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6970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docx

《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docx

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工业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班级:

机械1003班

姓名:

高旭哲

学号:

2010614270307

 

工业设计的发展一直与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技术水平密切相关.与新材料的发现、新工艺的采用相互依存,也受不同的艺术风格及人们审美爱好的直接影响。

就其发展过程来看,大体上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始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19世纪中叶,西方各国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实现了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过渡,这个过渡过程也是手工业生产方式不断解体的过程。

一般来说,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产品的设计、制作、销售都是由一人或师徒几人共同完成的,这种生产方式积累了若干年的生产经验,因而较多地体现了技术和艺术的良好结合。

当机器工业逐步取代手工业生产后,这种结合也随之消失,但产品设计者为了适应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和需要,就把手工业产品上的某些装饰直接搬到机械产品上,例如,给蒸汽机的机身到铸上哥特式纹样,把金属制品涂上木纹之类等等,往往给人以不伦不类、极不协调的感觉。

这个时期,出现在市场上的商品一方面是外观简陋的廉价工业品,另一方面是耗费工时、精工细作的高价手工艺品,鉴于这种情况,人们认为产品的工业化与产舱的审美属性水火不相容。

此时,英国人英里斯(WilliamMorris,1834—1896)倡导并掀起了“工艺美术运动”(ArtsandCraft),要求废弃“粗糙得丑陋或华丽得丑恶”的产品,代之以朴实而单纯的产品。

莫里斯一方面认为艺术和美不应当仅集中于绘画、雕塑之中,主张让人们努力把生活必需品变成美的,把生产过程也变得对自己是舒适的,人类劳动产品如不运用艺术必然会变得丑陋。

但另一方面他又把传统艺术美的破坏归结为工业革命的产品,主张把工业生产退回到手工业方式生产。

这后一种提法和作法显然是违反时代发展潮流的,可是他却向人们提出了工业产品必须重视研究和解决在工业化生产方式下的工业设计问题。

到19世纪柬至20世纪初.在欧洲以法国为中心又掀起了一个”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承认机器生产的必要性,主张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注意产品的合理结构,直观地表现出工艺过程和材料。

它以打破建筑和工艺上的古典主义传统形式为目标,强调曲线和装饰美,在强调工艺的合理性、结构的简洁和材料的适当运用方面有所进展,但是过分强调产品外在的装饰美,而没有把艺术因素作为事物的内在属性,因此导致功能与形式的矛盾。

总之,新艺术运动对于工业设计学科发展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

在“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的推动下,欧洲的工业设计运动进人了高潮,而第一个产生巨大影响的团体组织则是德国工业联盟(DeutscherWerkbund),它是由德国设计理论家、建筑师穆迪修斯〔HermanMuthesius,1861—1927)倡议并于1907年组成的。

它的成员有企业家、建筑师、工艺师和评论家,旨在探索如何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并按照物质的深层本质取得产品的形式,通过实用品的展出打开市场并推进生产的标准化。

继德国工业联盟之后,奥地利、英国、瑞士、瑞典等国也相继成立了类似的组织。

许多工程师、建筑师、美术家都加入到这—行列.他们相互协作、开创了技本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并影响到工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及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为工业设计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时期,大体上从20世纪20至50年代。

人们经历了数十年大胆而多样的探索后。

为工业设计进行系统教育创造了条件,并逐步转入到以教育为中心的活动。

当时、年轻而富有才华的建筑师格罗佩斯(WalterGropius,1883—1969)于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玛首创了设计学校——国立包豪斯(DasStaatlichesBauhaus,1919-1933)。

包豪斯的理论原则是,废弃历史传统的形式和产品的外加装饰,主张形式依随功能,尊重纠构的自身逻辑,强调几何造型的单纯明快,使产品具有简单的轮廓、光洁的外表,重视机械技术,促进标消化并考虑商业因素。

这些原则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理论,即要求最佳地达到产品的使用日的.主张使产品的审美特征寓于技术的形式中,做到实用、经济、美观。

功能主义设计理论的实践在工业设计的理论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局限性则表现在.强调用大量的标迎化生产去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抹杀对个性的表现并忽视传统的意义,认为物品只要适用,它的形式就是美的,就能给人以美感。

  包豪斯学校的建立,标志着人们对工业设计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并日趋成熟。

包豪斯建校14年,共培养学生1200多名,并出版汇编了工业设计教育丛书一套14本。

在这14年中,包豪斯的师生们设计制作了一批对后来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品与产品,并培养出一批世界第一流的设计家。

可以说,包豪斯对工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包豪斯学校后因德国纳粹的迫害,被迫于1933年7月解散。

格罗佩斯等人流遗到美回哈佛大学等校任教,其他一些著名的教育家、设计家也多相继赴美,这样,工业设计的中心即由德国转移到美国。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本土未遭破坏,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加之其科学技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又为工业设计提供厂良好的条件。

此外,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造成商业竞争的加剧,许多厂商通过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激烈竞争,逐步认识到产品设计的重要性,最终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步入高潮。

所以说,工业设计的普及化和商业化是开始于德国、发展于美国,同时也推动了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

  第三个时期,是指20世纪50年代后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各国有关学术组织相继建立,为适应工业设计开展国际间交流的需要,国际工业设计协会于1957年4月在英国伦敦成立,其事务所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

国际学术组织的建立和学术活动的广泛开展,标志着该学科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这个时期,工业设计的研究、应用及发展速度很快,其中最突出的是日本。

以汽车为例,70年代以前,国际汽车市场是由美国垄断的,当时日本的技术、设备也多从美国引进,但他们在引进和模仿的过程中,注意分析和“消化”,并很快提出了具有自己民族风格的产品。

70年代后期,日本的汽车以其功能优异、造型美观、价格低廉一举冲破美国的垄断,在世界汽车制造业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国,工业设计这一新兴学科正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而得到迅速发展。

据有关方面预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加工手段广泛使用,产品的技术性能日趋稳定,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多功能的产品将是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因而对产品设计的要求将愈来愈高。

无论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工业设计的成果格是产品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加速开展工业设计的理论研究工作,广泛兴办各种专业教育以及各种类型的普及教育,迅速培养起一支工业设计师队伍,已成为现代化建设中——项紧迫任务。

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批具有高科技水平,又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各类工业产品将脐身于世界名牌产品之林。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博士指出:

“21世纪将是工业设计世纪,一个不重视工业设计的国家将是落伍者。

”综观国际市场的热门产品,都是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品牌独特的优质产品,无一不闪烁着工业设计的火花

工业设计是一门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而产生的以工业产品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从市场潮流,人的需要到提出设计构思方案,除了解决技术与材料的问题,还要研究内部结构与功能、使用习惯与方法、生产工艺的选用,节约原材料与降低成本、外观设计与色彩、包装与运输,直到如何推向市场销售等问题。

有机地将技术与艺术、科学与美学、适用与美观等方面统一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上,设计中寻求和解决人一产品一环境一社会的和谐、统一与协调,除去某种产品系列中不符合人的使用目的的因素,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这个时代是体现个性消费的时代,运用丰富的色彩,美妙的曲线,独特的造型,新奇的构造方式和使用方法,较浓的个性化色彩,激发起人们的情感反应,达到影响人、感染人和使人易于接受的目的。

这个时代是一个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时代,而工业设计正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

在这样的时代里,工业设计师的贡献度与存在价值将因为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日益扩大而水涨船高。

工业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手段,不仅在过去的时代中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且在新的世纪中,也必将和其他领域一同携手,为人类共同创造更加高效、舒适、安全、健康的生活。

工业设计专业在国际上已有近百年历史,而在国内最早由湖南大学开办本专业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

因而,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内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

目前,国内开办工业设计专业的约400所大专院校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艺术类院校,另一类是理工科大学或综合性大学,而后者占了所有这些院校的绝大多数。

可见,理工科大学是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主要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工业设计已经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专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就业前景。

 

资料显示,我国工业设计强校东北大学较的热门专业:

04年工业设计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

其他各大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就业率也普遍较好,表现出了这个专业广阔的市场和就业前景。

但是,众多接近100%的数据在我眼里非但不能使人信服,反而,不由的引发我去发现一些更深层次的调查。

随这资料的积累,一些事实出现在我眼前,其中最让我警醒的就是一篇介绍山东省艺术考生就业现状的文章,下面是我对原文的简略引用:

 

2005年山东省本科共录取192270人,其中艺术类录取42462人,占到五分之一。

与此同时,艺术生就业不容乐观,2005年艺术生就业率不足50%,艺术生如何就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仔细分析这篇报道,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山东省艺术生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艺术与设计领域的现状,也是乃至我们工业设计专业的现状。

现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设计在中国人眼中升温,设计被认为又是一条发财之路,大批人如潮水般涌入,各种各样的高校大专培训班开设了工业设计这门专业或课程。

单从人数上面,我们这个专业的竞争局面可想而知。

但与设计人员增多的速度不相称的是当今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并不如前些年所预料的那么紧缺,现在中国对工业设计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有我们用武之地的只有少数大中城市,一些中小城市我们根本无法施展,况且中国还有很大一部分生产商生产的东西粗制滥造毫无设计成分在其中,或者仅仅进行了很低级很简单的设计,产品不追求美观,种种使得我们的就业面也很窄。

现在工业设计毕业生主要想向电子产业涉足,但是这些产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没有明显逐年递增,而是平缓的大约每年5%,这远远低于投入涉及领域的学生们。

 

并且在当今外界的影响下,学设计的学生常将自己置身尊位,一心只想找一份回报高.体面.高尚的工作,不能将自己心态调整好,找一份能发挥自己所长的工作,这样导致某些用人单位门庭若市,另外一些单位却无人可用。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大学生的逐年增多,大学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成为一种大众教育,作为学生,是把自己当成大众还是精英,是否全身心投入自己的专业的学习,能否在接受教育的这段时间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精英,也决定着我们将来就业的成败。

也就是说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一分称心的工作要求我们是大众中的佼佼者,用人单位选择的是会带来经济上的效益的求职者,我们现在就要衡量一下究竟自己可以创造些什么价值。

作为涉及领域的学生,除了自己的专业课外,增加和扩展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也是很重要的,与基础学科相比,我们有更多机会做兼职,其实完全可以利用兼职的优势,多培养动手能力,为就业铺路,并在将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转行中提供丰富知识和经验积累;增加和扩展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也是我们大学生与大专或培训班竞争的最有力武器。

 

基于自身与外界影响通过我分析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作出以下总结:

 

现如今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内还是一个非常年轻刚刚起步的专业,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目前多人才少岗位的情形下,就业前景较为紧张,竞争较为激烈。

但是我们应该看的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不断进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工业设计将会越来越受重视,将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就业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业设计必将进一步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巨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