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6182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docx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

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

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402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科研和心理学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博士研究生

具有较深厚的心理学理论素养,系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了解国外心理学发展过程和最新成果,具有较强的跨学科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全面掌握心理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具有创造性研究能力,毕业后能独立从事心理学理论研究和科研工作,能胜任高等院校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硕士研究生

具有坚实的基础心理学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心理学专业技能,了解国外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和最新成果,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独立运用心理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科研工作,毕业后能独立从事心理学理论研究和科研工作,能胜任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年限

1.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部分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与研究生培养状况,将培养年限缩短为2年。

2.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三、研究方向

1.实验心理学

2.人格心理学

3.认知心理学

4.记忆心理学

5.应用实验心理学

6.人类智能心理学

7.行为机制分析与应用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博士研究生(总学分:

不少于20学分)

(一)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不少于7学分)

政治理论3学分

第一外国语4学分

2.学位基础课(不少于3学分)

高级实验心理学3学分

现代心理测量理论3学分

3.学位专业课(不少于3学分)

高级实验心理学专题3学分

高级认知心理学专题3学分

高级普通心理学专题3学分

高级人格心理学专题3学分

(二)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

1.专业选修课

高级心理学实验设计2学分

人格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2学分

认知心理学原理2学分

第二外国语2学分

(选1—2门)

2.跨学科或跨专业课(2学分,由研究生和导师共同商定,至少选1门)

(三)实践和科研训练(1学分)

1.博士论坛1学分

2.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40次

3.在核心期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人排名第一)

(四)补修课程

(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研究生,如未修过硕士学位基础课,须补修2门或2门以上课程,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5学分)

1.学位公共课(11学分,学校统一组织授课)

政治理论3学分

外国语5学分

专业外语1学分

计算机应用2学分

2.学位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

高级认知心理学3学分

高级心理统计学3学分

高级心理测量理论3学分

3.学位专业课(不少于6学分)

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商定。

每门课程为2学分。

高级实验心理学

高级人格心理学

高级认知心理学

记忆心理学

应用实验心理学

思维心理学

高级生理心理学

4.学术前沿专题讲座2学分

(二)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

1.专业选修课

心理学实验技术分析2学分

实验心理学进展2学分

思维心理学专题2学分

临床心理学专题2学分

2.跨学科或跨专业课(2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商定)

3.补修课程

(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研究生,根据情况由导师确定补修若干本科课程,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三)实践和科研训练(3学分)

1.科研工作量累计40学时或教育实践不少于40学时:

(1学分)

注1:

科研工作量的计算可根据1)在学期期间申请的科研项目;2)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由导师评定。

注2:

教育实践是指在各级教育系统、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类型的系统的心理学教学或科研工作。

2.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至少30次:

(1学分)

3.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1篇(申请人排名第一)以上。

四、学习要求与考核方式

1.课程学习要求与考核方式

对于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如未修过本专业低一级学位的基础课程,需补修2门以上的学位基础课和本科课程,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所攻读学位的课程学分。

博士生和硕士生攻读学位的课程学分要求在课程设置与学分中已经明确说明。

考核方式采取笔试/口试和开卷/闭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主要通过提交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读书报告来考核其学业成绩。

2.实践环节要求

硕士研究生参与教育教学实习或社会实践或参与课题研究,累计不少于40学时。

3.科研训练与能力培养要求

本专业高度重视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与科研能力的培养,相关的要求已经在本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

此外,本专业鼓励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与校、院和系和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国外学术交流等,鼓励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积极申请各类科研基金,在导师的指导下,尽早进入有关科研课题的研究。

4.科研成果数量要求

博士:

2篇学术论文(署名第一作者,在心理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不少于2篇学术论文)

硕士:

1篇学术论文(署名第一作者,在心理学期刊上发表不少于1篇学术论文)

五、中期考核

课程学习阶段完成后,硕士研究生最迟在入学后的第四个学期期末之前,博士研究生最迟须在入学后的第三个学期末之前,参加系和教研室组织的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办法参照“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进行。

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攻读学位。

六、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

博士研究生: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站在学科的前沿,具有开创性,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创造性的见解。

硕士研究生: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学术价值或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新的见解。

2.论文开题

在中期考核结束后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论证会。

研究生必须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包括课题研究和撰写的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容框架、撰写计划、核心观点和创新环节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

3.论文撰写

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和观点,博士研究生必须保证投入论文写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硕士研究生必须保证投入论文写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以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

4.论文评阅和答辩

本专业实行学问论文的预答辩制度(正式答辩前三个月)。

在预答辩合格或通过修改合格后方可申请正式答辩。

在举行答辩会前,必须通过“双盲”评定和评阅。

“双盲”评定和评阅合格方可进行正式答辩。

七、参考书目

必读书目:

1.治良:

《实验心理学》,教育1998年版

2.叶奕乾、孔克勤:

《个性心理学》,华东师大学1998年版

3.王甦:

《认知心理学》,大学,1992。

4.邵志芳:

《思维心理学》,华东师大学,2002。

5.B.H.坎特威茨等:

《实验心理学》华东师大学,2001。

6.M.艾森克:

《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华东师大学,2001。

7.LawrenceA.:

《Personality:

theoryandresearch》8th,2001。

8.Stevens’HandbookofExperimentalPsychology(ThirdEdition)H.Pashler,editor-in-chief,JohnWiley&Sons,Inc.,20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402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为繁荣心理科学而努力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博士研究生

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精髓,敬业精神强,学风严谨,具有扎实深厚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专业领域某一研究方向的最近研究成果,能站在学术前沿,运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创造性研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听说读写能力俱佳,初步掌握第二外国语,能够阅读相关参考文献,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专业高层次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或从事相关的高层次实际工作。

硕士研究生

具有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和方法论精髓,具有敬业精神,学风严谨,系统掌握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或相关的实际工作。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下的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结合,充分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和学术群体作用。

本专业的教学和培养采取多种方式:

一是导师系统讲授,并且定期答疑;二是组织前沿问题的专题讲座,由导师和研究生轮流主讲;三是组织研究生生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工作,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四、组织研究生参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2.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

学制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硕士研究生:

学制3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

1.认知发展

2.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

3.语言发展

4.人格发展与促进

5.智力发展及评估

6.一生发展

7.发展心理学应用

8.认知教学心理学

9.心理咨询技术学

10.学校心理学研究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博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18学分)

(一)必修课程

1.公共必修课(7学分)

政治理论3学分

第一外国语4学分

2.学位专业课(不少于6学分)

发生认识论3学分

发展心理学新进展3学分

人格发展研究3学分

智力理论的元理论分析3学分

当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研究3学分

高级教育心理学3学分

高级心理咨询技术学3学分

学校心理学比较研究3学分

(二)选修课程(除第二外国语外,不少于4学分)

1.专业选修课(不少于2个学分)

新皮亚杰理论专题2学分

认知发展的理论与实践2学分

社会性发展的理论与实践2学分

人格发展文献研读2学分

当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争论问题3学分

罗夏墨迹测定研究3学分

2.跨学科或跨专业课程(2学分)

(三)实践和科研训练(1学分)

1.在院或系以上围作学术讲座不少于2次;

2.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30次;独立解决一定数量的发展心理学实践应用问题,如个体成长发展干预方案的制定等。

3.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申请人排名第一)

4.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案例咨询实习不少于300学时。

5.医院系统心理咨询见习和实习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实践不少于200学时。

(四)补修课

对跨专业考入的博士生,如未修过该专业低一级学位的基础课程,需补修相关学位基础课程,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商定。

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所攻读学位的课程学分。

硕士研究生(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

(一)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11学分)

政治理论3学分

外国语5学分

专业外语1学分

计算机应用2学分

2.学位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

高级认知心理学3学分

高级心理统计3学分

高级心理测量3学分

现代智力理论3学分

学习心理学3学分

教学心理学3学分

3.学位专业课(不少于6学分)

高级发展心理学3学分

毕生发展心理学3学分

心理语言学3学分

自我发展心理学3学分

心理发展理论3学分

当代教学心理学发展研究3学分

当代教育心理学争论问题3学分

学校心理学研究3学分

临床心理学研究3学分

(二)选修课程

1.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

认知发展研究2学分

社会性发展研究2学分

语言获得2学分

儿童心理矫治与促进2学分

“心理理论”研究2学分

应用发展心理学2学分

教学设计原理2学分

儿童发展障碍心理学2学分

2.跨专业或跨学科课程(2学分)(至少选一门,由导师和学生共同商定)

(三)实践和科研训练(3学分)

1.科研工作量或教育实践不少于40学时(1学分)

2.参加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两周(1学分)

3.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不少于30次并撰写有关笔记、摘要(1学分)

4.在专业期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至少1篇(申请人排名第一)

5.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案例咨询与实践不少于300学时。

(四)补修课

跨专业考入和以同等学历入学的硕士生需补修3门本科课程。

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所攻读学位的课程学分。

五、学习要求与考核方式

1.学习要求

专业课程以“课堂教授”、“主题研讨”、“自学”结合方式进行;选修课程的学习,鼓励“自由研讨”与“主题报告”;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应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积极鼓励参与科研项目和具体实验研究。

2.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采取笔试/口试和开卷/闭卷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主要通过提交学术论、研究报告、实验设计和读书报告来考核其学业成绩,考试容能确实考核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握程度及运用知识的能力,考试成绩按照百分成绩评定。

六、中期考核

课程学习阶段完成后,硕士研究生最迟需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之前,博士研究生最迟需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之前,参加系所组织的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办法参照“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进行。

中期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攻读学位。

七、学位论文要求

除了研究生院统一规定的要求之外,根据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特制定本要求;

1.论文选题

研究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

博士研究生: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站在学科的前沿,具有开创性,由较大学术价值或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新的见解。

硕士研究生: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学术价值或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新的见解。

2.论文开题

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写出开题报告,并经教研室有关专家论证,经修订后由导师审核同意。

研究生必须撰写完整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报告容应包括:

所选题目目的和意义、比较系统和清晰地介绍国外该研究领域进展的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容框架、核心观点、创新环节、疑点难点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

3.论文撰写

研究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导师和指导小组作阶段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的结构、思路、方法和观点,博士研究生必须保证投入论文写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硕士研究生必须保证投入论文写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以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

论文的封面、中外文提要、正文、图表、计量符号、附录和参考文献的编排,都必须符合国际通行的学术论文规,符合中国心理学会主编的《心理学论文写作规》(科学技术,2002)的要求。

4.论文评阅和答辩

在举行答辩会前,应按有关要求通过“双盲”评定和评阅,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答辩。

学位论文由作者本人提交答辩委员会,由答辩秘书分送答辩委员。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须聘请2-3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评阅;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至少要有5为教授专家参加,其中两位非本校专家,博导应占半数以上。

博士研究生的答辩委员会要有5-7为教授专家参加,其中两位非本校专家,博导应占半数以上;硕士研究生答辩委员会由3-5名与选题有关的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硕导应占半数以上。

答辩委员会推举一名答辩主席,答辩人的导师不能担任答辩主席。

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投票表决,答辩主席在答辩决议书上签字。

论文在获三分之二(或以上)答辩委员通过后,答辩委员会可建议授予答辩人所申请的学位。

八、参考书目

1.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2003

2.其维,《破解“智慧胚胎学”之谜: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教育,

1998

3.晓文著,《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教育科学,2001

4.其维,《论皮亚杰心理逻辑学》,华东师大,1990

5.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华东师大学,2000

6.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1990

7.[美]弗拉维尔、米勒著,邓赐平译,《认知发展》,华东师大,2002

8.[美]R.凯根著,韦子木译,《发展的自我》,教育,1999

9.[美]L.A.珀文著,周榕等译,《人格科学》,华东师大学,2001

10.[美]埃里克森著,名之译,《同一性:

青少年与危机》,教育,1998

11.中国心理学会编,《心理学论文写作规》,科学技术,2002

12.BornsteinM.H.&LambM.E,Developmentalpsychology:

anadvancedbook,LEA

Press,1999

13.W.Damon(eds.),Handbookofchildpsychology,JohnWily&Sons,Inc.,1998

14.EvaElisabethAspaasSkoeandAnnaLouisevonderLippe.(eds),Personalitydevelopmentinadolescence:

acrossnationalandlifespanperspective,London;NewYork:

Routledge,1998.

15.DebbieHindleandMartaVaciagoSmith(eds),Personalitydevelopment:

a

psychoanalyticperspective,London;NewYork:

Routledge,1999.

16.Greenspan,StanleyI.,Developmentallybasedpsychotherapy,Madison,Conn:

InternationalUniversitiesPress,1997.

17.DavidW.Carroll.Psychologyoflanguage(ThirdEdition),Brooks/Cole

PublishingCompany,1999

18.JeanBerloGleason:

Thedevelopmentoflanguage,APearsonEducation

Company,2001

19.D.C.Berliner&R.C.Calfee:

Handbook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96.

20.R.Glaser:

AdvancesinInstructionalPsychology,vol1,1978

21.R.Glaser:

AdvancesinInstructionalPsychology,vol2,1982

22.R.Glaser:

AdvancesinInstructionalPsychology,vol3,1987

23.R.Glaser:

AdvancesinInstructionalPsychology,vol4,1993

24.R.Glaser:

AdvancesinInstructionalPsychology,vol5,2000

25.吴庆麟等译:

《教学心理学进展39年评论》,选自(美)AnnualReviewof

Psychology(1969—2002),即将出版

26.M.T.H.Chi,R.Glaser,&M.J.Farr:

TheNatureofExpertise,1988

27.R.Haffman:

ThePsychologyofExpertise——CognitiveResearchand

EmpiricalAI,1992

28.K.Anders,Ericsson:

TheRoadtoExcellence——TheAcquisitionofExpert

PerformanceintheArtsandSciences,Sports,andGames,1996

29.L.R.Resnick:

Discourse,ToolsandReasoning——EssaysonSituated

Cognition,1997

30.SusanChipman&AlanL.Megrowitz:

FoundationsofKnowledgeAcquisition

——CognitiveModelsofComplexLearning,1993

31.E.Gagne,CognitivePsychologyofSchoolLearning,1993

32.徐光兴《学校心理学——心理辅导与咨询》华东师大学2000.6

33.徐光兴《临床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援助的学问》教育2001.1

34.徐光兴《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心理案例咨询集》教育2003.5

35.John.D.C.,&Sharon,L.F.1993Dissertationsandthesesfromstarttofinish.Psychologyandrelatedfields.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Washington,PC.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040203)

一、培养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心理学高级人才和应用领域的心理学工作者,具体要求:

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自觉遵守纪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坚实宽厚的心理科学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心理学知识,能较好地胜任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并能将所学知识较好地应用于实践领域。

3.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专业书刊资料,并能撰写英文论文摘要。

4.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

导师对研究生全面负责,并发挥导师组的集体力量,共同完成培养任务。

讲授与自学相结合:

导师重点讲授并指导研究生自学研讨,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在系统学习理论和知识的同时,选择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写出读书报告或科研论文。

2.学习年限

学制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少数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研究方向

1.管理与经济心理学

2.临床心理学

3.法律心理学

4.社会心理学

5.心理咨询与治疗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

(一)必修课程

1.学位公共课(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