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235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docx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在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研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培养科学研究方法,得出清晰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动手、创造等多方面能力,以及培养了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与发光体位置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师和学生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

【--】

创设情景,引入新

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

(幻灯)

你看到什么:

①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

②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

(用凸透镜近距离看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

相信大家一定有许多疑问,请把你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①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②为什么会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

③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

……)

当然,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其它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幻灯)题:

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提出猜想

同学们想一想:

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

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们必须干什么?

(做实验)

制定实验计划

在制定实验计划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学习的照相机的使用。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配合一下老师。

现在老师想用这架照相机拍下他的相貌,大家看看老师这样做行不行。

①我这样拍,能拍到他的脸吗?

怎么办?

②(把镜头倒过来,对准自己)能拍到像吗?

景物、镜头和胶片必须谁在中间?

③(把相机高高举过头顶)能不能拍到他的脸?

应该怎么办?

④(把镜头非常的靠近该同学的脸部)能拍到像吗?

好,现在老师学会拍照了。

(拍下一张照片)同时,老师也相信大家一定能设计好本次的探究活动。

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上的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放在2f>u>f处,最后放在u<f处。

这样,由远到近,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光具座)

介绍:

大部分同学也许不了解光具座,它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

另外,本次实验我为大家准备的凸透镜焦距都是10的。

③实验具体步骤:

(a、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b、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

30、1和,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

插入:

在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当物距为时,会不会像我们刚才使用照相机一样,在光屏上看不见像?

如果无法成清晰的像,我们可以透过透镜看看像的性质。

、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及时记录数据……)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设计好的实验步骤开始实验。

(学生开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好!

实验结束,请同学们把蜡烛熄灭。

我们请一个小组汇报一下实验结果。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

像的性质(f=10)

像距v

()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

  

  

  

  

U<f

  

  

  

  

(介绍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与他们的是否相似?

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从这张数据表格中可以得到什么?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

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

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

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

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

有没有正立的实像?

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思考:

根据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小结:

大家实验做得很好,得到了许多有用的数据。

科学家也是这样经过实验探究、分析数据从而找出规律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当然,相信同学们还有其他许多的问题,同学们后可以相互讨论,也欢迎同学们与老师来共同探讨。

附:

学案

一、引入新:

你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后,有哪些疑问?

请把它们写下来:

1.

2.

……

二、猜想:

凸透镜成像情况不同与哪些因素有关?

你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三、制定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②你打算使用哪些器材来完成本次探究活动?

③实验具体步骤:

④你认为本次实验还应注意什么?

四、进行实验。

五、探究实验记录表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u

()

像的性质(f=10)

像距v

()

正倒

大小

虚实

u>2f

30

  

  

  

  

2f>u>f

1

  

  

  

  

U<f

  

  

  

可不填

六、结论

①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

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或放大的像?

②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

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或倒立的像?

③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

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或实像?

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或倒立的虚像?

思考:

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

成缩小的实像时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