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6771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docx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

天宝GPS测量实践操作方法——野外操作方法

吉林大学测绘工程系

1,控制器开机

按下键盘左下角绿色键(为开/关机键):

其首先进行加电自检,自检成功后显示TrimbleTSC1控制器图标,并进入TSC1主菜单

1.建立任务(此步基准站与流动站都需做)

在主菜单中选择“文件”进入子菜单,选“任务管理”,显示如下:

选择任务

新建复制删除恢复关闭

F1F2F3F4F5

以建新任务为例,按下F1(对应新建),显示

新建任务

名称?

确认

F1

在问号处键入任务名称,回车,在按F1,显示如下:

选择坐标系统

从库中选

键入参数

只输比例因子

从其它任务中拷贝

无投影/无转换

 

对于坐标系统的选择,一般选“键入参数”或“从其它任务中拷贝”,现以北京54为例,选“键入参数”回车,显示:

键入参数

投影

基准转换

水平平差

垂直平差

确认选项

 

F5F1

选“投影”,回车,显示

投影

类型横轴模卡托投影

坐标北移0.000

坐标东移500,000.000m

原点纬度0N

中心经度117E

比例因子1.000

常半轴6378245.000

扁率298.3

 

注意:

“中心经度”指测区所在地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若不知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可以用“投影带”进行计算,即

3度带中央子午线所在的经度为:

3N

6度带中央子午线所在的经度为:

6N-3

其中N是投影带的带数,可从Y轴得知,所有的值输入正确后,回车,返回上一级菜单,,选基准转换,显示:

基准转换在此以“三参”为例

类型

三参数法

七参数法

无转换

长半轴6378245.000

扁率298.3000

X平移量14.233

Y平移量100.785

Z平移量-82.125

回车,返回“键入参数”菜单,“水平平差”,“垂直平差”均为“无”,按“F1”完成“任务建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三参”、“七参”,我们就需要利用“校正”求参,如果选“校正”,那么在键入参数时除“投影”外,其它三项,即“无基准转换”,“无水平平差”,“无垂直平差”。

至于如何校正后面讲解。

2,RTK基准站操作

在主菜单选“测量”,回车,显示:

 

选择测量类型

常规测量(Trimbleconventional)

快速静态(TrimbleFaststatic)

后处理动态(TrimblePPKinematic)

实时动态(TrimbleRTK)

RTK+后处理(TrimbleRTK&infill)

 

新建复制删除编辑

F1F2F3F4F5

光标移至TrimbleRTK,按F5后,显示:

TrimbleRTK

流动站选项

流动站无线电

基准站选项

基准站无线电

激光测距仪

地形点

观测控制点

快速点

连续点

放样

点校正

确认

F1

选择基准站选项,显示:

测量类型RTK

记录类型CMR+

输出另外RTCM否

高度角限制13

天线高?

天线类型▼zephyrgeomatic

量至▼bottomofnotch

部件号?

序列号?

基准站选项

 

当输入正确后,按“回车”键返回TRIMBLERTK菜单,选“基准站电台”后,显示:

基准站无线电

类型TRIMMARKIII

控制器接口下面(上面)

接收机端口端口三

波特率38400

奇偶检验NONE

 

连接

F1

按下F1后,显示:

连接:

TRIMMARK3

 

无线电变到:

波特率:

38400

奇偶检验无

频率▼410.05

418.05

无线电操作模式基准站

基准站无线电模式▼TT450Sat9600b

TT450Sat4800b

支持转发器无

传送电源程度▼25W

共用频率无

 

任选一

任选一

 

按回车返回“基准站无线电”,再按回车返回“TRIMBLERTK菜单”,再按下“确认”对应的F1,按回车,返回“测量”菜单,显示:

测量

启动基准站接收机

开始测量

测量点

连续地形点

扁移

放样

校正点

结束测量

 

选择“启动基准站接收机”,输入基准站坐标(最好是WGS-84坐标,若不是已知点,按下“此处”对应的F3,坐标就自动出现,关于基准站坐标这一点,在RTK原理中会详细讲解),天线高,按下“开始”对应的F1,控制器上就会出现“断开控制器与接收机连接”提示,而且在电台的右上角出现“TRANS”在闪动,这样就会完成基准站操作。

3,RTK流动站操作

1)在主菜单中选择“测量”显示“

选择测量类型

常规测量(Trimbleconventional)

快速静态(TrimbleFaststatic)

后处理动态(TrimblePPKinematic)

实时动态(TrimbleRTK)

RTK+后处理(TrimbleRTK&infill)

 

新建复制删除编辑

F1F2F3F4F5

光标移至“TRIMBLERTK”,按下F5“编辑”,显示:

TRIMBLERTK

流动站选项

流动站无线电

基准站选项

基准站无线电

激光测距仪

地形点

观测控制点

快速点

连续点

放样

点校正

确认

F1

选“流动站选项”,显示:

流动站选项

测量类型RTK

记录类型CMR+

WASS关

使用测站索引any(对于一个基准站)

立即测站索引NO(对于一个基准站)

高度角限值6.0

天线高2.000

天线类型ZEPHYR

量至Bottomofantennamounte

partnumber(部件号)?

serialnumber(序列号)?

 

当输入正确后,按回车键,返回TRIMBLERTK菜单,选“流动站无线电”,显示:

流动站电台

类型Trimbleinternal

0连接

F1

按F1和内置电台建立连接后,显示:

连接Trimbleinternal

无线电将会改变到:

频率415.05(和基准站一样)

基准站无线电模式TT450Sat9600b(和基准站一样)

按回车返回“TrimbleRTK”,再按“确认”对应的F1,按“回车”返回“测量”菜单,显示如下:

启动基准站接收机

开始测量

测量点

连续测量点

扁移

放样

校正点

结束测量

测量

 

选择“开始测量”或“放样”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2)测量

a.校正

此步主要是为求三参数或七参数(WGS84到北京54或西安80)用的,当测区

面积超过100km2时,用三参即可。

如果测区有三参或七参时就不用校正了。

如果没有,且为了所测点达到厘米级精度才需校正。

校正时键入4个控制点(天宝建议)坐标,且四个控制点最好分布在测区周围,至少需要3个控制点,具体方法如下:

在“测量”菜单下,选“开始测量”回车,选“测量点”回车,显示:

测量/测量点

网格点名称1000

GPS点名称1000-GPS

代码?

类型▼校正点

控制点是

 

测量寻找选项

F1F4F5

为了改变点的一些设置(如间隔、测量点的时间等),可按“选项”对应的F5,如果此控制点不容易寻找,按下F4即可找到,所有的设置完成后,就按下F1,测量到设置的时间后,就会在F1处出现“存贮”,按下F1后显示:

水平残差垂直

0.0000.000

应用

F4

以上的校正是在野外完成,即在野外利用RTK求出校正点的WGS-84坐标,存贮后校正自动完成。

如果在一个测区内,测绘单位有WGS-84坐标,或先做了静态测量,校正就可以在室内完成。

选“点校正”回车,显示:

校正点

网格点名称?

GPS点名称?

使用关

输入点名后,回车,显示

水平残差垂直残差

0.0000.000

应用

F4

按下F4,依次输入3、4个点,完成校正。

按下“应用”对应的F4后,返回“校正点”模式,按同样的方法测至少3至4个点,即可完成校正

b.测量地形点(控制点)

在“测量”菜单下选择“开始测量”回车,选“测量点”显示:

测量/测量点

点名称?

代码?

类型▼地形点

天线高2.000m

测量到bottomofantennamount

测量选项

F1F5

为了改变当前测量的一些设置,(如点间自动增加的步长,测量的时间等),可以按下“选项”对应的F5。

确信上设置正确后,就可以按下F1,进行测量,经过3到5秒或3分钟(控制点),再按下F1存贮此点。

同样的方法可以测量其它的点。

注:

如果立即想查看所测点的坐标,就可以按“ESC”或“MENU”返回主菜单,进入“文件”中的“查看当前任务”即可看到

连续固定时间

连续固定距离

连续固定时间和距离

c.连续地形点

在“测量”菜单下选“连续地形点”,显示:

类型▼连续固定时间

天线高度(未改正)?

测量到▼BOTTOMOFATMOUNT

时间间隔

起始点名称?

代码?

Bottomofatmount

Topofnotch

Antennaphasecenter

测量选项

F1F5

类型▼连续固定距离

天线高度(未改正)?

测量到▼BOTTOMOFATMOUNT

水平距离?

扁移量?

起始点名称?

代码?

类型▼连续固定时间和距离

天线高度(未改正)?

测量到▼BOTTOMOFATMOUNT

时间间隔

水平距离

扁移量

起始点名称?

代码?

按测量存

结束

F1

3)放样、

i.应先将需要放样的点、直线、曲线“键入”,将路由“TGO“导入控制器

ii.从主菜单中,选“测量”,从“选择测量形式”菜单中选“RTK”,然后从选“放样”回车,显示:

放样

直线

曲线

1放样/点

将光标移至点,回车,显示:

放样/点

无点

增加

F1

按F1(控制器内数据库的点增加到“放样/点”菜单中),显示

选择点

输入单一点名称

从列表中选

所有网格点

所有键入点

带有半径的点

所有点

代码相同的点

 

选“从列表中选”,为了选择所要放样的点,按下F5,后就会在点左边出现一个“√”,那么这个点就增加到“放样”菜单中,按回车,返回“放样/点”菜单,选择要放样的点,回车,显示如下图(其中之一)

 

点002向南

9790.968m

向东

51.586m

填:

2.736m

高程

7.264m

N

点002

方位角

180º03´54“

水平距离

36.185m

填17.001m

高程-7.001m

N

36.185M

 

 

测量精确选项测量精确选项

F1F2F5F1F2F5

两个图可以通过F5来转换,根据你的需要而选择。

当你的当前位置很接近放样点时,就会有下图显示:

点002

方位角

180º03´54“

水平距离

1.586m

填:

2.536m

高程

6.264m

1.530

测量精确选项

F1F2F5

表示杆所在位置,“+”表示放样点位置,此时按下F2进入精确放样模式,直至出现

“+”与“◎”重合,放样完成,然后按两下F1,测量3至5秒,按F1存贮此点,再按F1就可以放样其它点。

.直线

在“放样”菜单里选择“直线”回车后出现

放样/直线

直线名称?

列表

F1F5

键入直线时有两种形式:

一、按下F1,显示存在控制器里的直线数据库,用

F5选择所需要的直线,回车,显示下图。

二、是在“键入”菜单里键入直线。

测量/放样/直线

直线名称LINE001

放样到直线

天线高2.000

量到bottomofantennamount

开始选项

F1F5

直线名称LINE001

放样直线上的点

天线高2.000

量到bottomofantennamount

测站0+10.000m

开始加桩减桩选项

F1F2F3F5

按下F1显示

直线Line0001

方位角

225º03´54“

水平距离

6886.586m

填:

2.536m

高程

6+888.264m

N6886.284m

测量精确选项

F1F2F5

当所在位置很接近直线时,就会有下图显示:

直线Line0001

方位角

+水平距离

填:

坡度

N

按下F2直到“+”在直线上为止,放样完成

在“测量/放样/直线”的第

(2)中形式下,放完一个桩后,可以按“加桩”或“减桩”放样下一个桩号。

根据需要选择所适合于自己的形式。

放样/路

在放样路以前必需将路的信息键入或输入到控制器里,如果放样的路不长的话可以直接在菜单中选“键入”中的路来键入路的要素,但这种方法有累计误差,一般先在“TGO”中利用“ROADLINK”模块将路来设计,即键入路的要素,设计将会在“TGO”学习中讲到。

注意路输入到控制器中是以“任务”的形式存在的,所以,你可以复制几条道路到同一个任务中,但坐标系统必需一致。

放样路只能在格网坐标系统下完成。

下面只介绍放样中线的方法:

在“放样”菜单中选择“路”回车,显示下图中任一个:

道路名称?

代码?

放样▼桩号和扁移量

天线高2.000

量至到bottomofantennamount

垂直偏移量0.000

道路名称?

代码?

放样▼桩号和扁移量

天线高2.000

量至到bottomofantennamount

桩号0+0.000

扁移量0.000

应用施工水平扁移量▼水平

施工水平扁移量0.000

施工垂直扁移量0.000

 

 

开始减桩加桩偏移选项

F1F2F3F4F5

选中“道路名称”,按下▼后再“列表”,从列表中选择所放样的路“回车”,然后按下F1,显示如下图中任一个:

道路1

704903.288m

+东

288910.106m

桩号

0+007.251m

扁移

N7.769m

填2.022m

桩号0+0.000

方位角

225º03´54“

水平距离

7.715m

填2.499m

道路向后

1.275m

向左

7.715m7.609m

 

 

测量精确选项测量选项

F1F2F5F1F5

在图中:

顺“”寻找所需的桩号,当距桩号较近时,图中会出现“◎”“+”这时按下F2,直到“◎”与“+”重合为止,然后测量此点.按F2或F3可继续放样下一个桩号.

在图中,“+”号表示你当前所处的位置,“”号是道路中心线,箭头指向桩号增

加的方向,放样直到屏幕上出现+为至,前后移动,看右图中的右边“桩号”下直到得到满意的桩号为至,测量以桩号.即完成一个桩号的放样和测量,“回车”继续下一个桩.

另:

在屏幕的右上角都有一个

的符号,下面介绍这个符号的意思:

.表示点在路的右边,且这个点需要填(设计高程比当前位置高.)

表示点在路的左边,且这个点需要挖(设计高程比当前位置低.)

表示点在路的左边,且这个需要填.

表示点在路的右边,且这个点需要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