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71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33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x

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

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循环产业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

XXXX设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注册资本:

1100万元

企业类型:

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

XX市XXXX大王村

成立日期:

2011年2月16日

1.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一、建设地点:

现代生态园座落于XX市XXXX大王村,山清水秀,绿树成荫。

二、建设规模:

现代生态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0亩。

三、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2年

四、建设内容:

1、第一期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

(2)兴建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

(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

(4)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

(5)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

(6)修建小型会议中心:

(7)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运用到养殖业中,通过采用RFID技术建立饲养档案、预防接种档案等,达到高效、自动化管理牲畜的目的,同时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2、第二期工程计划:

(1)兴建及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

休闲园区规划结构为:

休闲别墅区:

、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进行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区,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

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在生态示范园的基础上,立足生态园山青水秀、“绿色环保”以及生态的休闲园的特点,充分利用生态园的自然景观,形成“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和集“自然一生产一休闲一康乐一教育”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发展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特色旅游。

1.1.4资金构成

项目估算总投资11916.6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1250.3万元(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延资资产、预备费用),流动资金666.3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

●《山西省农业部发“十一五”规划纲要(讨论稿)》: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财发字[1999]57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的通知(国农办字[2002]175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同农综字第28号】

●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

●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

●企业提供的相关协议、资质、证书;

●公司财务报表;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1916.6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1250.3

流动资金

万元

666.3

年均收入

万元

5100

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510

年均营业成本

万元

1356.75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2389.2

年均所得税

万元

788.4

年均税后利润

万元

1600.8

净现值(所得税前)

万元

2354.27

净现值(所得税后)

万元

103.32

投资收回期限(所得税前)

7.54(含建设期2年)

投资收回期限(所得税后)

8.55(含建设期2年)

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

20.37

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19.14

年均投资利润率

%

21.94

年均投资利税率

%

33.13

盈亏平衡点

%

31.5

1.4项目综合评价

生态农业观光循环产业是农业发展一个新方向,一方面拓宽了农业的广度,增添了新景观,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使环境恢复魅力,永保秀丽:

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态结构,优化了农业经济的组合,开拓了农业和土地被利用的新领域,强化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农业附加值,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是振兴农村经济、优化农业结构的有效措施。

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生态农业园的建设,引导和推动XX市农业结构调整。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项目的由来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一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存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

于是,同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

据专家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生态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养殖、种植园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

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

种植项日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

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别吃穿以外追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

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

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

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山西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在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山西省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水产品的储臧、保鲜加工”等若干与农业资源开发相关的产业列在了首要的位置。

山西省气候温和和潮湿,水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平原和潜丘,劳动力廉价,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山西省正在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对农业新科技的需求极为迫切。

山西省也是旅游大省,无论是从自然生态还是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以及少数民族风情,都有独特的地方。

过去有影响的主要有皇城相府、锦山、乔家大院、XX木塔等。

近几年随着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条件的改变,有很多新的好地方。

旅游资源本身很丰富,现在更丰富,而且覆盖面也非常大。

而XX市XXXX多样的农业资源再加上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问。

因此XXXX设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抓住机遇决定在XX市XXXX大王村兴建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总面积约为200亩。

2.2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

2.2.1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一体性、农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

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又符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

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操作、可实现的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现代生态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政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农村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可以肯定,生态观光农业是非常具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但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预期目的。

发展生态农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两大战略,即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

现代生态园提出的建设生态园规划方案案,正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举措。

现代生态园强化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和多样性,将农业系统各组分、各链条的有机整台,对不同产业之间进行有机耦合,把初级农产品生产.与其后续性加工的紧密衔接等,并根据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市场条件,发展高效实用的生态农业模式。

2.2.2项目建设的意义

(一)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同归自然的旅游主题。

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

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重新体验过去生活,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二)高效益的观光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

观光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型脱贫致富的愿望。

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

(三)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经济界人士普遍寄予厚望的汽车、城市房地产,由于远超越了现阶段大众的经济承受力,加之缺乏相应的金融政策的支持,虽然短暂火爆,但终归有价无市。

而观光农业旅游却由于其开发项目的农业特色,直接受到国家投资政策倾斜优惠。

城市剧边农村地带正是基于这种地缘加血缘的优势,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纷纷进入,可能成为下一轮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

2.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XXXX设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到农业生态研究与开发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所经营的现代生态园座落于XX市XXXX大王村,山清水秀,绿树成荫。

现代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移约为200亩。

XXXX设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1年2月投资组建的农业高科技公司,是对高科技与农业、现代企业与传统农户经营相结合之路的有益探索,XXXX设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将秉承“以科技发展农业,以农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战略,现代生态园的开发建设上以技术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展高科技农业产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建立良好的景观生态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争把现代生态园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区”。

2.4项目建设区域及所在地概况

2.4.1项目建设区域概况

2.4.1.1自然地理条件

1、XX位于山西省北部,地跨东经112。

58’—113。

37’,北纬39。

17’—39。

45’之间,全县平面图呈平行四边形。

东邻浑源县,西向平朔邻山阴县,北邻怀仁县,南毗繁峙县、代县。

全县总面积1708平方公里,南北长47.5公里,东西宽46.5公里。

2、自然环境:

XX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部落居住。

战国时归赵,秦归雁门郡。

西汉时在应境建剧阳县。

北魏恒州,三国魏废,唐末置金城县。

五代后唐时以金城置应州。

宋代应州为辽所据,元朝应州领金城、山阴县。

明初金城县并入应州,清朝应州隶属大同府。

中华民国元年应州改为XX。

XX交通便利、通讯发达。

朔蔚、大石、宁应3条省道干线穿境而过,大运高速直掠县城西北,全县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网通、电信、联通、移动网络覆盖城乡,特别是以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疾病防控、有线电视、畜牧兽医为主的农村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

XX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现代化的通讯、便利的交通都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XX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1℃,日照2844小时,降雨量380毫米左右。

山区无霜期90-110天,川区无霜期130-141天。

XX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马铃薯、大麦、高梁等。

XX交通十分便利,运输以公路为主。

县城北距大同民航机场16公里,西距北同蒲铁路、大运公路30公里。

太同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石凉、朔蔚、大运三条国干油路穿越县城。

行政村通油路、通机动车。

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75公里,县、乡公路密度达到39.7公里/百平方公里。

24.14经济建设

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和“三新一城”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四化一体”东部新区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8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总量与上年持平,占生产总值比重5.3%;第二产业增加值498.8亿元,增长19.9%,比重占58.3%;第三产业增加值311.0亿元,增长10.5%,比重占36.4%。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7.6亿元,增长1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2.3亿元,增长9.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7.2亿元,增长14.0%;房地产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2.6%。

 图1 2007-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692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计算为7695美元。

价格: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3%。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6.9%。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1%。

表1 2007-2011年全市主要价格指数

 就业:

年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1万人,创业带动就业人数0.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8万人,其中安置“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2369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7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比省定4.2%的目标低2.1个百分点。

 二、农 业

 种植面积: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33.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8%。

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7.0万公顷,增长1.5%;油料种植面积2.9万公顷,下降4.3%。

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4.4万公顷,增长0.3%。

粮食产量:

全年粮食总产量97.1万吨,比上年增长12.4%。

其中,玉米78.1万吨,增长12.0%。

表2 2011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

万吨

 

 畜禽产量:

据畜情监测结果显示,全年全市肉类总产量5.0万吨。

其中,猪肉产量1.7万吨;羊肉产量2.1万吨。

牛奶产量43.6万吨,禽蛋产量1.7万吨。

全年生猪出栏22.8万头,存栏21.7万头;牛出栏7.1万头,存栏16.9万头;羊出栏105.1万只,存栏137.7万只。

农业机械: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14.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1%。

机械耕地面积24.3万公顷,机械播种面积21.7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9.68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2.7%、22.1%和55.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7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72.0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图22007-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亿元                  %

 

表3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

亿元

 

    全年全市原煤产量1.9亿吨,比上年增长16.3%。

洗煤1.2亿吨,增长16.2%。

 表4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85.3亿元,比上年增长44.0%。

其中,煤炭、电力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7.9亿元和69.4亿元,分别增长43.8%和14.3%;食品和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1亿元和32.3亿元,分别增长19.2%和66.7%;新兴接替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0亿元,增长44.9%。

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和1.9亿元,分别增长134.4%和40.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89.6亿元,比上年增长48.9%;实现利润174.59亿元,增长61.8%。

 表5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

亿元

 

  建筑业: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3.1.1生态农业观光的涵义

生态旅游是从20付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米的。

生态旅游不仅被定义为一种适应市场机制的、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还是国家政府机构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工具。

目前,最流行的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两个: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主要通过对环境的保护,以达到使当地的生态和人口得以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旅游是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而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生态农业观光应运而生。

各地掀起发展观光农业的热潮:

有的选择已有的自然风景区或旅游景点为依托,兴建“观光果同”或珍稀动物养殖场:

有的以种、养殖场为基础,再造人工景观、游乐设施:

有的集科研、技术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兴建“水果世界”等等。

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旅游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涵义。

狡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观光农业应涵盖“休闲农业”、“观赏农业”、“农村旅游”等不同概念,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农村空间出让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业。

生态农业观光始于二战后的欧美国家,后在日本、台湾等地充分发展并日趋成熟。

由最初的小规模的观光果园形式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观光农业带,走向多元化、多层次规模经营,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重点。

它改变了传统农业仅关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业与农业结合的理想模式。

3.1.2发展过程的阶段模式

观光农业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项目,首先缘起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

在发展过程上,可描述为三个阶段及相应模式(见表3.1)。

阶段是与特定的经济基础剌对应的,开发式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最有可能的是在旅游业具有相当基础的大中城市周边出现。

例如“广东东莞的年丰山庄、珠海白藤湖的农民度假村,还有正在兴建的占地20公顷计划投资1.5亿元的高科技珠海现代农业公园以及太湖之滨占地3000亩预计投资6亿元的“未来农林大世界”等,部属此类的代表。

表3.1观光农业旅游发展的价段模式

阶段模式

发展阶段

旅游主题

主导者

市场

市场消费强度(交通除外)

自发式

甲期旅游萌芽阶段

不明确仅作为休闲调剂

自发形成的

1供求荚系模糊

2个人需求导

<30元/天/人

自主式

初期经营阶段

有一定主题和活动安排

中小型旅行社主动参与经营

①以短期赢利为目的②产品导向

90+30元/天/人

开发式

成熟的经营阶段

有明确的主题和系列活动策划

大型(旅游)集团开发和管理

①以长期投资收益为目的②项目投资导向

>120元/天/人

3.1.3分布上的地域模式

地域模式代表的是同阶段观光农业旅游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它反映了开发者的区位与市场策略。

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不同地区观光农业旅游开发项目的对比,其主要的类型可归纳如下(见表3.2):

表3.2观光农业旅游开发的地域模式

模式

医位及目标市场

特点

管理形式

例注

依托白然型

1)距大中城市20公里以外,但交通便利2)以多个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

1)基础条件较好,地貌类型齐全

2)以独立完整的农业自然景观单元为依托

3)范围广阔6平方公里左右

1)基水保留原有农村各级组织

2)分散管理

3)接近原生自然

江西井冈山观光农业区

湖北随州观光农业区

依托城市型

1)距大中城市10公里以内

2)以一个大中城市为目标市场

1)借助一定的农业基础

2)主要通过人工构造农业景观,以某一大中城市为依托

3)范围较小2平方公里左右

1)独立封闭行政组织

2)集中管理

3)更接近人工主题公园

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

珠海“现代农业公园”

3.1.4生态农业观光园的主要类型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