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5867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我们受特殊保护.docx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学目标

1、知道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

2、懂得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我们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会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3、知道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便有效的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4、分别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三部法律的大概内容,懂得这三部法律制定的重要意义。

5、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懂得保护自己,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别了解《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三部法律的大概内容,懂得这三部法律制定的重要意义。

2、教育同学们学会保护自己,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保护自己,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三部法律的有关条文内容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今年上六年级了,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多大了?

学生回答自己的年龄。

2、大家都是十二三岁的年龄,你们知道吗?

这个年龄在法律上都会受到特殊的保护。

我们会受到哪些法律的保护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能够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法律。

3、板书课题:

8、我们受特殊保护

二、我们是未成年人

1、教师引导:

我国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根据2016年我国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1/5。

在家长的心目中,我们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让我们来听一听家长们的心声。

2、出示课本72页“活动园”,学生读一读,了解家长对我们这些未成年人的看法。

预设:

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中。

未成年人生活经验少,做事容易冲动。

未成年人自制力差,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未成年人精力旺盛,适应性很强。

3、同学们,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你们认同家长的这些看法吗?

说一说,与成年人相比,我们未成年人还有哪些特殊之处?

预设:

我们未成年人好奇心强,学什么东西都很快。

我们未成年人容易相处,适应性很强。

我们未成年人心思单纯,不会有害人之心。

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18周岁为法定成年年龄,其实在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是不一样的。

出示课本72页“知识窗”,学生读一读《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了解世界各国的法定成年年龄。

5、教师引导:

同学们,为什么法律要明确规定法定成年年龄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

因为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因此,法律要明确规定法定成年年龄。

6、出示课本73页的“知识窗”《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学生自己读一读,了解我国公民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知道不同年龄在我国法律上的意义。

师生一起学习,了解我国公民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特别引导学生了解12周岁以及14周岁这个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以及相关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规定,12周岁这个年龄是允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年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14周岁是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罚处罚的最低年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5条规定,14周岁是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行政法处罚的最低年龄。

7、教师引导:

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12周岁左右,那么12周岁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王阿姨的儿子的事例。

8、学生读一读课本73页“活动园”的文字,了解这段文字的内容,想一想,王阿姨的做法对不对?

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在家里做家务吗?

你是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的?

预设:

王阿姨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按照刘律师的说法,虽然12周岁的小学生还未成年,但是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应该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刷碗、擦桌子等等,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

三、专门法律来保护

1、教师引导:

我们大家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对于外界的影响和威胁、反抗能力都比较小,对自己的保护能力不足,因此国家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的法律,以便更有效的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那么,我国专门制定了哪些有关未成年人的法律呢?

预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讨论交流,说一说,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这些法律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制定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预设:

未成年人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整个社会的未来。

社会上有一部分违法犯罪分子,把侵害对象直接指向未成年人。

因为未成年人能力较小,对生活中遇到的危险和威胁反抗能力较小。

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制定法律不仅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同样,也是为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

《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时间及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86年通过,经200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

《义务教育法》的特点:

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2)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大概内容。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3)实践题

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本75页的“活动园”里的题目要求,想一想,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说法是否准确,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前三条的说法是对的,最后一题是错误的,因为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教师小结:

同学们,国家制定义务教育法,就是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能够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当然,这也是我们大家必须履行的义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教师出示1-2例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案例中,未成年人受到了什么侵害。

案例:

2000年4月12日夜11时,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地区43岁的农民骆淑平,因对8岁的儿子王闯多次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及说谎之事不满,遂持木把笤帚对王闯进行殴打。

王闯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去反抗,也不躲避,任母亲毒打,造成双臂及下肢大面积创伤,并引发肾功能衰竭,法医鉴定为重伤。

检察院对其母提起了公诉,房山区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审理此案,她涉嫌的罪名是故意伤害。

(2)教师引导:

同学们,近年来我国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在拷问社会道德的同时,也暴露出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3)出示课本76页的“知识窗”,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资料。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究竟有哪些内容呢?

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读一读,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预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四条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5)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行为,同学们,你们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预设:

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不够,父母总是把孩子保护得太好。

学校应该开设未成年人保护的课程,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6)教师小结:

同学们,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出示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未成年人触犯的是什么法律?

给别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案例:

张某,16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

张某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张某叫到工厂,把一些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

慢慢地,受父亲的影响,张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

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

上初中以后,张某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某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

渐地,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二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4月28日,阿城市打掉一个盗窃犯罪团伙。

案破了,按说民警应该兴高采烈,可是他们反而忧心忡忡。

因为他们抓获的“飞檐走壁大盗”竟是4个未成年的毛孩子!

最大的才12岁,最小的只有8岁。

连续5次作案,盗窃钱物价值6000余元。

(1)教师引导:

其实,未成年人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特点。

出示课本77页活动园的饼状分析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相关的文字说明,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和特点。

预设:

未成年人犯罪主要以抢劫罪和盗窃罪为主。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和形式多样。

未成年人犯罪也有很多恶性案件,所以不要低估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

(2)教师引导:

正是因为如此,为了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这部法律的大概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共分8章57条,包括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八个章节的内容,法条中明确了各级教育、司法部门、机关和社会组织及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教育、防范和矫治等职责,旨在通过全社会的关心和努力预防、减少和纠正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3)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未成年人减少犯罪,请同学们尝试从未成年人的角度,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出几点建议?

预设: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司法机关、未成年人的共同参与。

1、国家要通过立法明确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各界的预防责任,并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社会要形成保护青少年、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氛围,减少不良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

3、家庭要重视青少年价值观和情感的成长,教育未成年人具有正面的价值取向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学校要履行教育责任,不仅仅重视知识的教育,更要重视情感教育和法制教育;

5、司法机关要对未成年人犯罪实施宽严相济的政策,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以专业化预防手段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6、未成年人自己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远离不良影响,争做文明守法好公民。

(4)教师小结:

为了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我们要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而作为未成年人,我们也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国家为了我们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其中最重要的法律有三部,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希望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能够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快乐的学习生活,健康的成长。

板书设计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我们是未成年人

专门法律来保护

我们受特殊保护

教学目标

1、知道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未成年人,应当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和《儿童权利公约》,懂得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式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了解全社会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一些措施,引导学生感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对未成年人的特别关怀。

4、了解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懂得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

教学重点

懂得国家和社会为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给予的特殊关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来自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特殊关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整个社会的未来,因此,为少年儿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

2、板书课题。

二、特殊关爱,助我成长

1、教师引导:

为了保护少年儿童,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国整个国家、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特许多特别关怀。

国际社会也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2、家庭

(1)其实在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关爱了吗?

请你回忆一下,讲述自己感触最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学生分小组交流,讲述家庭关爱自己的故事。

(2)通过同学们的讲解,老师发现家庭在同学们的成长过程中的的确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与进步,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

(3)出示课本78页“阅读角”,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国际家庭日”的有关知识内容。

(4)出示“国际家庭日”的徽号标志,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国际家庭日”徽号标志的内容及象征意义。

预设:

“国际家庭日”徽号标志解释:

屋檐下心连心,象征着家庭中生命与爱。

家是温暖、关怀、安全、团结、宽容和接纳的地方。

这就是国际家庭日(自1994年起)徽号所要表达的讯息。

(5)家庭在整个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那么,在家庭中,父母应当给予未成年人哪些方面的关爱和教育呢?

预设:

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6)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在家庭中不仅不关爱未成年人,还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7)出示父母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案例,引导学生读一读。

案例:

一个5岁的女孩被父母逼着学弹钢琴,如不弹够父母规定的时间便被呵斥或打骂,她却没有一点自我保护意识,任由父母打骂。

她的父母还认为“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

一天,孩子弹钢琴时突然全身不停地抽动,破口大骂,眼鼻错位,被医生诊断为脑神经介质发生障碍的“抽动秽语综合症”,是由压力过大所致。

从此,孩子一见钢琴就犯病,家长只好将钢琴卖掉。

(8)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我国于2015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并于2016年3月正式实施。

(9)出示课本79页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宣传漫画,引导学生看一看,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内容。

(10)其实,不仅是中国,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将遏制家庭暴力,纳入法律的程序,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11月20日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目的就是为了为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11)出示课本79页“阅读角”《儿童权利公约》,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儿童权利公约》的一些知识,教师特别提醒学生:

我国政府于1992年批准了《儿童权利公约》,1992年4月1日《儿童权利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

3、社会各界的关怀

(1)过渡:

在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社会各界的关怀对儿童的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未成年人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哪些关怀呢?

(2)出示课本80页的几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我国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特别关怀。

预设:

开学第1天,交通警察到学校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

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者优惠票价。

各大网吧都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

(3)除了这些,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来自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怀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预设:

乘坐汽车、火车、飞机,未成年人可享受半票或者免票的优惠。

4、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1)教师引导: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不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

在此过程中,一些人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中,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了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留守儿童这个问题。

(2)留守儿童的概念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3)按照留守儿童的概念,统计班上的留守儿童数字。

(4)出示课本81页“阅读角”的两份饼状分析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2016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字以及年龄结构特点。

教师引导:

同学们,这份数据是2016年统计出来的。

这两年,留守儿童的数字在不断攀升,就拿我们班上来说,留守儿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留守儿童的增加,不仅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困扰,也给全社会带来了压力。

下面我们来采访一下我们班上的留守儿童们,听一听身边的留守儿童的心声。

(5)父母不在身边,生活又缺少照料,学习缺乏引导,心事无人诉说许多农村留守儿童遭遇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

同学们,今天我们以“留守儿童”为主题,分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一、留守儿童在成长中,还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二、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关心和帮助留守儿童?

学生分小组讨论,形成本小组的共同意见,在全班交流。

(6)老师引导:

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让许多农村留守儿童遭遇

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而且还发生了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侵害的事件,这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广泛注意。

(7)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对此,我们无力改变,不过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是我们全社会每个人的责任,国家、政府和社会为了关爱留守儿童,采取了很多措施。

相机出示一些国家、政府和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一些措施。

措施一:

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措施二:

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设立了“亲情电话”,还准备利用农远工程的电脑,在开通了网络之后,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服务。

让万水千山也隔阻不了“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融。

措施一:

建立了“爱心妈妈(爸爸)”值日制,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安排一名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值守“留守儿童之家”,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存在的疑惑和困难。

(8)教师小结:

同学们,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8、我们受特殊保护

特殊关爱,助我成长

家庭的关爱

社会的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