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6111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

《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docx

行政管理本科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

           (第1-3章)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活动 公共行政学;2、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3、比较分析 案例分析;4、公共权力 

           公共事务;5、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6、政府官员 政府公职人员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7、公共权力 公共社会;8、政治实体 

           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9、元政策 基本政策;10、事实 价值;            

           二、选择题:

1、D 2、C 3、A 4、B 5、D 6、B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答:

1、目的不同。

公共管理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主要给特定社区的人们提供非营利性的产品或服务,其目的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以营利为目的。

(2)限制因素不同。

公共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管理则不同,法律在其活动中仅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它的原动力就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

(3)物质基础不同。

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发行债券,是公共的,必须公开化;而企业管理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投资的回报,来自于所获得的利润,不需要公开化。

(4)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

公共管理人员是选举或任命而产生的,主要依赖于政治才干和政治倾向性,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

(5)绩效评估不同。

公共管理评估的主要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好坏、减少各种冲突的程度、公共工程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及其消耗程度等,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的评估指标主要是销售额、净收益率、资本的净收益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程度、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等,偏重于经济效益。

           2、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答: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举例说明)

           3、简述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

           答:

答:

(1)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

(2)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3)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4)进行收入和财产的分配;(5)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4、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

           答:

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

           政府失效论是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和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的局限和失败问题。

           政府失效的表现及原因:

(1)公共政策失效;

(2)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

           5、简述公共政策规划主体和基本原则。

           答: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

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其他机构。

基本原则是:

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和优化原则。

           6、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

           答:

(1)政治因素:

政策的特性(如:

复杂性和合法性)影响政策的执行;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包括:

权力分配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社会利益格局影响政策的执行;

(2)行政因素:

政策执行机构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条件包括:

职权明确、保证执行权威、有执行保护);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如:

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等);政策执行的资源(如:

人力、物力、财力等);(3)沟通因素: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人们了解某项政策的意图;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做好政策执行中的交流(内外横向交流、上下协调)。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观点: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的职能特点是:

政府对社会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全能的政府”,实行一种“命令式经济”。

弊端:

(1)政企不分,政事不分;

(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3)权力过分集中;(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

(1)改变管理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

(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2、谈谈对公共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和主要障碍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观点:

公共政策的评估障碍表现在:

(1)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

(2)政策效果的多样性;(3)政策资源的阻滞性;(4)政策问题的复杂性;(适当举例说明) 

 

作业2

第4-6章)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公共利益 社会公共事务;2、政府组织 非政府公共组织;3、结构及其功能;4、外部环境的 

           原有的状态;5、“以人为本”;6、政务官 事务官;7、《政府公务员暂行条例》;8、国家公务员;9、预算会计 

           政府审计;10、公共财政是“市场”的财政 公共财政是“公共”的财政;

           二、选择题:

1、B 2、A 3、A 4、C 5、C 6、A

           三、简答题:

           1、简述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

           答:

构成公共组织的基本要素是:

组织人员、物质因素、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责分配、规章制度;

           2、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

           答:

(1)职能目标原则;

(2)完整统一原则;(3)精干效能原则;(4)法制原则;(5)职、权、责一致原则;(6)人本原则;

           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答: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1)人力资源的获取(规划、录用和选拔);

(2)人力资源的发展(整合培训、职业发展、管理发展、组织发展);(3)人力资源的激励(联结报酬与绩效、工作再设计、提升工作的满足感、绩效评估);(4)人力资源的维持(人际关系和沟通问题、员工福利问题、工作环境问题、职业安全问题);(5)人力资源的研究(政策、规则、技术、方法);

           4、简述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精神。

           答: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精神是:

(1)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2)把组织看作整体,不仅开发“力的资源”,而且开始走向开发组织、整体的“心的资源”,注重整体效益、群体目标、团队精神;(3)在管理原则上既强调个人又强调集体;(4)在管理方法上既强调理性又强调情感;(5)在领导方式上既强调权威又强调民主;(6)在管理实践中既强调能力又重视资历。

           5、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答:

(一)资源配置的职能:

1、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2、矫正外部效应;3、对不完全竞争的干预;

(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1、经济公平:

强调投入与收入的对称(等价交换、按劳分配);2、社会公平:

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个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调节贫富差距);(三)稳定经济职能:

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适当举例说明)

           6、简述国家财政预算的原则。

           答:

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是:

(1)完整性原则;

(2)统一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4)公开性原则;(5)年度性原则;(适当举例说明)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的认识。

           参考观点:

公共组织变革的动力是:

(1)环境:

经济状态、政治格局、法律制度、道德规范、文化观念、民族意识等;

(2)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办公自动化技术等;(3)目标与价值观的变化;(4)职能的变化;(5)组织成员的心理:

动机、愿望、态度以及与之相一致的群体效应等;(6)专家的分析和论证(是特殊的动力);公共组织变革的阻力有:

认知、利益、成本、组织惰性、变革的不确定性;消解阻力的对策有:

(1)客观分析变革的动力与阻力;

(2)精心设计方案,加强改革宣传;(3)进行人事调整,做好组织保证;(4)提高普通工作人员对组织变革的参考与保障;(5)正确运用组织动力,消除对变革抵制心理;(6)强化革新行为;(7)折中妥协;(8)提高领导者自身素质,完善领导行为方式;(9)妥善安置因改革而受到冲击的人员;(适当举例)

           2、谈谈你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内在运行机制的认识。

           参考观点:

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运行机制包括:

(1)分类机制。

主要是职位分类,以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为核心;

(2)竞争机制。

包括: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工作分析与职位分类、考绩考核、功绩晋升、适才适用、同工同酬、劳酬相符等;(3)保障机制。

主要包含:

公务员的职业身分保障、政治权利保障、经济权利保障、救济权利和其他法定权利的保障等;(4)激励机制。

现代公务员制度中,激励机制通过以下管理环节和措施予以保证:

人事奖惩、考绩考核、职务升降、在职培训、工资晋级、辞退和奖金等;(5)更新机制。

包括:

退休退职、教育培训、交流调配、任职回避、辞职辞退、双向选择和人才市场完善等;(6)监控机制。

监控包括:

公务员的纪律、行政惩戒、人事档案等。

(适当举例)

 

作业3

(第7-9章)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

           1、数据 信息接收者;2、了解 知悉;3、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信息;4、经济绩效 社会绩效 政治绩效;5、设定与实现 

           系统评估;6、绩效管理 行为主体 尽可能准确的评价;7、价值 不同文化;8、公共管理主体 义务;

           二、选择题:

1、C 2、C 3、A 4、D 5、C 6、B

           三、简答题:

           1、简述知情权和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含义。

           答:

公民知情权也可称了解权和知悉权,其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

广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与权利;狭义的知情权是指公民知悉、获取政府行政信息的权利。

政府信息公开包括:

1)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公开;2)政府向社会和公民公开信息。

           2、简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

政府信息资源的主要内容包括:

1)政府决策信息;2)服务信息;3)反馈信息;4)政府间交流信息。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包括:

对信息内容的管理、与政府信息开发和利用有关的决策、计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等活动,以及与资源有关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资金管理、技术管理、标准管理等;

           3、简述绩效管理的特点。

           答:

绩效管理的特性表现在:

(1)讲究结果导向;

(2)注重组织绩效;(3)重视动态管理;(4)强调战略管理;(5)关注系统管理。

           4、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标准。

           答:

绩效评估的标准有:

(1)经济标准:

以最可能低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

(2)效率标准:

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心的是我们如何在可供利用的资源的条件下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3)效果标准:

关心社会情况是否得到改善,管理活动是否满足了社会公众的需要;(4)公平标准:

关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平等性;(5)责任标准:

政府承担“公仆责任”能否反映了公众的意志。

           5、简述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

           答: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包括:

(1)公共管理理想;

(2)公共管理态度;(3)公共管理义务;(4)公共管理技能;(5)公共管理纪律;(6)公共管理良心。

           6、简述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

           答:

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包括:

行政控制机制、立法控制机制和司法控制机制。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所产生影响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观点:

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对公共管理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促进使公共管理的一次次变革:

(1)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如:

“数字化生存”、“电子化生活”、“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

(2)信息技术为公共管理的变革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空间,使人们对公共管理的变革,对政府的期望变为现实,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公共管理民主化的进程;(举例说明)

           2、谈谈你对“用户满意原则”基本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观点:

效率原则一直是评价公共部门绩效的最高标准,但极端地奉行效率至上的评估标准,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1)效率至上使人们忽视了公共部门的核心价值(公平和民主);2)效率至上使人们专注于公共部门活动本身,而忽视了其活动的价值前提(是否满足公众需求和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3)效率至上使测评偏向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4)效率至上容易使人为达到目的而的择手段。

           公共管理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管制而是服务。

作为其服务对象的社会和公众自然成为公共部门环绕运行的中心。

公共服务对象就是顾客或用户,只有当公共服务满足其用户的需要并为用户所接受,才是有绩效。

为此,考察公共服务所做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和公众的需要,社会和公众对这种服务是否感到满足,这一种政府绩效评估上的全新价值取向,就是“用户满意原则”。

           要使用户满足,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必须明确公共管理的具体服务对象;2)要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结构;3)要建立与用户(公众)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

           公众的满意程度,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评估分析:

税负水平、受益程度、投诉申诉、工作效率。

           (适当举例)

           3、谈谈你对公共管理伦理化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观点:

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必然性是:

1)公共管理过分追求科学化、技术化而忽视公共管理的伦理化,会导致公共管理的畸形化;2)公共管理的政治学解释和经济学解释在实践中也表现了明显的缺失;3)政府无法在政治和经济职能之间取得平衡,必须走公共管理伦理化的道路。

(举例说明)

           公共管理伦理是指公共管理过程中被人们共同认可的价值准则,这些准则不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尊重、诚信、公正、廉洁、负责、民主、程序正当等价值取向。

           公共管理伦理的结构可分为:

公共管理伦理意识、公共管理伦理行为、公共管理伦理评价和教育活动三个方面。

其中,公共管理伦理意识包括:

公共管理主体的准则意识、伦理责任意识和伦理目标意识。

           公共管理伦理的功能是:

1)导向功能;2)规范功能;3)效益功能;

           公共管理伦理的内容包括:

(1)公共管理理想;

(2)公共管理态度;(3)公共管理义务;(4)公共管理技能;(5)公共管理纪律;(6)公共管理良心。

           公共管理伦理化的建设需要做好:

(1)公共管理伦理的立法;

(2)加强公共管理伦理的管理,包括:

设立公共管理的伦理道德机构和加强公共管理道德的职业训练。

           (适当举例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