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6919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4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docx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

目录

第一部分:

测量放线的工作流程及方法2

一、施工前的准备2

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4

三、场区平面控制网、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网。

5

三、基础施工测量(重点)8

四、结构施工测量13

五、变形监测21

六、二次结构及装修放线25

七、放线过程管理26

八、测量人员操作规程26

九、预防施工测量通病措施27

十、成品保护措施及仪器保养制度28

第二部分仪器的使用及保护29

一水准仪29

二、经纬仪的使用:

33

三、全站仪39

第一部分:

测量放线的工作流程及方法

一、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应包括:

施工图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检测、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

备、测量仪器和工具的检验校正、施工场地测量等内容。

1.1、施工测量前,应根据工程任务的要求,收集和分析有关施工资料,宜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规划、测绘成果;

(2)、工程勘察报告;

(3)、施工设计图纸与有关变更文件;

(4)、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5)、施工场区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测绘成果。

1.2、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和测量数据准备

1.2.1、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导施工测量的技术依据,方案编制宜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任务要求;

(3)、施工测量技术依据、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

(4)、起始依据点的检测;

(5)、建筑物定位放线、验线与基础以及±0.000以上施工测量;

(6)、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与具体措施;

(7)、成果资料整理与提交。

注:

根据施工测量任务的大小与复杂程度,可对上述内容简化。

1.2.2、施工测量数据准备应包括以下内容:

(1)、依据施工图计算施工放样数据;

(2)、依据放样数据绘制施工放样简图。

(2)、施工测量放样数据和简图均应进行独立校核。

(3)、施工测量计算资料应及时整理、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1.4、测量仪器、量具的检验校正与维护

1.4.1为保证测量成果准确可靠,测量仪器、量具应按国家计量部门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1.4.2测量仪器和量具除按规定周期检定外,对经常使用的经纬仪、水准仪的主要轴系关系应在每项工程施工测量前进行检验校正,施工中还应每隔1~3个月进行定期检验校正。

1.4.3测量仪器和量具的使用应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应精心保管,加强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1.5、所有测量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1.6测量时经常用到的图纸。

熟悉设计图纸,  特别是建筑平面图纸是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测设前应充分熟悉建筑物各种有关的设计图纸,便于了解施工建筑物与相邻地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物本身的内部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测时必须准确计算所测设的各种定位数据;测设所需要的图纸有:

总平面图 :

 在总平面图上,就可以看到或计算设计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测量控制点的三维坐标、BM点及相互之间的平面尺寸和高差,作为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的依据,但要注意用地红线、道路红

线及高压线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要求。

 建筑平面图 :

在建筑平面图中,就可以看到建筑物的首层、标准层等各楼层的总尺寸,以及内部各定位轴线之间的关系尺寸,这是施工测设建筑物的细部轴线的依据。

基础平面图 :

 在基础平面图上,就可以看到基础边线(基础横断面的形状和大小)及不同基础部位的设计标高等,这是轴线定位及测设基础轴线的主要数据。

基础详图:

是基础施工开挖边线及轴线控制的重要依据。

在基础详图中,可以看到基础横断面的形状和大小、立面尺寸和设计标高。

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

在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中,就可以看到基础、门窗、地坪、楼梯平台、楼板、屋架和屋面等设计高程,这些高程通常是以±0.000为起算点相对高程,是测设建筑物各部位高程的主要依据。

-

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就是确定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的测量工作。

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

当以城市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当以建筑红线桩定位时,应选择与主要街道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应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的边;当以原有建(构)筑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廓(或中心线)较完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

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利用坐标反算法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此项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

坐标反算法:

根据直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的过程。

项目技术负责人带队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三、场区平面控制网、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网。

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控制点所组成的相邻点互相通视并构成一定图形的测量网。

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的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1)、根据测绘院给出的几个桩点,对此点进行实测实量精度升级,当测设结果中误差小于1/15000时则可作为建立本工程平面控制网的依据。

(2)、桩点引测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主控制桩定位在距槽边1m位置做成高0.25m、0.6m*0.6m的四方砼桩台(同一方向的桩点尽量在一条线上),做在基坑护栏内可以防止碰撞和人为损坏;并向外延伸至围墙或临建根部做二次控制桩,桩点永久保护,外侧做1000mm见方的钢管防护,做法同基坑护栏,刷红白漆。

(3)、依据建筑红线及总平面图相配合,建立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其测设点为小圆点,红色三角为测设方向,为双向对称布置。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角中误差控制在±5″,边长相对误差控制在1/30000(mm)以内。

(4)、平面轴线控制网施测后,由施测人员自检,再由专职验线员复验,确认无误后报监理公司验线,并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收。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定并验线合格后,在控制网外轮廓边线上测定建筑轴线控制桩,作为控制轴线的依据。

(5)、根据测绘院给出点坐标,以部分楼的坐标点做为工程的测设起始点及始方向,其它点作为校核点。

采用建筑物二级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测角中误差±5秒,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采用经纬仪,在实际定位测量过程中为达到技术,测角采用回测法,测距为单向测两次取平均值用木桩打入地面,在轴线位置钉小钉,用C20砼围护,并对其做好明显的防护与标识,以保证减少施工中对其影响,各边的控制桩均在一条直线上,距基槽边1.0米,以便随在定位过程中依据《测量规程》DBJ01-21-95校核及其被破坏后可随时很快用经纬仪结合钢尺将其恢复。

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

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一般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筑物应设置3个点。

其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中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测量等。

以上各等级都可作为建筑场区的首级高程控制。

当场区长、宽大于100m时,可在场区内布置4个以上高程起始点,与已知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式环线

平地闭合差

三等

6

≤50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12√L

DS3

双面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型号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较差(m)

前后视累积差(m)

视线离地最低高度(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m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红面所所测高差较差(mm)

三等

DS3

100

3

6

0.3

1.0

1.5

高程控制点利用测绘院给定的平面图控制网点作为高程控制网点,采用附合测法测设,计算步骤如下:

计算闭合差fM=实测高差-已知高差

计算允许闭合差f允=±6mm√n(n)为测站数

计算每站应加改正数V=-闭合差/测站数

计算各段高闭差调整值h=h`+v*N

计算校核:

已知高程差与调整后的高程差是否相附

推算各点高差。

控制桩的埋设和保护控制桩应按照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应埋设在距基坑放坡线1m以外的坚固地方,其深度应大于当地的冻土线深度,桩顶周围应砌筑20cm高的保护台或设置其他保护措施

三、基础施工测量(重点)

基础施工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包括桩基施工测量、基槽开挖的抄平放线、基础放线、±0.000标高以下的抄平放线。

施工前的准备:

经纬仪、水准仪、墨斗、50米钢尺、5米卷尺。

1.1基槽开挖:

槽边线的确定

所用的工具:

50m卷尺、5m塔尺、白灰、铁锹、经纬仪。

测量员:

根据图纸上的尺寸把槽的上口线和下口线放出来。

下口线外扩的距离:

模板厚度/挡土墙厚度+80cm工作面

上口线外扩的距离:

坡度系数*深度

地下轴线投测

4.3.1基础垫层放线:

人工清槽后,用经纬仪向基槽内投测轴线控制线,投测到基坑内的轴线必须做一次整体闭合,分段施工投测纵横各两道轴线做闭合,作为地下结构施工依据,根据投测下来的轴线控制线和基础平面图放出垫层边线,并钉桩挂线。

4.3.2基础砖模墙放线:

垫层砼浇筑后,上人不留痕迹时,用经纬仪向垫层上投测轴线控制线,并用经纬仪在垫层上做闭合校测,精度合格后,根据基础图放出外墙砖模砌墙位置线,放线时考虑外墙防水找平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共计3cm预留量,即外墙外边线向外量3cm为砌砖模的内边线。

基础模板放线:

4.3.3基础底板放线:

防水保护层做完后,在上人不留痕迹时,用经纬仪向保护层上投测轴线控制线,并做闭合校测,精度合格后,根据控制线和基础图,用钢尺测出细部轴线,并用墨斗弹出墙边线、轴线、门窗洞口线、柱身节点线、楼梯生根线等基础施工所需各种线。

用钢尺量距时,前后尺手动作配合要齐,拉力采用标准拉力50N,对点、读数、划点及时准确。

弹线时墨量适中粗细适中,墨线宽度应小于1mm,弹线长度不超过4m弹线误差不超过2mm。

对复杂的地方用红漆标识,如柱身节点、轴线标号等,便于施工人员一目了然,放完后,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提请监理单位验线,并办理交接检手续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3.4基础墙体钢筋生根定位放线:

当基础底板上网钢筋绑扎完毕后,用1kg的线坠将墙体位置准确的垂吊在钢筋表面上,用红漆标注,以保证墙体、暗柱钢筋生根正确。

4.3.5地下室楼层放线:

基础底板浇筑完后,在上人不留痕迹时,用经纬仪向底板上投测轴线控制线,闭合校测精度合格后,用经纬仪、钢尺、盒尺根据基础平面图放出墙体边线、墙边50cm控制线、门窗洞口线等,放完后经自检互检合格后,由验线员验线,验线合格后方可开始下道工序。

4.3.6地下室楼层墙体筋控制:

在顶板模支模后进行二次模板放线与二次结构放线,用经纬仪在模板上投测轴线控制线,根据轴线控制线测出每一道墙的50cm控制线,并用墨线弹出红漆标识。

钢筋工根据墙50cm控制线调整立墙筋,保证墙体钢筋出顶板后位置正确。

水电工种根据二次结构线把水电预留洞及灯位准确定位。

地下高程的传递

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

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

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  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

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采用水准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或塔吊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

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以便相互校检,对于各条标高线,应定期检核,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

将高程点引入现场内,现场标高点不少于三个点,进行往返闭合检查,测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不少于3个,以便于相互检校和满足各部位施工需要。

5.2.1基槽开挖标高控制:

建筑物基底标高引测时需进行二次传递,引测随基槽分步开挖分层引测,采用往返测或换人测,保证精度符合测量规范。

在每步槽壁钉入50*50*500的木方{不少于2个},并在其上用圆珠笔标注顶部标高数字,以便校测。

土方开挖时测量人员随班进行控制,当土方开挖接近槽底标高时,为控制开挖标高,防止超挖少挖,在槽壁上每隔3米测设距槽底设计标高0.5米或1米的水平木桩或钢筋桩,桩顶面测定标高误差控制在±3mm以内,槽底水平控制采用撒白灰点法,白灰点上部应平整,其抄测标高误差±10mm,机械挖掘至槽底时预留2cm的人工清土,其标高误差为±50mm。

为了保证测设精度,在挖到槽底后,在东面用钢尺一次到基底,减少误差,基底标高点不少于3点。

土方开挖基底标高控制示意图:

5.2.2垫层标高控制:

在基槽中央位置安置水准仪,采用一次精密定平法,根据图纸设计标高,准确的抄测出垫层上平标高,标高控制用30—50cm的钢筋头,钢筋头布置间距为2×2m,以钢筋头顶面标高为准,顶面标高抄测误差控制在±3mm以内。

5.2.3基础底板防水保护层的标高控制:

根据基槽的水平控制桩和图纸设计标高,用水准仪准确的在间距2×2m的灰饼上抄出保护层顶标高。

以灰饼顶面水平面为准,且顶面标高误差控制在±3mm以内{注意前后视距相当}。

5.2.4基础底板标高控制:

底板钢筋绑扎完后,用水准仪在墙体钢筋上抄测出底板建筑50cm控制点,控制点描2cm宽红漆,红漆顶面平齐,以刚好外露红蓝铅笔线为宜。

抄测点应选在房间四大角及门窗洞口等柱筋处,且每一房间不少于四个点,点位抄测误差控制在±3mm以内。

5.2.5地下室墙体标高控制:

为防止墙砼偏高或偏低,墙体绑扎完毕后,利用统一的50cm水平点,用5米盒尺上返至上一层的50cm水平线,标注在相应位置的钢筋上,并用水准仪进行复合校测后,根据图纸计算出每一道墙体砼高度,标识在模板上,以便打砼时准确控制墙体高度。

5.2.6地下部分50cm水平控制线抄测:

墙体拆模后及时用水准仪把本层50cm水平线抄测墙体上,并用墨线弹出,用红漆标注标高尺寸、顶板厚度、梁位置高度等。

小房间或不便用水准仪的地方,用φ12mm流体塑料透明水管抄测,用水准仪或水管抄平后,应换人进行复测,避免读数和计算错误,扶塔尺时,应注意尺身要立直、立稳,不能前后左右歪斜,避免出现大的误差和错误

四、结构施工测量

一般民用建筑物±0.000标高以上的结构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

首层轴线放线与抄平,施工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大型预制构件的弹线及结构安装测量等。

4.1首层楼面轴线投测:

为了保证足够的测量精度,满足结构安装的精度要求±0.000m以上楼层平面控制采用外校内控法。

内控法根据首层以上各楼层的平面图以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情况,每一个施工段内不少于两横两竖四条轴线以便校核选定的投测轴线。

内控点设置与投测流程如下:

4.1.1、在首层楼板砼浇筑完成后,在首层底板混凝土楼面上通过基坑外围的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投测控制轴线。

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测量,边角各项精度要求测角中误差小于±5″,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

请监理验线后作为轴线投测的依据。

4.1.2、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测量,精度合格后放出细部墙边线、墙边50cm控制线、门窗洞口线等。

4.1.3、在首层楼板浇筑砼之前,先要预埋200×200×10mm厚铁板,预埋铁中到轴线尺寸根据各个楼的不同分别予以记录划分,铁板埋设位置为一纵一横控制线交点,交点处焊接Ф12*30MM螺纹钢,并用钢锯刻划十字,对其做好保护,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基本点,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

预埋铁板及向上传递示意详下图:

4.1.4、在±0.000以上各楼层施工过程中,要预先在内控点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0×150mm的孔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

平时用木板封盖,投测时揭开。

4.1.5、首层各内控点1m2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投测孔严禁堵塞,对此挂明示牌,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

4.2外控法将控制轴线引测到结构外立面上,作为所投测轴线校核的依据。

在楼各角处用经纬仪向上引测控制轴线,由这些控制线所组成一个控制网,根据控制网再施放各细部轴线。

外控法施工要点:

 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

 

4.2.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4.2.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应尽量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

4.2.3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4.3轴线控制线的投测及放样

4.3.1、投点引测:

将激光铅垂仪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标明靶放在待测楼层的相应预留孔洞口,对中整平铅垂仪后,向上投测,标明靶已先刻好明显的十字交叉点,上下两测手通过对讲机传递信息,直至标明靶上的十字交叉点完全吻合铅垂仪的垂直投测点,然后依次投测其它内控点。

4.3.2、轴线放样:

利用电子经纬仪和50m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投测点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的测量,满足精度要求后,既作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以此进行各轴线的细部放线工作,放出各墙体的墙体边线、模板边线、50cm控制线、柱梁边线、柱子50cm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

以此法层层向上投测,做为各楼层放线的控制依据。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偏差:

高度(m)

允许偏差(mm)

每层

±3

全高

±15

4.3.3、各楼外墙大角、窗间墙垛及S1、S2#楼裙房用经纬仪投测外控制线,保证外墙大角、窗间墙垛位置准确,裙房保证各框架柱位置准确。

并用经纬仪投测外窗口外边线,保证其上下一致。

4.4 轴线的垂直传递还可以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在首层的适当位置留设控制点,采用预埋铁板的方法,制点固定。

在施工上部结构层时,在控制点的施工层的相应位置留设孔洞,采用铅垂仪将控制点位置投影到各施工层。

同时采用激光经纬仪对各控制点的位置进行校核。

4.5还可以采用建设激光测量仪进行轴线垂直传递:

 

4.5.1测量仪器  建设激光测量仪是一种能自动保持工作精度,可适用于各类工程建设的多工序检测的便携式仪器,它具有6种功能(自动安平激光水平仪、自动安平激光水准仪、自动安平激光水平面仪、自动安平激光铅直平面仪、自动安平任意倾角激光束准直仪、自动安平激光圆锥面仪),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性能好、精度高的新颖测量仪,有助于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节约劳力,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工程进度。

 

4.5.2施工方法  使用建设激光测量仪进行轴线竖向引测,首先选定控制点,将控制点选在1层或2层。

经测角、量边核准后,得引测控制点,组成控制网。

将新建立的控制网作为施工全过程中竖向控制和施工放样的依据,在以上各层楼面浇筑砼时,在对应于这4个控制点的位置处均预留150×150mm垂线投递孔,并在留孔处四周砌200mm高阻水圈,以阻挡投点时施工用水流洒在仪器上。

为减少激光束衍射而产生的误差,利用最有效可靠的测程(30~40m),分段进行投点。

投测时,将仪器置于控制点,调平,让激光束垂直投测到新测楼面留孔处放置的有机玻璃平板(300×300)接受靶上,记下激光束的光斑圆心位置,则可进行所测楼面的放线工作。

  

4.6垂直度的控制可以采用吊线坠法:

  采用较重的特制线坠悬吊,以确定的轴线交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

4.6.1线坠的几何形体要规正,重量要适当(1~3kg)。

吊线用编织的和没有扭曲的细钢丝。

 

4.6.2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线中间没有障碍,尤其是没有侧向抗力。

 

4.6.3线下端(或线坠尖)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当线左、线右投测小于3~4mm时,取其平均位置,两次平均位置之差小于2~3mm时,再取平均位置,作为投测结果。

 

4.6.4投测中要防风吹和震动,尤其是侧向风吹。

4.6.5在逐层引测中,要用更大的线坠(如5kg)每隔3~5层,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线,以作校测。

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弹出)在外墙立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依据。

若视线不够开阔,不便架设经纬仪时,应改用激光铅直仪通过预留孔洞向上投测。

这时的控制网由外控转为内控,其图形应平行于外廓轴线。

控制轴线最好选在建筑物外廓轴线上、单元或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线上、楼梯间或电梯间两侧的轴线上。

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利用这些控制线的平行线进行投测较为方便。

4.7 主体结构施工标高控制:

4.7.1场内测设的水准用控制点,在间隔一定的时间需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校核,对校核的数据仔细计算,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4.7.2当施工至±0.000层时,为保证地上部分的标高及楼层净高,需在每个楼首层四个大角处用水准仪设置4个±0.000水准点。

该4个水准点作为该工程封顶的常用固定基准点,并选在上下贯通的外墙或边柱等处。

4.7.3传递时用钢尺根据统一的±0.000水准点向上直接量取,严禁利用相邻下层标高引测,避免误差积累,后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上,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条水平线,校测误差控制在2mm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做校核,并采用一次精度定平法,以提高观测精度和速度。

精度控制严格执行北京市地方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11/T464-2007和有关规定。

若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或遇到障碍物时,应另设一道高程起始线,保证高程测量的精度。

4.7.4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由地上标准点传递上来的二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4.7.5标高的竖向传递时,钢尺需加尺长、温度二差修正,拉力10N。

△Dc=(L实-L名△/L名)*D’

△Dc-尺长改正数、L实-实际长度、L名-读数、D’-距离

T=a*(t-t0)*D’

T-温度改正数、t-实际温度、t0-20℃、D’-距离、a-0.000012/℃

4.7.6允许偏差: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误差(mm)

定位及楼层放线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误差

外廊主轴线长度(L)

L≤30m

±5

30m<L≤60m

±10

60m<L≤90m

±15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线

±3

门窗洞口线

±3

对角线误差

±5

标高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总高

H≤30m

±5

30m<H≤60m

±10

60m<H≤90m

±15

4.7.7施测要点:

(1)起始标高线用水准仪根据水准点引测,必须保证精度。

 

(2)由±0.00水平线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3)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

并采用铝合金直尺以硬铅笔划水平线,以确保精度。

 (4)当高度超过一尺长时,应精确地定出第二基点,由第二基点向上量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