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6575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二物理同步 第7章单元复习力.docx

初二物理同步第7章单元复习力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

年级:

初二课时数:

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物理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

C力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1、知识梳理

2、知识点深化

(一)力

1.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别的物体对它的力)。

2.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单位是:

牛顿(N),1N大约是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4.力的三要素是: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图就叫力的示意图。

(二)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塑性:

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3.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收到的拉力成正比)

5.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挂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三)重力

1.万有引力:

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力。

2.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3.重力的大小叫重量,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为:

G=mg。

4.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5.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

但是,对于整体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物体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三、专题精讲

考点一:

力的含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力”这个字,力这个字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

在物理学中我们也要研究力,只是在物理学中力的含义要狭窄得多。

物理学中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国际上力的通用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位N。

【例1】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指挥的统一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那么使龙舟、人、桨一起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龙舟

B.手臂

C.船桨

D.水

【思路点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施加力.若说前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后一个物体就是受力物体;若说前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后一个物体就是施力物体.究竟哪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一般来说,由研究对象来决定.例如我们研究放在桌面上的墨水瓶的受力情况,则墨水瓶是受力物体,与墨水瓶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如支持墨水瓶的桌面就是施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一个受力物体,因为施力和受力是相对而言的.

【解析】此题考查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此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答案】D

【例2】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墙,结果离墙而去,这说明      手与      墙发生了力的作用,如果以墙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      手,受力物体是      墙.说明力的作用是      .

【思路点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解析】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墙,相互作用的力发生在手和墙之间,手对墙施加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墙.

故答案是手,墙,手,墙.

【答案】手,墙,手,墙,相互的

考点二:

弹簧测力计

力的大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物理学中,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大小的,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

物理实验中,常用弹簧测力计。

除此之外,生活中常用的还有其他形式的测力计,如握力计等。

弹簧测力计是依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这个原理制成的。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先观察它的量程及分度值,不能超量程,以免损坏弹簧测力计。

使用前,还需来回拉动挂钩几次,以免弹簧被卡住。

如果使用前,指针不指零,应旋转螺母,调零。

【例3】一根弹簧下端挂5个钩码时,弹簧长12cm;挂一个钩码时,弹簧长9.6cm;若挂4个钩码,弹簧长度是多少cm?

【思路点拨】先写出弹簧秤下面挂20牛的钩码和30牛的钩码时,弹簧的伸长,然后根据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求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长度.

【答案】弹簧挂5个钩码(5G)时,它伸长△L1=L1-L0,弹簧挂一个钩码(G)时,它伸长△L2=L2-L0,根据在测量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解出L0=9cm.

所以挂一个钩码时,弹簧伸长△L2=L2-L0=9.6cm-9cm=0.6cm;根据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那么,挂四个钩码时,弹簧伸长△L3=4×△L2=4×0.6cm=2.4cm,此时弹簧的长度L3=L0+△L3=9cm+2.4cm=11.4cm.

故答案为:

11.4.

考点三:

重力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是G=mg。

其中单位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粗略计算时,g可取10N/kg。

重力方向总竖直向下。

依据此道理可以做成重锤线,用重锤线可检查窗台是否水平,墙壁是否竖直。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例4】如果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称量同一物体,把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再称量时,测量结果会(  )

A.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都变小

B.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测量结果都不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天平的测量结果不变

D.天平的测量结果变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思路点拨】天平测的是质量,弹簧测力计测的是重力,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空间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而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故物体在地球和月球上称时,其质量不改变.

而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弹簧测力计测得是其重力,故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要减小到原来的六分之一.故ABD错误.

故选C.

【答案】C

四、专题过关

1.有下列说法:

①只有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B

2.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到。

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答案】C

3.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

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

弦对箭的推力

C.

熊猫对竹子的拉力

D.

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

【答案】D

4.几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拉直。

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B.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

C.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D.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答案】C

5.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的中心B.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C.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答案】D

6.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6N,则物体的重力(  )

A.一定等于6N

B.一定小于6N

C.一定大于6N

D.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答案】B

7.甲、乙两人的质量之比是6:

5,甲的重力为588N,则乙的质量和重力是()

A.490kg、490NB.72kg、705.6N

C.50kg、50ND.50kg、490N

【答案】D

8.踢足球时,球被踢飞了,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脚感到疼,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答案】脚,球,球,脚。

9.如图所示向我们展示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兔子撞上树木而死,其受到撞击力的施力物体是树木,这个故事包含的物理道理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树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要使拉力方向跟弹簧轴线方向一致;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示数为2.4N.

【答案】弹簧轴线;0~5;2.4.

11.一个质量为60kg的物体在地面附近的重力是N。

如把该物体放到月球上,由于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只有地球的

,这时物体的重力为N,质量是kg。

【答案】600,100,60。

1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重力为15N的木棒靠在竖直墙上,请作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13.在以“力”为主题的辨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同学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成如下表。

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只填序号)

正方

反方

 

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

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

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

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4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

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⑤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⑥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⑦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⑧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②④⑥⑦。

14.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

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N,弹簧的

伸长增加1cm;

(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答案】2。

弹簧自身有重力。

15.如图所示的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哪些力学知识?

(要求写出两点)

(1)。

(2)。

【答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五、学法提炼

1、专题特点:

(1)

(2)

2、解题方法

3、注意事项

 

六、专题检测

1.“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某人要去南方办事,却赶着马车往北方跑,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它说明了(  )

A.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B.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C.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D.以上三个方面均有

【答案】B

2.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的事件。

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答案】C

3.如图所示中的小孩正在玩蹦蹦杆游戏。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压缩弹簧,弹簧缩短,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弹簧伸长,小孩上升,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下降时小孩对弹簧有力的作用,弹簧对小孩没有力的作用

D.上升时弹簧对小孩有力的作用,小孩对弹簧没有力的作用

【答案】A

4.关于常数g=9.8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读法为每千克9.8牛顿B.其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C.其表示1kg=9.8ND.在精确计算和粗略计算中,都只能取9.8N/kg

【答案】B

5.2012年6月16日,我国发射了“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并进行了一些实验,为中国航天史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

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行()

A.用刻度尺测长度B.用天平测质量

C.用手表测时间D.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答案】B

6.如果没有重力,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A.玻璃杯掷到墙上仍完好无损B.高处的水不会往低处流

C.“登天”不再是一件难事了D.灰尘飞扬后不会落回地面

【答案】A

7.暴风雨来临之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

从力的作用效果来看,风力改变了小树的,改变了落叶的。

【答案】形状,运动状态。

8.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A处(选填“A”或“B”,下同);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去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B处.出现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三要素中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导致的.

【答案】A,B,作用点,作用效果。

9.两个相同的表面潮湿的篮球落到地面上留下了如图所示的印迹,则b球受到的弹力大.

【答案】b

10.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当运动员拉出弧圈球在急速向前飞行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乒乓球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答案】重,地球,乒乓球。

11.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300N的雪橇,受到的拉力为35N,方向与水平面成30°角.请在图中画出雪橇所受到拉力示意图.

【答案】

12.如图所示,A、B为门上的两点。

(1)用较大的力在A点推门与用较小的力在A点推门相比,用

的力容易推开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

(2)用适当的力在A点推门与用相等的力在A点拉门,力的大小没变,但力的改变了,力的作用效果改变了。

(3)用适当的力在A点推门,与用相等的力在B点推门,力的大小、方向均相同,但力的不同,所以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4)以上事实说明:

力的作用效果跟都有关系。

【答案】较大;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力的三要素。

13.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湖北女子网球选手李娜发挥出色,勇夺冠军,掀开了中国网球运动新的一页。

观察图片可以发现:

(1)球拍击打网球的一瞬间,球拍和球都发生了形变,这表明

①;

②。

(2)球离开球拍之后,改变方向,飞速向前,这又表明。

【答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下表是小欣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的数据。

测量对象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天平;弹簧测力计。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15.张师傅开车从外地拉货回来,将要经过一座桥,刚要上桥,他看了一下立在桥头的如图所示的限载标志,便放心地把车开过了桥。

已知汽车自身的质量为6×103kg,由此你可以肯定张师傅的汽车所拉的货物重力不会超过多少?

(g取10N/kg)

【答案】1.4×105N。

学法升华

一、知识收获

1、还记得本次课我们学习的求解方法吗?

二、方法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