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7206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docx

环境管理期末考试题

第一章绪论

1.环境问题出现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根源

答:

人类将自己异化于大自然,以自己为中心,按照自己的尺度和意志对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随意操纵,最终使自然界走向了退化和毁灭,反过来人类则因破坏和毁灭自然,导致了资源短缺、能量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自己的生存危机。

这才是环境问题出现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根源。

2.环境科学是伴随着什么诞生和发展的

答:

环境科学是伴随着对环境问题及解决途径的研究而诞生和发展的。

3.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

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1探索自然环境演化的规律;2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3探索环境变化对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影响;4揭示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及其对人体健康与生命的影响5研究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6探索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的途径。

4.环境管理的最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

1、首先必须改变自身一系列的基本思想观念,2、必须从宏观到微观对人类自身的行为进行管理,3、控制人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流,4、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逐步恢复被损坏了的自然环境,5、并减少甚至消除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的结构、状态、功能造成新的损害,6、保证人类与环境能够持久的、和谐地协同发展下去。

这就是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

5什么是环境管理,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

在人类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过自己行为的管理,特别是没有停止过对自己作用于自然环境行为的“管理”,即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应该是:

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关于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调整人类社会直接和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控制人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动,进而形成和创建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方式,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需求。

6环境管理的主体是什么?

答:

在环境管理中,政府、企业和公众都是环境管理的主体,它们同时在管理自身和另外两类主体中的参与者或相关方的行为。

7企业行为对资源环境问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企业是资源、能源的主要消耗者

B:

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是污染物的主要产生者、排放者,也是主要的治理者

C: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也是保护环境工作的具体承担者,绝大多数的环境保护行动都需要企业的参与才能落实

8公众行为对资源环境问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公众中的每个个体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消耗物品和服务,这是造成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根源

B:

公众的生活方式对环境问题的影响重大,如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所产生的废弃物就有很大区别,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大不相同

C:

公众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政府和企业行为,对环境保护产生间接地影响,由于认识的差异和看法的离散,这种间接地影响虽非常难以把握,但往往会具有根本性质和决定性。

9要解决公众行为可能造成和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考虑哪几条?

A:

从公众调控自身行为的角度,公众应提高环境意识,购买和消费绿色环境产品和服务,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如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等,积极参与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活动。

如成为环保志愿者,参加环保社团等。

B:

从政府对公众行为调控的角度,应当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公众的生活和消费行为,以利于环境保护;规范和引导非政府公众组织的环境保护工作。

C:

从企业对公众行为调控的角度,应当提供绿色的时尚和环保产品引导公众的消费潮流,尽可能满足公众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对企业员工不利于环境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通过支持公众环保组织影响和引导公众行为。

10环境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答:

区域环境管理是环境管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中心。

环境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人作用于环境”的行为,这一特点决定了环境管理一方面及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涉及到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流动)的复杂性

11环境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答:

首先,环境管理学时在传统学科交叉、综合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其次,环境管理学时综合性科学。

再次,环境管理需时正在发展的科学。

12环境管理,资源管理,生态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答:

广义上讲,环境管理、资源管理、生态管理都是研究与自然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地理环境等等)相关的人类社会管理活动的学科,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交叉性、互补性和替代性,都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是,环境管理、资源管理和生态管理各有其侧重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如表所示:

环境管理

生态管理

资源管理

管理主体

人类社会

(政府、企业、公众)

人类社会

(政府、企业、公众)

人类社会

(政府、企业、公众)

管理客体

作用于自然环境的人类社会行为

自然生态系统和近自然的人工生态系统

具有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

管理的具体对象

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及作为这些行为的物质载体和实质内容的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口流等

物种(个体、种群、基因);生态系统(结构与过程);景观(包含人类的生态系统)

矿物、木材、皮肤;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土地、自然地荒野

遵循或利用的科学规律

人类行为的规律

环境规律

自然规律

生态学规律

经济学规律

资源学规律

管理目标

改善人类社会的行为方式、消除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自然生态系统保育的目标(有利于或不利于自然生态系统)

获取资源利用的最大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

管理特征

着重于管理可能对自身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人类社会行为;是人类管理“自己的行为”

着重管理接近自然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代为管理”“除自己之外的其他生态系统”

着重于自然资源的经济属性,自然界的“有用物质”,是人类管理“自己的财富”

举例

对排放污水、废水、噪音行为的管理

农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珍稀特种、城市绿化系统等的管理

土地、水、海洋、矿产、草原、生物、农业等资源管理

起点不同

污染治理

生物保护

资源开发

第二章

1.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

①持续性原则;②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③共同性原则。

2.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四个方向是什么?

答:

①生态学方向;②经济学方向;③社会学方向;④统计学方向。

3.三种生产理论是什么?

答:

(1)三种生产理论的模型。

(2)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环境生产的内涵及其联系。

(3)三种生产理论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及环境问题的解释。

4.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环境生产的内涵及其联系?

答:

内涵:

①物质生产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源并接受人口生产环节产生的消费再生物,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

②人口生产指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

③环境生产指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自然结构,功能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和产生资源,生产资源。

联系:

三种生产的关系呈环状结构。

任何一种“生产“不畅都会危害世界系统的持续运行;反过来可以说,人和环境这个大系统中物质流动的畅通程度取决于三种生产之间的和谐程度。

5.三种生产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

㈠三种生产理论阐明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㈡三种生产理论揭示出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㈢三种生产理论指明了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㈣三种生产理论明确了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和调控对象;㈤三种生产理论奠定了环境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6.管理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7.管理科学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

(1).环境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管理活动。

(2.)环境管理的特点及其复杂性

(3)管理科学理论为环境管理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指导

8.行为科学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及其特点

(2)从行为科学角度看人类社会的环境需要

(3)行为科学在环境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9.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原理有两个基本内涵?

(1)环境社会系统

(2)发展

10.环境社会系统发展的主要内容?

(1)环境社会系统具有一般系统的特征,如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涌现性,目的性,综合性,对环境的适应性。

(2)环境社会系统强调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构成的复杂巨系统的整体性(3)环境社会系统发展原理强调环境社会系统的动态性,即,从发展,演化的角度看待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11.共赢原理是什么?

答:

共赢原理是指在制定处理涉及环境利益冲突的双方,多方关系的方案时,必须注意使各方的合理利益都能得到尊重和照顾,而不是牺牲一些方面的利益去保障另一些方面的利益。

12.三生共赢的概念?

答:

三生共赢就是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定位于生活,生产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讲,就是生活提高,生产发展,生态改善。

13.环境问题之所以主要源自于人类在界面上的活动原因是?

(1)界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或系统之间最活跃最容易发生变化的部分,是不同系统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汇场所。

(2)界面上的人类活动常常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14.界面活动控制的意义?

(1)环境管理必须紧紧抓住对人类在界面上活动的协调,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和谐,这样才真正抓住了环境管理的灵魂

(2)环境管理是在不同层次上把属于该层次的各个子系统的利益和需求加以综合协调才能保证管理行为的有效性。

(3)界面活动理论的提出使环境管理学有了区别于其它类型管理学的本质内容和具体工作领域,进一步发展环境管理学,提高环境管理的水平。

第三章

1.行政手段的基本特征

(1)权威性

(2)强制性

(3)规范性

2.政府环境管理的现行经济手段

(1)排污收费制度

(2)减免税制度

(3)补贴政策

(4)贷款优惠政策

3.目前加强环境管理宣传教育的内容有几方面

(1)发挥政府在环境宣传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2)特别注意对我国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特殊环境宣传和教育

(3)注重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的参与

(4)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5)加强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建设

4.科学技术手段的作用有几方面

(1)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这将从根本上减少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生存压力和物质需求,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开拓新的可利用的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

(3)开发新的材料利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体系,从而大幅度提高产业活动的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并提高更高质量和水平的产品和服务。

(4)发展新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技术等,减少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

(5)发展新的包括环境管理科学在内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以更好地协调人类社会作用于自然环境的行为,达到人与环境和谐的目标。

5.环境管理科技手段的内容

(1)对政府而言,环境管理的科学技术手段,是指国家建立合理的制度,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提高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工作,鼓励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科技成果的应用。

(2)对企业而言,环境管理的科技手段,是指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与技术,减少或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应用产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方法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园区的层次上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尝试和创造适用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先进企业环境管理科学和管理技术等。

(3)对公众而言,作为消费者,应该尽可能支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如可以有意识地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

6.什么叫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消灭或减少各种有毒有害的副产物、废物和产品,它的理想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

7.鼓励型和自愿型环境管理手段包括哪些

环境信息公开、ISO14000标准认证、环境标志、环境会计、环境审计、环境绩效管理等

8.环境绩效的概念

环境绩效是组织通过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所获得的环境改善的成效。

实际上是一种在环境信息公开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的环境管理手段。

第四章

1.环境监测的特点和分类

答:

环境监测具有系统性,综合性,时序性三个特点。

环境监测的系统性是因为一个完整的环境监测工作是由一系列不可或缺的环节构成。

环节监测的综合性包括监测对象的综合和检测手段的综合。

环境监测的时序性是因为环境的状态时随时间变化的等因素需连续数据。

环境监测通常分为常规监测和特殊目的的检测两大类。

常规检测指对已知污染因素的现状和变化趋势进行的监测,包括环境要素监测和污染源监测。

而特殊目的的检测包括研究性检测,事故监测,仲裁监测。

2.环境监测的程序

答:

环境监测的程序因监测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其基本程序师一致的。

首先是进行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区域内各种污染源的情况及其排放规律,自然和社会的环境特征,其次是确定监测项目,之后是监测点布设及采样时间和方法的确定,最后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形成结果报告。

3.环境标准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环境标准体系。

答:

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目标和效果的表示,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数据。

它是环境管理由定性转入定量,更加科学化的显示。

环境标准是有关保护环境,控制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各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保准管理办法”中对环境标准的定义是:

环境标准时为了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维持生态平衡,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监测,对污染源的检测方法以及其他需要所制定的标准。

我国环境标准分为三大类六小类。

即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境保护仪器设备标准。

按等级分为国家级标准和地方级标准。

两种执行规定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4.在制定环境标准时一般要考虑的原则

答:

1.保障人体健康是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

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首先要研究多种污染物浓度对人体,生物,建筑的影响,制定出环境标准;

2.制定环境标准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应的统一。

具体说就是既要考虑污染治理的投入又要考虑治理污染可能减少的损失,还要考虑环境的承载力和社会承受力;

3.制定环境标准要综合考虑各种类型的资源管理,各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的要求和目标,贯彻高功能区用高标准保护,低功能区用低标准的原则。

4.制定环境标准,要和国内其他标准和规划相协调还要和国际上有关规定相协调。

5.制定环境标准需要的一系列的基础数据和参考资料是什么?

答:

1。

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关的各种环境基准值;2.环境质量的目前状况,污染物的背景值和长期的环境规划目标;3.当前国内各种污染物处理技术水平;4.国家财力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污染物处理成本和污染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5.国际上有关的环境的协定和规定,其他国家的标准值,国内其他部门的环境标准。

6环境统计的概念和特点

答:

环境统计师数字表现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的反映。

包括为了取得环境资料而进行的设计,调查,整理和统计分析等各项工作。

环境统计出了具有和经济社会统计太阳的社会性,广泛性,数量性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

环境统计的范围涉及面广,中和性强。

2.环境统计的对象介于社会与自然之间,技术性强。

3.环境统计师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还处于创建阶段,许多方法,理论,手段,标准,口径等问题还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环境统计的管理体系也需要不断健全。

7在我国,环境统计范围大致包括?

答:

1.土地环境统计,反映及其构成的实际数量,利用程度,保护情况。

2。

自然资源统计,反映生物,森林,谁,矿产资源,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草原,水生生物的现有量,利用程度和保护情况。

3.能源环境统计,反映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4.人类居住区环境统计,反映人类健康,营养状况,老大条件,居住条件。

娱乐文化条件,公共设施等情况。

5.环境污染统计,反映大气水域土壤等环境污染状况,以及污染源排放和治理等状况。

6.环境保护机构自身建设统计,反映环保队伍中人员变化和专业人员构成情况,装备,监测失业建设情况等。

8.问卷调查方法概述和基本特征?

答:

1.问卷调查要求从调查总体中抽取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2.对问卷的收集有一套系统的特定的程序要求3.通过调查问卷所得到的是数量巨大的定量化资料,需要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才能得到研究结论。

9.问卷调查在环境管理中的主要运用领域?

答:

1。

环境现状调查2.环境问题调查。

3.环境公众参与。

4.环境民意调查5.环境价值评估。

10.实地研究方法概述及基本特征?

答:

实地研究方法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的定性定量分析来理解和观察现象的研究方法。

所谓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必须深入到研究对象所处的真实社会生活中,通过看听问想,甚至体验感受领悟等进行观察。

基本特征是“实地”,及深入研究对象社会生活环境,在其中生活相当长一段时间,并用观察,询问,感受,领悟来理解研究对象。

这种方法保证了研究者可以对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进行直接观察,从而获取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形象,感觉等信息供定性定量分析和直觉判断,因此可以发现很多其他方法难以发现的问题。

11.实地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

答:

1。

选择实地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选择既与研究问题或现象密切相关又容易进入容易观察的实地。

2.获准进入进行实地研究需能够进入或融入当地社会生活环境。

3.获取信任和建立友善关系当获取进入当地社会后尽快取得当地人的信任尽快与他们建立友善关系。

4.记录包括观察记录和访谈记录两个方面,要求尽量客观,详细,具体。

5.资料分析和总结根据实地研究记录的分析和研究者的切身体会和领悟,判别和发现实地研究中的重要现象,事实及背后的规律,得到研究结论。

13.实地研究方法的特点

答:

实地研究方法的优点主要有:

①,适合在真实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观察和研究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②,研究成果详细、真实、有说服力,研究者常常可以举出大量生动具体、详细的时间说明研究结论。

③、方式比较灵活,弹性较大。

相比实验和问卷调差,操作程序不十分严格,在过程中可以灵活的调整。

④,适合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

实地研究方法的缺点主要有:

①,资料的概括性较差,以定性资料为主,一般缺少定量的分析,所得的结论难以推广到更大的范围。

②,可信度较低,由于研究者所处的地位、能力、主主观判断的差别,加上实地研究很难重复进行,导致研究结论难于检验。

③,实地研究不可避免会对被研究者施加影响。

④,所需要的时间长、精力多、各项花费大。

⑤,可能涉及一些社会伦理道德的问题。

14.无干扰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研究者无法操纵和控制所研究的变量和对象;②,研究者在研究之前不需要进行假设,一般也不存在先入之见;③,研究者不用直接接触也不会干扰研究对象。

15,案例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

答;案例研究一般包括研究框架、选择案例、搜集数据、分析数据、撰写报告与检验结果等步骤。

1建立研究框架。

案例研究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指导性的框架,一般包括案例研究的目的和要回答的问题、已有的结论或假设、案例的范围三个部分。

2选择案例。

案例研究可以使用一个案例,也可以包含多个案例。

案例的性质和数量必须满足研究的要求。

3搜集数据。

案例研究的数据收集方法与实验方法、问卷调查方法、实施研究方法、无干扰研究方法中的相关数据收集方法相同,包括观察、访谈、问卷、文本分析等方法都可以用于案例研究中的数据收集。

4分析数据。

案例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也与实验方法、问卷调查方法、实地研究方法、无干扰研究方法中的相关数据分析方法相同。

5撰写报告与检验。

案例研究的成果一般是研究报告。

16,环境管理的模型方法步骤

1人类社会环境行为的模拟。

人类社会的发展行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认识和分类。

另外对人类社会行为进行模拟和分析,好必须考虑这些人类社会行为背后所反映的人类社会的环境需要,包括适应生存的需要、环境安全的需要、环境健康的需要、环境舒适的需要、环境欣赏的需要等。

2环境要素的模拟。

有环境质量模拟模型。

17.环境模拟模型是什么?

环境模拟模型是利用定量化的指标和数学模型对环境社会系统中的人类社会行为及其引起环境变化情况进行模拟和模仿,以便科学和准确的描述环境社会系统的运行状况和规律,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18,环境预测模型

环境预测模型常指环境数学模型,用一个或一组的数学方程来表示所预测的环境社会因素随时间变化的形式或环境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据此计算环境社会系统未来的变化与状态,达到环境预测的目的。

环境预测模型主要有趋势外推预测模型,因果关系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和专家系统预测模型4大类。

19,环境评价模型是什么?

是通过一些定量化的指标来反映环境的客观属性及其对人类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并将这些定量化的指标利用数学手段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定量评价和反映环境的优劣和满足人类需要的程度,并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0,环境规划模型有什么?

环境规划模型就是在环境模拟、预测和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选用一些反映人类社会未来活动和行为的强度、性质的定量化指标构建的数学模型。

主要的环境规划模型有①数学规划模型,②费用-效益分析模型。

21,环境信息及其特点

环境信息是在环境管理的研究和工作中应用的经收集、处理而已特定形式存在的环境知识。

环境信息的特点有:

1时空性。

环境信息是对一定时期环境状况和环境管理的反映。

2综合性。

环境信息是对整体环境状况和环境管理的反映。

3连续性。

环境状况的改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环境管理也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的步调相一致,因此环境信息也就会体现出一定的连续性。

4随机性。

环境信息的产生于生成都受到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及特定的环境条件和人类行为的影响,因而具有明显的随机性。

22,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系统论为指导,通过人机结合收集环境信息,通过模型对环境信息进行转换和加工。

并据此进行环境评价、预测和控制,最后再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等技术实现环境管理的计算机模拟系统。

环境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环境信息的收集和录用、环境信息的存储、环境信息的加工处理、以报表、图表、图形等形式输出信息,为政府决策者、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数据参考。

23.环境决策支持系统是什么?

环境决策系统是将决策支持系统引入环境规划、管理、决策的产物。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收集、整理、贮存并及时提供本系统与本决策有关的个汇总数据;灵活运用模型与方法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综合、决策、评价以便提供各种所需要的环境信息;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图形输出功能;良好的信息传输功能;快速的信息加工速度及响应时间;具有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特定处理问题的方式。

24,NEMDSS系统的功能有什么?

1基本数据管理功能

2国家环境宏观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国家中长期经济预测、全国污染物总量宏观控制决策。

3国家环境质量决策支持系统功能。

主要有环境质量决策数据库管理、决策模拟和方案比较评价三大功能。

4城市生态系统质量评价系统功能。

主要有现状评价,预测评价和AHP权值计算三种功能。

5环境污染治理费用数据库功能。

具有常规的基础数据管理功能及费用函数拟合、费用指标修正和费用函数管理等功能。

第五章

1,城市环境问题及其特征是什么?

141

A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城市水环境污染、城市固体废物

B特征有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如城市热岛效应等;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