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围城》的艺术成就与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浅谈《围城》的艺术成就与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围城》的艺术成就与影响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刘录品
【内容摘要】《围城》是钱锺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并以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围城》是最有趣味、最深邃、最有可读性的长篇小说,它已成为人们持续接受不衰的文学经典。
构成钱锺书小说基本特征的是讽刺,这种讽刺充溢着强烈的个性品格和独特风采,具有广、深、俏、奇的特征。
《围城》通篇采用全知视点进行叙述,其叙述话语机敏、尖刻,充满深刻的讽刺意味。
《围城》是一部以小说见才学的作品,作品将他广博的知识顺手拈来,涉笔成趣。
《围城》自面世后,引起了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时洛阳纸贵,1948年再版,1949年三版。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原因,政治的题材、工农兵的形象、歌颂的基调开始盛行,知识分子不断地被批判和改造,知识分子题材自然成了作家的“禁区”。
但与此同时,《围城》在海外却名声大振,并作为国际所公认。
30年后《围城》载誉而归,畅销不衰。
1990年,《围城》被改编电视播放后,在全国出现了《围城》热。
【关键词】
围城
影响
成就
小说
经典
一、《围城》的地位及其社会意义
《围城》是钱锺书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并以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广大读者也正是通过《围城》认识、景仰甚至崇拜钱锺书的。
不论从中国现代讽刺小说,还是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角度来看,《围城》都堪称是最佳作品之一。
《围城》首先是一部最有趣的作品。
过去在评价、分析作品时,很少讲到“趣味”二字。
其实,作品既然是艺术,首先就应该生动有趣,只有这样读者才乐于接受。
所以,趣味性应该成为衡量作品的重要标尺之一。
一部长篇小说从头到尾能够做到生动有趣,让读者拿起来放不下是很不容易的,而“正视知识分子的长篇特别不好写”,这是因为知识分子的性格、思想都是最复杂的,是较难把握的。
而他们的工作性质、活动舞台又是单调和单一的,这就使一般的作家在写工人、农民、市民、商人、官僚、地主等形象时,远较知识分子形象来得鲜活生动。
甚至有人认为:
“中国未能大量出现《围城》那样的作品,是因为中国作家无力驾驭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
”从这一点来看,《围城》的创作就更难能可贵,也就更加弥足珍贵了。
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
”《围城》的日译者之一荒井健谈到:
“记得几年前我曾碰到过一位学习中国文学的法国女学生,她对我说,现代中国小说,无论鲁迅还是巴金或矛盾,读起来都不够有趣味儿。
我当时立即推举读一读钱锺书的《围城》。
”显然,在荒井健的眼里,《围城》是最有趣的。
《围城》的可读性,来源于作品的典雅而又通俗形象的语言,来源于它的鲜活、出奇的比喻,来源于它的机智的讽刺好智慧的幽默,当然也来源于作品内蕴的丰富、深邃和意味深长。
《围城》也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小说。
它包含了时代的、社会的、思想的、文化的、人生的、人性的、哲学的等丰富的内容《围城》驱除了笼罩在人们头上的一切圣洁、理想、夸饰的光环,现出了人的根性,仿佛看破红尘,点透悲剧人生。
然而,悲剧不等于悲观,在笔者看来,“人生虽然痛苦,但并不悲观”,“目光放远,万事皆悲,目光放近,则自应乐观,以求振作“。
事实上,钱锺书正体现了这种既看破又投入、既悲悯又乐观地对待人生中的难题的辩证态度。
从爱情婚姻,到人生万事,再到人类本性,钱锺书完成了“三级跳”式的审视。
二、《围城》的艺术成就。
任何叙事的作品都有形象,不过,这里所说的形象是指具有某一作家独特个性的人物群落,他不仅体现为鲜活生动,性格鲜明,而且还要打上作家个性的鲜明印迹。
钱锺书为我们提供的是高级知识分子的群落,这是他的独特领域。
他不是从社会政治、风俗文化来写知识分子的,也不是是从革命、爱情、人生道路来塑造知识分子的,而是从道德人格、存在哲学、人类本性以及深层心理来审视接受过西方文化的高级知识分子。
这类人物形象经由鲁迅的《高老夫子》、叶绍钧的《英文教授》、沈从文的《八骏图》、王西彦的《夜宴》,到了钱锺书的《围城》,才蔚大观。
钱锺书将高级知识分子的深层心理以及大学内部的深层形态和盘托出,将其鲜为人知的负面东西暴露无遗,使我们看到了高级知识分子间是怎样互相吹捧又相互贬低的,是怎样的清高傲慢、坐而论道,而又不学无术、装腔作势,是怎样地虚伪而人格堕落等等。
《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是塑造得最鲜明、最真实的知识分子形象,也是贯穿小说始终的人物。
他的复杂性和包容性,使读者、研究者可也从不同角度给予解读。
这是一个在言与行、表与里、才与学、主动与被动、外在与内在等诸多负面既矛盾又统一的人物,是一个儒道合一的人物。
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他处处显得被动、失败和毫无用处,最终,成为一个孤独流浪汉。
《围城》的讽刺对象几乎无所不在,社会、政治、历史、文化、人事、人性、心理、心态等,构成了丰富而机智的讽刺世界。
以往的讽刺小说,或集中于社会揭露,或专注于道德审判,或刻画人物的可笑行为,讽刺的范围比较明确而狭窄。
而钱锺书的小说则与之不同。
他的小说几乎章章有讽,句句带讽。
不管是谁,只要是装腔作势、欺世盗名,都难逃他的讽刺利剑。
他揭露政治家“吧中国零售和批发”。
说方鸿渐耍弄爱尔兰人,仅用30元美金就买到了假文凭“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
将苏小姐的作风比成“又甜又冷的冰淇淋作风”,说“高校长肥而结实的脸像没发酵的黄面粉馒头,‘馋嘴的时间’咬也咬不动他,一条牙齿印或皱纹都没有”。
这一句句讽刺,不仅深、广,而且还俏、奇。
总之,《围城》的讽刺既机智俏皮,又辛辣犀利。
他的讽刺,想得深说得俏,发人深省,刺得很深,又不鲜血淋漓,这得益于他的俏皮的语言。
钱锺书是个主体意识极强的作家。
叙述者的讽刺地位十分突出,他自然、社会、中外古今无所不知,善于利用一切机会,采用各种手段进行议论,或嘲讽人物,或阐发哲理,或说明事理。
一般来说,小说主要是通过叙述、描写来编织故事、塑造人物的,因此,是比较忌讳议论的。
但《围城》中的议论,读者并不感到累赘、多余或无趣,因为它能够把议论溶化在叙述描写之中,而不是游离其外。
更主要的是他的议论精辟、奇妙,令人耳目一新,其议论的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
一是由叙述者的解释构成精妙的议论。
二是在写人时抓住机会引发开去,引出一串串精辟的议论。
三是通过人物之口进行议论。
四是写人叙事之后附带一句精彩的议论、深刻的嘲弄,由此及彼,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画龙点睛,犹如神来之笔。
所涉知识远至上古,近至现代,中外古今,无所不包。
小说大量采用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学经典,从先秦《诗经》到清代的同光体,从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到希伯来的圣经,从英国的古语到法国的名言,以至葡萄牙的民间谚语,从哲学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充分显示了作者宏博的知识,现代小说还没有哪一部作品体现了如此丰富的知识密集度。
作者善于将他掌握的知识化解成机智俏皮、妙趣横生的语句,点缀或镶嵌在作品之中,作者也就是星光闪闪,熠熠生辉了。
钱锺书善用新鲜奇特、幽默深刻的比喻。
他的比喻,机智俏皮,富于哲理,妙语连珠,涉笔成趣,出奇制胜,不同凡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是公认的定义。
而比喻作为语言修辞,更是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它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
古今中外的文学家都极重视比喻,在《毛诗序》所说的“赋、比、兴”三大技巧中,就有比喻。
在西方的修辞学中,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强调比喻,在他的《修辞学》中,说比喻是文学写作的三大要则之一,认为“比喻是天才的标识”。
诚然,不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比喻都不足为奇,几乎所有作家都运用过比喻。
但是,真正以比喻显出成就,并成为比喻大师的,非钱锺书莫属。
三、《围城》的影响。
1949年三版。
李建吾等人盛赞“刊物以发表这部《儒林外史》为荣”。
1947年的《晨光文学丛书》介绍说:
“这部长篇小说去年在《文坛忆旧》中写道:
“《围城》已经成了我们家中的最爱好了,我的儿子、内侄、姨女、内嫂以及我自己都争夺般地抢着看。
”这些例证表明,《围城》在40年代后期,在知识界出现了一股接受热潮。
与此同时,《围城》也开始被误读和曲解了。
最典型的是将《围城》与张资平、冯玉奇的三角恋爱相提并论,认为“《围城》是一幅无美不备的春宫图,是一剂外包糖衣内含毒素的滋阴补肾丸”。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原因,政治的题材、工农兵的形象、歌颂的基调开始盛行,知识分子不断地被批判和改造,知识分子题材自然成了作家的“禁区”。
而《围城》既没有反映抗战,也没有歌颂革命,更没有塑造正面人物,因而越发显得不合适宜了。
于是《围城》与新中国读者的精神交流中断了,出现了30年的接受断层。
与此同时,《围城》在海外却名声大振,并作为国所公认。
30年后《围城》载誉而归,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此书后,畅销不衰,多次重印,形成了第二个接受热潮。
不仅广大读者喜欢,批评家也对《围城》及其历史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围城》的题旨、象征意义、人物形象、艺术成就等进行了多方探求。
小说也因此再度畅销,多次印刷,累计已达上百万册,且有英、法、德、俄、日、韩等多种译本。
如果说第二次接受热潮是由外向内的话,那么,第三次接受热潮的形成主要是在内部,在于接受者期待视野的变化,在于大众传媒的直接推动。
综上所述,钱锺书从本质上说是一位学者,其主要成就在于他的学术著作,而他的《围城》作为一部描写知识分子的学者小说,既是一部讽刺小说,也是一部人生哲理小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成就及影响却是空前绝后的。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J]济宁师专学报1995
(2)69-72
[2]陆文虎.围城内外——钱钟书的文学世界[M]解放军出版社,2004.1第一版
[3]钱定平.破围——破解钱钟书小说的古今中外[M]百花文艺出版社
[4]戈双剑繁茂,精妙的广语言秀——《围城》的语言浅析[J]汉字文化2003(3)55-57
[5]车永强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J]学术研究1999(5)91-95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