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758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docx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1

中考语文复习之记叙文阅读篇

(二)

与父亲抬担子

 

王清铭

 

①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

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

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

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

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

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

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

我对父亲说,我能行。

父亲说:

“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②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

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

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

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

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

这回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

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

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

“我能行。

”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

 

③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

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

 

④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

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

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跟前。

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

背部的肌肉有点松驰,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

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

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

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

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⑤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就如这脚下的路,根本就无须抒情。

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

 

(威海市)

 

15.阅读全文,分析加点的三句"我能行"各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情感。

(6分)

 

16.第②段划线处,"我"为什么要"装成漫不经心"?

(2分)

 

17.第④段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苍老?

(4分)

 

18.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包含哪些意味。

(2分)

 

19.文中说“现实是实在的,无须抒情”,而有人却认为“爱需要表达”,你是怎样认识的?

请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4分)

 

参考答案

 

15.①“我”虽小,却理解父亲的辛劳,肩嫩不言痛,甘为父亲分担重负。

②父亲虽日渐衰老,却为了不让“我”担心他的身体及生活,不影响“我”的学业,年迈不言累,以此来宽慰儿子。

③父亲虽已力不从心,但多年来呵护儿子、不辍劳作已称为习惯。

(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6分)16.“装成漫不经心”这个细节表明“我”一是怕父亲发现而阻止“我”将重担往自己肩上压,二是维护父亲的自尊心而有意掩饰减轻父亲肩上重担的动作。

(意思对即可,每个要点1分,共2分)17.直接描写:

佝偻成弧形,肌肉松弛的背影;毕竟60多岁了。

间接描写:

天不热,但很快就大汗淋漓(身体虚弱);见“我”将担绳捋到“我”这边,不再推让。

(可不答"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每点1分,共4分)18.既指“我”跟着父亲抬着担子稳稳地走在现实的路上;也指“我”跟着父亲的脚步坚实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每个要点1分,共2分)19.观点明确1分,结合实例谈理由2分,语言通顺1分,共4分。

 

那只天真的豹子

 

朱耀华

 

①豹子向摄影师一步一步走过来,终于,它在离他几米远的地方站住了。

豹子用充满敌意和怀疑的目光盯着他看了一会儿。

那一会儿,摄影师的额上慢慢沁出了冷汗。

 

②摄影师保持着一种闲散的姿势,两腿盘坐在地土,表情平和,这样使他看起来不具有攻击性。

当然,他的内心此刻充满了紧张,还有一些掩饰不住的恐惧。

他默默地对自己说:

“沉住气,沉住气。

 

③豹子又向前迈动了,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他依然保持着固有的姿势,他的心中蓦然升腾起一种壮烈的感觉。

但这时,豹子转了一个弯,和他擦肩而过。

成功了!

摄影师心头一阵狂喜。

豹子终于可以接受自己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摄影师用了整整半年时间。

 

④半年前,摄影师只身来到这座原始森林。

摄影师有一个宏大的计划,就是拍摄一组动物生活的真实镜头。

他要求自己超越前人,能最大限度地和动物亲密接触,哪怕是最凶猛的动物。

 

⑤很快,他发现了豹子。

他让自己慢慢进入了豹子的视野。

开始,他驾着越野车,和豹子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有两次,豹子对他展开了攻击,它暴怒地拍打着坚硬的车门。

但是,最终,它无可奈何地走开了。

两个月以后,摄影师就试着开始走出那个车厢,用尽可能通俗的身体语言向豹子表达自己的善意。

他和豹子之间的距离一步步缩小,然后,他和它有了最初的肌肤之亲。

豹子眼睛里的敌意已经近于消失。

接下来,是让豹子熟悉摄影机,那个拉着长镜头的家伙很容易造成误会,激惹它嗜血的兽性,因此,摄影师一直小心翼翼。

 

⑥半个月以后,他完全获得了成功。

他和豹子成了朋友,他可以摸着豹子的头跟它说话,可以亲手把好吃的食物送到豹子的嘴里,而豹子在欢欣之余,则喜欢翻滚着和他嬉戏一番。

有时候,豹子还调皮地用嘴去“咬”摄影机的镜头。

 

⑦摄影师从容地拍摄着豹子生活的一切,包括它和母豹子的爱情,直到他预备的摄影胶片全部装满。

他给人们带回了一个崭新的森林童话。

 

⑧悲剧发生在两个星期之后。

那天来了一个猎人。

猎人是偷偷进来的,因为森林里早已明令禁止狩猎。

但是猎人需要钱。

一张虎皮或豹皮都值上千块钱。

运气好的话,也许还能得到象牙之类。

猎人一心抱着发财的念头,于是,他铤而走险。

 

⑨猎人是在毫无防备的时候遭遇豹子的。

那天,他实在太疲倦了,靠着一棵大树,竟睡着了。

当他被一阵轻微的簌簌声弄醒的时候,他睁开眼,竟看见一只豹子近在咫尺!

猎人立时毛孔喷张,脑袋里“轰”的一声。

枪就在他手边,子弹早已上膛,但是那时,他完全呆住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豹子竟挨着他蹲了下来。

豹子望着他,那样子充满天真,仿佛是一个想听故事的孩子。

猎人以为是在做梦,他悄悄使劲咬嘴唇,感到了疼痛。

恐惧中,他本能地抓住了枪,并且把枪管移向豹子的头部。

豹子没有反应,它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之后就用嘴去叨枪管。

 

⑩一声惊天动地的爆响。

 

⑾豹子的身子一下子飞了起来,同时,一朵血花在它的头部灿烂地开放……

 

⑿猎人很久都没反应过来,怎么打一只豹子比打一只兔子还容易?

 

(潍纺市选自《文学港》,有删节)

 

13.第①段中,摄影师的额上为什么“慢慢沁出了冷汗”?

(2分)

 

14.鲁迅说: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文章第⑧自然段说“悲剧”发生在两个星期后,作者为什么说豹子被打死是个悲剧。

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分)

 

15.作者在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伏笔,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3分)

 

16.悲剧能避免吗?

如果你有机会面对摄影师、猎人、豹子中的一个,你想对他(它)说些什么?

(50字以内)(3分)

 

参考答案

 

13.摄影师在和豹子的对视中,因为心里没底,又紧张又恐惧,因此头上出冷汗。

(2分。

摄影师紧张1分,恐惧1分,意思对即可)14.摄影师经过半年的努力才建立起难得的人豹互信的友情,豹子对人信任让摄影师给人们带回了一个崭新的森林童话,但豹子对人的信任也让它轻易送了命,因此说这是一场悲剧。

(3分。

豹子对人的信任让摄影师给人们带回童话1分,也让它轻易送了命2分,意思对即可)15.文章第⑥段写豹子和摄影师建立起互相信任后,喜欢翻滚着和他嘻戏,有时还调皮地用嘴去"咬"摄影机的镜头,文章第⑨段写豹子误将猎人的枪管当成摄影机镜头,才使猎人轻易得手。

前面的伏笔和后面的照应更突出了豹子对人信任而送命的悲剧,同时使文章更加精致、严密,更加具有震撼力。

(3分。

找出伏笔1分,写出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16.略。

(3分。

考生选哪个对象都可以,答案必须是建议性的。

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

 

 

 

浇花

 

张丽钧

 

①阳台上的双色杜鹃开花了,终日里,妖娆的红色与雅洁的白色争艳,静静的阳台显得喧嚷起来。

 

②妈妈提来喷壶,哼着歌儿给花浇水。

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她相信花儿们能读懂她这份好感,她还相信花儿会在她的笑容里开的更欢--她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

 

③儿子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拎了喷壶来给花儿浇水──呵,小小一个男孩子,竟也如此懂得怜香!

 

④一天,妈妈仔细端详她的花儿,发现植株的旁侧生着几株株装的杂草。

她笑了,在心理对那杂草说:

“几天没搭理你们,偷偷长这么高了?

想跟我的杜鹃抢春光,你们的资质查了点!

”这样想着,俯下身子,拔除了那杂草。

 

⑤儿子回到家来,兴冲冲的拎了喷壶,又要给花儿浇水。

但他跑到阳台上,却忍不住哭叫起来:

“妈妈,妈妈,我的花儿哪里去了?

 

⑥听到哭闹,妈妈一愣,心想莫非杜鹃插翅飞走了?

带她跑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

妈妈于是说:

“儿子,这花儿不是在这儿吗?

 

⑦儿子哭得更厉害了:

“呜呜……那是你的花儿!

我的花儿没有了!

 

⑧妈妈见儿子绝望的指着原先长草的地方,顿时就明白了。

说:

“儿子,那哪儿是花呀?

那时草,是妨碍花儿生长的草!

妈妈把她拔掉了。

 

⑨不想儿子却说:

“我天天叫我的花儿,它都开了两朵了!

呜呜……”

 

⑩妈妈疑惑地把那几株在草从垃圾桶里翻检出来,发现那蔫蔫的叫不上来的植物确实开着两朵比叶片颜色稍浅的绿色小花儿。

妈妈心想:

原来这样不起眼的植物在孩子心中也是花儿,我怎么们有意识到呢?

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俯下身子抱起孩子。

 

⑾“对不起,妈妈不该拔掉你的花儿。

儿子,你真可爱!

妈妈要替这两朵小小的花儿好好谢谢你,谢谢你眼里有他们,谢谢你一直为它们浇水;妈妈还要替妈妈的花儿谢谢你,因为你在为你的花儿浇水的时候,妈妈的花儿也占了光!

 

⑿后来,妈妈惊讶的发现,这个世界上被忽略的花儿的真多!

柳树把自己的花儿编成一个个结实的绿色小穗,杨树用褐色的花儿模拟虫子逗人,狗尾草的花儿就是毛茸茸的一条“狗尾”,连蒺藜都顶着柔软精致的小花儿于春风逗弄……上帝爱他的花园,大概,他也会用清水、微笑和歌声来浇花吧?

并且,他会和孩子一样,不会忽略掉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株植物的一株浅笑……

 

(陕西省选文,有改动)

 

10、从文中提炼出妈妈对儿子的“花儿”的“称谓”分别表明了妈妈对儿子的“花儿”怎样的态度?

完成下面表格。

 

称谓:

 

态度:

 

1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①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②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

 

1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⑩段中画线语句“她的心温柔的动了一下”的理解。

(3分)

 

13.文章开头描写杜鹃花盛开的景象,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分)

 

14.文章结尾,作者借"上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请简要概括。

(3分)

 

参考答案

 

10.称谓:

杂草植物花儿

 

态度:

否定(忽视)认可(接受)肯定(尊重)

 

11.①她在看花儿的时候,眼里漾着笑……

 

妈妈相信花儿能感受到自己的爱,并茁壮成长。

 

②待她跑过来,却发现杜鹃举着笑脸,开得好好的。

 

杜鹃“举着的‘笑脸’”映衬出妈妈看到杜鹃花还在时的愉快心情。

 

12.示例:

她的心被孩子触动了。

她理解了孩子的做法,体会到孩子对弱小生命的呵护。

她明白了孩子在照顾自己心爱的花的同时也呵护了她的花。

 

13.示例:

渲染杜鹃花开的妖娆,为妈妈专心浇杜鹃花、拔掉儿子的“花儿”作铺垫。

 

14.示例: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用爱心(微笑)和赞美(歌声)特别是平等尊重的意识去对待一切生命。

 

追思藤子京

 

重修岳阳楼的这一年是公元一千零四十五年。

 

3年前,藤子京还在西北的甘肃泾州当知州。

那是个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凉之地。

这年9月,西夏大举攻宋,宁夏定川寨一仗,打得昏天黑地,血肉横飞。

藤子京镇守城池,手中兵卒无几。

“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会范仲淹引番汉兵来援”。

之后,他动用公款犒劳边关将士,祭奠英烈,抚恤遗属。

事隔一年,便有人弹劾(弹劾,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曲罪状)滕子京滥用公款,“其间数万贯不明”。

于是,“泾州过用公款案”闹得沸沸扬扬。

幸得欧阳修、范仲淹从中解释,方未处刑,仅贬官而已。

于是就有了“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藤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

 

岳阳这地方怎么就成了贬官们的钟爱之地?

上自屈原数起,涉足岳阳的各朝名家大都是仕途坎坷.累有贬迹。

无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也好;“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也好,只要贬官们踏上岳阳这块土地,总是文思泉诵,佳作叠出。

 

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

这一拨拨朝廷的弃儿,将热泪抛洒在岳阳楼头的时候,巴陵的山捧着它,洞庭的波含着它,分明就铸成了岳阳城头一块块苦涩的砖石,从屈夫子一直垒砌到今天。

 

那么.藤子京为岳阳留下了什么呢?

 

他留下了一座岳阳楼。

 

那古楼上写着“不以物喜”。

他是不以物喜的。

他在岳阳的3年,承前制,重修岳阳楼;崇教化,兴建岳州学宫;治水患,拟筑偃虹堤。

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此君足矣!

同朝史学家司马光赞其在岳州“治为天下第一”。

藤子京是完全有资本以物为喜的,他却不能喜,"负大才,为众所嫉",他如何喜得!

 

古楼上还写着“不以己悲”。

他又何尝以己悲之?

一个负罪的贬官,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要消沉当可消沉,论哀怨亦可悲之.而这位藤公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他是不喜不悲,不艾不怨,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于政治是如此的投入,于黎民是如此的体恤!

此种襟怀,问谁领会得来!

当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藤子京也只是“痛饮一场,凭栏大恸(恸,大哭)十数声而已”,可见其忍辱负重仍然勤于政绩的惨淡心境。

男儿有汨不轻弹,这“凭栏大恸十数声”是何等的悲怆,何等的壮烈!

 

岳阳楼是重新耸立起来了。

设若没有藤子京重修岳阳楼,何来此大观?

没有藤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有何来“先忧后乐”的《岳阳楼记》传诸后世?

范仲淹是“先忧后乐”精神的宣扬者,藤子京何以不是这精神的践行者?

 

滕子京谪守岳州3年。

于庆历七年初调任苏州,离开岳阳3个月之后不幸病逝于苏州任所,时年56岁。

《宋史》对他有这样的评价:

“宗谅(藤子京,名宗谅,字子京)尚气,惆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无余财呀!

这便是一个受诬贬官的结局。

可悲的是,当年弹劾藤子京的那个人,受命“审讯”此案,他的调查结果却是“藤子京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

可怜藤子京们已是遍体鳞伤,欲哭无泪,小人却在一旁暗自窃笑。

范相藤公今安在?

于是,让我想起了刻在岳阳楼上的那半副楹联:

“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甚么先甚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

 

(苏州市作者王和声,有删改)

 

19.我们所读的诗词中.有一些是描写塞外景象的。

请选择最能表现上文"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凉"情景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20.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赞美藤子京的?

你觉得最令人感动的是哪一方面?

请作简要阐述。

(3分)

 

21.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滕子京“凭栏大恸十数声”,这哭声为什么是悲怆而又壮烈的?

(3分)

 

22.作者为什么写《宋史》对藤子京的评价?

又为什么写当年弹劾藤子京的那个人的调查结果?

(2分)

 

23.“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3分)

 

24.联系全文看,作者“追思藤子京”的目的是什么?

(2分)[答]

 

A.探寻藤子京“谪守巴陵郡”的原因,从而为他鸣冤申雪。

 

B.表明藤子京虽一再遭贬。

但仍然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昭示藤子京的廉洁和他的“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D.赞颂藤子京“先忧后乐”的践行,呼吁藤子京的悲剧不再发生。

 

参考答案

 

19.例"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写出其他的边塞诗,内容符合要求也可)

 

20.①他“不以物喜”,在岳州“三年政治,成就三件大事”,“治为天下第一”。

他是完全有资本以物喜的;②他“不以己悲”,作为一个负罪的贬官,他不顾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于政治是如此的投入,于黎民是如此的体恤!

被冤枉和诬陷之后仍然能如此的“万家忧乐独关心”;③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不以己悲”(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21.藤子京受冤贬官,但他“不以己悲”,努力“政治”,看到重修的岳阳楼落成,他百感交集,“凭栏大恸十数声”。

说他“悲怆”.是他含冤受贬,欲哭无泪;说他壮烈,是他如此“苦涩”却仍然忍辱负重、勤于政绩,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样的襟怀何等壮烈!

 

22.表明藤子京的清廉,强调藤子京"负罪"的冤,突出藤子京“欲哭无泪”的悲剧遭遇。

 

23.面对洞庭美丽的湖光山色,那些仕途坎坷的贬官们触景生情,文思泉涌,巴陵的山、洞庭的波使地们忘却了自我,落魄的人生得到了抚慰。

这一拨拨有着人生苦难经历的“弃儿”,将热泪抛洒在岳阳楼头,铸成了岳阳的灵魂;他们用自己的"苦涩"铸就的心,投入政治,体恤黎民,让洞庭愈加壮丽,让岳阳的灵魂愈加感人。

 

24.D

 

陋室吟

 

①刘郎已远,陋室仍在。

和江淮间许多小县城里的遗迹一样:

这个曾因《陋室铭》而闻名于世的地方,现在只剩下我和阿林两个游客,在青砖院内久久地盘桓。

这时我们听见了二胡声,低缓、滞涩、又略带沙哑的二胡声。

拉二胡的是这里的看门人,坐在空寂的院内,对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陋室。

 

②于是在二胡声中,我们想起了永贞革新,想起了“二王八司马”,也想起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和一种豁达伟岸的人生境界。

当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时,历史就为“坚韧不屈,笑在最后”八个字作了一个完美的注解。

而这陋室也一如它的主人,在浮沉毁建之间一站就是千年。

 

③千年后的陋室已扩建成公园,用于纪念这位曾在和州做过两年刺史、“政擢贤良,学通经史”的地方长官。

瘦山细水、玲珑楼阁之间,那著名的《陋室铭》已被刻成了石碑。

在斗角勾檐、雕梁画柱的映衬下,这里惟一可以称“陋”的大概只有看门人那并不圆熟的二胡演奏了。

 

④断续而且低平的二胡声,拂过院内的青草,弥散在这中午淡淡的阳光下,将那一丝忧伤散尽。

忧伤散尽后,便凸现出了那一代“诗豪”二十三年不屈的贬谪生涯。

“二十三年弃置身”啊,少年白发,壮岁成梦。

刘禹锡已从人生的春天走到了暮秋时节。

可是他那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并未在秋风中凋谢,于是他高唱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唱出了一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振奋。

这是怎样一种乐观和自信,这里面蕴含了多少坚毅和顽强!

二胡声声,有如冰封下面被砥石撕裂的河水;但它却依旧坚定地流淌着,就像刘禹锡坚定地站在陋室的台阶上,以其旷达和坚韧对抗着整个朝廷对他不公正的待遇。

当刘禹锡终于又回到了长安,当玄都观里“桃花净尽菜花开”,我想他一定在会心地笑吧。

“千淘①万漉②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风云诡谲的历史在这二胡的演绎下变得简单又平静了。

但不管历史怎样简化,也简化不了那在挫折和压迫之中养成的不屈和坚强;简化不了那坚持操守、为理想而拼搏的信念。

陋室的墙上挂着十几幅人物画,标示着刘禹锡的一生。

在其中一幅画的下面,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

"当昔日靠镇压永贞革新上台的权阉幸贵们终于一个个被时间的流水和政治斗争的漩涡无情地淹没时,刘禹锡成了笑在最后的胜利者。

"但这已不仅仅是刘禹锡个人的胜利了,这已成了一种精神的胜利,一种曾激荡过"巴山楚水凄凉地"、激荡过"淮水东边旧时月"的精神的胜利。

如今这种精神经过岁月的风霜已浓缩成了一颗不屈的雄心、一腔报国的热血和一种奋发向上、永不低头的形象,如长明灯一般闪耀在后人的心中。

青青树阴下,二胡依旧,但在那不绝如缕的音韵中,我们却听出了一丝不屈和倔强,听出了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⑤抚摸着陋室前那满是沧桑的石羊,漫步在青砖地面上,听二胡悠悠地响,我和阿林沉醉在对一种性格、一种精神的感悟中。

 

注释:

①淘:

除去杂质。

②漉:

滤。

 

(泰州市选自《散文》2000年第10期,作者:

范君问)

 

2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请用上文中相关词句解说“德馨”的内涵。

(3分)

 

22.第②段中,加点的“完美的注解”具体指什么内容?

(2分)

 

23.体会第④段中“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文章中的作用。

(3分)

 

24.“并不圆熟”的二胡声自始至终都在文中“悠悠地响”,请揣摩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

(4分)

 

25.面对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刘禹锡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为霞尚满天”,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豪杰之士,请列举两个这样的人物,结合他们的有关事迹或名句作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21.本题3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许身报国,虽死不悔的豪情;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毅顽强,坚韧不拔的信念。

 

22.本题2分。

指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并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

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贬谪23年后,刘禹锡被朝廷起用,踌躇满志。

(说到“贬谪、起用、得意”之类的意思中的两点,就可得全分)

 

23.本题3分。

概括了刘禹锡历经坎坷,笑到最后的人生历程;揭示了一个人生哲理--历经磨难,坚持不懈,终能成功;深化了中心,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答到其中一点得2分,答到两点得3分)

 

24.本题4分。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

 

①二胡声是全文的一条线索(起贯穿全文的作用);②渲染孤寂忧伤的气氛;

 

③悠悠的二胡声是对刘禹锡精神品格的赞美;④勾起对刘禹锡绵绵无尽的追思;

 

⑤二胡声也是对如今陋室少有人来的叹息;⑥二胡声是对"陋室吟"的阐释、演绎。

 

25.本题6分。

人物姓名1分,列举事迹或名句1分,简要分析1分。

示例:

 

范仲淹:

面对贬谪,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利害得失,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他的忠君爱民的思想。

 

龚自珍:

面对腐朽的清政府,他辞官离京,高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他甘愿奉献以及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

 

林则徐:

在焚烧鸦片之后,遭到流放,他怀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信念,为伊犁人民修建水渠,在新疆大地上写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

 

(其他如苏轼、滕子京、欧阳修等均可,只要分析正确,符合答题要点,即可给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