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553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9.实验室里不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溶液②大理石③NaCl溶液④稀硝酸4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某种试剂瓶中。

按照试剂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号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

10.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一种溶质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将某溶液降温后,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11.将一定量的生铁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发现烧杯底部留有黑色残渣,其主要成分是

A.纯铁B.碳的单质C.氯化亚铁D.氧化铁

1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C.构成物质的离子在不停地运动D.原子可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

13.下列关于金属和合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青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合金

B.锌比铁活泼,把锌镀在铁表面能防止铁生锈

C.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是制炊具、食具的最好材料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而多数合金的熔点却低于它的成分金属

14.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分子的数目②元素的种类③原子的数目④原子的种类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⑥D.②④⑤⑥

15.下列关于CO2气体的制取、收集、临时存放的实验装置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⑤⑥

A.②④⑤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

1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NaOH→NaClB.Fe2O3→Fe(OH)3C.HCl→CuCl2D.CO2→CaCO3

17.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银耳白净美观,用硫磺加以熏蒸

B.为了防止韭菜在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虫害,用剧毒农药进行灌根

C.为了补充维生素,可适量服用维生素制剂

D.为了使包裹粽子的粽叶颜色鲜绿,用硫酸铜溶液浸泡

18.某工厂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质量分数约为30%的稀硫酸供生产使用。

配制时所用的浓硫酸与水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A.1∶3B.1∶4C.1∶5D.1∶6

19.下列除杂质所选用试剂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B.用适量稀硫酸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

C.用浓硫酸吸收O2中的CO2气体D.用稀盐酸除去Fe2O3中的CaCO3

20.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与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10%B.30%C.50%D.70%

第II卷总分

核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常州市二○○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化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题号

1.用蓝色和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座位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6分)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铝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在从古至今的生产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古代的湿法炼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现有以下4种物质:

硝酸钾、稀硫酸、硫酸铜、干冰,请用它们(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空。

(1)可用于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除去铁锈_________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_______________

(4)可作为复合肥使用_______________

23.(4分)将下列各名词填在与之相对应的空格中(只需填序号)。

①乳化②结晶③潮解④挥发

(1)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潮湿

(2)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3)将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4)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出现晶体

24.(6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未注明)

(1)将固体A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滤液H中所含有的物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固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它在与无色液体E的反应中起____________作用。

(3)如果气体Z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它在气体X中燃烧,会因X的量的变化和条件的不同而生成不同的物质。

试写出X和Z反应生成固体单质M和无色液体F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5.(3分)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

中和反应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以下是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常温下)的反应中,溶液温度变化的数据:

加入盐酸的体积

(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溶液温度上升

(△t)/℃

5.2

9.6

12.0

16.0

18.2

16.7

15.7

14.7

13.7

12.9

(1)试绘出溶液的温度变化(△t)与加入的盐酸体积(V)之间的关系曲线图:

(2)请根据曲线变化的趋势,说明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

26.(7分)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酸或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如,在一定量的待测酸(或碱)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质量分数的碱(或酸)溶液(标准溶液),直到酸、碱正好完全反应,根据消耗标准碱(或酸)溶液的多少即可求算出待测酸(或碱)溶液的质量分数。

右图为某次测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所滴加的某标准溶液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图。

(1)根据右图曲线可以判断实验中是向_______(填“酸”或“碱”,下同)

溶液(待测液)中滴加__________溶液(标准液)。

(2)在这次测定中,为了指示中和反应刚好完全,用酚酞作指示剂,即在

待测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中和反应正好完成。

(3)如果实验中使用的酸是硫酸,碱是氢氧化钠,且待测液和标准液的密度均以1.0g/mL计。

若测定中取用待测液25mL,标准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5%,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7.(12分)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具有可燃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的编号):

①石灰石②氮气③铁丝④红磷⑤面粉⑥二氧化碳

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①简要叙述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

请验证:

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燃烧。

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填装药品,并已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

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

在后续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为“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请把这一步骤用“题示”两个字填入下表相应步骤的“操作”栏中,且不必填该步骤的“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栏。

步骤

操作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3)①有人建议在装置X处作下图Ⅰ所示的改动,以便可随时切断气流。

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有人建议在实验开始后,在Y管末端处增添一个燃着的酒精灯(下图Ⅱ),大家讨论后觉得很有必要,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不需要文字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Ⅱ

③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Ⅰ

28.(10分)能源和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

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及不科学使用,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益枯竭,并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这就迫切要求人们开发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1)氢能来源广泛,是高能清洁能源。

氢气除了可直接燃烧获得热量外,还可设计成燃料电池。

目前使用氢能还面临着氢气的制取和氢气的储存两个问题。

右图为模拟氢、氧燃料电池的实验装置。

X、Y均为纱布袋做成的容器,装有活性炭,并与内部的石墨棒紧密接触,导线与石墨连接(石墨和活性炭都能导电)。

把X、Y浸在水中,并在水中加一些稀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能力。

当电键K与b接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电一段时间内没有看到气泡逸出,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从而解决了气体储存的问题。

此时将电键K与a接通,灯泡发光,说明能量发生了如下转化:

氢能________能光能和热能。

(2)一些常用燃料燃烧时的热值如下表:

燃料

天然气(以CH4计)

液化气(以C4H10计)

原煤(以C计)

热值(kJ/g)

约56

约50

约33

①目前不提倡直接用原煤作燃料的主要原因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CO2是一种温室气体,大量向空气中排放CO2将对气候产生负面影响。

试通过计算说明,当上表中天然气和液化气充分燃烧获得相等的热量时,哪一种燃料放出的CO2较少?

五、(本题包括2小题,你只需选做其中一个小题,若两小题全做则以29题计分。

共8分)

29.(8分)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常州市的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作为常州明珠的滆湖、长荡湖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市水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含氮、磷的化合物过多,这些化合物是水生植物生长、发育的养料。

①蛋白质是主要的含氮污染物,蛋白质在水中分解:

蛋白质氨基酸氨(NH3),氨在微生物作用下,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亚硝酸(HN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亚硝酸进一步在微生物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并以硝酸盐的形式作为水生植物的养料。

②含磷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洗涤剂和不合理使用磷肥。

洗涤剂中有一种成分的化学式为Na5PxOy,若P的化合价为+a,则a和x、y的关系是:

a=___________。

③白天受阳光照射,充足的养料使绿藻等水生植物迅速繁殖,水体变绿,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间由于污染物耗氧和水生植物的____________作用,使水中的含氧量急剧下降,会造成鱼类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

另外,大量水生植物的残骸腐烂分解出有毒物质,使水质更加恶化。

(2)含酸、碱、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也是重要的水体污染物。

如果要处理某工厂产生的酸性污水,你建议用NaOH还是Ca(OH)2进行处理?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小庄因母亲感冒发烧,从药房买了某种阿司匹林水溶片(内服的非处方药,含有可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的固体酸),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使她产生了研究的兴趣。

以下是小庄用剩余药品进行实验的记录:

a.观察药片,为白色片状固体

b.将其放入水中,看到大量气泡,经检验产生的气体为A

c.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固体与无色澄清滤液

d.把白色固体分成两份,一份加入试剂B,产生气泡;

另一份加入某单质的棕黄色溶液C,生成蓝色物质

e.在滤液中加入过量试剂D,得到白色悬浊液,过滤,在过滤后得到的白色沉淀与滤液中分别滴加过量试剂B,均产生气体A,且白色沉淀全部溶解。

试根据小庄以上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可以确定:

①b步骤中产生的气体A为(填化学式,下同);

e步骤中所用的试剂D为。

②该水溶片中肯定含有的物质种类有(填序号);

A.单质B.氧化物C.碱D.盐E.有机物

③写出在e步骤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中加试剂B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以上实验,小庄认为该药品成份中存在碳酸钡,你是否同意她的结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

1.D2.B3.A4.B5.C6.A7.D8.B9.D10.C11.B12.A13.C14.C15.A16.B17.C18.D19.A20.B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20分)

21.(共6分)

(1)①Fe2+②Al2(SO4)3(各1分)

高温

(2)①Fe+CuSO4

FeSO4+Cu(2分)

②Fe2O3+3CO

2Fe+3CO2(2分)

22.(共4分)

(1)CuSO4

(2)H2SO4(3)CO2(4)KNO3(各1分)

23.(共4分)③④①②(各1分)

24.(共6分)

(1)K2MnO4、H2O(各1分)

点燃

(2)MnO2催化(各1分)

(3)CH4+O2

C+2H2O(2分)

三、(本题包括2小题。

共10分)

25.(3分)

(1)

(1分)

(2)在0~10ml之间,随着中和反应的进行,由于反应放热,溶液温度上升;

(1分)而在10~20ml之间,中和反应已经完成,由于滴入过量的常温下的酸液,温度逐渐降低。

(1分)

26.(7分)

(1)碱酸

(2)碱溶液的红色刚好褪去(每空1分)

(3)消耗掉的H2SO4质量:

24.5mL×

1.0g/mL=24.5g

消耗掉的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4.5g×

4.5%==1.10g(1分)

解:

设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98

25mL×

1.0g/mL×

x1.10g

(2分)

x=0.036(即3.6%)(1分)

答:

待测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

四、(本题包括2小题。

共22分)

27.(12分)

(1)③④⑤与氧气充分接触(或有助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各1分)

(2)在C装置中加入水至导管口液封,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手焐热装置A(或用酒精灯微热平行管),如C中导管口生成气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或:

在C装置中加入水至导管口液封,由分液漏斗向A中缓缓注水,如C中导管口生成气泡,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表格每条1分,共3分)

点燃酒精灯加热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

题示

打开分液漏斗旋塞,通入氧气一段时间(驱除装置中的N2)

澄清石灰水未便浑浊,说明燃烧还需要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

木炭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同时满足有充足氧气与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不完全燃烧

(3)①A中气体压强过大,胶塞冲出(1分)

②2C+O22CO(或C与CO2的反应、CO的燃烧反应方程式)(2分)

电解

③防止因倒吸而使平行管破裂(1分)

28.(10分)

(1)2H2O

2H2↑+O2↑吸附性电能(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2)①原煤含有硫等有害元素,燃烧产生SO2污染空气燃烧产生大量粉尘污染空气热值低等(每空1分,只需填2条,合理即可)

②设都放出QkJ的热量,m(CH4)和m(C4H10)分别为:

m(CH4)=

m(C4H10)=

CH4+2O2

CO2+2H2O

1644

m(CO2)甲烷

m(CO2)甲烷=0.049Qg(1分)

2C4H10+13O2

8CO2+20H2O

588×

44

m(CO2)液化气

m(CO2)液化气=0.061Qg1分)

m(CO2)甲烷<m(CO2)液化气(1分)

[当天然气和液化气充分燃烧获得相同多热量时,其质量比为50︰56(或25︰28)(类似的计算、说明或假设均可,1分);

以适当的方法计算出甲烷、丁烷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各1分,最后的结论1分]

微生物

29.(共8分)

(1)①2NH3+3O2

2HNO2+2H2O(2分)②

③6CO2+6H2OC6H12O6+6O2(2分)呼吸(1分)

(2)氢氧化钙(1分)氢氧化钙的价格低或NaOH碱性过强等(合理即可1分)

30.(共8分)

(1)CO2(1分)Na2CO3(或其它可溶性碳酸盐的化学式1分)D、E(2分,1个1分)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2)不同意(1分)碳酸钡在药片的消化吸收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钡离子,使人体中毒(1分)

1.凡合理答案均相应给分。

2.对化学用语的评分要严格要求。

具体要求为:

(1)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化学式有错不得分;

配平、条件、生成物状态有错、计量数不是最简比、没写“==”(有机反应除外)等扣1分。

(2)化学专用名词写错别字,整体扣1分。

(3)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整体扣1分。

3.解计算题格式必须规范。

解题过程中,无设和答步骤、设未知量带单位、运算过程中物理量的数值不带单位、解得未知量的单位带括号等共扣1分。

4.最小得分值为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