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6353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docx

崇文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

崇文区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歼灭悭吝草菅人命缄默无言

B.瘠薄辑录亟待解决佶屈聱牙

C.挑剔孝悌感激涕零风流倜傥

D.症结诤友云蒸霞蔚铮铮铁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痉挛老两口良辰美景金璧辉煌

B.松弛水龙头积腋成裘出其不意

C.陨落度假村一如既往再接再厉

D.脉搏名信片察言观色饮鸠止渴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一的组是

(1)在某些地区,考试作弊之风大有________之势,这与当地有关领导监管________,并一味推脱责任有直接的关系。

(2)赴台旅游_________两岸同胞,有益于台湾旅游业________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和繁荣,也有益于两岸同胞增进共识,增进感情。

A.曼延不力互惠及B.蔓延不利互惠和

C.曼延不利惠及和D.蔓延不力惠及及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与洪涝灾害的斗争中,全体指战员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但在胜利面前,他们安之若素。

B.高雅的小区文化有助于小区居民建立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消除他们的不安全感,使小区真正成为现代人的理想家园。

C.尽管以色列从加沙地带撤军,但巴勒斯坦并没有因此而平静,各派别之间开始明争暗斗,真可谓祸起萧墙。

D.按照去年的约定,大家兴高采烈地来到香山植物园,哪知这里已是春意阑珊,难觅桃花踪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与年幼之人,为了安全,人们就修建高墙、重门、窄窗的宅院。

B.在电视专题片《故宫》拍摄的过程中,摄制人员最难以忘怀的是文物专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人钦佩。

C.学习打架了子鼓,地于没有一点音乐基础的刘山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大难题,每招每式都得从头练起。

D.2004年之前欧美国家几乎包揽了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电视信号制作权,在亚洲除了韩国和日本,其他国家很少能够插足。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乐广字彦辅,南阳清阳人也。

父早卒,广孤贫,侨居山阳,寒素为业,人无知者。

性冲约,有远识,寡嗜欲,与物无竞。

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其所不知,默如也。

裴楷尝引广共谈,自夕申旦,雅相钦挹,叹曰:

“我所不如也。

王戎为荆州刺史,闻广为夏侯玄所赏,乃举为秀才。

楷又荐广于贾充,遂辟太尉掾,转太子舍人。

尚书令卫瓘,见广而奇之,曰:

“自昔诸贤既没,常恐微言将绝,而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

”命诸子造焉,曰:

“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王衍自言:

“与人语甚简至,及见广,便觉己之烦。

”其为识者所叹美如此。

出补元城令,迁中书侍郎,转太子中庶子,累迁侍中、河南尹。

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

“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置酒于前处,谓客曰:

“酒中复有所见不?

”答曰:

“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卫玠总角时,尝问广梦,广云是想。

玠曰:

“神形所不接而梦,岂是想邪!

”广曰;“因也。

”玠思之经月不得,遂以成疾。

广闻故,命驾为剖析之,玠病即愈。

广叹曰:

“此贤胸中当必无膏肓之疾!

广所在为政,无当时功誉,然每去职,遗爱为人所思。

凡所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其所短不言而自见矣。

人有过,先尽弘恕,然后善恶自彰矣。

先是河南官舍多妖怪,前尹多不敢处正寝,广居之不疑。

尝外户自闭,左右皆惊,广独自若。

顾见墙有孔,使人掘墙,得狸而杀之,其怪亦绝。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楷尝引广共谈引:

邀请

B.见广而奇之奇:

以……为奇

C.出补元城令出:

京官外调

D.客豁然意解意:

神情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瓘)命诸子造焉

B.(乐广)尝有亲客

C.(左右)置酒于前处

D.广闻故,命驾为(玠)剖析之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乐广“善谈论”的一组是

1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

2常恐微言将绝,而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

3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

4与人语甚简至,及见广,便觉己之烦

5玠病即愈

6人有过,先尽弘恕,然后善恶自彰矣

A.①②④B.①⑤⑥C.③④⑥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广致力学业,性情谦和,有见识,先后受到裴楷、夏侯玄等人的赏识。

B.卫玠儿童时不理解梦是心有所想而致,苦思成疾,乐广听说后,派人为他治好了疾病。

C.乐广为官治致功在长远。

评论他人,必先褒奖长处;若人有过,必先宽恕。

他离职后常常被人们思念。

D.河南尹乐广不听信官舍闹妖怪的事,住进正房,经观察后发现原来是一只野狸猫在作怪。

第Ⅱ卷(共12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0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用“/”为下面文言文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并翻译标有序号的句子。

(5分)

凡善之生也皆学之所由一室之中必有主道焉父母之谓也。

①故君正则百姓治,父母正则子孝慈。

是以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

②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凡善之生也皆学之所由一室之中必有主道焉父母之谓也

①故君正则百姓治,父母正则子孝慈。

(2分)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1分)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

(2)题。

(7分)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①。

①谢玄晖:

名谢

,南齐著名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这两句是“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待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

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2)古人创作诗歌时很重视炼字炼句,请结合第三四两句诗作简要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作3题)(6分)

(1)苏洵《六国论》:

悲夫!

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日削月割,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兵车行》: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4—17题。

新型“金属玻璃”问世

日前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制成功一种新型“金属玻璃”,在科学界引起轰动。

要认识“金属玻璃”,首先得了解金属、玻璃以及两者的差别。

金属在从液态冷却凝固的过程中有确定的凝固点,原子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晶体;而玻璃从液态到固态是连续变动的,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因此,金属是一种典型的晶体材料,它的许多特性是由其内部晶体结构决定的;而玻璃却是一种非晶体材料,固态玻璃和液态玻璃内部原子均呈无序排列。

1960年,美国科学家皮·杜威等首先发现某些液态贵金属合金(如硅合金),在冷却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当内部的原子来不及“理顺”位置,仍处于无序状态时,便马上凝固了,成为非晶态金属。

这些非晶态金属具有类似玻璃的某些结构特征,故称为“金属玻璃”。

一开始,这种金属玻璃大都是很薄的带状材料,应用受到限制。

20世纪80年代,随着“块体金属玻璃”的问世(直径达到毫米级),非晶态金属的应用才有所推广。

块体金属玻璃虽然是种难得的好材料,但它们主要是以锆或铂等作为主要元素机体,成本非常高。

材料科学家们20年来一直在寻找便宜的大块金属玻璃,直到现在才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他们研究出来的这种代金属玻璃,以50%的铁,加上钼、钇、锰、碳、硼、铬和钴等化学元素,混合而成。

在技术上,钇的加入使材料形成非晶态能力大大增强,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大为增强,合金材料的冷却速度放慢了许多。

合成材料用的铁等其他元素都比较便宜,所以成本较低。

产品的尺寸比过去大,过去金属玻璃棒直径只能以毫米计算,现在可以达到1.2厘米。

这种新型金属玻璃的硬度是常规钢材的两倍,由于它内在组合没有缝隙,所以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不变质,重量轻。

有一定的温度下有很高的柔性,它可以像泥巴一样,任你怎么捏都可以,但完全冷却后又非常坚硬。

此类材料的用途,非常广泛。

由于它超常坚硬,在军事上可以用于制造枪炮子弹、导弹和装甲车等。

在体育上,适合于许多体育用品,比如用在高尔夫球杆上,就可以有更大反弹力,使球能打得很远。

它也可以用于电脑和手机的外壳,轻便、美观、坚硬。

它的性能和特点更为许多珠宝商带来商机。

总之,它的用途不胜枚举。

(2004年10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14.下列关于“金属”和“玻璃”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子呈无序排列的玻璃,与金属相比,前者属于非晶体材料,后者是典型的晶体材料。

B.玻璃从液态到固态没有固定的凝固点,而金属则恰好相反。

C.金属内部的原子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决定了金属所具有的许多特性。

D.固态玻璃和液态玻璃是从液体到固体变动过程中的两种状态,二者没有明显分界。

15.请依据文中相关信息,给“金属玻璃”下定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新型金属玻璃”有哪些突破,请分条简要回答。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块体金属玻璃以锆或铂等作为主要元素,属于非晶态金属,广泛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

B.新型金属玻璃的硬度和柔性与温度高低的关系极为密切,温度达到一定高度则柔性强。

C.常规钢材硬度低、有缝隙导致抗腐蚀的能力远不及重量轻的代金属玻璃。

D.用新型金属玻璃制成的高尔夫球杆具有很大的反弹力,是因为材料有韧性。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在远方

鲍尔吉·原野

即使再刚强的人,也常常会在音乐面前产生脚软的感觉,想停下来歇歇,蓦然忆起与现时不相干的旧事。

这些旧事过去从未想过,例如童年衣衫一枚白莲花样式的纽扣,今天才想到,它原来像一朵白莲。

某次雨晴,下午的阳光喷射而出把电影院染得一壁金黄。

后来,每至此地都希望它仍然金黄。

放学路上,有一只甲虫在女生的衣领上爬,想取下来又怕她叫喊。

储藏室的门框上沿有一只不知放了多长时间的粉笔,取下,在水泥地上大写特写“独立寒秋……”。

音乐是一枚永不锈蚀的钥匙,打开了原以为早已封闭的门。

音乐在远方。

每一种乐器会与人心深处的某种节律相谐。

换句话说,音乐永远不会与你陌生。

它不像外语或化学那样,对介入者提出一种条件。

小提琴是无边的丝绸,温润到灵魂的边缘。

法国号是满面红光的绅士,但在莫扎特那里却成了忧伤沉思的散步者。

我们尽可以把大提琴看成是身背行囊,在漆黑的夜里远行的男人,把竖琴看成是带有爱琴海芬芳气息的希腊女人。

而巴赫的C大调第一前奏曲里面的竖琴却是一队肃穆的僧侣。

每种乐器与人之间都有天生的亲缘性。

我第一次听到日本的尺八,越南的十七弦琴和印度的悉它时,并无隔膜之感。

它们的音乐与它们的山川草木丝丝入扣,使人眼前如有一排东瀛或南亚居民的脸,很亲切。

夏威夷有一种形似吉它的小型弦乐器“尤里克克”。

材质是类似红木的寇阿相思树木,音色跳荡浪漫。

“尤里克克”在夏威夷语里意为“活蹦乱跳的跳蚤”。

这种柔美的“跳蚤”领我们来到椰树遮月的岸边,倾听草裙与鲜花的太平洋的心音。

音乐,在远方。

人们没有办法对抗时间的顺序性。

必须忍受时间的规则,一分一秒、一月一年地度过岁月,不能回避与跨越。

这是人们感到生活沉闷的理由之一。

音乐令人惊喜地给予我们另样的时间。

在一个沉闷的下午,可以经历不同色彩的时间,它告诉听者不同的晨昏与不同的心境。

1942年夏季,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的枪林弹雨里写下《第七交响曲》。

8月9日,市广播乐团仅有的15名演奏员汇集到指挥依利亚斯堡的身边。

这个团其他的人,不是饿死,就是在掩体里面作战。

当这些瘦得可怕的音乐家开始演奏《第七交响曲》的时候,他们的脸色红润了。

全世界通过转播听到了乐声。

人们在其中听到了什么?

美国诗人桑德堡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写给肖斯塔科维奇的祝贺信中说:

“上星期日下午,在美国有千百万的人聆听了你为流血的俄罗斯所谱写的音乐……俄罗斯以外的世界屏息注视着进行的一切。

你的音乐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能歌善舞的民族是不会被征服的……”

由管弦构筑的纪念碑,巍峨入云,使我们记住了那些必须记住的一切。

音乐,在远方!

(选自《掌心化雪》,有改动)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法国号是满面红光的绅士,但在莫扎特那里却成了忧伤沉思的散步者”是因为它与莫扎特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相谐。

B.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借代和比拟的手法,既写出了“尤里克克”音乐跳荡浪漫,又写出了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

C.在作者看来人们感到生活沉闷是缺少音乐,因为音乐能给时间抹上不同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境。

D.音乐具有神奇的力量,它使得十五位瘦得可怕的音乐家在演奏《第七交响曲》时脸色红润,精神焕发。

E.从美国诗人桑德堡给肖斯塔科维奇的祝贺信中,我们读出音乐有跨越空间,打破民族界限的作用。

19.请概括第一段中作者所回忆的旧事的特点并说明这样写的用意。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怎样理解“由管弦构筑的纪念碑,巍峨入云,使我们记住了那些必须记住的一切”这句话的含义?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音乐在远方”在文中出现三次,请比较分析这样表达的效果。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2.把下面四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使语段意思连贯。

(4分)

黄包车在冷清的道上行进,靠右不远处是一条小河,________________;车过去,便蓦然惊起,撒下一串哇哇的叫声,向凄迷的田野飞去。

①极目是离离的荒草②靠左一片宽广的荒场

③隔岸零落地蹲着些破陋的茅屋④荒场上不时有些玄裳的乌鸦,停下来觅食

2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

(4分)

在我国,生肖是一种文化,生活中许多常用语都与它有关系,例如,“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力气。

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丰富多彩,以上例子可见一斑。

24.2006年元月28日是农历春节,请为辛勤抚育你成长的家长写一段拜年的话。

要求:

感情真挚,语言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不超过60个字。

(4分)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个能干的老木匠向老板提出退休,老板感到很遗憾,请求他最后再造一座房子。

老木匠虽然同意了,但工作已经不再上心。

他用廉价的木料敷衍地造好了那座房子。

待房子被验收后,老板把钥匙交到木匠的手中,说:

“这房子归你,算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震惊了,后悔莫及!

早知道这是自己的房子,他无论如何会认认真真地建造的。

请以“悔”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崇文区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

1.B(A项“歼灭”jiān,悭吝qiān,草菅人命jiān,缄默无言jiān”;C项“挑剔tī,孝悌tì,感激涕零tì,风流倜傥tì”;D项“症结zhēng,诤友zhèng,云蒸霞蔚zhēng,铮铮铁骨zhēng)

2.C(A项“金碧辉煌”B项“集腋成裘”D项“明信片”)

3.D(“蔓延,比喻事物像蔓草一样向周围延伸、扩展;“曼延”连绵不断地向远方延伸,多用于山脉、河流、道路等。

“不力”不尽力,不得力;“不利”没有好处,不顺利。

“惠及”把好处给予某人或某地;“互惠”互相给予好处,一般不带宾语。

“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和”连接的成分,无主次之分。

4.A(安之若素: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与所给语境不符)

5.D(A项“家中皆是妇孺与年幼之人”,“妇孺”即指妇女和儿童,再在其后加上“年幼之人”赘余。

B项“摄制人员最难以忘怀的是文物专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人钦佩”句式杂糅。

C项“无疑不是一个大难题”,误用否定句。

“无疑”是“毫无疑问”并无否定之意。

应将“不”删掉。

6.D(意:

怀疑)

7.C(代词,它,代事)(A项,介词,“给”;介词,“比”。

B项,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连词,表修饰关系可译成“地”。

D项,代词,“他”;代词,“自己”)

8.C(应该是乐广)

9.A(③是写乐广为朋友释疑重在演示;⑥是定乐广宽厚待人)

10。

B(乐广亲自前往而非派人前往)

11。

凡善之生也/皆学之所由/一室之中/必有主道焉/父母之谓也(2分,错一个扣1分,“一室之中”可忽略不计)

译文:

凡是好品行的养成,都是学习的缘故。

一家之中,必定有主持家政的人,父亲母亲就是。

①所以国君正派百姓就能治理得好,父母正派子孙就会对上孝敬对下慈爱。

(2分,句中关键词“正”“治”“孝慈”翻译要恰当)②这样的原因,是因为生来就有好的教诲。

(1分,重点“判断句式”)(出自《说苑·杂言》)

12.

(1)B(“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

(2)两句诗从俯视和仰视角度分别写云、城、水、露、月诸多景物,渲染了渺茫、静寂、清冷的氛围。

“独上高楼”的诗人凝神而望:

因“凉风发”而水摇,影摇,幻觉为城摇;垂落的露珠在皎洁的月光映照下晶莹剔透,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一般。

“摇”“滴”这两个字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不仅反映出浪漫主义诗人想象的奇特,也充分表达了他当时孤寂、抑郁、惆怅的心情。

(炼句分析2分,炼字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

13.

(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以趋于亡。

(2)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每空1分,有错别字此空不得分)

14.D(文中强调“玻璃从液态到固态是连续变动的”,而不是说固态玻璃与液态玻璃的区别)

15.金属玻璃是指某些液态贵金属合金在其内部原子来不及理顺(或“仍处于无序状态”)便冷却凝固而成的具有类似玻璃的某些结构特征的非晶态金属。

(共4分,内涵3分,形式1分)

16.①冷却速度放慢,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增强。

②成本降低,价格便宜。

③产品尺寸比过去大。

(每点1分,不够简炼酌情扣分)

17.B(A项“广泛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夸大事实,原文为“才有所推广”。

C项“常规钢材有缝隙”在原文中无依据。

D项“因为材料有韧性”与原文中“但完全冷却后又非常坚硬”矛盾)

18.B(“借代”应为“借喻”,这句话主要表达的是“乐器与人之间有天生的亲缘性”)C(音乐可以打破沉闷,但人们生活沉闷不完全是因为缺少音乐)

19.作者所回忆的旧事的特点:

温馨、美妙;这样写的用意在于突出音乐帮助人们跨越时间产生美好的回忆。

(特点2分,用意2分)

20.《第七交响曲》一类的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俄罗斯人民的不屈精神永远被人们传颂。

它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伟大的能歌善舞的民族是不会被征服的,音乐可以振奋民族精神。

(从“管弦”“纪念碑”“那些必须记住的一切”三个点评分,前两项各1分,后一项2分)

21.①“音乐在远方”三次出现形成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有点题的作用;前后照应,有一唱三叹的妙处。

②虽文字相同,但首次出现的“音乐在远方”是陈述句,表达感情比较平缓;第二次出现的“音乐,在远方”用逗号将主谓隔开,有强调作用,表达感情相对深沉;第三次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