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738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docx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汇总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上午试题真题2010年

一、单项选择题

云南省大理市某中学拟建一6层教学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及竖向均规则。

各层层高均为3.4m,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为0.45m,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1、下列关于对该教学楼抗震设计的要求,其中何项正确?

  (A)按9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一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

  (B)按9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二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

  (C)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一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

  (D)按8度计算地震作用,按二级框架采取抗震措施

2、该结构在y向地震作用下,底层y方向的剪力系数(剪重比)为0.075,层间弹性位移角为1/663。

试问,当判断是否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影响时,底层y方向的稳定系数θ1y,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不考虑刚度折减。

重力荷载计算值近似取重力荷载代表值;地震剪力计算值近似取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

  (A)0.012  (B)0.020  (C)0.053  (D)0.110

某钢筋混凝土不上人屋面挑檐剖面如图1-1所示,屋面板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

屋面面层荷载相当于100mm厚水泥砂浆的重量,梁的转动忽略不计。

板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c=20mm。

  

3、假设板顶按受弯承载力要求配置的受力钢筋为12@150(HRB400级),试问,该悬挑板的最大裂缝宽度w(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10  (B)0.15

  (C)0.20  (D)0.25

4、假设挑檐根部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Mk=15.5kN·m,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Mq=14.0kN·m,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下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s=2.6×1012N·mm2,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θ=1.9。

试问,该悬挑板的最大挠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  (B)13  (C)16  (D)26

5、假设挑檐板根部每米板宽的弯矩设计值M=20kN·m,采用HRB335级钢筋,试问,每米板宽范围内按受弯承载力计算所需配置的钢筋面积As(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as=25mm;受压区高度按实际计算值确定。

  (A)470  (B)560  (C)620  (D)670

某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中柱,剪跨比λ>2,截面尺寸及计算配筋如图1-2所示,抗震等级为四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底层柱底轴向压力设计值N1=300kN,二层柱底轴向压力设计值N2=225kN。

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as=a's=40mm,ξb=0.55。

  

6、若该柱为底层中柱,经验算可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

试问,该柱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的配置,选用下列何项才能符合规范要求?

  (A)6@100/200 (B)6@90/180

  (C)8@100/200 (D)8@90/180

7、试问,当计算该底层中柱下端单向偏心受压的抗震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时,对应的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钢筋合力点的距离e'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37  (B)296  (C)316  (D)492

8、假设图1-2所示的柱为二层中柱,其柱底轴向压力作用点至受压区纵向钢筋合力点的距离e's=420mm,偏心距增大系数η=1.16。

试问,该柱下端按单向偏心受压计算时的抗震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5  (B)108  (C)113  (D)117

9、若图1-2所示的柱为二层中柱,已知框架柱的反弯点在柱的层高范围内,二层柱净高Hn=3.0m,箍筋采用6@90/180。

试问,该柱下端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γRE=0.85,斜向箍筋参与计算时,取其在剪力设计值方向的分量。

  (A)148  (B)160  (C)174  (D)190

非抗震设防的某板柱结构顶层,如图1-3所示。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面均布荷载设计值为13.5kN/m2(含板自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板有效计算高度h0=140mm,中柱截面700mm×700mm,板柱节点忽略不平衡弯矩的影响,α=30°。

  

10、当不考虑弯起钢筋作用时,试问,板与柱冲切控制的柱轴向压办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65  (B)323

  (C)498  (D)530

11、当考虑弯起钢筋作用时,试问,板受柱的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73  (B)303  (C)351  (D)421

5、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顶层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试问,该框架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筋的最大配筋率,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4%  (B)1.7%  (C)2.0%  (D)2.5%

6、某项目周边建筑的情况如图1-4所示,试问该项目风荷载计算时所需的地面粗糙度类别,选取下列何项符合规范要求?

  提示: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条文说明作答。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7、按我国现行规范的规定,试判断下列说法中何项不妥?

  (A)材料强度标准值的保证率为95%

  (B)永久荷载的标准值的保证率一般为95%

  (C)活荷载的准永久值的保证率为50%

  (D)活荷载的频遇值的保证率为95%

8、关于对设计地震分组的下列一些解释,其中何项较为符合规范编制中的抗震设防决策?

  (A)是按实际地震的震级大小分为三组

  (B)是按场地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分为三组

  (C)是按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和加速度衰减影响的区域分为三组

  (D)是按震源机制和结构自振周期分为三组

某单层工业厂房为钢结构,厂房柱距21m,设置有两台重级工作制的软钩桥式起重机,起重机每侧有四个车轮,最大轮压标准值Pk,max=355kN,起重机轨道高度hR=150mm。

每台起重机的轮压分布如图1-5a所示。

起重机梁为焊接工字形截面如图1-5b所示,采用Q345-C钢制作,焊条采用E50型。

图中长度单位为mm。

  

16、在竖向平面内,起重机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14442.5kN·m。

试问,强度计算中,仅考虑Mmax作用时起重机梁下翼缘的最大拉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06  (B)235  (C)247  (D)274

17、在计算起重机梁的强度、稳定性及连接的强度时,应考虑由起重机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

试问,作用在每个起重机轮处由起重机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标准值Hk(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1.1  (B)13.9  (C)22.3  (D)35.5

18、在起重机最大轮压作用下,试问,起重机梁在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承压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8  (B)71  (C)61  (D)52

19、假定起重机梁采用突缘支座,支座端板与起重机梁腹板采用双面角焊缝连接,焊缝高度hf=10mm。

支座剪力设计值V=3041.7kN。

试问,该角焊缝的剪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0  (B)90  (C)110  (D)180

20、起重机梁由一台起重机荷载引起的最大竖向弯矩标准值Mkmax=5583.5kN·m。

试问,考虑欠载效应,起重机梁下翼缘与腹板连接处腹板的疲劳应力幅(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4  (B)70  (C)66  (D)53

21、厂房排架分析时,假定两台起重机同时作用,试问,柱牛腿由起重机荷载引起的最大竖向反力标准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913  (B)219l  (C)2081  (D)1972

某平台钢柱的轴心压力设计值为N=3400kN,柱的计算长度l0x=6m,l0y=3m。

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截面尺寸如图1-6所示;翼缘钢板为剪切边,每侧翼缘板上有两个直径d0=24mm的螺栓孔。

钢柱采用Q235-B钢制作,采用E43型焊条。

  

22、假如柱腹板增设纵向加劲肋以保证腹板局部稳定,试问,稳定性计算时,该柱最大压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65  (B)170  (C)182  (D)190

23、假设柱腹板不增设纵向加劲肋加强,且已知腹板的高厚比不符合要求,试问,强度计算时,该柱最大压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65  (B)170  (C)180  (D)190

11、某受压构件采用热轧H型钢HN700×300×13×24,其腹板与翼缘相接处两侧圆弧半径r=28mm。

试问,进行局部稳定验算时,腹板计算高度h0与其厚度tw之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2  (B)46  (C)50  (D)54

某钢平台承受静荷载,支撑与柱的连接节点如图1-7所示。

支撑杆的斜向拉力设计值N=650kN。

采用Q235-B钢制作,E43型焊条。

  

25、支撑拉杆为双角钢2100×10,角钢与节点板采用两侧角焊缝连接,角钢肢背焊缝hf=10mm,肢尖焊缝hf=8mm。

试问,角钢肢背的焊缝连接长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30  (B)290

  (C)340  (D)460

26、节点板与钢柱采用双面角焊缝连接,取焊缝高度hf=8mm。

试问,焊缝连接长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90  (B)340  (C)390  (D)460

27、假设节点板与钢柱采用V形坡口焊缝,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试问,焊缝连接长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30  (B)370  (C)410  (D)460

13、试问,钢结构框架内力分析时,至少大于下列何项数值时宜采用二阶弹性分析?

  式中 ∑N——所计算楼层各柱轴心压力设计值之和;

  ∑H——产生层间侧移△u的所计算楼层及以上各层的水平荷载之和;

  △u——按一阶弹性分析求得的所计算楼层的层间侧移;

  h——所计算楼层的高度。

  (A)0.10  (B)0.15  (C)0.20  (D)0.25

14、某多跨连续钢梁,按塑性设计。

当选用工字形焊接断面,且钢材采用Q235-B时,试问,其外伸翼缘宽厚比的限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  (B)11  (C)13  (D)15

某单层、单跨有起重机砖柱厂房,剖面如图1-8所示。

砖柱采用MU15烧结普通砖、M10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屋盖为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柱间无支撑;静力计算方案为弹性方案,荷载组合考虑起重机作用。

  

30、当对该变截面柱上段柱垂直于排架方向的高厚比按公式进行验算时,试问,其公式左右端数值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A)6<17  (B)6<22

  (C)8<22  (D)10<22

31、该变截面柱下段柱排架方向的高厚比按公式进行验算时,试问,其公式左右端数值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A)8<17  (B)8<22  (C)10<17  (D)10<22

32、假设轴向力沿排架方向的偏心距e=155mm,变截面柱下段的高厚比β=8。

试问,变截面柱下段柱的受压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仅计算排架方向。

  (A)220  (B)240  (C)260  (D)280

某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底层某道承重横墙的尺寸和构造柱的布置如图1-9所示。

墙体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7.5混合砂浆砌筑。

构造柱GZ截面为240mm×240mm;采用C20级混凝土,纵向钢筋为4根直径12mm的HRB335级钢筋,箍筋为HPB235级6@200。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在该墙墙顶作用的竖向恒荷载标准值为200kN/m、活荷载标准值为70kN/m。

  提示:

①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作答。

  ②计算中不另考虑本层墙体自重。

  

33、该墙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时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fvE(M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12  (B)0.16  (C)0.20  (D)0.24

34、假设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ζN=1.5,当不考虑墙体中部构造柱对受剪承载力的提高作用时,试问,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30  (B)540  (C)450  (D)360

35、假设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ζN=1.5,考虑构造柱对受剪承载力的提高作用,试问,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00  (B)590  (C)680  (D)770

36、假设图1-9所示墙体中不设置构造柱,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仍取ζN=1.5,该墙体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30  (B)570  (C)420  (D)360

某住宅楼的钢筋砖过梁净跨ln=1.50m,墙厚为240mm,立面见图1-10,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M10混合砂浆砌筑。

过梁底面配筋采用3根直径为8mm的HPB235钢筋,锚入支座内的长度为250mm。

多孔砖砌体自重18kN/m3。

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在离窗口上皮800mm高度处作用有楼板传来的均布恒荷载标准值gk=10kN/m,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5kN/m。

  

37、试确定过梁承受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墙体荷载计算时不计抹灰白重。

  (A)18  (B)20  (C)22  (D)24

38、试问过梁的受弯承载力设计值(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5  (B)21  (C)17  (D)13

39、试问过梁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砌体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γa=1.0。

  (A)12  (B)15  (C)22  (D)25

18、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框架填充墙砌体时,试指出以下的几种论述中何项不妥?

  (A)施工时所用的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

  (B)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不应与其他块材混砌

  (C)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搭砌长度不应小于90mm,竖向通缝不超过3皮

  (D)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水平和竖向砂浆饱满度均不应小于8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附录A.0.22,大理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第一组。

  根据《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08年版)第6.0.8条,中学教学楼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乙类)。

  根据《抗震设防分类标准》(2008年版)第3.0.3条,应按9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8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该建筑高度:

H=(3.4×6+0.45)m=20.85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表6.1.2,设防烈度9度、H≤25m时,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

2、B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3.6.3条及其条文说明中公式(3.6.3),

  

3、A

[解析]按每米板宽进行计算,每米板宽内钢筋面积As=754mm2

  恒荷载:

(0.15×25+0.1×20)kN/m2=5.75kN/m2

  不上人屋面活荷载:

0.5kN/m2

  悬挑板根部组合弯矩标准值: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8.1.2条规定的公式验算裂缝宽度,

  ftk=2.01N/mm2  αcr=2.1  Es=2.0×105N/mm2

  Ate=0.5×150×1000mm2=75000mm2  

  as=c+d/2=(20+12/2)mm=26mm  h0=(150-26)mm=124mm

  

  

4、B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8.2.2条,

  

  悬挑端位移:

  

5、B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式(7.2.1-1),

  

  求得x=11.75mm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式(7.2.1-2),α1fcbx=fyAs

  

6、D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1—2002)表11.4.12-2及有色院编《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3版P213,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应≤8d=8×12mm=96mm,四级抗震时底层柱底箍筋最小直径为8。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3.2条,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应≤15d=15×12mm=180mm。

  故选用8@90/180

7、C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表11.4.16注:

1轴压比N/(feA)=300×103/(14.3×4002)=0.13<0.15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表11.1.6注:

1,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75,As=(314×2+113)mm2=741mm2。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3.4条及第11.4.1条,当对称配筋时,

  x=γREN/(α1fe6)=0.75×300×103/(1.0×14.3×400)mm=39.3mm<ξbh0=0.55×360mm=237.3mm

  属于大偏心受压构件。

  x=39.3mm<2a's=2×40mm=80mm。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3.4条2款,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可按第7.2.5条的规定进行计算。

  

8、B

[解析]已知偏心距增大系数η=1.16,

  

  ei=580/1.16mm=500mm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3.3条,

  es=max(20,400/30)=20mm。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式(7.3.4.4),

  e0=ei-ea=(500-20)mm=480mm

  M=e0×N=480×225×103N·mm=108×106N·mm=108kN·m

9、C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1.4.9条,

  

  N=225kN<0.fc/4=0.3×14.3×400×400×10-3kN=686.4kN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表11.1.6条,γRE=0.85,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式(11.4.9)进行计算,

  

10、D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7.1条,不考虑弯起钢筋作用时:

  Fl≤0.7βhημmh0

  ft=1.71N/mm2 h0=140mm μm=(700+h0)×4=3360mm

  中柱:

βs=1.0<2.0 取βs=2.0 αs=40

  

  η=min{η1,η2}=0.917

  Fl=0.7×1.0×1.71×0.917×3360×140N=516.33kN

  冲切破坏锥体范围内板顶均布荷载总和为:

13.5×(0.7+2h0)2kN=12.97kN

  冲切控制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N=(516.33+12.97)kN=529.3kN

11、D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7.3条,配置弯起钢筋的板,其受冲切承载力应符合:

  Fl≤0.35ftημmh0+0.8fysbusina

  μm=3360mm,η=0.917,α=30°

  Fl≤(0.35×1.71×0.917×3360×140+0.8×300×12×113×0.5)N=420.9kN<1.05ftημmh0=774.5kN

12、A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4.5条的要求:

As≤

  

13、C

[解析]按《建筑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7.2.1条的条文说明,可按房屋的高度和密集度来确定粗糙度类别:

题图中4个区域的建筑物的净距均小于其高度的2倍,因此,每个区域的楼高即为该区域建筑物的平均高度h,以最大风的风向为准,迎风半圆为2km。

迎风半圆内的,且<18m故应为C类

14、D

[解析]根据《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第4.0.6、4.0.9、5.0.3条及其条文说明,(A)、(B)、(C)正确。

  根据《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第4.0.8条及其条文说明,或《建筑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3.1.6条的条文说明,(D)错误。

  荷载频遇值是对可变荷载而言,是设计基准期内荷载达到和超过该值的总持续时间与设计基准期的比值小于0.1的荷载代表值,即活荷载频遇值的保证率为90%。

15、C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第3.2.3条及相应条文说明,选(C)。

16、C

[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4.1.1条计算:

依据第6.2.3条,梁需计算疲劳,rx取1.0。

  

17、D

[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第3.2.2条:

Hk=aPkmax=0.1×355kN=35.5kN

18、B

[解析]根据《建筑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3.2.5条、第5.3.1条及第5.1.1条的条文说明:

  动力系数取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