室温下缓缓滴加醋酐230ml,边加边摇,加完后再振摇均匀,放冷,加无水冰乙酸适量使成10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即得。

然后再用已经干燥至恒重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具体浓度.

1.2结晶紫指示液:

取结晶紫0。

5 g,加冰乙酸100ml使溶解,摇匀,即得。

样品的滴定:

称取本品约0。

3g,精密称定,放入250ml三角瓶中,加无水甲酸3ml使样品完全溶解后,再加冰醋酸50ml,加入结晶紫指示液2滴,立即用已标定的高氯酸滴定液滴定(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

1mol/L)相当于16。

52mg的C9H11NO2),溶液颜色由紫色变至蓝绿色为终点。

同时另取一个空瓶进行空白试验,即加入无水甲酸3ml,冰醋酸50ml,加入结晶紫指示液2滴后滴定至终点。

记录滴定的体积和滴定时的温度。

3。

计算:

含量%=

C ⨯(V-V0)⨯0。

1652

〔1+ 0。

0011 ⨯(t-t0)〕⨯m⨯(1-W)

C——高氯酸滴定液的准确浓度(mol/L);

V-—样品滴定时消耗的滴定液的体积;

    V0——空白试验中消耗的滴定液体积;

t-—滴定时的室温;

m-—样品的称样量;

t0——标定滴定液时的室温;

W——样品的干燥失重量

铅 依据铅限度检测方法,附录IIIB,样品溶液的制备参考有机化合物的方法,标准铅(Pb)离子溶液控制在5ug之下。

干燥失重依据干燥失重的检测方法,附录IIC,将样品放置105°

烘干3小时。

扁型称量瓶的恒重:

取扁型称量瓶,在105℃干燥1小时,取出置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约30分钟),精密称重后,再置105℃干燥1小时,取出置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约30分钟),精密称重,直至连续两次干燥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方可进行以下步骤。

2.检测法:

分取约1g,置于105℃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供试品干燥时,应平铺在扁形称瓶中,厚度不可超过5mm)精密称定。

放入烘箱进行干燥时,应将瓶盖半开进行干燥,3个小时后取出。

取出时,须将称瓶盖好.置烘箱内干燥的供试品,应在干燥后取出置干燥器放冷至室温(约30分钟),然后称定重量.称定扁形称量瓶和供试品以及干燥后的恒重,均应准确至0.1mg位。

3.计算:

干燥失重%=

W1-W2

W1-W0

W0——空瓶重(g);

 W1——供试品+瓶重(g);

W2-—干燥后供试品+瓶重(g)

比旋度依据比旋度的检测方法,附录IIB,将2g的干燥样品充分溶解,制成100mL的溶液,依法检测。

样品溶液:

取本品1g,精密称定至0。

0001g,加水溶解并稀释成50ml的溶液(每1ml中约含20mg的溶液)。

样品溶解一定要完全,可用超声机助溶,溶解完溶液需澄清.

2.空白溶剂:

取溶解样品用超纯水适量。

3.测定:

用读数至0。

001°

并经过检定的旋光计检测.将测定管用空白溶剂冲洗数次,缓缓注入空白溶剂适量(注意勿使发生气泡,测定管两端的玻璃镜片要擦拭干净),置于旋光计内校正读数,即空白溶剂的旋光度要为0。

校正完毕以后用相同的方法检测样品溶液并记录下来,用同法读取旋光度3次,取3次的平均数。

 比旋度=

(1-W)

V—-稀释倍数;

α-—所测旋光度的均值;

L——测定用管的长度(dm)

  m-—称样量;

5.以上溶液及测定的过程一定要调节温度至20℃±

灼烧残渣 依据灼烧残渣的检测方法,附录IIC,灼烧1g的样品。

坩埚的恒重:

将坩埚在600℃炽灼3小时,取出置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约60分钟),精密称重后,再置600℃炽灼2小时,取出置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约60分钟),精密称重,直至连续两次干燥后称重的差异在0。

3mg以下,方可进行以下步骤。

2.样品的测定:

0g,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在电炉上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至室温;

5~1ml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再放入600℃的高温炉中炽灼使完全灰化,3个小时后关闭高温炉待炉温降至300℃左右再移置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精密称定后,再在600℃炽灼至恒重,即得。

 炽灼残渣%=

W2-W0

100%

W1-W0

W0——空坩埚重(g);

W1-—供试品+坩埚重(g);

W2——炽灼后供试品+坩埚重(g)

包装和存储密闭容器中避光保存。

***备注:

附录部分可以参考CP2005相对应的详细附录

三、美国食品化学法典第四版〈Food-Chemicals—CodexIV〉(FCCIV)

【描述】

L—苯丙氨酸为无色或白色片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1g本品可溶解于35mL的水中,微溶于乙醇、稀酸以及碱性氢氧化物溶液中。

在283°

左右时溶解,1:

100的水溶液其pH为5.4~6。

0。

食品中的功能营养物,食品添加物

鉴别A、取0。

1%试样液5mL,加水合茚三酮试液1mL,加热,呈现红紫色。

  B、取1%试样液5mL,加几滴重铬酸钾指示液,有特殊气味产生.

 C、取10mg样品,加上500mg的硝酸钾,以及2mL的硫酸,水浴中加热混合物10分钟,然后加入10ml的1N氢氧化钠溶液,呈现红紫色。

含量 折干计算,应不小于98。

5%且不大于101.5%

重金属(以Pb计) 不大于0。

002%

铅不大于10 mg/kg

干燥失重不大于0.2%

灼烧残渣 不大于0。

1%

比旋度 [α]D20°

−33。

~−35。

2°

(折干计算);

或者[α]D25°

:

7°

 ~ −34.7°

(折干计算)

含量准确称取大约300mg的样品,溶解于3mL的甲酸和50mL的乙酸中,加入2滴的结晶紫指示剂,用0.1N的高氯酸滴定至青绿色终点。

(注意 应在通风橱中操作使用高氯酸,)需滴定空白液(详见总则),并做校正修订。

每1ml的0。

1N的高氯酸相当于16.52m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