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6774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

《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docx

水电初步设计总说明

第四章给排水

4.1工程概况

4.1.1本工程总建筑面积837.88m2;屋面板顶标高为8.100米。

地上建筑二层,主要由检验科、急诊部等组成的医院建筑。

本工程为低层公共建筑

4.2设计范围

1.生活给水系统、2.污、废水排水系统、3.雨水排水系统、4.消火栓系统、5.灭火器的配置

4.3设计依据

4.3.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3.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3.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1-2006;

4.3.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3.5《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

4.3.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4.3.7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4.4生活给水系统

4.4.1室外给水系统

4.4.1.1本工程由市政给水管网接入两条给水入户管,市政自来水供水压力在入户处不低于0.25MPa。

在各入户处分别设置给水计量水表及管道倒流防止器。

4.4.1.2本工程须接入的给水管管径为DN100,室外给水管在建筑物周围沿路边成环形管网布置。

4.4.1.3室外埋地给水管采用耐候性及卫生性都很好的双层复合PF管,热熔接口。

4.4.2室内给水系统

4.4.2.1生活用水量计算表

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进行计算

各用水部位统计结果如下

未预见水量百分比:

20%

最大日用水量:

4.32(立方米)

最大时用水量:

0.56(立方米)

平均时用水量:

0.43(立方米)

4.4.2.2室内给水管管材及接口:

给水干管及立管采用衬塑钢管、卡箍连接。

给水支管采用PPR给水塑料管,热熔连接。

4.4.2.3室内给水管暗装或明装,有装修要求时采用轻质建材封包。

4.4.2.4卫生洁具及配件:

选用优质节水型产品;大便器采用带自闭式冲水闽冲洗。

洗脸盆等水嘴用低噪音加气型。

4.5污废水排水系统

4.5.1室外排水系统

4.5.1.1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初步处理后再接入院区污水处理设施后再排入市政管网,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现行的《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

4.5.1.2管材及接口:

井后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橡胶圈密封连接。

4.5.1.3室外管道基础:

采用180。

沙砾垫层基础.做法详《埋地高密度聚乙烯中空缠绕结构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33-2003。

4.5.1.4检查井:

采用Φ700~1000砖砌圆形雨水及污水检查井。

4.5.2室内污废水排水系统

4.5.2.1排水量计算表

本工程最高日污水排水量(4.32)m3/d.最大小时污水排水量(0.56)m3/h。

4.5.2.2本工程室内排水系统采用:

污废合流。

4.5.2.3空调排水采用集中管道排放至室外暗沟。

4.5.2.4管材及接口:

污废水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粘接连接。

空调排水采用UPVC给水塑料管,粘接连接。

4.5.2.5管道敷设:

明装,有装修要求时采用轻质建材封包。

4.5.2.6排水附件:

采用水封深度大于或等于50mm的地漏。

4.5.3室内雨水排水系统

4.5.3.1天面雨水设计重现期T=10年,,采用降雨历时5min降雨强度q5=6.67L/S.100m2,H=240mm/h.

4.5.3.2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重力流排水系统,经管道收集后排至院区雨水管网。

4.5.3.4管材及接口:

采用高密度乙烯HDPE塑料排水管,热熔连接

4.5.3.5管道敷设:

明装.

4.6消火栓给水系统

4.6.1消防水源:

本建筑消防水源为城市自来水,分别由城市自来水管网接入两路DN100的给水管,红线内构成环状消防给水管网。

4.6.2室外消火栓系统:

城市自来水供水压力在入户处不低于0.25Mpa,故室外消防管网采用低压制,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在红线内给水环状管网上接出6套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供消防车取水,向着火楼房加压供水。

地上式消火栓距道路边小于或等于2m,距建筑物大于或等于5m布置。

4.6.3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4.6.3.2室内消火栓用水量3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

4.6.3.3供水分区及供水方式

室内管网为环状供水。

4.6.3.4室内消火栓拴口直径为65mm,水枪喷嘴口径为19mm,配水带长度25m,消防箱内或边上设有启动消防加压设备的按钮。

消防充实水柱不小于10m.任何保护范围内确保有2股水流到达,屋顶设试验消火栓。

4.6.3.5水泵接合器:

消火栓系统设2套SQD150水泵接合器。

并在附近设室外消火栓,供消防车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补水。

4.6.3.6管材及接口:

消火栓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DN<100,卡箍或丝扣连接,DN≥100,卡箍连接。

4.7建筑灭火器配置

4.7.1本工程属严重危险级,火灾种类为ABC类。

4.7.每层每个楼梯口分别设置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Z/ABC4各2具。

4.7节能节水措施

4.7.1卫生间采用6L两档冲水量水箱,

4.7.2蹲式便器和小便器采用自闭式冲洗阀或自动感应冲洗阀.

4.7.3水龙头采用陶瓷片密封水龙头或自动感应水龙头。

4.7.4热水淋浴采用陶瓷片密封混合水嘴。

 

第五章电气设计(含防雷专篇)

5.1设计依据

5.1.1建筑概况:

本工程项目属于低层公共建筑。

屋面板顶标高为8.1米,共二层。

首层层高4.2米,首层为门厅和急诊部,二层层高3.9米,二层为检验科。

防火分类:

耐火等级为二级。

5.1.2相关专业提供给的工程设计资料:

5.1.2.1本工程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电气系统:

1)电力配电系统;

2)照明系统;

3)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5.1.2.2与其它专业设计的分工:

1)室外照明系统,由专业厂家设计,本设计仅预留电源;

2)有特殊设备的场所(例如:

手术室等),本设计仅预留配电箱并注明用电量;

3)有特殊装修要求的场所,由室内装修设计负责进行照明平面的设计。

本设计将电源引至配电箱,预留装修照明容量。

5.2.1负荷分类及容量:

1)负荷等级为:

一级负荷:

本工程均按一级负荷设计;

5.2.3应急电源:

本工程的一级备用电源由住院综合大楼的发电机组供给,功率为

5.2.4功率因数补偿:

在变配电室低压侧设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装置,电容器组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要求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小于0.90。

并要求荧光灯,气体放电灯单灯就地补偿,使其功率因数不小于0.90。

5.2.5低压保护装置:

低压主进、联络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保护脱扣器,其他低压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脱扣器,部分回路设(分励)脱扣器,这些回路既可以在自动互投时,卸载部分负荷,防止变压器过载,又可以在火灾时,切断火灾场所相关非消防设备电源。

5.3电力配电系统:

5.3.1本工程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末端互投。

5.3.2排风机、送风机等采用DDC及手动控制。

5.4照明系统:

5.4.1照明、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照明为单相二线,除应急照明配电箱出线采用(NH)BV-2X2.5mmSC15外,其他均为BV-2X2.5mmPVC16;插座为单相三线,回路(2.2m以上空调插座除外)、电开水器回路、室外照明灯具低于2.4m的回路均设剩余电流断路器保护。

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时,需增加一根PE线,平面图中不再标注。

5.4.2应急照明

1)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照明。

2)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疏散楼梯、走道应急照明灯采用双电源末端互投供电。

5.4.3装饰用灯具需与装修设计及甲方商定,功能性灯具如:

荧光灯、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需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检测报告,达到设计要求的方可投入使用。

5.4.4室外立面照明、庭院照明由专业厂家设计,设计院配合。

5.5设备选择及安装:

5.5.1各层照明配电箱,均为暗装;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5m。

应急照明箱箱体,应有明显标志,并作防火处理。

5.5.2动力箱,控制箱均为暗装,箱体高度600mm以下,底边距地1.5m;600mm~800mm高,底边距地1.2m;800mm~1000mm高,底边距地1.0m;1000mm~1200mm高,底边距地0.8m;1200mm以上,为落地式安装,下设300mm基座。

5.5.6照明开关、插座均为86系列,暗装,除注明者外,均为250V,10A,应急照明开关应带电源指示灯。

除注明者外,插座均为单相两孔+三孔安全型插座。

烘手器电源插座底边距地1.2m;

其它插座均为底边距地0.3m。

开关底边距地1.3m,距门框0.2m。

有淋浴、浴缸的卫生间内开关,插座选用防潮防溅型面板。

有淋浴、浴缸的卫生间内开关、插座及其他电器,设备及管线应设在Ⅱ区以外。

5.5.7出口标志灯在门上方安装时,底边距门框0.2m;若门上无法安装时,在门旁墙上安装,顶距吊顶50mm;出口标志灯(明)装;疏散诱导灯(暗)装,底边距地0.3m。

管吊时,底边距地2.5m。

5.5.8.本工程所有控制箱均为非标产品,

5.5.9就地隔离开关箱明装,底边距底1.5m。

5.6电缆、导线的选型及敷设

5.6.1低压出线电缆选用YDF-YJV、电力电缆;应急母线出线选用ZRVV、ZRVV22、ZRVV42电力电缆。

电缆明敷在桥架上,普通电缆与应急电源电缆应分设桥架或采取隔离措施,在竖井内距离应大于300mm或采用隔离措施。

若不敷设在桥架上,应穿热镀锌钢管(SC)敷设。

SC32及以下管线暗敷,SC40及以上管明敷。

5.6.2本工程SC管均为热镀锌钢管。

5.6.3所有支线除双电源互投箱出线选用ZR-VV23电缆,至污水泵出线选用DA型防水电缆外,其它均选用BV-500V导线,穿热PVC暗敷。

在电缆桥架上的导线应按回路穿热塑管或绑扎成束。

5.6.4控制线为KVV控制电缆,与消防有关的控制线为NH-KVV控制电缆。

5.6.5应急照明支线应穿热镀锌钢管暗敷在楼板或墙内,由顶板接线盒至吊顶灯具一段线路穿钢质(耐火)波纹管(或普利卡管),普通照明支线穿热镀锌钢管暗敷在楼板或吊顶内;机房内管线在不影响使用及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热镀锌钢管、金属线槽或电缆桥架明敷设。

5.6.6消防用电设备供电,当明敷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涂防火涂料保护。

5.6.7PE线必须用绿、黄导线或标识。

5.6.8所有穿过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后浇带的管线应按国家、地方标准图集中有关作法施工。

保护器。

屋顶室外风机、室外照明配电箱内装二级电涌保护。

5.6.9过电压保护:

在变配电室低压母线上装一级电涌保护器(SPD),二级配电箱内装二级电涌保

5.6.10本工程专用接地线(即PE线)的截面规定为:

当相线截面≤16mm时PE线与相线相同。

当相线截面为16~35mm时PE线为16mm 。

当相线截面>35mm时PE线为相线截面的一半。

5.7防雷接地说明

5.7.1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二类,防雷接地共用一个接地体。

5.7.2屋顶排水檐口、女儿墙、屋脊等采用Φ10镀锌圆钢作为避雷带;高度30米以上,每隔一层建筑周边敷设一圈防侧击雷的避雷,带引下线利用柱子或剪力墙内对角两根Φ16以上的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0m,上与避雷网焊接,下与综合接地装置焊接成封闭网;所有外围引下线下部在室外地坪下-1.0m处焊出一根40×4镀锌扁钢,距外墙皮1.5m,以备人工接地极引接。

5.7.3各种接地引下线的下端应与基础接地网可靠焊接,接地平面图中的各种接地引下线的做法规定如下:

1)引下线采用Φ16镀锌圆钢,间距不大于20m,上与避雷带焊接,下与接地装置焊接成封。

5.7.4、采用L50*5、l=2.5米长的镀锌角钢作垂直接地极,在建筑物墙外沿水平地极每隔5米打一根,水平地极采用-40×4的镀锌扁铁距离建筑物外墙1.5米处敷设,沿建筑物外围通长焊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5.7.5建筑物四角的外墙引下线在外地面上0.5m处做测试点。

5.7.6本建筑物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其总等电位联结线必需与楼内所有导电部分相互连接。

5.7.7凡引入建筑物内的各种金属管道均应与综合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

5.7.8凡高出屋面的金属通气管、金属设备等,正常运行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避雷网可靠连接。

5.7.9电源在进户线处做重复接地,并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极。

5.7.10所有防雷与接地材料均采用镀锌件,做法参见国标图集03D501-3《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第8、17、57页,02D501-2《等电位联结安装》施工。

5.8本工程的节能措施:

5.8.1本工程所有的灯具均采用高效节能配电子镇流器的荧光灯;楼梯公共照明均采用红外线感应延时开关控制;

5.8.2选用的分体式空调能效比大于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