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7226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计划培训讲学文档格式.docx

学生能认真看图,根据图的意思写出一句完整的话,紧紧围绕“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来写话,用字准确,有些学生还能运用学过的好词写出生动的句子。

班级有个别学困生语文学习较吃力,不能掌握识字和阅读的基本技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引导和加强。

学习态度及习惯

学生喜欢学习汉字,识字写字兴趣高;

对语文知识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渴望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

课堂上发言积极,小组活动气氛活跃,形成了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

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正确的握笔姿势、读写姿势,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字、乐于阅读、准确表达的习惯。

但少数学生语言积累比较匮乏,背诵课文掌握得不太好,对其中的生字词书写不准确;

看图写句子有的学生写话不完整,不通顺,表达不清楚,不能紧扣图画内容;

有的写话太精练了,没有将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加以运用,等等。

极少数学生还存在粗心现象,如,漏题,看图不仔细,书写笔画错误等等。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等是本学期主要培养目标。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方法识字,实践中巩固识字学词的成果,丰富词句积累。

另外,加强说话、写话的训练,从“句子是否完整”、“描写是否生动具体”这两个方面进行指导。

加强课外阅读的训练与指导,加大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加强读书、背诵的教学,落实到每一位学生。

对接受知识比较慢的学生加强辅导,缩小学生间差异。

其他

扎实做好基础知识的教学。

加强写字教学,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坚持不懈,让学生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而且要写工整、写规范。

加强平时的语言积累,进一步落实课文和古诗的背诵,建立“语言积累本”,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并会灵活运用。

重视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加强课堂的关注程度,使他们尽快的进步,成为合格的小学生。

重视尖子生培养,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起学生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兴趣。

使尖子生在原有水平上再上一个台阶,并带动班级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全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安排及特点

本册教材总体特点:

首先,体现国家意志,自然渗透,立德树人。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主权与国家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自然渗透,有机结合。

其次,大力体现中华传统文化。

教材内容中包括古诗(7首)、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神话故事(《羿射九日》)、名人故事(《邓小平爷爷植树》《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另外还有,传统文化的元素:

谚语、韵文等

第三,教材大量引入科学童话、科普类文章。

其中,科学童话有《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小毛虫》《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等。

科普文章如: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等。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五个栏目: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全册教材课文由“识字”和“课文”两种类型组成。

“识字”安排了1个单元,共4课。

“课文”安排了7个单元,每单元3-4课,共25课。

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语文园地,共8个。

另外,口语交际4个,写话4个,快乐读书吧1个,贯穿整个学期,重点为儿童故事的整本书阅读。

本册教材总体特点如下: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字。

词语表里要求会写276个词。

2.本册教材重点、难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识字写字教学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集中识字、分散识字(课文)相结合,博采众长,识字形式丰富多样。

(1)识字课文多韵文形式《神州谣》《传统节日》发展语言,便于记忆,体现汉字独特的音律美。

(2)字理识字:

体会汉字的构字特点,要关注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提高识字的兴趣。

字理要科学权威,不可俗解汉字。

如:

《“贝”的故事》财、购、贫、赔

(3)事物归类识字如:

《中国美食》炒、炖、煮、蒸……

(4)生活识字

(5)查字典识字。

先根据形声字规律猜、再查字典验证。

语文园地三、园地七的字词句运用(查字典要在日常多运用)

识字教学应用策略:

1.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1)要求认的字,与以前所理解的识字,要求有所不同。

“多认少写”是为了扩大初入学儿童的认字量,提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

所以,只要儿童能够把所学的汉字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汉字的结构做过细的分析。

教师不要对认字提出过高的要求,模糊识记;

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可以考虑字形的结构特点,但切忌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见面,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并通过大量阅读来复习和巩固识字。

(2)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

一篇课文十几个生字,不一定要全部过关后再学下一篇。

要认识到,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增加学生与汉字见面的机会,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相信所有学生最终都会成功地完成识字任务。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知与旧知的联系,恰当运用识字方法。

学生的学习风格不尽相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尽快地认识汉字。

如,可以让学生交流这些字你认识哪些,是怎么认识的?

不认识的字该怎么记?

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学习生字。

3.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要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依托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如,认姓氏字,认各种标牌上的字,从电视、广播中认字,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使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使学生形成对识字的浓厚兴趣,并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课外认的字。

4.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我们不反对采用单独的生字卡认记汉字的办法,但建议不把学生认记字卡作为衡量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生字的尺度。

对识字的要求,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就算认识。

教师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巩固识字。

5、重视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强化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鼓励发现意识,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习惯。

经常运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自主识字。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会的词,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第5课18页、81页语文园地六),体会词语的意思(语文园地二26页)、课文不再全文注音,要认的字有注音,其目的是在于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写字教学应用策略:

1.写字的练习要从笔画简单字的书写练习,到形近字、形声字的区分练习。

教材中提示了容易写错字的类型:

容易写错的字、形近字、同音字、同音形近字。

同时也提示了书写的方法:

例如:

13页左上包围、左下包围的字书写要领、81页字词句运用(注意字的结构)、100页(字变成偏旁的变化)等等2.每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写写字,不要集中在一节课上完成写字任务。

2.注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如,要求学生看清字形再起笔;

把字写整洁,尽可能不用橡皮擦字等。

为了激励学生写好字,教师可以在学生写得好的字上“加圈”,在墙报上把好字张贴出来。

另外,写字练习要体现弹性,不必对每个学生都提出同样的作业要求。

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

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多写几个;

自己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

只要能够达到一定质的要求,应该允许学生有选择作业的权力。

在写字方面,不要因为减少了写字的量,就以为是削弱了写字的教学。

要利用好配套的写字教材,引导学生把字写好。

三、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要牢牢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加强识字写字。

这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阅读教学时,要牢牢抓住低年级识字教学这个重点,帮助学生认记生字,做好写字指导。

2.读好课文。

(1)要重视朗读的指导。

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

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

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分角色读、给画面配音、读给小伙伴听,等等。

要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这种感情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师指导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自悟、自得的,并通过朗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另外,要重视范读的作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2)要留给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

在交流时,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

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3.重视积累语言。

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的篇章。

4.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绝不单单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中提问一定要精心设计:

一要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问题的数量;

二要努力转变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价值。

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学习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以提高准确把握重点字词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指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学生提供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这也是巩固识字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语文园地的教学

本册语文园地的编排:

从名称到内容,彰显特色,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综合性、趣味性强。

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1)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

比如,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识字的渠道和途径。

(2)组织各种游戏,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

如,举办“超市”、“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识字活动,甚至可以直接把孩子带到校园里,带到街道上,引导他们实地认识身边的汉字。

方式方法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不一定要按照教材里每组的编排按部就班地进行,完全可以根据本班情况,打乱顺序,或者改变、增加展示的内容。

教材只是给教师们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鼓励学生课外识字的思路。

教师可以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

(3)鼓励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报刊杂志,为孩子打开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

这是尽快识字追求的境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乐趣,他才会更加主动地识字,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引导学生自己制作“识字课本”。

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活动。

学生日常生活常常碰到各种食品的包装,饮料的包装,家用电器的广告,还有各种报纸杂志的刊头等等。

这些都是儿童识字的最好的资源。

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非常精美的“识字本”。

可以结合展示台的内容,把这种“识字本”定期拿到班上交流,分享成果。

(5)引导儿童讲述自己的识字小故事。

让学生讲讲自己认识某一个字的过程和方法,不但可以扩大识字效果,交流识字方法,而且分享识字的乐趣,并有效培养了观察的能力,促进了口头表达的能力。

五、口语交际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建构清晰的口语交际目标体系,每次的交际活动都有明确的交际目标。

(2)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发展交际能力,建构具有迁移价值的课程内容。

(3)重视方法的指引及示范引导。

除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要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

3.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程理念,你准备如何科学、灵活地使用好教材

本册教材包括一个识字单元和七个阅读单元。

在识字教学中,准确把握识字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在识字过程中,适当渗透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在写字教学中,继续巩固写字方法,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

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尽量写好。

每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写写字,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识字写字。

重视朗读的指导,留给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

重视语言的积累,通过朗读背诵,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的篇章。

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提问,扩大提问的覆盖面,减少问题的数量,努力转变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学习语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表演,以提高准确把握重点字词的能力。

三、本年级教学目标

根据学科、年段和本册教材,结合三个纬度拟定板块式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巩固读写姿势,通过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

(3)继续鼓励学生认真读书,广泛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识字写字,重视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

(1)准确认读450个生字。

(2)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6个常用偏旁。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50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熟练掌握课后276个词。

4、口语交际

(1)能听懂别人说得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能听懂老师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地情景,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语交际。

(2)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7.口语交际。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构想和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根据新课程观念谈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开放的课堂、创造思维的培养、评价的改革、研究性学习、课内外作业设计等)

进入了低年级的第四个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思维及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从更高一个层次去要求学生,根据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及市级教研重点:

高效,自主,愉悦课堂。

区教研工作重点:

打造“生本智慧课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研对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探究“低年级随文自主识字”教学策略。

我将在以下方面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用好情境图画。

利用好学生感兴趣的一幅幅引人注目的意境图,使识字写字变得轻松容易一些。

1.借图引词。

先将本课的情境图用投影或其他形式放大展示,指导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

看了这幅图你想到了怎样的场面?

(城楼、检阅)图中有哪些景物?

(红灯、金水桥、海陆空)由这些景物你想到了什么?

(焰火、狂欢夜、腾飞、中国龙)教师围绕词串循循诱导,学生就能凭借生活经验说出与课文相应的词语。

这时板书出示的词语,就是经过学生头脑初步加工过的“半成品”了。

这样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的潜能得到发挥,学生在看图说图的过程中,就初步认识了字音,感知了字义,对词串内容也有了整体的感悟。

2.扣图识字。

看图会意识字中的一部分生字有与之相配的单幅图。

让学生对照“大门里有个孩子竖着耳朵听声音”这幅图识记“闻”,既使学生对“闻”的字形结构了然于心,也知道了“闻”的意思是“听”。

如联系那幅“挂得不正的画”和另一幅图中画斜了的桌子腿,就知道“歪”的写法和意思了。

教这一课的“灶”时,可以让学生看那幅“锅灶图”想一想:

图上画的是什么?

是什么样子的?

(灶)它有什么用处?

(生火做饭)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然会明白,“灶”字为什么是火字旁加土了。

3.赏图诵读。

在读词串时,如果把一个个词语孤立开来读,就破坏了词串的整体意境,听来干巴巴的索然无味。

教学时,可先借助图画,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产生情感的共鸣,为诵读定下情感的基调。

可以想象“(骏马)在(秋风)萧瑟的(塞北)奔驰”这样具体的情境,用有力而稍显凝重的语气读好“骏马秋风塞北”,而不是毫无表情的呆读、枯读了。

同样,学生还可以凭借课文中的“水乡杏花图”,把“杏花春雨江南”想象成“(杏花)沐浴着(春雨),(江南)多美啊!

”这样的画面,轻快、舒缓地读出来。

此外,在看图会意识字和形声字归类识字教学中,凭借情境图也可以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把韵文、小诗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诗的韵味。

二、把握构字规律。

看图会意识字揭示了会意字、象形字的构字规律,十分有利于学生识记。

占汉字绝大部分的形声字也有其独特的规律,即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如“猫描锚喵瞄”这几个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声旁“苗”,根据不同的形旁,学生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字义并区别运用。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看看偏旁就知道”是学习形声字的好方法。

不过,也要提醒学生不能犯“字读半边”的错误。

许多形声字的声旁并不能完全表示整个字的读音,有的只是韵母相同,声母、声调并不同,如“猫”、“泡”;

有的甚至声母韵母都不相同,如“铁”,这是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

三、教给识记方法。

在识字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识记的方法,就等于让学生掌握了主动识字的工具。

学生在自主性、趣味性的观察、比较、分析中能很快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常用的识字方法可以归纳为“五个一”。

(1)数一数:

用数笔画、笔顺的方法识记一些独体字。

(2)比一比:

把字形相近或含有相同部件的字相比较,找出异同点,如“夕——多”,“梅——海”。

(3)分一分:

把合体字分成几个部分识记,这几个部分大都是熟悉的字或部件。

如蛇(虫、它),吐(口、土)。

(4)编一编:

根据字形特点,编字谜或顺口溜,以帮助识记。

如“识字l”的“夕”可以编成“加一横不好,加一倍不少”;

“归”可以编成“一竖短,一撇长,一座山,倒在旁”。

(5)问一问:

适用于识记形声字。

如教学“锚”和“泡”这两个字时,可以分别让学生想一想:

“锚”和“泡”为什么是金字旁和三点水旁?

怎么记住这个字?

四、优化练写过程。

在指导书写时,要让学生大体循着“观察——指导——书写——评价——跟进练习”这样的程序,逐步把字写对写好。

“观察”即默记书后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字的笔顺和主要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而不必对每个字的每一笔都逐一分析。

“识字3”中的“尖”,观察字形时主要应注意“上下结构”、“上部紧窄,下部舒展”、“竖不带钩”这些要点;

对“识字5”中的“滑”则要注意“左窄右宽”;

而“识字7”中的“耳”,重点应注意的是“横距相等”的书写要点。

在观察的基础上,可适当组织小组或全班性的汇报交流。

“书写”就是让学生以观察所得为指导,在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针对一些汉字结构上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边描仿边说笔顺和书写要领,如学写“识字2”中的“州”,可以这样边描边说:

“州”字有6笔,从左向右写;

三点不相同,方向有变化;

中间一竖短,右边竖最长。

“反馈”是指师生对照课本中的范宇对描仿情况进行评议。

评议写字有直观性的要求,可用投影放大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写的字,甚至书写的动态过程,让其他学生清楚地知道,怎样的字才好,字怎样写才好。

“跟进练习”是学生自主动笔的环节,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堂课书写训练的“终结”。

因为写字是一个复杂的手脑并用的心智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时要循环往复地进行“观察一尝试一评议一巩固”的训练。

因此,学生临写时教师仍要注意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评析。

也要注意展示那些写得好的字,用身边的“范字”激励、规范全班。

五、随课文识字

寓识于读,让学生借助课文这种最常用、最规范的语言环境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课文教学中识字写字的程序一般这样安排:

在初读课文时正音;

在熟读感悟中理解生字词的意义;

最后自主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如教学《英英学古诗》一课,在导入新课后,可先让学生听范读,边听边注意生字的读音,再指导学生根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自读课文。

组织反馈时,可集中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也可以通过朗读检查字音。

正音的重点应是学生容易认错的那些字:

“背”是多音字;

“英、静”是后鼻音,不能读前鼻音;

“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准翘舌音;

“思”也是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准平舌音;

还要注意“层”读平舌音。

最后可以按平舌音、翘舌音、后鼻音将生字归类,集中读一读。

对字义的理解,则要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语言环境,在读中感悟。

在指导书写时,“英、教、静”要认真指导按笔顺描红,“英”的一撇上要出头,“诗”的第二横要写得长一些,“静”要注意偏旁“青”的变化,上面第三横要短,下面“月”的撇要写成竖,整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一篇课文中所有要求会写的生字不必都集中到一个课时、一段时间里去让学生书写,特别是生字较多的课文更是如此。

有的生字在读写过程中,以板书为示范,随时组织描仿临写,如“傍、沉、灿”;

有的字则可以结合阅读理解,相机指出字形特点并指导书写,如“蓝”。

还可以根据生字在课文中的分布情况,把书写的任务大体均分在几个课时内。

识字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的经验基础上,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