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6139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docx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书

 

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

 

设计方案及施工说明

 

天津市亚控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9年3月13日

 

一、项目概述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北辰核心区1号综合能源站自控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包括:

能动设备监控、能源计量管理、热网监控、燃气锅炉监控、安防监控、智能信息化管理。

2、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其它有关的国家及地方现行规程、规范

3、控制内容:

冷水机组监控系统、地源热泵监控系统、燃气热水锅炉监控系统、热水机组监控系统、生活热水和换热监控系统、地热井泵房监控系统。

4、控制系统组成:

a、系统采用能效监控平台系统,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技术目标。

系统由控制工作站(即上位机)、PLC控制器和末端采集和执行设备三部分组成。

上位机以图形和菜单的形式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方便对系统进行管理,并承担控制模型中较为复杂的计算。

以及系统运行数据的管理,显示系统运行控制状态、各设备启停状态、各电动阀门开启度及关闭状态、所有远传温度计及压力表参数显示、各种运行数据的存储和显示等;下位机除提供底层输入输出操作外,还承担简单的闭环控制并预留10-15%的余量,下位机在脱离上位机时能维持设备的基本运行。

b、监控中心设于能源站控制室内,各监控子系统数据统一汇聚到控制室操作站。

5、控制对象:

a、启停控制:

地源热泵机组、冷水机组、热水机组、换热机组等的启停控制;各机组的负荷侧循环水泵、冷却侧循环水泵、热水机组循环水泵、冷却塔风机等的启停控制。

b、开关及开度控制:

控制管路系统各部位电动阀的开关及电动阀开启度控制并在上位机人机界面显示。

c、量度负荷侧分集水器之间的压差,控制其旁通阀的开度,维持压差平衡。

e、量度锅炉热水系统分集水器之间的压差,控制其旁通阀的开度,维持压差平衡。

f、根据冷却水回水温度,控制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调节冷却泵的频率。

g、根据负荷需求,设置时间和冷热量控制的上下限范围,防止机组的频繁启停。

h、量度冷冻水供回水温度,计算空调实际冷负荷,根据冷负荷确定开启冷水机组台数和开启顺序,夏季冷机开启顺序为:

优先开启地源热泵机组-再根据冷量需求开启水源热泵机组或单冷冷水机组。

i、量度供暖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计算供暖空调实际热负荷,根据热负荷确定开启供热机组台数和开启顺序,冬季供热机组开启顺序为:

优先开启地热井水一次换热机组-再开启水源热泵第一级机组-在开启水源热泵第二级机组-在开启地源热泵机组-最后开启燃气热水机组。

j、设时间控制,调节各系统的电动阀门,完成值班供暖模式的自动运行,时间的设定由现场调节确定。

k、控制系统不得破坏地源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冷水机组、锅炉、换热机组等设备的内部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事故报警系统等,对各设备的内部各种参数只进行读取,不进行控制,控制只限于开关机,设定温度等。

l、各变频水泵根据压力或温度需求等参数进行变频调节。

m、地热井潜水泵的启停及流量控制,回灌量测量,地热井泵房控制系统由北区能源站控制系统统一控制。

6、检测内容:

a、温度检测: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地源侧供回水温度、供暖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热水机组供回水温度、地热井水供水和回灌水温度、地热井水一次换热后水温度、地热井水二次换热给水源热泵机组源水温度。

b、压差检测:

负荷侧供回水压差检测、地埋侧供回水压差检测、热水机组供回水压差检测、换热机组一次侧和二供回水压差检测、地热井水供水和回灌水压力检测,粗过滤器和精细过滤器两侧压力检测。

c、水流开关信号检测:

各机组负荷侧水流开关检测、各机组地埋侧和水源侧水流开关检测、热水机组水流开关检测、各机组冷却水水流开关检测、各换热机组一次侧和二次侧水流开关检测。

根据水流开关信号,自动控制相应机组的开启和停机。

d、能耗监测:

①电计量:

高压侧总计量、低压受总计量、各出线开关计量,动力、照明、维修分开计量;②燃气进户计量,③自来水计量:

自来水进户计量、生产用水计量、生活用水及计量,④热计量:

一次网总供热量、分户计量;⑤冷计量:

总供冷量、各建筑单体冷量。

7、连锁和保护:

a、根据温度检测信号和节能及值班供暖模式等控制要求连锁开启和关闭各机组,根据控制要求连锁各机组的开启和关闭。

机组开启顺序:

冷冻水泵(负荷侧泵)-冷却水泵(地埋侧泵)-冷却塔-冷机(热泵机组),停机时顺序相反。

b、根据压差检测信号连锁控制供回水之间的电动阀调节水量平衡。

c、根据水流开关检测信号控制机组的启停。

d、根据各检测信号连锁安全保护装置并设置报警装置。

e、控制系统不得破坏地源热泵机组、水源热泵机组、冷水机组、热水机组、换热机组等设备的内部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事故报警系统等,对各设备的内部各种参数只进行读取,不进行控制,控制只限于开关机,设定温度等。

f、根据生活热水需求及供热负荷变化确定开启地热井水给生活热水换热提供一次热源,生活热水需求连锁开启或关闭燃气热水机组给生活热水换热提供一次热源,生活热水换热顺序为:

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地热井水换热系统-燃气热水机组换热系统。

8、控制系统通讯协议:

a、系统通讯协议采用MODBUS通讯协议。

考虑到地热井泵房位置较远,采用光纤通讯。

本系统还为BAS提供标准MODBUS/TCP接口,使BAS无需附加设备就能接纳本系统。

b、单体楼建筑总进阀门和温度传感器BAS楼宇系统采集后,通过MODBUS/TCP协议开放与能源站自控系统,BAS楼宇系统只进行采集和转发给能源站自控系统,不做控制。

9、安防监控:

在重点区域安装监控摄像头和门禁系统,整个能源站都处于监控范围内,实现监控无死角。

各门洞进出口均有门禁系统,只有授权人员才能凭卡或密码进入。

10、设备安装说明:

a、壁挂式现场控制柜的安装高度为:

机柜底部距地面1、2~1、3m。

落地式现场控制柜要求安装时机柜后门距墙大于0、8m。

b、所有机房配电室和控制室需要安装防静电地板,以保证人员操作安全。

c、现场传感器、电动阀等设备安装时需按自控原理图标明设备号,方便接线调试。

11、电缆选型及敷设说明:

a、所有控制电缆均采用RVVP型聚氯乙烯绝缘屏蔽电缆和RVV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b、所有电缆均采用穿保护管及沿电缆桥架敷设的方式。

c、电缆桥架沿顶部敷设,应尽量避开空调管路及给排水管路,由施工单位具体安排。

d、所有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均应可靠接地。

e、子机房内控制线时,做好线路标识,导线的两端均需要表明线路号。

12、与第三方设备的接口说明:

a、各配电箱、控制箱订货时应将箱内自控要求的设备一并考虑加工制作。

b、与自控相关的设备的配电箱、柜内应为自控留出接线端子排及电源接线端子。

c、与自控有关的机组、水泵、风机、变频器、空调的配套控制装置接口需提供标准MODBUSRTU通讯协议,并需根据自控需求设置ID。

d、每一处受控设备配电柜需预留远程控制端子、手自动端子、运行状态端子、故障端子,并具有远程控制与本地控制转换开关。

e、每一处受控设备配电柜如有变频需在满足d条同时,还需预留变频频率控制端子和频率反馈端子。

二、智能化能源管控方案简介

1.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快速增长,建筑节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我国节能的重点,节能优先已成为我国可持续能源的战略决策。

随着我国建筑的不断增多,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建筑能耗也随之迅速增加起来,给我国能源结构带来巨大的挑战。

建筑节能首先要从能源站节能,使用各种技术(如节能材料、区域能源系统、自控系统、仿真设计等)降低建筑在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建筑节能技术在缓解我国能源压力的同时,也降低了建筑的运行成本,因此受到政府、企业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要实现能源站的节能目标,只有把分离的设备、功能、信息有机整合为一体,才能使建筑物智能化,从而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功能环境。

2.系统建设的目的

采用当前比较成熟的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中央空调系统紧密结合,协同工作,高效运转,节能降耗的优化组合控制系统是项目建设的出发点。

 

自控系统的目标是实现整个区域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节能,使其能根据实际用户的用冷或用热情况,有针对性的调节水泵、冷水机组、冷却塔等设备,调节供冷量或者供热量。

通过优化调度和有效控制,在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收益及管理收益。

系统集成后实现的供能

智慧供能智能化能源控制系统及平台主要包括:

供热锅炉的控制系统、换热站的自动控制系统、制冷空调设备的控制以及智慧供能的软件平台等产品。

整套智慧系统可以作为能源的分析平台,结合热力站、换热站及供热工况运行特点,以热力站、换热站运行管理为主线,集现场流程图组态及浏览、实时数据查询、实时历史曲线分析、供热参数分析、能耗分析于一体,实现供能过程管理信息的可视化,用以优化资源,降低能耗。

3.各子系统控制简介

①、锅炉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区域化供热中对热源的全自动控制。

全自动控制包括对锅炉的运行控制、后级的换热控制以及整体系统的数据采集等全套流程。

该系统用于保证热源的可靠稳定供应,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省能耗。

②换热站是整个热网系统中最核心的环节,它将一次侧高温水通过热交换器换成可以直接进入用户末端的采暖热水。

换热站控制系统是集中供热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现场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和远程通讯设备。

换热站控制系统既可独立工作,也可以接受调度中心的监督指导。

换热站的完全自动化无人值守控制包括如下内容:

供水温度自动调节、循环泵自动调节、补水泵自动定压、报警管理。

③制冷系统方案设计

a、冷冻水系统包括:

冷水机组优化调度、冷冻水泵优化调度和冷冻水泵变频控制。

在控制供回水温差恒定的主控策略上,引入最不利回路的供回水压差作为前馈控制,增强系统对于用户负荷的变化的鲁棒性,同时也降低了压力在管道、阀门上的损耗。

 

  因为制冷的需要,主控制回路为恒定温差控制。

可根据实际要求选择控制最不利回路温差(或者母管供回水温差)作为被控主参数,并设置目标值△T(如5℃);温差的设定值可根据季节变换、室外环境的变化以及峰谷时间段自动或人工设定。

被控对象是反应用户负荷的实际变化的供回水温差,如果不引入前馈控制,很难实现快速稳定的控制,也不利于节能降耗。

因此,系统在设计冷冻水变频控制时加入前馈量:

根据计费系统提取用户总的冷量负荷N总,以及最不利回路温差、压差变化、供水压力、供回水温差、环境温度、湿度、流量等参数综合分析判断,实现对正在运行的冷冻泵的前馈控制,以期实现用户负荷变化的快速响应控制。

 

b、冷却水子系统方案设计 

  冷却塔和冷却水泵的合理调度对流量的调节是有限的,还需要通过调节水泵的变频器实现对流量的精准的调控。

具体内容为:

根据冷却塔出口温度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偏差,以及冷却水供水母管温度,有限度的调节水泵的工作频率,达到对流量进一步精确调控的目的,从而达到对冷却塔出口温度(及冷却水回水温度)的精确控制。

 

  因制冷要求冷却水温度保持恒定,因此主控回路为恒定温度控制。

系统选择冷却塔出口温度为被控参数,并设定目标值T供(如32℃);温度设定值在运行中是可以改变的,影响因素有环境湿球温度、冷水机组组合方式、冷却塔风机运行台数,以及冷却泵的运行台数,在满足冷水机组对冷却水温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冷却系统的综合能耗最低,从而实现经济运行的目的。

主控制回路的被控对象是冷却塔出口温度,具有大延迟的特点,所以采用串级过程控制,将冷水机组冷凝器的出口温度引入,使变频器根据冷水机组负载变化而做出快速响应控制,克服系统延时对控制的影响,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④软件系统平台是整个能源管控系统的监控管理中心,承担着系统运行状态监测、运行参数设定、负荷预测、调度指挥、统计分析、故障预警等多重功能,是保证监控系统各项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

软件平台是最新一代智能化能源管控监控管理软件,构建于世界先进的物联网、NET技术平台,全面支持XML技术,纯粹的B/S结构,基于Internet和无线网络技术,支持从工作站到掌上电脑等本地、远程和无线终端设备连接,具有高度稳定性、可靠性,同时具有极大的系统伸缩性,支持海量数据存贮及数据分析和发掘。

4.管理系统功能及控制策略:

(1)手动控制:

通过现场控制器直接输入控制参数,可以直接控制电动阀门开度、控制温度、控制补水压力等;

(2)气候补偿控制:

系统能够自动采集室外温度,根据预设的气候补偿曲线来调整电动阀门的开度,从而保证二级网或公共建筑供热温度达到规定参数。

(3)室温控制:

系统能够自动采集建筑室内温度,根据设定的室内温度来调整电动阀门开度,保证用户室内温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4)分时控制:

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用热特性来制定建筑用热控制模式,对于公共建筑,可以在白天保证用户室内温度,在夜间保持值班温度,节约热量,降低运行成本。

(5)周末及节假日控制:

对于公共建筑,可以设定周末及节假日控制曲线,在周末及节假日可以按照特定曲线运行,维持低供热参数,可以节约热量,降低运行费用。

(6)补水控制:

控制器能够设定二级网补水压力,系统能够根据设定补水压力来控制二级管网补水电磁阀的开关,保证二级管网定压值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7)综合控制:

上述控制模式可以单独设定及运行,也可以将上述各种控制模式集成设定,形成一套综合的控制模式,满足换热站及公共建筑的各种用热模式需求。

5.供热运行调度管理系统:

5.1、基础数据管理

(1)数据存储:

通过与换热站和公共建筑控制器实时通讯,可以将换热站和公共建筑的实时运行参数传输到调度管理中心,存储到管理中心大型数据库中,系统可以存储长期运行数据,用于供热生产管理、考核、分析、控制。

(2)控制策略的制定和数据下载:

在供暖开始前,调度公司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全网运行方案来编制每个换热站及公共建筑的控制策略、控制曲线及控制参数,可以通过网络将采暖期的控制策略、控制曲线及参数提前下载到每个控制器中,控制器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按照规定的控制曲线及控制参数运行,保证供暖开始时所有的控制系统都能够及时、可靠地投入运行。

对于没有联网的控制点,可以在现场通过笔记本电脑将控制曲线及参数下载到控制器中,也可以通过控制器显示器将参数手工录入到控制器中。

(3)数据查询:

系统可以以图形化及数据表形式查询控制器的所有运行参数,包括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系统可以显示工艺流程图画面及动态运行参数。

(4)远程控制:

调度中心管理人员可以随时调节、控制每个换热站及公共建筑的电动阀门,来改变换热站或公共建筑运行参数,调度管理人员也可以随时远程调整修改控制器的控制策略、控制参数和控制曲线,调整换热站和公共建筑的用热特性。

(5)统计分析:

系统能够对采集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分析,包括实时数据对比分析(压力、温度、流量、热量、阀门开度等),数据分析方法采用分析图表(曲线、柱图、饼图等)和数据表结合的方式分析,也可以将多参数一起进行历史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根据历史数据形成日、周、月等多种报表,并对所有热力站及公共建筑的重要参数汇总报表。

5.2、能源管理与能耗分析

  控制系统具有流量、热量计量功能,通过控制系统,可以把现场的流量、热量数据传输到管理中心,包括瞬时量和累计量,同时系统能够通过输入面板将换热站的水耗、电耗数据输入到控制器中,通过通讯系统将能源数据传输到管理中心,进行换热站和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统计分析,能源分析系统还可以和收费系统、气象数据系统实时连接,可以根据气象数据和经营收费系统供热面积数据对换热站和公共建筑的综合能源消耗进行专业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可以找出能源总耗、单耗最高的换热站、建筑、供热处及供热分公司,也可以通过连续分析数据曲线,找到供热异常的换热站和建筑,及时发现供热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为热力公司节约能源,降低运行费用。

5.3、热网动态平衡分析与控制

  全网动态水力平衡分析计算:

系统能够根据换热站及公共建筑的实时数据,对全网进行动态的水力平衡分析计算,通过水力平衡计算,系统能够自动生成全网动态水压图,同时能够计算全网最不利点及最不利点参数,通过水力计算分析,系统能够对全网所有站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查询全网热源、换热站、公共建筑、管道的所有运行数据,包括压力、温度、流量、热量、压降、管网热损失等数据,系统能够找到全网供热参数最高的站,也能够找出全网不符合供热参数条件的站,为管网自动调节、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全网动态平衡控制功能:

系统能够根据动态水力平衡分析计算结果,确定全网综合调节控制方案,系统能够分析计算出在当前热源输出条件下全网最佳的平衡控制方案,根据全网控制方案可以确定每个换热站和公共建筑的供热调节参数,通过通讯系统自动将控制数据下达到每个控制器中,实现全网自动平衡控制。

初调节控制:

在供暖准备期,系统能够根据全网负荷、管网特性、热源参数等,自动进行全网初调节计算,系统能够计算出每个换热站和公共建筑的阀门初始开度,通过通讯网络自动将阀门初调节参数下达到控制器中,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管网初始水力工况,保证所有用户都能够得到及时准确地供热服务。

5.4、生产运行综合调度管理

生产运行综合调度管理系统是建立在热网控制系统之上的一套综合调度、管理、分析系统,系统能够和热力公司已有的各种业务系统和控制系统实时连接,包括经营收费系统、气象预报系统、热源及热网监控系统,综合调度管理系统,热力公司领导和调度人员可以随时查询供热生产运行的所有数据,通过综合数据分析,下达供热运行调度调节指令,指导全网稳定、经济运行,系统同时能够对生产运行所有数据进行经济分析,对全网的经济运行及成本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三.主要项目业绩及案例展示

综合能源站管控系统

2006年5月天津高新纺织工业园棉纺织工厂综合能源站管控系统

能源计量管理系统:

2009年7月天津自来水集团临港工业区大用户供水计量监控系统

2010年9月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厂区能源计量管理系统

2011年4月天津金耀集团生物工业园能源计量管理系统

工业锅炉自控系统:

2004年6月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3台10T/h蒸汽锅炉微机自控系统

2005年3月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乐仁堂制药厂蒸汽锅炉微机自控系统

2008年10月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燃机分公司2台热水锅炉微机自控系统

2010年10月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4台35t/h蒸汽锅炉微机自控系统

变频节能自控系统

2004年8月天津中新药业第六中药厂锅炉鼓引风变频节能系统

2005年3月天津中新药业第六中药厂污水处理变频节能系统

2006年7月天津中新药业乐仁堂制药厂真空泵变频节能系统

2007年10月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锅炉恒压供水控制系统

2008年12月天津中新药业第六中药厂恒压供水变频节能系统

2009年10月爱励铝业(天津)有限公司水泵房恒压供水变频节能控制系统

2009年11月天津市河西区津西供热中心锅炉房循环泵变频节能控制系统

中央空调微机自控

2004年8月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中药厂中央空调自控系统

2005年3月天津市血液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净化空调自控系统的成套

2006年10月天津中新药业乐仁堂制药厂中央空调微机自控系统

2009年11月天津陈塘科技园综合商务楼中央空调自控系统

2012年6月天津新冠制药有限公司制剂车间中央空调自控系统

智能供热节能系统:

2009年11月天津市河西区津西供热中心智能供热节能控制系统

2010年10月天津天钢集团有限公司厂区供热智能控制系统

2012年10月天津市和平区同发里供热服务有限公司智能供热节能控制系统

热网监控系统:

2010年8月天津市河西区津西供热站换热站数据无线远传系统

2011年10月天津自来水公司临港工业区水计量无线远传检测系统

2012年9月天津市和平区建发供热站换热站数据无线远传监控系统

2013年10月天津市河西区小海地、纪庄子、艺林路热网监控监控系统

锅炉煤改燃电气、自控

2012年8月天津市和平热力有限公司中环、天炜锅炉房6台20t/h燃气热水锅炉电气、仪表自控改造

2013年9月天津市河北区泰嘉热力管理中心铁东路供热站煤改燃电气、自控施工

2014年6月天津市河西区供热服务中心体北供热站煤改燃电气、自控工程

天津市河北区乌江路供热站煤改燃电气、自控工程

天津市河西区供热办纪庄子供热站煤改燃电气、自控工程

天津市南开区红日南路锅炉房煤改燃电气、自控工程

2015年6月天津市河北区建昌道供热站煤改燃电气、自控工程

天津市河东区芳馨园供热站煤改燃电气、自控工程

天津市河西区津西供热站(土城、景兴西里、珠海里)煤改燃电气、自控工程

天津市河西区艺林路供热站煤改燃电气、自控工程

2016年9月天津市滨海新区金达供热站、润都供热站、裕川供热站煤改燃电气、自控工程

2017年5月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示范镇新建燃气锅炉房电气、自控工程

 

1、综合能源站管控系统简介

天津高新纺织工业园棉纺织工厂始建于2004年,辖设三座棉纺织工厂,每个工厂建一座能源动力站。

能源动力站包括电力、空压、制冷、热力,我公司承接了三座能源动力站自控系统,每座能源站设独立的自控系统,能源监控中心站将三座能源站全部能源采集、汇总,实现了能源数据的分散采集、集中管理。

项目完成了各能源动力站电力系统监控、电能自动计量,空压机、制冷机设备远程监控,附属设备(风机、水泵)监控、厂区自来水、中水、蒸汽、冷冻水自动计量。

能源管控中心根据生产计划每月自动下达能源指标,月中、月底自动能源盘存。

项目集成后,实现了15座变电站无人值守,空压、制冷设备集中监控,故障提前预警,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能源计量报表自动生产,从产能、用能、盘存之间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极大的提高了办公效率;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监控最大程度地实现节能降耗。

1.1变电站自动化监控

10KV高压供电系统图

监控系统从10kv高压至400v低压系统均实现了从输电、变电、配电各回路监测和电能计量,故障跳闸自动报警,超压、过流自动预警。

 

1.2制冷设备自动监控

监控系统实时采集、监控制冷机、附属设备(冷冻泵、冷却泵、冷却风机)运行状态和运行数据,通过冷冻水回水温度自动调整制冷机负荷,系统实时监测冷却水回水温度,自动调整冷却风机开行台数和冷却泵运行频率。

通过自控系统的实施,将一套琐碎、复杂的工艺集中监控,使得能动设备运行有了眼睛、故障有了预警、管理有了数据、改造有了依据。

1.3能源计量管控

系统实时采集全厂区水、电、汽等能源数据,根据系统设计的报表,自动分类、分项汇总,按设定时间间隔自动生成能源报表。

做到了产能、用能、节能实时跟踪,月初根据制定生产计划,自动下达能源指标;月中、月底自动盘存。

能源报表自动统计

能源数据自动汇总

能源自动分项统计

能源自动分类统计

用户报告

 

2、燃气锅炉房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