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6823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

《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持续发展Word下载.docx

尽管不同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但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开发已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等不少区域付诸实施。

然而,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其首要任务是自然保护,如何在不妨碍自然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自然生态伦理学认为,人是自然之子,虽然人类以其本身的优势从大自然脱颖而出,但人类仍然属于大自然。

人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与共生,依此取得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就是以这样的思想为指导并成为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

世界上大多数自然保护区是在特殊地理地带和交错地带,无论自然景观,还是生物物种,都有令人难忘的典型性、多样性、稀有性。

良好的保护管理使它们的自然性魅力无穷。

这是宏大的极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并不是简单的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利用生态发展旅游,通过旅游保护生态的双向促进的特殊旅游形式。

1、关于自然保护区旅游的趋势

  从国内外旅游形势分析,发展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是大势所趋。

人类是自然大家庭一员,与大自然作情感交流,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常住交通拥挤的城市的人们,特别向往尚未被改造或保存较好的自然美境。

利用节假日或体憩时间到旷野、山林、滨海去领略大自然的野趣,陶冶情操,接纳大自然阳光、波浪、风雨的沐浴,已成为世人的时尚。

  全世界各旅游公司瞄准这一趋向,首先在拉美推出了生态旅游,积极组织自然保护区旅游,并使之商品化。

全球最大的亚马逊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以及古巴萨帕塔沼泽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1993年创收增加10%。

在哥期达黎加,生态旅游的收入已占整个旅游业的95%。

据专家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涌向大自然的人次将突破30亿。

人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疗养、观光、运动、度假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这一方面给各自然保护区带来了机遇和投入,而另一方面又产生了压力和问题。

2、自然保护区旅游的意义和问题

  追溯历史的长河,几乎所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在有了人类之前就已经形成。

一个生态系统能否保持稳定状态,主要取决于物质和能量的组成与运移和循环是否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的一致。

但是,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并居以统治地位之后,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变得脆弱了。

本世纪以来,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广泛,无情的索取导致资源衰竭,环境恶化,自然生态系统惨遭破坏,人类正受大自然的惩罚。

  自然生态伦理学认为,人是自然之子,虽然人类以其本身的优势从大自然脱颖而出,但人类仍然属于大自然。

2.1自然保护区囿于封闭式保护

囿于封闭式保护这未必就是自然保护的真谛。

保护是手段,发挥资源优势,坚持保护资源为人类利用才是根本目的。

在不破坏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就可使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持久、永续地为人类利用。

2.2自然保护区大多位于偏僻地区

经济比较落后,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旅游业的发展,将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

我国九寨沟地区,过去是靠“松灯照明”,过着“原始”生活的藏族同胞居住区,在开发旅游业之后,当地居民,收入猛升,九寨沟迈进了电器化时代。

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3.1 制定发展计划,编制各级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并不是简单的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利用生态发展旅游,通过旅游保护生态的双向促进的特殊旅游形式。

因此,首先必须制定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计划,并编制各级生态旅游规划。

具体措施如下:

3.1.1重新进行自然保护区内功能区的划分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应以区划工作为依据,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一般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

核心区是严格保护的区域,应严禁各种资源开发活动,但在核心区范围内开展旅游活动的现象并不少见,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

为了适应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应当在确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生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重新进行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调整和划分。

对于已开展旅游活动的核心区,可考虑调整为实验区,而对那些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的核心区,无论旅游价值再高、经济效益再好或者开发时间再长,都必须坚决取消已开展的旅游活动,确保自然保护区内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3.1.2重视环境影响评价和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

生态旅游活动应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降到最低限度,所以在自然保护区内发展生态旅游不要大兴土木,而应以俭朴的、临时性的、与环境相协调的小型和简易建筑为主体;

在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建筑与各个景点的建设、各条路线的开发等都必须事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坚决不能上。

同时,要从时空角度研究自然保护区可容纳旅游者的能力,只有科学、合理地计算出各个景点、每条旅游路线和整个生态旅游区域的旅游环境容量,才能确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合理规模,真正做到“定点、定线、定时、定量”。

3.2 建立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生态旅游者服务中心在注重宣传自身的同时,还要宣传毗邻及全国其它自然保护区的情况,最终建立起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我们认为要建立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信息网络体系,应做到:

3.2.1广泛宣传教育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影响面窄,人们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区别、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等知之甚少。

因此要对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政府官员、开发商、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自然保护区的所有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社会公众广泛开展以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尽快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专业队伍。

3.2.2建立生态旅游者服务中心

旅游者在进入自然保护区之前,首先都希望对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状况、管理措施、生态旅游景点和路线有全面的了解。

因此,在自然保护区的入口处应建立各种规模、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者服务中心,通过标本、图片、影视、录相、图书资料、宣传手册等向海内外游客普及生态旅游知识,使广大旅游者关注生态、体验自然,提高环保意识,自觉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使生态旅游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桥梁。

3.3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工作

  国家应尽快制定出专门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办法,各自然保护区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生态旅游管理规章,并依法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进行严格管理。

为了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工作,应做到:

3.3.1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严格管理

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地质遗迹、海洋等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法规,不少自然保护区也建立了自己的生态环境管理办法等,但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许多问题仍无法规可依。

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出专门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办法,各自然保护区也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生态旅游管理规章,并依法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进行严格管理。

3.3.2吸收国外经验,加强国际合作

国外生态旅游发展比我们早,他们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管理上,美国林务局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规程与标准,我们应将国外的经验运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合作,一方面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对国外有关情况的系统考察和研究,包括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科研监测、管理措施等;

另一方面要邀请外国学者、有关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者等参与到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科研和管理过程中。

3.3.3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状况、管理水平等必须在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有定量指标,应对旅游者、旅行社和导游、饭馆和旅店经营者、保护区管理者、当地政府和居民等制定详细的管理细则;

应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对生态旅游的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跟踪调查和评价,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机制,以保证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4、结论:

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普遍存在重开发、轻宣传教育的问题。

而宣传教育工作是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需大力加强对游客进行保护区价值、保护意义、法制和动植物、生态学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参考文献:

1林英.自然保护区不能只建不管.光明日报,1998-03-23

2陈刚.环境美与生态旅游.旅游学刊,1996,(4):

43~45

3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22

4周鸿等.生态旅游与生态道德教育.思想战线(昆明),1998,(7):

67~72,86

致谢:

本论文是在王雅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王老师是一名优秀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整个论文实验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我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提出严格要求,引导我不断开阔思路,为我答疑解惑,鼓励我大胆创新,使我在这一段宝贵的时光中,既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心态,又培养了良好的实践探究精神。

在此,我向我的指导老师王雅君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