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41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docx

犍为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理化生调研考试

犍为县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调研考试

物理·化学·生物

本试卷全卷共18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请将所有试题答在答题卡上,试题卷上作答的没有分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S—32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其中1至16题为物理,17至30题为化学,31至40题为生物。

1至30题每小题2.5分,31至40题每题1.5分,9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水的密度、沸点、凝固点、比热容等性质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水的密度变得与水银一样大,那么石头和铁埠都可以在水面上漂浮

B、如果水的沸点升高到120℃,那么煮熟、煮烂食物变得更容易

C、如果水的凝固点降低到-150℃,那么所有的冰山将不会存在

D、如果水的比热容变得很小,那么相同情况下将水烧开所用的时间会更长

2.关于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3.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0.5c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4.在风平浪静、清澈见底的水里,很容易观察到“水底的鱼儿在白云中穿梭”的景象,而起风后,在水边不同的位置都会看到水面上到处波光粼粼。

对观察到的“鱼”、“白云”和“波光粼粼”三种现象的下面几种解释,正确的是

A.鱼和白云都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B.鱼是镜面反射形成的,白云和波光粼粼都是漫反射形成的

C.鱼是折射形成的,白云是镜面反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D.鱼和白云都是折射形成的,波光粼粼是漫反射形成的

5.下列有关热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的饮料瓶外壁上出现的水珠是空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酒精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C.冬季用暖水袋取暖,是利用做功的方法使内能增加

D.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6.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发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

C.邮电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

D.两个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通过电话进行交谈

7.关于下面教材中的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推墙,人会向后滑,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运动,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C.箱子没有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太小,小于箱子所受的摩擦力

D.利用锤柄与板凳的相互撞击使锤头套紧

8.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吸引

B.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C.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D.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S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方向

9.关于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用来研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是

10.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可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11.吊在天花板上静止不动的电灯,受到彼此平衡力是

A.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天花板的拉力

B.电灯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D.电线受到的重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12.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时,小雨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B.对换L1和L2的位置,再测出一组电压值

C.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D.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13.如图所示,—根铁棒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O点为转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F与动力臂L的大小变化是

A.F增大,L增大B.F减小,L减小

C.F增大,L减小D.F减小,L增大

14.如图所示为AB两个导体的I-U图线,由图线可知

A.RA>RBB.RA

C.RA=RBD.无法确定

1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设灯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R1消耗的功率为18W;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灯L的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1/9,R2消耗的功率为2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R1=R2

B.RL=R1+R2

C.灯L的额定功率为18W

D.只闭合S1时,电路消耗功率为36W

16.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1阻值为20欧,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欧,闭合电键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左端移到右端,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A.6~2.4伏0.12~0.3安 B.6~2.4伏0.3~0.12安

C.0~2.4伏0~0.12安 D.6~3.6伏0.2~0.12安

17.葡萄酒营养丰富,适量饮用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我市不少市民都有自酿葡萄酒饮用

的习惯。

下列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葡萄B.把葡萄捣碎C.葡萄发酵成酒D.用纱布过滤后装瓶

18.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和物B.液化后的空气

C.“蒙牛”纯牛奶D.含有两种分子的气体

19.下列有关碳单质的用途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不相符的是

A.焦炭用于炼铁是因为焦炭具有还原性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比玻璃高

C.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是因为活性炭与有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20.前段时间几乎笼罩全国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带来的极大的影响,为了减轻这一天气对人类的危害。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B.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C.严格要求各企业一定要达标排放,特别是高能耗企业

D.为了减小PM2.5对环境的影响,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乙醇、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氧气不充足时,燃料中的碳不能充分燃烧,产生黑烟、生成CO等物质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易起浮渣的是软水

D.催化剂能够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

22.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现象

解释

A

自行车轮胎在

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B

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在无外力条件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23.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包含两种化合物

B.该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发生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4.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铜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⑤硝酸铵和水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④⑤

25、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含盐浓度偏高,使路旁树木死亡。

目前专家已研究出一种新型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

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是

A.氯化钠氯化钙B.氯化钠氯化镁

C.氯化钠醋酸钙镁D.尿素硝酸钙硝酸镁

26.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用组内物质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各种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H2SO4、HCl、KNO3B.CuSO4、KOH、NaCl、NaOH

C.Na2SO4、Na2CO3、BaCl2、HNO3D.NaNO3、MgCl2、KCl、Ba(OH)2

2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缺铁会引起贫血

B.微量元素在人体中需求量很小,不需要从外界摄取

C.燃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D.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有利于解决“白色污染”

28.将一套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放在天平上,使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出现的情况是

A.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B.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29.向Zn(NO3)2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滤渣中再加入稀盐酸,有气体放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锌B.滤渣中一定有铜

C.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Cu2+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2+、Fe2+

30.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X

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m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的值为0   B.反应后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物质X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D.物质X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8分)

4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

42.冬天的早晨,草上出现霜,这是物态变化中的现象。

43.龙芳同学将一重4.0N的金属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在筒内装入100cm3的某种液体后,金属筒有11/12的体积没入到水中;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

则金属筒的容积是m3(筒壁厚度不计),装入金属筒内液体的密度是kg/m3,其质量是

克。

44.如图所示,当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比为U甲:

U乙=4:

3;当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比为I甲:

I乙=________,此时R1和R2消耗的功率之比P甲:

P乙=___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45.图1所示传送带上有一个物体M,质量为2kg,它与传送带一起以lm/s的速度在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1中画出M受力的示意图.

46.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S极及磁感线的方向。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47.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对“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A.他们计划从物体自由下落的距离与下落的时间关系上入手进行探究,并设计了这样的实验:

取一些相同“一次性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测量“一次性纸杯”在空气中自由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和下落时间的一些数据。

B.在相同条件下,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1:

测量一只“一次性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中,并画出了“下落距离一——时间”图线,如下右图中的图线1:

实验2:

将4只“一次性纸杯”叠放在一起,测出它们在不同时刻下落的距离,画出“下落距离一——时间”图线,如下右图中的图线2;

实验3:

将9只“一次性纸杯”叠放在一起,测出它们在不同时刻下落的距离,画出“下落距离一——时间”图线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每空2分)图中的图线l、2、3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次性纸杯”在开始下落阶段的运动速度是_____(填“变化”或“不变”)的。

最后阶段“一次性纸杯”做_________运动。

(2)(1分)分析右图中的图线1,推算表格中x的值应为_________m。

(3)(每空1分)分析比较图线l、2、3,在最后阶段,图线________对应的“一次性纸杯”速度最小,图线__________对应的“一次性纸杯”受到的空气阻力最大。

48.在“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实验中,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1分)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连接完整.

(2)(每空1分)把第二次测量时,图乙所示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相应位置.

(3)(每空2分)另有同学设计了如下图两种测量方案,方案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

①方案一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如果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分别为U1和U2,则Rx的阻值表达式为Rx=;

②方案二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如果电流表A1和A2读数分别为I1和I2,则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为Rx=.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49.一个工人用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不计摩擦和绳重),站在地上将400N重的货物经过10s匀速提高4m,所用的拉力是250N,求:

(1)这个工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若把800N的重物提起,工人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

5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

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Ω2A”字样。

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最右端时,闭合开关S,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A,求:

(1)电阻R1的阻值;

(2)此时通过干路中的电流;

(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电路安全工作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R2上消耗的电功率范围。

六、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51、乐山市高新区已投资生产高纯度的单质硅,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元素;

5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1)“低碳生活”方式中的”“碳”指的是碳______(填“单质”“原子”“离子”或“元素”);日常生活中你的做法是。

(2)在家中泡茶时,要想知道所用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

(3)2013年起全国实施新的交通法规,加大了酒后驾驶的检查、处理力度,交警检查是否酒后驾驶常用到一种化学物质——重铬酸钾(K2Cr2O7),重铬酸钾到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5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甲乙(填“>”、“<”或“=”)。

(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下同)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4)通常情况下,在实验室用固体甲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

托盘天平(带珐码盒)、烧杯和________________。

A.酒精灯B.药匙C.玻璃棒D.漏斗E.铁架台F.量筒G.胶头滴管

54.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是红色固体,其中只有D、F为单质,X为蓝色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1)写出几种物质的化学式B,F。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七、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55.A.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2)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某同学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56、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展示了一套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化学反应都完全,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查阅资料:

草酸在浓硫酸存在时加热发生如下反应:

通过讨论,同学们对这套装置有了多种认识。

(1)第一小组同学说:

从实验安全和实验操作程序看,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开始先加热(填A或D)处,实验结束时,应_____(填先或后)停止D处的加热;从环保的角度讲,在E装置后还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其方法是:

(2)第二小组的同学说:

用该实验装置可以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其中B装置的作用_______;E装置的作用___;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小组的同学说:

利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测定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他们的测定方法是:

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10.0g,样品与玻璃管的总质量为60.0g,完全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玻璃管与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57.6g。

计算实验测得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4)第四小组同学说:

利用这套装置还有另外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的方法:

先称量氧化铁样品的质量,再分别称量E装置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求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但按此方法实际实验测定结果却偏大,分析造成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八、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57、用下图装置测定因存放不当而部分变成碳酸钠的烧碱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所取样本8.00g,锥形瓶质量为140.00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质量为50.00g),每隔相同时间就读数一次,数据如下表:

①Na2CO3中钠元素与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②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③假设实验中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那么该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九、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58、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此外植物细胞还具有位于细胞最外层的__________,以及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液泡。

动、植物的组织,是在细胞分裂的基础上,经过细胞形成的。

59、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发后,不久就蔓延到许多国家。

3月份,上海已确诊出首例甲型H7N9流感患者。

该疾病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或喷嚏为媒介,也可通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

⑴与非传染病相比甲型H7N9流感具有传染性和的特点。

⑵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分析,甲型H7N9流感患者属于。

60、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固定的光能。

这些能量是通过和食物网流动的。

61、“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句话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现象。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说明生物的__________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62、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的是__________,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______________围成的。

十、探究实验题(每空1分,共5分)

63、某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做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

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

手和教室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

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部:

取一只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放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空气

中约10分钟盖好。

3号不作处理。

第三步:

将1、2、3号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作好记录。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3号的目的是。

(2)当3号与1号形成对照实验,其实验的变量是。

(3)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该实验探究的问题?

A、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的存在?

B、手上和教室的空气中,哪个细菌多

C、手上有细菌吗?

D、教室空气中有细菌吗?

(4)严格讲,对1号的操作是不正确的,因为打开1号培养皿用无菌棉棒接触时,的细菌也会进入,因此必须在无菌环境中操作。

(5)细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

31、人体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32、大豆种子中贮藏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A.胚芽B.子叶C.胚轴D.胚根

33、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看,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

A.卵细胞类型B.精子类型C.胎儿的营养D.父母共同决定

34、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双眼皮由显性基因B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b控制。

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子女却为单眼皮,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A.都是BBB.都是BbC.都是bbD.一方BB,一方bb

35、同学们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经常在昏暗处看书,否则易导致

A.远视眼B.近视眼C.夜盲症D.沙眼

36、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

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

对此该小组应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37、以下各项中,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的是

A.不对引进国外物种设限B.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C.建立濒危动物繁殖中心D.建立自然保护区

38、青春期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身高、体重突增B.内脏功能增强,趋于完善

C.饮食和作息没有规律D.出现难以启齿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矛盾

39、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

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请你选择其中不起作用的一项

A.转动遮光器B.转动转换器C.调节细准焦螺旋D.转动反光镜

40、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A.葵花朵朵向太阳属于反射B.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发射

C.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患佝偻病D.钙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