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6809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docx

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

2018年电大《心理学》考试试题资料三套附答案

《心理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感受身体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称为运动觉。

2、研究表明,在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中,教师的__一般教学效能感____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而___个人教学效能感________则随教龄的增加,表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向。

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指教师在学生__思想品德教育______方面的特殊角色。

4、卡特尔根据智力功能上的差异,把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和提升。

6、“勤能补拙”说明优良性格对学习具有补偿功能。

7、智力的多元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其基本结构。

8、又想马儿好,又怕马儿多吃草,这时所产生的是趋避动机冲突。

9、无论将煤块放在强光照射下还是在暗处,人都会知道它是黑色的,这种知觉特性是恒常性。

10、观察法可分为客观观察法和自我观察法。

11、较有代表性的气质类型有四种:

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

12、成功智力是指用以达成人生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使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组成的有机整体。

13、在品德心理成分的划分上,影响较大的观点是将品德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元认知P83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

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组成,其中元认知监控是最重要的心理成分。

2、记忆的组织策略P115

就是将一组信息划分为若干较小的单元,并且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3、创造力P196

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

又是一种人类比较特殊的能力。

4、教师心理枯竭P370

是指教师在处理教育教学事务中所表现出的由于工作的压力、紧张的心情及较低的成就感而导致的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

5、自我提高的内驱力P292

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做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它往往以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胜任感等心理因素表现出来。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P10

1、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2、感觉、知觉与意识。

3、学习、记忆与思维。

4、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

5、动机与情绪。

6、个别差异。

7、社会心理。

8、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

2、人格特征形成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P212

1)生物环境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早期童年经验

5)学校教育因素

3、学生品行不良的主观原因有哪些?

P265

●不正确的道德认识

●异常的情感体验

●明显的意志薄弱

●不良习惯的支配

4、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P228

●自我认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其发展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个体当自我意识尚未形成时是混沌一团的。

随着个体生理与心理能力发展而逐步增强。

自我逐步化分为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两方面,两者的矛盾能作为一种动力促进个体意识的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逐渐把周围的人的批评内化为评价自己的标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至自我意识的自律阶段,成为其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5、学校中哪些因素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影响?

P374

1、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困惑。

2、学校管理方式不当。

3、学校环境与条件不良。

4、学校人际关系紧张。

5、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

6、人类是从蝙蝠的生理构造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雷达。

试用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届时这种现象。

P124

这是利用原型启发来解决实际问题。

原型是指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P145-147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需要:

是最基层的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与种族繁衍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培养自己的记忆能力的?

P114-115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而不是单一的“背”。

这三个环节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记忆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坚持科学用脑,保障记忆的阵地。

 

大脑是我们精神活动的器官,坚持科学用脑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2、排除干扰,保持平和的心境。

当我们需要记忆东西时,一定要先放松下来,全身心的投入新信息的接纳之中。

 

3、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脑细胞的活动能力。

 

兴趣与我们的记忆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可以促进我们的记忆能力

4、为记忆树立积极的目标,培养记忆动机。

 

记忆的动机是记忆的原动力,动机越强烈,记忆力也就越强,强烈的记忆欲望可以提高记忆效率。

 

5、进行全面的感官训练。

 

我们讲了清理自己的书桌,其实更广义说,我们可以进行视觉、听觉、感觉方方面面的类似训练。

6、要有记忆的信心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记忆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能记住”的自信心,这样记忆效果才可能好,记忆能力才会相应的提高。

7、寻找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 

要提高记忆力,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也是比较重要的。

8、利用大脑记忆规律 

针对大脑的记忆规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办法进行记忆:

 

过度学习。

其实只要我们在记住的基础上再多记忆几遍,达到熟记的程度。

及时复习。

9、掌握最佳记忆时间 

记忆的时间也比较重要,在最佳记忆时间里,我们一个小时可以当其它时间两三个小时。

3、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论述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P198-201

1.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第一,社会环境。

第二,家庭环境。

第三,学校环境。

2.进行创造性教学

(1)教学理念上要从注重“学”转变为关注“问”

(2)教学气氛上要激活问题意识,增强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

(3)教学过程上要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第一,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

第二,创造性学习倡导的是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

第三,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

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内容。

其中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中的核心成分。

2、有的女生能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毛衣,电视看得明明白白,毛衣也打得一针不错。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注意的分配。

3、“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从人格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指的是人格具有共同性。

4、不想成绩不及格,又不想花时间看书复习,这时所产生的是双避动机冲突。

5、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和系统性原则。

6、《水浒传》中的浪子燕青的气质类型应该是属于多血质,林冲的气质类型应该属于黏液质。

7、当人从明亮的地方走到暗处,或从暗处走到明亮的地方,刚开始什么都看不见,过一会儿便能看见了。

这种现象叫感觉的适应。

8、按照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长短的不同,可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

9、通常认为性格的结构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

10、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反映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

11、对象和背景的反差越大,则对象就越容易被感知到。

1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3、借助于具体事物的形象及表现进行,以鲜明、生动的语言作为物质外壳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头脑风暴法127

是指采用会议的形式,召集专家征询他们的意见,把专家对过去历史资料的解释以及对未来的分析,有条理地组织起来,最终由策划者得出统一的结论,在这个基础上,找出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针对具体项目的策划创意。

2、气质215

是心理活动在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它是与生俱来的,反映了人格的自然属性。

气质具有天赋性。

3、社会助长作用398

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而使个人的活动效率与水平提高的现象。

4、能力

是一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得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5、创造想象129

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成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223

性格是个体在后头获得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的反映。

性格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及世界观,它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

性格涉及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它就具有了直接的社会意义。

2、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哪些?

129

1、黏合。

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

2、夸张。

就是改变客观事物形象中的某一部分。

3、人格化。

就是赋予客观事物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新形象。

4、典型化。

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

3、简述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165

意志与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知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知过程,意志便不可能产生。

其次,意志对认知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

4、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119

1、设情境。

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或其他手段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2、求速度。

教师安排学生的思维活动,但有时间安排。

5、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243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信念系统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1、所属的范畴不同。

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品德属于个体意识形态范畴。

2、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道德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总体要求,品德的内容是道德规范局部的具体体现。

3、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个人的需要。

联系:

1、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2、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于发展。

3、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

总之,品德和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6、简述个体心理活动的主体性9

1、人的心理活动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就是在人脑中形成被反映事物的映像的过程。

2、其次,心理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

3、再次,心理的主体性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方面。

4、最后必须指出,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学生智力开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

2、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372-382

(一)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社会文化及传统观念的不良影响、社会提供给教师的资源有限、社会现实问题及不良风气的冲击、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压力

二、学校因素。

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困惑、学校管理方式不当、学校环境与条件不良、学校人际关系紧张、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

三、家庭因素。

家庭牵累较多,缺失闲暇消遣时间、教师子女的升学与就业压力较大,教师为子女的前途操心较多

四、个人因素。

教师的自我期望、能力素质、感受力、人格状况以及个体自身的特点

(二)维护:

1、优化社会环境。

包括:

①提高教师社会地位②深化教育改革;③提高培训质量,增强教师的职业满意感;④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塑教师形象;⑤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师心理素质。

另外,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2、完善学校管理,包括:

①优化学校环境,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②端正领导作风,要在学校里实行广泛的、真实的民主,尊重每个教师的人格和情感。

③健全激励机制,对教师实行科学、规范考核与评估,应建立合理适度的竞争机制。

④密切人际关系,包括学校的干群关系和同事关系。

⑤开展健康休闲,包括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娱乐等健康休闲活动。

3、重视自我维护,包括:

①树立科学观念;②进行身体锻炼;③学会科学用脑;④丰富业余生活;⑤扩大人际交往;⑥善于调试情绪。

总之,大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维护和促进意义重大。

3、请结合实际,谈谈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可以有哪些方法?

健康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

1、阅读。

阅读是人格发展的基本手段。

2、体验。

体验是主体亲历对象并引起相应的心理变化的活动。

3、交流。

交流是指人们在社会人际关系中与他人所发生的联系、沟通。

4、静思。

每个人都会有内心的痛楚或内疚。

5、另外,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的言行也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性、感染性和矫正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保障。

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类的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

(P10)

2、“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描述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注意的分配。

3、“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再认。

4、人的一生都在发展中的、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语文、数学及其他科学知识内容的能力,被卡特尔称为晶体智力。

5、在抽象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用的凭借物是语言。

6、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的创造过程,运用的想象认知加工方式中的是黏合。

7、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P88)

8、想吃粥,又怕烫,这时所产生的是趋避动机冲突。

(P169)

9、一支白粉笔,无论将它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人都会知道它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是亮度恒常性。

10、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幻想。

11、要使解决问题的效率最高,就应该使动机保持在中等水平强度。

12、“教师期望效应”又被称为_____罗森塔尔效应_____或_____皮格马利翁效应____。

13、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

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过程

14、人的需要具有客观现实性、主观差异性、动力发展性和整体关联性等特点。

15、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层次性,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16、智力不是一些基本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其中以思维能力为核心。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元认知(P83)

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

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组成,其中元认知监控是最重要的心理成分。

2、创造力(P196)

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

又是一种人类比较特殊的能力。

3、有意注意(P90)

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是一系列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自我实现的需要(P146)

是指个体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潜能的需要。

5、观察法(P30)

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地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分为客观观察法和自我观察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P29)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本性、机制、规律和事实。

第一,心理学研究最起码的一项工作是在质上和量上确定心理生活的具体事实。

心理学研究的第二类问题是揭示心理的规律。

心理学研究的第三类问题是揭示心理的机制。

心理学研究的第四类问题是揭示心理的本性。

2、性格差异对学习的影响是什么?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3、无意注意的产生受制于哪些因素?

(P89)

1、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体的主观状态。

2、受到刺激物的强度、差异程度、刺激的变化和刺激物的新异性的制约。

3、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是最主要的因素。

4、简述学生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

记忆是智力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心理条件。

1、由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有意识记忆是有目的、有计划、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

许多东西是通过无意识记,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的。

有意识记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能自觉地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来增强记忆效果。

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意义识记是借助思维和力量,运用多种方法,在理解事物意义和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

3、具体形象记忆仍占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迅速,抽象记忆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基础,它本质上也是一种理解记忆。

5、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P372)

一、社会因素。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社会文化及传统观念的不良影响、社会提供给教师的资源有限、社会现实问题及不良风气的冲击、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压力

二、学校因素。

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困惑、学校管理方式不当、学校环境与条件不良、学校人际关系紧张、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

三、家庭因素。

家庭牵累较多,缺失闲暇消遣时间、教师子女的升学与就业压力较大,教师为子女的前途操心较多

四、个人因素。

教师的自我期望、能力素质、感受力、人格状况以及个体自身的特点

6、简述情绪的功能。

(P151)

1、适应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个体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形式。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从远古时代进化而来的,并随着大脑的进化而不断分化。

2、动机功能

情绪和情感具有动机功能,需要是动机的内在条件和产生源泉,而情绪和情感作为个体需要是否满足的主观体验,能够激励人们去从事某些活动,提高活动效率。

3、组织功能

相比于认知过程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的功能而言,情绪和情感则对心理过程进行监督,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

4、信号功能

情绪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从信息交流的发生来看,表情的交流比言语交流要早得多,如在前言语阶段,婴儿与成人相互交流的唯一手段就是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也正是通过信号交流作用而实现的。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气质是个体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明显的天赋型,基本上取决于个体的遗传因素。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对其行为表现作出预测,并采取适合其气质特点的教育和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必须正确认识学生的气质差异,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培养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气质不能决定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

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不要以自己情感的好恶,亲近或疏远某种气质类型学生;要相信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可能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学生。

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都有可能形成某种优良的品质或不良的品质。

但每种气质类型都存在着有利于形成某种积极的或消极的个性品质的可能性。

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帮助学生分析和认识自己的气质特征中的长处和短处,有意识地利用其积极方面,塑造优良的个性品质,以防止个性品质向消极方面发展。

2、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气质类型的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气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

胆汁质:

兴奋而热烈是其主要特色。

要和学生一起讨论怎样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适应各种状况,有了进步就给予奖励。

多血质:

感受性较弱,如果学生的多血质成分多些,那就要教育学生发挥善于待人接物特长。

黏液质:

如果学生粘液质成分多些,教师要善于发挥这类学生的优点,培养其坚忍性。

抑郁质:

要让他们学会利落、果断地办事。

3、由于气质特征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效率以及智力活动的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气质特征,在学习途径、方式和方法上,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

只要这样,无论何种气质类型的学生,完全可以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学习风格取得好成绩,提高其智力水平。

2、举例说明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而不是单一的“背”。

这三个环节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记忆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坚持科学用脑,保障记忆的阵地。

 

大脑是我们精神活动的器官,坚持科学用脑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2、排除干扰,保持平和的心境。

当我们需要记忆东西时,一定要先放松下来,全身心的投入新信息的接纳之中。

 

3、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脑细胞的活动能力。

 

兴趣与我们的记忆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可以促进我们的记忆能力

4、为记忆树立积极的目标,培养记忆动机。

 

记忆的动机是记忆的原动力,动机越强烈,记忆力也就越强,强烈的记忆欲望可以提高记忆效率。

 

5、进行全面的感官训练。

 

我们讲了清理自己的书桌,其实更广义说,我们可以进行视觉、听觉、感觉方方面面的类似训练。

6、要有记忆的信心 

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记忆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能记住”的自信心,这样记忆效果才可能好,记忆能力才会相应的提高。

7、寻找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 

要提高记忆力,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也是比较重要的。

8、利用大脑记忆规律 

针对大脑的记忆规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办法进行记忆:

 

过度学习。

其实只要我们在记住的基础上再多记忆几遍,达到熟记的程度。

及时复习。

9、掌握最佳记忆时间 

记忆的时间也比较重要,在最佳记忆时间里,我们一个小时可以当其它时间两三个小时。

3、结合实际谈谈,学生品行不良的原因。

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家庭教育不当

学校教育的失误

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要原因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

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