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7002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新高考选考政治选修知识点Word格式.docx

影响因素:

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

考点5: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B〕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划分标准:

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

1.民主共和制

〔1〕含义:

民主共和制是同君主专制相对立的政体,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

〔2〕主要表现:

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

〔当代主要国家美、俄、中、法、德、印等都是民主共和制〕

〔3〕同为民主共和制,形式不尽相同的原因:

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

具体国情。

虽然民主共和制为现代大多数国家所采用,但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具体国情不同,不仅其具体形式和运行方式不尽相同,而且实际作用也存在重大差异。

2.君主立宪制

在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的一种国家管理形式。

〔2〕产生的历史原因:

一般来说,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进的产物。

〔3〕类型: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4〕代表国家:

英国、西班牙、日本、泰国、比利时、瑞典、挪威等。

3.列表比较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

分类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区别

国家元首的称谓、产生方法

总统经过选举产生

国王或天皇由世袭的君主担任

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在议会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没有实权;

在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同时又是政府首脑,有实权。

在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

形成的原因

在资本主义国家,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产物。

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对君主制进行改进的产物。

主要分类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半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委员会制

联系

〔1〕都实行代议制,都是现代国家所采用的基本管理方式。

〔2〕相对于君主专制,是国家管理形式上的巨大进步。

考点6:

议会制和总统制〔B〕

议会制、总统制的划分标准:

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1.议会制:

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

〔1〕特点:

①议会制,在议会制国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

②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政府首脑往往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

③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

〔2〕代表国家:

意大利、德国、芬兰、奥地利、印度、新加坡等。

2.总统制

①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②总统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

③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依宪法规定,一般有任期限制。

④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

3.议会制与总统制的比较

议会制

总统制

国家元首拥有虚位,没有实权,职责多是礼仪性的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政府产生的方法

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

总统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

政府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是否设置总理

有,拥有行政权

不设,行政权掌握在总统手中

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管理形式,都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制。

考点7:

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A〕

国家的结构形式:

是指国家的整体和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考点8:

单一制和联邦制〔A〕

单一制和联邦制

区别

单一制

联邦制

从国家机构的组成看

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府

除有联邦中央政府外,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中央政权机关

从法律体系看

全国只有一部宪法

除有联邦的宪法外,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宪法

从公民的国籍看

公民只有一种国籍

联邦公民同时也是联邦成员国公民

从对外关系看

国家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府不能代表国家行使外交权

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但有的联邦制国家允许其成员国有某些外交权

地方权力的来源

地方权力由中央授予

各组成部分的权力并非由联邦授予,是自身所固有的

代表国家

中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波兰、蒙古等

美国、德国、瑞士、俄罗斯、印度、缅甸、巴西等

考点9:

维护国家统一〔C〕

1.原因:

在当代中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

2.维护国家统一必需做到的两个方面:

〔1〕一方面要维护民族的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就要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一方面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就要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考点10:

国际组织的特征、分类及作用〔B〕

1.国际组织的主要特征:

国际性、目的性、组织性、自主性

2.国际组织的类型:

〔1〕按照成员的性质分:

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主要是团体或公民等。

〔2〕按照地理范围分:

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全球性国际组织向全世界开放,任何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员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或基于某一共同的军事、经济利益,或基于某种共同的文化、宗教、民族背景。

〔3〕按照职能范围分:

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一般性国际组织的职能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

专门性国际组织一般只具有专业技术职能,主要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性活动。

〔1〕积极作用:

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局限性:

①国际组织内部力量比照情况错综复杂,各成员的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

当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的能力就受到影响。

②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考点11:

君主立宪制中的英国国王〔A〕

“虚位元首”,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

考点1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和特点〔B〕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

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主要机构有国王、议会和内阁。

〔1〕议会:

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其中,下院作为“至尊议会”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上院起辅助作用,监督下院工作、协助下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和否决议案。

(2)内阁: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英国政府的核心领导机关,从议会产生,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内阁职能有:

制定内外政策;

向议会提交议案以及需要议会审议的政策;

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门职权;

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采取紧急行动;

必要时宣布提前大选。

首相权力受到制约:

议会党团和内阁监督首相;

议会有权监督内阁和首相;

国王对首相磋商权和警告权;

受到舆论和反对党的监督。

〔3〕国王: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英国政党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协调者和缓冲器;

向首相和大臣提供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作用;

成为联系联邦各成员国的纽带。

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等礼仪性职能。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国王、议会、内阁之间虽有基本分工,但分权界限不是很清晰,权力交叉情况突出;

英国法律赋予议会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20世纪中期以来,权力重心逐步向内阁和首相倾斜,首相成为英国最有权势的人。

考点13:

至尊的英国议会〔A〕

地位:

最高立法机关。

职能:

①下院作为“至尊议会”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②上院起辅助作用,监督下院工作、协助下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和否决议案等。

③趋势:

20世纪以来,实际权力不断萎缩,受内阁左右。

考点14:

英国的内阁与首相〔B〕

〔1〕地位: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从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2〕职能:

①内阁权力很大:

②首相权力受到制约:

国王对首相有磋商权和警告权;

考点15: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B〕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实质:

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

2.表现:

〔1〕英王和王室成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表,拥有巨大的资产,在英国社会中仍位居最上层

〔2〕议会是“有钱人议事的场所”,从执政理念和政策来看,都为资本主义制度效力

〔3〕“右翼”的保守党历来是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保卫者,而号称代表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工党执政后仍然执行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政策,直接损害广阔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考点16:

法国民主共和制的主要权力机关〔A〕

法国国家机构由总统、政府〔首脑是总理〕和议会〔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

〔1〕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任期5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总统位于国家权力的中心。

〔2〕总理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

〔3〕法国的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

国民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主要行使:

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

参议院由国民议会议员、省议会议员、市议会议员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

考点17:

法国政体的运行及特点〔B〕

1.法国政体的运行

〔1〕总统的地位及其主要职权:

①地位:

总统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力,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主要作用。

②主要职能:

总统通过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主持内阁会议,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力的实施,尤其在国防和外交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总统可以通过解散国民议会、举行公民投票、宣布紧急状态等,控制国家局势,决定国家命运。

〔2〕总理的地位及“行政双头制”:

总理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②“行政双头制”:

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但有基本分工:

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

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

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3〕议会的主要职权:

①主要职权:

议会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权,在国家政治体制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议会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

政府施政纲领及各项改革方案、立法修正案和提案,必须经过两院议会通过才能生效;

年度财政预算须经议会通过;

议会可以通过“政府对议会负责”的规定制约政府行动,可以通过质询、投不信任票甚至弹劾等方式,追究政府的政治责任。

2.法国政体的特点

〔1〕半总统半议会制

总统处于很高的地位,权力很大。

原因:

议会监督政府,削弱总统权力;

议会对总统有直接和间接的监督权;

总统的重要文件、命令要由总理副署。

〔2〕“左右共治”

是总统和总理的权力来源不同。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议会无法制约选民。

总理虽由总统直接任命,但总理要对议会负责。

因此总统任命总理时,必须接受议会多数党推荐的总理候选人,否则总理领导的政府就无法正常运行。

议会多数党不一定与总统是同一党派,因而会出现总统和总理不是一个党派的“左右共治”局面。

〔3〕多党制

主要表现:

①始终未能形成两个左右政治局势的大党;

②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派林立;

③随着中间阶层壮大,左右翼政党都会出现向中间靠拢的趋势。

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

类型

英国

法国

 

议会的地位和作用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议会只是立法机关,其地位与作用都不能与英国相提并论

国家元首的地位和职权

国王一般只承担“礼仪性职责”,是“虚位君主”。

总统则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

政党制度

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成

多党制,往往是几个党派联合形成议会多数派并组成多党联合政府

政府首脑的产生

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

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较之英国首相要小得多

国家权力重心不同

首相

总统

形成的原因不同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形成比封建势力更更强大的力量;

政治文化传统比较保守

法国封建势力特别强大,王权高度集中;

有激进的革命政治文化

从政体与国体的关系看

英法两国的政体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

两国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执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看

英法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都表达了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看

英法两国的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都出现了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

政府都受议会的监督。

从发展程度和存在的问题看

就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言,英法两国的政体都渐趋成熟,但它们同样都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导致的,这是无法通过调节政体从根本上解以解决的。

英法两国政体不同的原因

英法两国政体不同的原因:

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的阶级力量比照、历史背景和政治传统。

〔1〕阶级力量比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形成比封建势力更强大的力量,迫使封建贵族在革命后走妥协的道路,因而英国最终以革命加改进的方式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法国封建势力特别强大,王权高度集中。

封建势力对资产阶级和农民采用高压政策,只能采取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方式推翻封建王权。

法国资产阶级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形成了与英国不同的政体。

〔2〕历史背景与政治传统:

英国政治文化传统比较保守,善于妥协,政体变革往往采用渐进方式。

法国激进的革命政治文化,对法国政治体制确实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专题三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制

考点18:

美国联邦制的特点〔B〕

1.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1〕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

①联邦政府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权力,以及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可以从“列举的权力”中引申出来的权力;

②州政府拥有“保留的权力”。

〔2〕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①联邦政府与州之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是在各自规定的权限范围内都享有最高权力,均享有对人民的直接管辖权,相互间不得进行任何干预;

②两种宪法、两种法律体系;

③人员任命、施政行为互不干预。

〔3〕联邦地位高于州

①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

②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

③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

考点19:

美国联邦制的利与弊〔C〕

〔1〕联邦制的优点:

①保持国家的强大和统一——是最大的优点;

②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联邦制的弊端:

①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效率不高;

②利益集团分享权力,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不顾人民要求。

考点20:

美国的两党制及其实质〔C〕

(1)两大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

总统选举

获胜者成为执政党,组成行政部门掌握政治权力

败北的党沦为在野党

国会选举

获得多数席位的为多数党,主导国会事务

获得少数席位的为少数党,发挥重要的制衡作用

〔2〕两党制的实质

美国的两党制,实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

1.从意识形态、阶级基础方面看:

美国两党都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都赞同美国现行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

2.从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方面看:

美国两党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虽有明显差异,但这些政策上的差异,不过是充当着使两党制得以运行的基础。

两党出于竞选的需要,在民众关注的某些议题上展示不同政见,其结果是互相牵掣,防止任何一方走向极端,背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

3.从民众参与政治生活与和执政党的施政过程看:

在选举中,政党的命运取决于选票,两党为争夺民众,不得不竞相提出符合选民利益的政策主张,客观上反映了一定的民意,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

但实质上,两党制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问相互监督和制衡的机制保障。

在施政过程中,由于有在野党的监督和制约,执政党一般不敢过分滥用权力。

4.从竞选费用看:

从两党制的运行来看,每个选民都有一票,似乎每个人的影响是相同的,但实际上,一个亿万富翁可以通过捐款、控制媒体、创建思想库等途径,掌握“话语霸权”,而普通百姓则没有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

美国的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有权人的金钱游戏。

考点21:

美国政党的特征〔A〕

1.职能和作用:

美国政党的主要职能,就是组织选举,包括组织初选、提名候选人、筹集竞选资金等。

两党竭力为本党争取尽可能多的职位,以维持其对政治权力的控制。

2.组织分层级,工作有联系:

各委员会之间没有上下级的垂直领导关系,只有工作上的联系。

3.党纲不固定,也没有约束党员的党纪:

普通党员不是固定的,而是来去自由,既不缴纳党费,也不必与组织联系。

总统、州长、县长、市长以及国会议员等以党员身份竞选,当选后以党员身份就职,但他们只对选民负责,没有义务服从党组织的指示。

4.组织职能已经逐渐衰弱:

多数重要职位的候选人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总统、国会议员职位的竞争者都成立自己的竞选班子,自行筹集竞选资金,对政党组织上的依赖大大降低。

总统选举中,获胜的为执政党,败北的为在野党;

国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是多数党,主导国会事务,获得少数席位的是少数党,发挥制衡作用。

考点22:

美国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B〕

1.三权分立制的含义:

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均衡,按照这种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来组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被称为“三权分立制”。

2.确立三权分立制的原因

〔1〕影响因素:

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

〔2〕决定因素:

国家的阶级本质

3.三权分立原则的地位及其核心内容

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

〔2〕核心内容:

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4.三权分立原则的运作

〔1〕三权分立:

中央政权机构由彼此平等而又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机关组成,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各级法院。

国会负责立法,总统负责实施法律,法院负责审查法律。

〔2〕三种权力的相互制衡:

立法权

所属机关

受制约表现

总统的制约

法院的制约

国会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

可以发布拥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

还有立法建议权,即建议国会立什么样的法。

法院有权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反联邦宪法。

行政权

总统

国会的制约

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国会批准,国会还有权监督行政执行情况、经费开支和官员行为;

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机关颁布的规章条例违宪;

还能通过案件的判决对宪法作出新解释,扩大或限制总统的权力。

司法权

法院

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

最高法院法官人数和联邦其他法院的设立,均由国会决定,总统亦可施加影响

国会可以通过批准对法官的任命或弹劾法官的方法,来改变法院的组成。

国会和各州一起,可以用宪法修正案推翻最高法院的裁决。

考点23: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利弊与实质〔C〕

1.利:

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可以防止少数人专权,使民主制度不致转变为专制制度。

这对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其积极作用。

2.弊:

〔1〕人民无权参与,事实上成为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协调范围的局限性〕;

〔2〕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导致三大权力机关的工作效率低下〔效率低下〕;

〔3〕三权分立原则难以真正贯彻〔贯彻难〕。

3.实质:

美国三权分立制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考点24:

美国利益集团及其活动方式〔A〕

1.利益集团的地位:

与政府、政党共同成为美国政治的三大支柱

2.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

〔1〕利益集团用以影响美国政治的主要因素:

金钱、人数和知识。

〔2〕利益集团影响政府的手段:

直接游说、间接游说、游行示威、影响选举和承担法庭诉讼等。

〔3〕性质分类:

完全私营性、公共性、公私兼有

目的分类:

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社会利益

考点25:

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C〕

充当公民与政府间桥梁的作用;

分享国家权力,相互制衡,有助于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2〕消极作用:

①从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的影响看:

只有少数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产生决定性作用;

②从利益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