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16900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皖北煤电集团事故案例.ppt

制作:

皖北煤电集团任楼培训中心2007-6-12,地层深处的灾难,安全事故案例,案例目录,一、前言二、顶板事故案例三、瓦斯事故案例四、运输事故案例五、火灾事故案例六、机电事故案例七、突水事故案例八、放炮事故案例九、其他事故案例,一、前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一、前言,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

煤矿生产受其特殊开采方式和恶劣的作业环境影响,使煤矿工人这一特殊的群体,在向人们奉献光和热的同时,也要经受着大自然的考验。

沉痛的代价告诉我们,员工的生命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诸多事故的发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客观上矿井长期受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及高地温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员工难以预防;二是主观上受害者及责任人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引发事故。

一、前言,因此,要确保矿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必须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加大煤矿安全技术装备的投入,通过教育、引导、激励、调控等手段,强化员工职业培训,不断增强每一位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构筑第一道安全防线。

前言,树立事故是可防可控的思想,做到超前预防,积极消除各类事故风险,避免悲剧的发生。

煤矿的各级管理者要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高度责任意识,正确引导员工自觉养成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的良好习惯。

前言,二、顶板事故案例,任楼煤矿“1112”顶板事故案例1998年11月12日17时,任楼矿中一采区8212工作面机巷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1人死亡。

1998年11月12日中班班前会,该区值班人员安排杨某、刘某和刘某某等三人回收工作面下出口最后两架棚,机巷抹冒棚全部收完。

三人来到现场准备好工具后开始工作。

先收掉机巷老塘侧一排支柱,紧接者回收工作面靠老塘侧的两棵柱子,回出工作面第一棚老塘侧梁子,形成煤帮单脚棚,第二棚煤帮一梁两柱,老塘侧插销悬梁。

(一)事故经过,正当他们准备收第一棚时,队长丛某说,杨某和刘某某到一边休息,这一棚我和刘某回,挂好拔柱器钩头后,因三用阀方向有仰角,丛某就将锤插进三用阀,用钎子击打锤顶放液,跟着就听丛某大喊一声“快跑”,顶板来压将机巷抹冒棚上帮两排全部推倒(每排七节梁子),丛某被埋在由外往里的第三、四节梁子下面,刘某从抹冒棚下帮两排下面退出。

(一)事故经过,此时跟班副区长李某迅速组织人员抢救,并于17时4分汇报调度所。

调度所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救护队和值班医生下井抢救。

17时48分现场汇报人已救出,17时59分医生在井下中一轨道下口组织抢救无效后,升井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经过,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1、用钎子击打锤头放液,用力不均,放液过快,造成顶板剧烈活动,违反操作规程规定。

2、工作面回收到最后两架棚,压力集中没有套棚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操作人员违章作业。

(二)、间接原因:

1、对现场顶板压力状况认识不足。

2、机巷抹冒棚上帮两排支柱初撑力不足,工作阻力不够。

3、由于该工作面属单一煤层,条件较好,造成现场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

事故原因分析,1、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利用班前会和周六的群众安全学习活动,积极地在职工中开展“三不伤害”活动,进一步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

2、广泛地在干部职工中掀起学习三大规程热潮,严格按规程作业,杜绝违章作业。

3、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隐患从领导到职工要引起充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确认隐患消除后,方可施工。

4、工作面及两巷的超前挑棚的单体支撑力必须达到要求。

5、收作期间,顶板压力增大,条件差的地点要按措施要求进行套棚加固。

(三)事故教训,1、回柱放液要缓慢进行,使支柱慢慢下落,控制顶板活动空间。

2、收作到最后地段时,要套棚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进行加固顶板。

3、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安全意识。

4、强化现场管理,对重点区域要安排专人盯住现场,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对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要采取有效手段予以监测,保证支柱的初撑力达到要求。

6、收作期间在泵站拆除的情况下,收作茬附近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摩擦支柱便于改棚或加固。

(四)事故的防范措施,三、瓦斯爆炸事故案例,芦岭矿“5.13”瓦斯爆炸事故2003年5月13日16时03分,芦岭矿II1048风巷掘进工作面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86人死亡,28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1940.63万元。

2003年5月13日16时07分,芦岭煤矿井下报告II1046采煤工作面和II1048风巷掘进工作面方向有巨响,且有黑烟,矿自己撤出井下人员、切断井下电源,查明了II104采区共有114人,并立即向集团公司作了报告,集团公司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增调矿山救护队,成立事故抢险指挥部,在初步探明灾情之后,及时抢救出了28名伤员。

一、事故经过,抢险指挥部及时制定事故抢险救灾方案:

第一步,由救护队探明灾区的基本情况、抢救人员并为指挥抢险提供依据;第二步,进一步搜寻遇难人员,查明分布情况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II1046工作面通风系统,为抢运遇难人员创造条件;第三步,对II1048机巷及切眼、风巷实施监控,制定严密措施,抢救下落不明人员。

从14日0时开始进行搜救,截止5月17日23时58分,86名遇难者全部找到并升井,抢救工作结束。

一、事故经过,经专家组分析认定这起瓦斯爆炸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二、事故性质,1、直接原因II1046采煤工作面因断层跳采前的采空区顶板来压,导致采空区内聚集的高浓度瓦斯被挤压,通过煤柱多个孔洞冲入II1048风巷掘进工作面,造成瓦斯积聚形成爆炸混合气体。

冒落物使处于敞开状态的电磁启动器接线盒内的电源接线端子短路放电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并波及到II1048风巷、改造切眼、II1048机巷及开切眼掘进工作面、590m水平大巷和II1046采煤工作面,造成86名工人遇难,28人受伤,损坏部分设备、设施和巷道。

在爆炸过程中II1046工作面局部煤尘参与了爆炸。

三、事故原因,

(1)矿井生产接替较为紧张,在II1046回采工作面没有回采结束的情况下,就开始下一区段II1048风巷掘进工作面的沿空掘进,II1046回采工作面采空区顶板的突然活动,把采空区瓦斯突然压出至沿空的II1048风巷掘进工作面。

(2)机电管理不到位,责任制没有严格落实。

该矿机电管理的五个单位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责划分不清,机电设备检修工作不能做到统一协调和统一指挥,不能确保事故隐患的及时整改,没有认真执行井下机电设备检修停送电申请审批制度。

(3)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没有抓好安全知识培训,职工缺少基本的安全自我防范意识,违章作业现象时有发生。

2、间接原因,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全面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企业负责人和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2、合理采掘布置,沿空送巷确保一定的压茬时间,确保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掘、抽、采的平衡。

3、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严格落实干部下井带班制度,严格劳动组织,强化现场指挥,杜绝交叉作业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的现象发生。

四、防范措施,4、加强矿井技术管理工作。

认真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针;将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实处,要认真研究矿井顶板、瓦斯活动规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科学分析,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严格采区设计、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工作,安全技术措施要做到严谨、可靠、操作性强;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

5、切实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努力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从根本上杜绝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切实把安全生产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

四、防范措施,四、运输事故案例,任楼矿“107”运输事故案例1999年10月7日21时10分,任楼矿中一采区7215风巷发生一起运输事故,造成1人死亡。

10月7日中班,综采一区当班队长赵卫安排吴成江、夏开民、夏伟、姜涛四人把13车料运到该区7215工作面风巷料场卸完。

料车在中一下部车场被合并为11车后经中一轨道上山拉到三车场。

因夏开民迟迟未到三车场,副队长又派姚德品去帮助打料。

夏开民上来后,五人一起把料车运到地点卸完后,空车皮回返到水窝处,吴成江开绞车,夏开民挂钩头,一钩挂5个车皮,两钩将10个车皮拉到工具房所在的平巷段。

一、事故经过,因平巷段只有18米长,第二钩拉上来后,姚德品把保险档站柱放在由里向外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车皮之间。

夏伟将第二钩钩头去掉,把两列车并在一起,接着和夏开民一起向后拉钩头并将钩头挂好,又下去打点,吴成江开车。

车刚开,最后面一个车皮掉道。

吴成江从绞车窝出来和夏开民一起拿道,姚德品接着开车,拿好道钩头过了回头轮位置后,钢丝绳绷紧,将回头轮崩开,钢丝绳从回头轮中跳出,由于有余绳导致车速加快。

钢丝绳在离钩头8米处拉断,10个车皮放了大滑,将在下口发送信号的夏伟当场撞死。

一、事故经过,

(一)直接原因:

违章操作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间接原因:

1、现场操作人员无安全意识,违章蛮干酿成事故的发生。

2、现场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要求不严,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3、单位安全管理松懈,教育不力,致使职工安全意识淡薄。

二、事故的原因分析,1、认真吸取这起事故的教训,充分利用班前会和安全学习活动加强职工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现场管理人员工作安排要细,覆盖面要广,杜绝小而化之的工作作风。

3、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事故教训,1、强化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技术素质和自保能力。

2、现场管理人员要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增强岗位人员的安全责任心。

3、严格执行斜巷管理制度,严禁在斜巷运输中使用开口的滑轮,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四、防范措施,五、火灾事故案例,刘桥一矿“12.22”火灾事故1991年12月22日18时03分,刘桥一矿65采区下部变电所着火,引燃运输上山胶带,酿成重大火灾事故,致使27人遇难。

1991年12月22日18时03分,该矿当班井下工人发现65采区下部变电所起火,即向矿调度所汇报。

矿调度所迅速通知矿有关领导和矿救护队,组织人员下井扑救,并于18时25分向65采区当班作业人员下达撤人命令,20时10分,省煤炭厅和矿务局领导赶到现场组织抢救。

一、事故经过,20时50分,应矿务局求援,临近矿务局救护大队有关兄弟矿井救护队赶到现场,投入抢险,但因火势过大,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致使65采区当班252名作业人员中,除226人及时撤出,其余26人(主要是掘进工作面人员)不幸遇难。

在抢救过程中,因巷道顶板冒落,临近矿务局某矿救护队党支部书记贺某不幸遇难。

一、事故经过,一、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后,能源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全国煤矿地质工会、全国地方煤矿公司有关领导迅速赶到现场。

省直有关厅局、市党政和有关方面领导赶赴现场,组织各方面力量投入抢救,处理善后工作。

这起事故是由于该矿井下电气管理混乱、设备陈旧、维修不及时、低压保护系统未按规定进行整定而造成的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经调查、测试、分析、鉴定,排除了电缆、胶带及其他电器着火因素,确定是由三个密切相关的因素构成,一是25KW内齿轮绞车开关两相接地短路;二是低压馈电开关整定值过大,保护不起作用;三是矿用动力变压器在大的短路电流冲击下,造成变压器低压侧弧光短路,扩大到三相弧光短路,引燃了变压器油。

二、事故原因分析及性质,这次事故的教训是:

电工对长期停用的电气设备,未详细检查就盲目送电试车;65采区下部变电所未按计划检修项目进行检修;低压保护系统未按规定进行整定,致使保护系统不起作用。

这三条必须同时具备,才有可能发生事故。

此外,变压器高压控制开关拒动;采区变电所未按矿务局的规定派人看守;采掘工作面通讯设施不完善。

这三条是导致事故扩大延误时间的因素。

采区简易投产系统不完善,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困难。

三、事故教训,为认真汲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1、局、矿领导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法规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及机电运输重大灾害事故的预防。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业务保安制,加强基础工作,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坚持按煤矿安全规程办事,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四、防范措施,2、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转变作风,克服大而化之、作风粗陋的现象,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严谨务实解决问题。

3、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加强矿安监机构建设,提高安监人员素质,各级领导应支持安监部门从严管理。

4、增加安全投入,补还安全欠款。

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逐步更新老、旧、杂和淘汰产品,消除事故隐患,避免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

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配备自救器。

四、防范措施,5、加强矿井机电管理工作,认真落实矿务局关于加强电气管理的若干规定,建立、健全各类台帐、记录、牌板。

6、必须完善井下通讯系统,所有作业地点和要害硐室要安装电话。

7、强化安全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提高全员自我保安意识。

8、认真贯彻“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定期组织矿井救灾演习。

四、防范措施,六、机电事故案例,1997年3月1日夜班,425机巷迎头汇报煤电钻负荷线插头中的电源线被耙矸机拉掉,要求处理。

早班接班以后掘进人员正常工作,该区值班安排大班电工周某到现场处理(在此之前掘进区马某已将线头拧上,并打好眼,放好炮)。

跟班队长石某告诉周某插销外壳已烂,且煤电钻跑单相,需要处理。

(一)、事故经过及抢救情况,而周某下井前不知道插销外壳已毁坏,没有带配件,只能处理跑单相,其余问题留待中班电工处理。

于是,周某将煤电钻综保电源停掉,断开负荷线上插销。

周某将煤电钻与负荷线上插座相连并送上电源,石某试运转后认为可以使用。

这时,周某将综保电源停掉,恢复电钻负荷线上的插座。

马某拿起修好的煤电钻到迎头,准备合煤电钻负荷线上的插销时,被电击倒。

事故经过及抢救情况,此时,正在迎头工作的班长黄某发现马触电后,立即抓住电缆,将插销从马的手中拉开。

电工周某停掉电源(周某发现此时烂插销中地线脱落并碰在一相火线上),跟班队长石某发现马昏迷不清,伤势严重,就安排徐某向矿里汇报,同时将伤者从工作面向外运出。

矿接到报告后,立即安排值班人员和医生下井抢救。

11:

46马某升井被送到矿医院抢救。

13:

20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经过及抢救情况,经现场勘察和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二、事故性质,三、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

防爆插销损坏,地线脱落,煤电钻外壳带电,加之综保不起作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电工周某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未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

(2)区队机电设备管理不力,跟班队长石某违章指挥。

(3)职工安全意识差,违章操作,冒险蛮干。

2、间接原因,1、加强机电设备特别是小型电器的检查维修工作,健全机电日常检修制度,杜绝失爆。

2、井下采掘头面所有使用防爆插销均应构件齐全,确保各种保护装置安全有效。

3、加强对职工安全培训,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操作规程作业,杜绝违章作业。

4、积极开展反“三违”活动,及时制止违章行为,杜绝违章指挥,四、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七、突水事故案例,孟庄煤矿“7.22”透水事故1995年7月22日3时11分左右,孟庄煤矿6511超前风巷发生溃水事故,造成五人遇险,其中一人死亡。

6511超前风巷为沿空掘进巷道,留有2米煤柱,沿中线施工,锚杆支护,该巷道在提料上山开窝时,曾见老塘未见出水,当巷道见断层,时有淋水,该区向地测科进行联系,当即地测科和技术科就派人到现场,并进行了测水和取样化验,水量为0.5吨,经分析认为是顶板砂岩裂隙水,并向总工程师汇报,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打钻探放。

第二天技术科和地测科又去人到现场跟踪观察时,巷道已掘过了压头,迎头的淋水消失,单位打钻时未探到水,就这样正常进尺了直掘到52米。

(一)、事故地点概况,1995年7月22日夜班,6511超前风巷施工队当班出勤20人。

23点30分,区跟班王某和跟班副队长陈某到迎头未发现异常,1点15分左右迎头放炮,陈某带人出货,王某到65采区下口去调车皮。

工人吕某、李某用手镐找护顶煤,跟班副队长陈某和工人王某站在迎头的加棚处,工人孟某距他们有3米左右,出了四车货正在等车皮时,这时只听“哗啦”一声,工人王某说:

“放大滑了”,跟班副队长陈某扭头一看说:

“是水”。

说时水已到膝关节,前面四人就往迎头跑,工人孟某就急往外跑,刚跑一步就被冲到水中。

(二)、事故经过,当区跟班王某回来准备到迎头时,见到工人崔某急往下跑说:

“出水了”,只见水头有一米多高已冲下来,接着就去汇报,时间约在3时11分。

在清点人员时,确定迎头有五人被堵,是跟班副队长陈某、工人李某、王某、吕某、孟某五人。

事故经过,当事故电话通知到有关领导和单位以后,积极投入到事故抢险中,并迅速成立以矿务局局长为首的事故抢险指挥部,及时制定营救措施,调集一切排水设备,火速进行排水,“时间就是生命”。

当五台泵同时启动,水位明显下降,约在16时左右,在挪泵时发现一具尸体,打捞确认是工人孟某,当水位下降到-218米水平时,在刚能见到有透缝的水面时,发现迎头有人摇灯和“救命”的呼声,立即派2名救护队员潜水去迎头,到迎头果然见有四人还活着,时间约在17时15分左右。

四位遇险人员在水体下,只有9.36M3生存空间,熬过了14小时15分钟,这是该矿真实的新闻奇迹。

事故经过,由于抢险人员争分夺秒,采取的措施得力,赢得了时间,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点,本是五人重大伤亡事故,转化为一人死亡事故。

事故经过,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由于认识不足,思想麻痹,犯经验主义而导致的责任事故。

(三)、事故性质,(四)、事故原因分析,1、在巷道掘进中经常见淋水,就是本65采区的风巷和机巷掘进时,甚至在出事故的同一地点都出现过淋水,过后就消失了,竞在6511切眼和开窝处见老塘未见出水,由于以上原因而产生了思想麻痹。

2、溃水的特定因素和条件:

因沿空掘进留有2米煤柱,由于受上段采动岩移动的影响,煤柱已受压变松,抗压强度只有原始的一半,当遇见断层出现淋水,煤体被水浸泡变软,失去抗压能力,因而在最薄弱的断层带成为突破口,而发生溃水。

3、对老塘存在大量积水缺乏认真分析和估计因为以上四个阶段在回采时老塘没有什么积水,就是有少量的积水,在出煤时掺在煤中被拉出。

因此对老塘会存在大量的积水缺乏认真分析和估计。

出水后对积水的水源推测分析如下:

一是顶板砂岩裂隙淋水;二是以上几个阶段老塘水的综合集中;三是裂隙带的高度导通老顶砂岩的部分含水层。

加之老空充填时留有蓄水的空间。

事故原因分析,1、为彻底杜绝今后回采工作面老塘存在积水,建议凡采煤工作面的机巷标高最低点,必须用联络眼将轨道巷和机巷贯通。

2、沿空掘进为防老空水害,必须坚持“有疑必探。

先探后掘”的原则,凡探不清的,迎头不准进尺,正常掘进时每隔510米与老空贯通。

3、巷道在掘进之前采用各种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地测科写出水文地质分析报告或水文地质预报,以便制定防范措施,经会审批准后方可进行掘进。

4、对全矿职工进行一次预防水害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知识教育,以便提高对水害的认识和重视。

(五)、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八、放炮事故案例,刘桥一矿“7.13”放炮事故1986年7月13日早班,刘桥一矿采煤区工作面发生一起放炮崩人事故,造成1人死亡。

1986年7月13日早班,刘桥一矿采煤区副班长黄文银安排工人李太亮装药,放炮员徐士月放炮,并安排刘先进、王安龙二同志警戒。

当徐士月联好炮,发现放炮器无钥匙,就下到机巷找备用放炮器的钥匙。

徐士月把炮器的钥匙交给警戒人刘先进去放炮,而自己去家具房找另一个放炮器钥匙,当刘先进来到放炮地点准备放炮,班长陈连生发现刘放炮不熟练,就要过放炮器,自己把炮放响。

就在这时装药工李太亮第二趟背药正走到炮响处,当场崩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事故经过,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严重违章放炮事故,首先是放炮员违反规程规定,随意把钥匙交给别人放炮;其次是班长违章放炮;第三就是警戒人不负责任,擅自离开警戒岗位。

(二)、事故原因,1、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特殊作业人员必须坚守自己的岗位。

2、严格执行放炮“三警戒”,警戒人必须由责任心强的工人担任。

3、放炮母线的长度必须符合规程要求,不得小于规定要求进行放炮。

4、加强放炮员的教育管理,严格遵守放炮管理制度,坚持执行一次装药、一次起爆。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九、其他类事故案例,任楼矿“119”人员坠入煤仓事故案例1997年1月19日19时05分,任楼矿主井煤仓发生一起人员坠井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1997年1月19日中班,任楼矿主运石门第二部皮带机司机周某在清理完皮带机头处杂物后,于6:

40分左右多次向第一部皮带机送点要求走勾;第一部皮带机司机邵某回点,告之主井煤仓已满不能走勾。

7:

00左右,周某从第二部皮带机头来到煤仓上口链板机头处,当班班长张某见周某离岗,批评周某,“你不在二部皮带,来这里干什么?

”“我来看看煤仓空吗?

”周某边说边走向煤仓上口。

当周某前脚刚踏上煤仓上口铁板时,上口铁板翻转,周某与铁板一起坠入煤仓内。

(一)、事故经过,链板机司机发现后立即汇报矿调度所,调度所立即通知煤仓下口给煤机停止运行,同时报告矿领导。

19:

15分,该矿有关领导到达现场,并下到煤仓内寻找,没有找到。

19:

30分,第二批抢救人员下到煤仓进行寻找,近8点仍未找到,估计生还无望。

21:

15分,开动下口给煤机,21:

35分,人员从下口给煤机吐出,已窒息死亡。

事故经过,经调查分析,认定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直接原因:

1、煤仓上口的盖板没有卡进槽内,不稳、不牢,没有盖好。

2、链板机头垫木因受振动前移,导致与之相接触的上口盖板位置移动。

3、死亡者周军到不熟悉安全环境的地点窜岗,同时没有注意脚下的安全。

二、事故原因分析,1、链板机司机对工作区域内的安全环境,没有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致使工作区域存在安全隐患。

2、单位管理松懈,班长没有对所管辖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环境进行检查。

(二)事故的间接原因,1、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在思想、纪律、管理上松懈,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2、日常工作中安全检查不力,对隐患的排查处理不及时。

3、严格干部现场跟班,加强现场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

4、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

5、认真开展质量标准化活动,对所有工程严格按标准检查验收。

(三)、事故教训,1、对煤仓上口的盖板重新整理,卡实、卡牢,并用混泥土浇实。

2、全矿井下所有煤仓上口的封闭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3、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煤仓上口的管理落实到人,并定期进行检查。

4、加强劳动纪律检查,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教育与培训。

(四)防范措施,经验可以启示后人,教训也同样是我们的财富。

我们坚信,广大矿工兄弟们一定会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纠正侥幸、麻痹、撞运气的错误思想,不断增强自制力和自律意识,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在作业过程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判断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愿矿工兄弟们永远过着和谐、安宁、幸福的生活。

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