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1587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

7.2分、集水器筒体长度的确定 9

7.3压差旁通阀 10

第八章除污器、综合水处理器的选择 10

第九章管路的防腐与保温 11

9.1管路的防腐 11

9.2管路的保温 11

第十章总结 11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描述

本次制冷工程课程设计为某娱乐中心的空调制冷站工艺设计。

2类声环境功能区。

设计地点为江苏无锡。

1.2气象资料

无锡地区处于北纬31°

35′,东经120°

17′,海拔5m;

夏季大气压力为1004.4hPa,年平均气温16℃;

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通风温度31.3℃,空气调节温度34.5℃,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31.4℃,计算日较差温度6.5℃;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为28.2℃。

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季。

无锡电力相对周边地区还是不太紧张的。

1.3设计参数

①冷冻水供回水温度7/12℃

②冷冻水供回水温度32/37℃

③建筑物最大高度H=40m

第二章冷负荷计算

知本建筑的空调冷负荷(4400)kW:

其中新风机组负荷:

(500)kW,风机盘管负荷:

(1800)kW,组合式空调处理机组负荷:

(2100)kW。

第三章制冷机组方案选择

3.1总冷量的计算

根据本建筑的总冷负荷为4400KW,可计算制冷机房的总冷量为:

Qj—总冷量

Qz—实际负荷

A—冷损失附加系数,取0.05~0.2.这里取0.1

所以Qj=(1+0.1)*4400=4840kW=4162400kcal/h

3.2方案比较

本次设计采用水冷式电动压缩式制冷机组;

下面是各方案的分析比较如下表:

方案一

方案二

型号

螺杆式YSFXFXS55CLE

离心式19XR4141386CQS

机组

制冷

kW

1642

1758

TR

467

500

输入功率

304

333

满负性能

kW/TR

0.651

0.666

COP

5.401

5.279

电机功率

额定电流

A

529

571

星型

1125

1122

蒸发器(冷冻水)

流量

l/s

78(280.58m3h)

84.0(302.16m3h)

压力

kPa

93

76.1

接管尺寸

mm

250

DN200

冷凝器(冷却水)

94(338.13m3h)

100.4(361.15m3h)

88

78.4

300

机组尺寸

4560

4365

2057

1908

2496

2153

重量

运行

kg

11809

7970

吊装

13046

6684

制冷充注

(R22)907

(R134a)413

※冷却水进/出水温度32/37℃;

冷冻水进/出水温度12/7℃

3.3方案的选择

选三台冷却机组。

电力驱动的冷水机组时,当单机空调制冷量φ>1163kW时,宜选用离心式;

φ=582~1163kW时,宜选用离心式或螺杆式;

φ<582kW时,宜选用活塞式。

COP值方案一大于方案二。

考虑节能选用方案一。

第四章冷却塔设计计算

由于冷却塔台数与制冷主机的数量一一对应,可以不考虑备用。

因为有三台机组,所以选三台冷却塔。

①冷却水量

富裕系数0.05~0.1。

338.13×

3=1014.39m3h

②进/出水温度

进水温度37℃,出水温度32℃

③环境空气的湿球温度

28.2℃

④噪声

≤60/50dB

⑤飘水率:

一般常规冷却塔飘水率为0.2~0.3%

DFT-375L

马达

kW·

台数

5.5·

2

温度℃

湿球温度

28

重量(kg)

自重

2550

进水温度

37

转运重量

5800

出水温度

32

配管尺寸

(mm)

进水管

200

温差

5

出水管

150

冷却水流量(m^3/h)

355

溢水管

50

外形尺寸

W

6890

排水管

L

3230

手动、自动给水管

40

H

4150

风扇

ψD·

2130·

噪声dB(10米处)昼/夜

51.5/44.5

第五章水泵

5.1冷冻水泵计算选型

5.1.1冷冻水泵扬程的组成

①制冷机组蒸发器水阻力:

9.3mH2O/台

②末端装置阻力:

(20~50kPa)4mH2O

③管路的阻力:

10mH2O

④调节阀阻力:

二通调节阀4mH2O

⑤分、集水器阻力:

一般3mH2O

水泵总扬程H=30.3×

1.1=33.3mH2O

5.1.2冷冻水泵的流量计算

水泵流量由制冷机的额定水流量在加上富裕系数(5%~10%)确定

根据制冷机组的要求,实际流量为Q=(1+10%)*3*280.58=925.9m3h

5.1.3水泵并联同时使用时的衰减问题

两台水泵并联时总流量为单台流量的1.9倍,三台水泵并联使用时总流为单台流量的2.51倍,四台水泵并联使用总流量为单台流量的2.84倍。

这里,选择三台水泵并联考虑衰减420*2.51=1054.2m3h>

925.9m3h

5.1.4冷冻水泵的型号

m3h

扬程

m

转速

r/min

功率kW

效率

%

汽蚀余量m

轴功率

250S65A

342

61

1450

77

110

74

3.1

485

420

48

88.5

77.7

540

98

75

5.2冷却水泵计算选型

5.2.1冷却水泵扬程的组成

①制冷机组冷凝器水阻力:

8.8mH2O/台

②冷却塔入水压力:

5mH2O

④压水高度:

5mH2O

水泵总扬程H=28.8×

1.1=31.7mH2O

5.2.2冷却水泵的流量计算

根据制冷机组的要求,实际流量为Q=(1+10%)*3*338.13=1115.8m3h

这里,选择三台水泵并联考虑衰减485*2.51=1217.35m3h>

1115.8m3h

5.2.3冷却水泵的型号

250S39

360

42

54.2

76

3.2

380

39

61.5

83.6

612

67.5

79

5.3补水泵计算选型

5.3.1补水泵的扬程

补水泵的扬程Hp不应小于补水点压力加30~50kPa的富裕量。

Hp=40+5=45mH2O

5.3.2补水泵的流量

正常补给水量为循环水量的1%,但是要考虑事故补给水量,因此补水泵的流量通常不小于正常补水量的4倍,富裕系数5%~10%。

Q=925.9×

1%×

(1+10%)=10.23m3h

补给水泵宜设两台,一用一备,以保证系统的可靠补水。

5.3.3补给水泵的型号

IS50-32-200

7.5

52.5

2900

2.82

5.5

38

2.0

43

12.5

3.55

2.5

15

3.85

51

第六章定压罐、软水器、软化水箱计算选型

6.1定压罐的选择

Vp=A×

Q/∆t×

1/B×

10-3

Vp:

有效容积,m3;

A:

水的膨胀系数,0.024;

Q:

总冷量,kcal/h;

∆t:

冷冻水进出水温差,5℃;

B:

经验系数,15~20,取18。

Vp=0.024*4162400/5*1/18*10-3=1.11m3

规格型号

管体高度H(mm)

进出水管径DNmm

总容积V(m3)

调节容积V(m3)

参考供水量Qm3h

(kg)

SQL800

*0.6

2400

1.14

0.5

12-20

*1.0

613

*1.6

2420

850

6.2软水器的选择

根据补水量10.23m3h,选择全自动软水器。

ZX-RS-B-900

盐耗量(kg)

91.2

产水量m3h

12.0-20.0

进、出水管径

DN50

罐体D×

数量

900×

1850×

1

运行重量(t)

2.43

盐箱D×

930×

1250×

外形尺寸L×

2100×

1100×

树脂量(L)

750

运行方式

单阀单罐,流量控制

6.3软化水箱的设计

软化水箱容积按系统水量的8~24%计算,系统大时取低值。

一般取10%。

V=44.4*10%=4.44m3取V=5m3,尺寸为2400×

1600×

1500

第七章分、集水器设计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型号相同,选定一个,另一个随之选定。

7.1分、集水器筒体直径的确定

7.1.1接、配管直径的确定

设计比摩阻100~300Pa,用鸿业水力计算器,求得直径。

进、出口总接管

新风机组配管

风机盘管配管

空调处理机配管

冷负荷(kW)

4400

1800

2100

水流量(t/h)

756.8

86

309.6

361.2

标准管径

DN350

DN150

DN250

7.1.2筒体直径的确定

水流速度设定为0.3m/s,工作温度为10℃。

因为总接管流量685.79(900mm)<

756.8<

846.75(1000mm),所以筒体直径定为1000mm。

相应的筒体封头高度275mm,排污管径为100mm。

附加100mm的备用管。

7.2分、集水器筒体长度的确定

L=130+L1+L2+…+Li+120+2h

L1=d1+120=350+120=470mm

L2=d1+d2+120=350+150+120=620mm

L3=d2+d3+120=150+200+120=470mm

L4=d3+d4+120=200+250+120=570mm

L5=d4+d5+120=250+100+120=470mm

L6=d5+120=100+120=220mm

所以L=130+470+620+470+570+470+220+120+2*275=3620mm

7.3压差旁通阀

公称直径mm

阀长mm

流量系数m3h

ZY-4M-16

480

340

第八章除污器、综合水处理器的选择

除污器和综合水处理器的型号是按照接管直径选定的。

进出水管径(mm)

处理流量

功率

外形尺寸(mm)

罐体直径Φ×

Η

排污口径

Φ1

HJ/1.0-350

350

640~870

270

720×

1850

DN80

950

843

HJ/1.0-400

400

870~1130

310

2050

900

除污器选择Y型除污器。

管径

H1

有效过滤面积m2

220

130

0.01161

第九章管路的防腐与保温

9.1管路的防腐

非镀锌钢管表面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道,明装管道再刷银粉两道;

镀锌钢管表面缺损处刷防锈漆一道,银粉两道。

9.2管路的保温

保温材料采用PVC难燃橡塑保温管材,厚度为:

冷水管25mm,凝结水管13.0mm,所有缝隙均要求用专用胶水粘接严密,不得存在漏气现象,且冷冻水管与支吊架之间应做经过防腐处理的木垫块,具体做法参见《通用图集91SB-6》。

第十章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为期两周。

说实话我做的很辛苦,所有数据、公式、图表都是经过反复思考最后才定下来的。

好在有老师不断的鼓励,同学们不断地帮助,使我有了勇气与决心完成设计。

虽然本次课设距离实际工程标准差很多,但是我用心去做了。

通过课设的磨砺为我今后的实际工作积攒了宝贵的经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此特向辛勤工作的建环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参考文献

1.马最良,姚杨.民用建筑空调设计(第二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陆耀庆主编.供热通风设计手册,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陆亚俊主编.建筑冷热源,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宋孝春.民用建筑制冷空调设计资料集,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北京: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