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357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开辟/复辟模具/装模作样差强人意/参差错落

B.馈赠/崩溃针灸/脍炙人口矫揉造作/骄兵必败

C.给力/供给呼吁/长吁短叹人才济济/扶危济困

D.斗争/挣脱淳朴/谆谆教诲忍俊不禁/襟怀坦白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恻隐订书机顶礼膜拜默守成规

B.宣泄挡箭牌开源节流绵里藏针

C.坐落震摄力妇孺皆知开诚布公

D.家俱发祥地轻歌曼舞凭心而论

3.古诗文默写。

(8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山河破碎风飘絮,          。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          ,          ”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明月千里寄相思。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          ,          ”(《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

(1)下面是章回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两个回目,请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主要故事情节。

①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西游记》第七回)

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水浒》第十回)

(2)童话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且常读常新。

请从下面两篇童话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情节,写出你“常读常新”的阅读感受。

①《夜莺》(《安徒生童话》)②《渔夫和他的妻子》(《格林童话》)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① 。

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 。

例如,使用工具从传统的毛笔到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书写颜料从单一的墨汁到化学剂、黏合剂、喷漆等,丰富多彩;书法流派从传统书派到意象派、墨象派等,各具特色。

①                               

②                               

6.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共7分)

(1)下面是几则新闻的标题,请认真阅读,把你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方格中。

(不超过20字)(3分)

①教育部将重点发展校园足球(2014年8月1日《新京报》)

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2014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③足球进校园有了第一课,一周一节足球课成现实(2015年3月4日《中国青年报》)

④中小学足球课本将试点,足球进校园将有本可依(2015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2)下图是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CSF)活动的标志。

请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

(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

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

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

“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

”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

“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

”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

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

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

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

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

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

“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

”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

”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

”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

“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

“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

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

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

“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

后来再也不赌了。

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

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

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

“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

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

”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

“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

唐敏。

有删改)

7.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

(4分)

 

8.“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4分)

 

9.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4分)

 

10.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共13分)

为什么不读经典

①“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

”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

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②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

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

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

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

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

③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

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

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④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

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

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

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⑤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

⑥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

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⑦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

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作者:

彭程。

有删改)

1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

(4分)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分)

13.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4分)

 

1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⑥段的论据?

请简述理由。

(3分)

材料一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

材料二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题。

(共10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

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

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

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

惟荀罃①之拔②逼阳③,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④下,而蓄养锐气,先备⑤外援,以待内之自毙。

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

①荀罃:

春秋时晋国大将。

②拔:

攻下。

③逼阳:

姓,古夷族一支。

④遽:

迅速。

⑤备:

准备。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

独占。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

保佑。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

过失。

D.望其旗靡,故逐之靡:

倒下。

16.把语段

(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7.语段

(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

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

(2分)

 

18.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

请结合语段

(一)

(二)的内容分条概括。

(4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

(共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分)

 

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

是如何表现的?

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分)

 

四、作文(50分)

21.任选一题作文。

(50分)

(1)题目:

       里的微感动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只狮子每次捕猎失败时,总是告诉自己,我的耐力可能比不上猎物,但我的爆发力强,下次捕猎时,我要想办法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三年后,它成为草原上最棒的狮子。

要求:

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C(2分)     2.B(2分)

3.

(1)入则无法家拂士

(2)身世浮沉雨打萍(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共8分)

4.

(1)①孙悟空被推入八卦炉中,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他蹬倒八卦炉,逃了出来。

(2分)孙悟空大闹天官,玉帝请如来救驾;如来施法,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2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②在沧州,陆虞候等设计让林冲看守草料场;大雪压倒草厅,林冲到山神庙避雪。

(2分)陆虞候指使人火烧草料场,加害林冲;林冲获知真相,在山神庙前杀了陆虞候等人。

(2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2)①《夜莺》示例:

以前读到真夜莺的歌声能赶走疲劳和死神时,感叹它歌声的神奇;现在又读,从皇帝、侍卫以及老百姓对真假两只夜莺的态度中,体悟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赞颂。

②《渔夫和他的妻子》示例:

贫穷的渔夫放走一条会说话的比目鱼,渔夫妻子一再让比目鱼满足她的贪欲,最终魔法消失,他们贫穷如初。

以前感叹魔法的神奇,憎恶渔夫妻子的贪婪;现在则叹服作品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高超的讽刺艺术。

(体现“常读常新”,2分;情节符合原著内容,2分。

共4分)

5.①书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②书法也在不断发展(意思对即可。

一句2分,共4分。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

(1)校园足球工作受到重视并逐步推进。

(意思对即可。

“校园足球工作”“受到重视”“推进”之意,一点1分,共3分)

(2)示例:

图案以足球为主体,足球上标明“CSF”,意为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给足球画上翅膀,寓意腾飞、活力和足球运动带给学生的快乐。

“阳光体育,快乐足球”8个字,点明校园足球的宗旨和意义;这几个字错落排列,富有动感,显示出活力与快乐。

(言之成理即可。

“图案”“文字”一方面2分,共4分)(共7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共16分)

7.几个月前,他流落到马山,“我”给他买水买糕,劝他回家。

(1分)“我”在步行返回的山路上,恰好拦到他的车。

他没认出“我”,给“我”讲了几个月前在马山发生的事,认为那次受到的帮助改变了他。

到马山后“我”才知道他是专程送“我”的。

(3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8.①情节:

交代“我”面临的困境,写出“我”步行返回的原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

垫。

②主题:

老妇人充满善意的言行,表现了她对陌生人的友善与关爱,使主题更丰厚。

(意思对即可。

一个角度2分,共4分)

9.①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

为潦倒的他买水买糕,并劝他回家。

②细心体贴,尊重他人:

没有言明“我”曾帮助过他,维护他的尊严,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意思对即可。

一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

共4分)

10.①点明他是雨夜专程送“我”的,更突出他的善良和爱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②突出受人滴水之恩,便涌泉相报、回馈社会的主题。

③故事这样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具艺术表现力。

④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4分)

(二)(共13分)

11.①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生隔膜。

②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阅读。

(意思对即可。

一方面2分,共4分)

12.①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

(多用设问(问句)引发思考,引起下文。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

13.先提出观点:

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1分)接着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然后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

(2分)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

(1分)(意思对即可。

共4分)

14.材料一。

(1分)因为材料一论述的是泛娱乐化的时代使人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阅读粗浅读物,与第⑥段的观点相符。

(分析合理即可。

2分)(共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15.C(2分)

16.(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

(意思对即可。

“伏”1分,大意1分。

共2分)

17.语段

(一)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制胜之道的议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1分)而对长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

(1分)(意思对即可。

共2分)

18.①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

②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

③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

④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

(意思对即可。

一条1分,共4分)

19.思乡(意思对即可。

1分)

20.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1分)示例一:

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二: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分析合理即可。

2分)(共3分)

四、作文(50分)

21.(50分)

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一类

(46~50分)

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刻,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

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类

(40~45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表达较好

结构完整,层次比较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

(35~39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通顺.病句少

结构基本完整

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少量涂改

四类

(30一34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

语言基本通顺,病句不太多

结构不够完整

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卷面不整洁

五类

(29分以下)

思想感情不健康,内容不具体,中心不明确

语言不通顺,病句多

结构不完整

字迹不易辨认,错别字多,卷面很不整洁

说明:

1.坚持三人独立评卷。

2.作文满分的比例掌握在5%左右。

3.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1~4分,加到满分50分为止。

(1)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独特感受。

(2)立意新颖、深刻。

(3)构思巧妙。

(4)语言有特色。

4.没写题目扣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