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758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五上册三单元Word格式.docx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读的情况。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3)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

(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

)    

(4)教师适当的总结,并再强调下列字的读音和书写。

“徽”“擦”“烁”“倒”(多音字)“摔”。

(5)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三、整体感知,弄清条理   

1、反馈课文的分段情况。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教师小结,理清文章的条理。

 4、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部分,了解过去的记事方式   

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这一部分围绕哪一句话来描写。

2、指名反馈。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   

3、理解“奇妙”。

4、导读,自读课文:

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奇妙的方法记事的呢?

5、指名反馈(结绳记事、贝壳记事)(学生反馈后教师出示课文中相应的插图。

6、讨论:

人们是怎样用绳子和贝壳记事的。

7、集体反馈,读课文中相关的语句。

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老师适当补充。

)  

8、引导想像,各种绳子结以及贝壳可能代表什么意思?

(学生发挥想像,自由发言)。

9、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古代人类是怎么记事的呢?

(指名反馈)   

5、导读:

那么他们又是怎样通信的呢?

二、学习课文,了解古人的通信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

他们又是怎样通信的呢?

(借助特定的事物表达一定的意思。

3、课文举了一个什么例子。

4、学生读课文相关的句子。

5、引导学生想像,他们如果是报平安会怎么表示呢?

(学生大胆想像,自由发言)   

6、教师小结:

虽然古代的人类没有我们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他们利用自己身边能够利用的事物进行通信,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我们现在所用的文字,创造了人类一个又一个的文明。

三、阅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

2、读完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发言,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3、教师总结,鼓励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人类生活知识。

四、拓展延伸,说现代的通信   

1、小组讨论、交流:

你们知道我们现代都有哪些通信方式。

   2、集体反馈。

3、鼓励探究:

你们知道吗。

过去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人们的通信方式可多了,只是不及我们现在的迅速。

[教师可以将一两个关于过去人类通信的方式告诉学生,(例如长城烟火台的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修改意见:

板书设计

曹佳

2010年9月日

7*可爱的地球

教学时数:

1课时

1.理解地球的可爱之处,培养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学会善意地看待事物,客观地评价事物   

3.体会全文简练的结构和精炼的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善意地看待事物,客观地评价事物   

教学难点:

体会全文简练的结构和精炼的语言理解文中几处句子的意思。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通过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导入课文    

学生对地球、火星和金星介绍  

二.齐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1.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地球是可爱的?

它的可爱体现在哪里?

2.交流明确 从气温、四季的变更,昼夜的更替,重力的适中,气候的变化等方面阐明地球是适宜人类居住的乐土  

三.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1.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感受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2.理解“虽然这个乐土不是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煞”“风波”指什么?

3.齐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四.学生质疑,师生答疑  

五.课文总结   

1.结构简练,思路清晰   2.语言精练,幽默  

六.布置作业    

体会地球是“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这句话,用一段话说说自己的理解。

微小美丽脆弱

妥善维护倍加珍惜

曹佳

2010年10月日

8《富饶的海洋》

2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条理,体会海洋的美丽以及作者对海洋的热爱之情。

2、感悟海洋的富饶,激发学生探索海洋、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

结合最后一个自然段编—个小故事。

3、体会句子分号与句号、逗号与顿号的不同用法。

           

通过比较,了解分号与句号、逗号与顿号的不同

感受海洋的富饶和美丽,激发热爱海洋的情感。

海洋的图片或录像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话题导入   

1、教师展示海洋的图片或录像,然后板书“海洋”。

2、学生读“海洋”,教师导:

同学们,读了“海洋”这个词语,你的脑海里呈现出哪些形容它的字词来?

(美丽、蓝、波涛汹涌、一望无际、辽阔、深沉、深邃、富饶……)   

3、教师板书“富饶的”.(学生读“富饶的海洋”,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海洋的富饶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   

4、教师导入:

今天,我们就随作者走进这美丽、富饶的海洋,去感受一下诲洋的富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要求倾听。

(1)读到生字新词时,轻声跟着——起读。

(2)找出文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

2、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教师强调要点。

      

字音:

“啬”“藻”索”是平舌音;

质”宙”是卷舌音;

“哺”的声母是“b”,不能读成“p”。

字形:

“黎”的右上边中间只有一撇;

“供”的两横上短下长;

“基”中间只有两横。

(3)教师再出示词语卡片,集体读一读。

(4)出示下列词语卡片,在读中积累:

无边无际 空旷 伟大 一尘不染 万紫干红 诗情画意

无垠荡漾 突兀 爱慕 慷慨 繁衍 汹涌 澎湃

并驾齐驱 广阔 灯火 辉煌 深邃   

3、指名反馈文中的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

(1)“然而,最使我爱篡的……如今又毫不吝啬地向人类奉献它的财富。

”    

(2)“尽管海洋如此富饶……迈进一个科学利用海洋资潭的无限广阔的天地。

”   

4、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话。

5、引导学生借助这两段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海洋非常富饶,它无私地向人类奉献它的财富。

但它的财富不是取不尽、用不竭的,因此,人类正依*科学力量合理开发和运用海洋资源)。

   6、指名反馈:

可见本文的重点是什么?

(介绍海洋的富饶)

7、学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

(指名反馈:

第2—5自然段)

8、引导学生读课文其余的三个自然段,说说它们主要写了什么。

9、指名反馈。

     

第一自然段:

“我”爱大海。

第六、七自然段:

人类正在用科学的力量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未来的海洋将成为人们安居地的地方。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这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爱)   

3、指名反馈:

作者爱大海的什么,(爱大海的空旷、爱大海的伟大胸怀、爱大海的美丽景色、爱大海的诗情画意)   

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一、二两句,读出作者爱大海的强烈情感。

5、教师导入:

大海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波涛汹涌,作者的情感也随着大诲的变化而变化。

全班一起读:

“每当鸟语似的微波在无琅的直丝绒线上荡漾,一种温柔的情章就会涌上我的心房;

每当爽兀而起的浪牛疯狂地变幻、怒吼,一履无方的力量就会在我胸中激荡。

6、教师进入情境导读,读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教师优美地;

每当鸟语似的微波在无垠的蓝丝绒上荡漾。

    学生:

一种愠柔的情意就会涌上我的心房。

教师激情地:

每当突兀而起的浪峰疯狂地变幻、怒吼。

学生:

—股无穷的力量就会在我胸中激荡。

7、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注意教师在各处停顿上的区别。

   8、指名反馈。

(句号停顿时间长,分号比句号短一点,逗号又比分号短,顿号则更短)   

9、教师介绍句号、逗号、分号、顿号的使用.(句号是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的停顿;

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10、指导学生抓住停顿长短读好这一句子。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

同学们,作者爱摹大海的美丽、空旷、诗情画意……最使他爱慕的是大梅的富饶和慷慨。

下节课我们就去了解大海的富饶和慷慨。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奉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听写、导入新课   

1.教师组织学生听写卜列词语:

无边无际 溶解 物质 探索 宇宙 一尘不染     

诗情画意爱慕 富饶 宝藏   

2、教师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文重点为我们介绍的是海洋的富饶和慷慨。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走进海洋,了解海洋的富饶和慷慨。

二、合作探讨,感悟海洋的富饶和慷慨   

1、教师出示文中的过渡段,集体读。

“然而,最使我爱慕的,还是大海的富饶与慷慨,是它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我们最古老的祖先,如今又毫不吝啬地向人类奉献它的财富。

2、引导学生抓住第二部分的要点:

同学们,我们说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这一自然段,你们知道课文接下来重点为我们介绍了什么呢?

3、读文,找出相应的段落。

海洋哺育了我们最古老的祖先:

第三自然段。

海洋把财富奉献给人类:

第四、第五自然段。

4、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1)结合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人类发展的历程,说说海洋在这一历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海洋把它的哪些财富奉献给人类?

(3)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关于海汗资源的资料。

5、集体反馈。

(1)指名说说人类发展的历程。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出示图例:

 海洋的作用:

 简单化合物→复杂化合物→蛋白体→细胞       海藻提供了动物生存的条件→三叶虫出现→出现鱼类→鱼登陆,在陆地上进化、繁衍    

(2)指名说说,通过这一自然段的学习,你认为海洋在人类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3)教师小结:

海洋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我们最占老的祖先,设有海洋就没有我们人类。

(4)教师导:

海洋孕育了生命,是我们人类的摇篮。

它像母亲一样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厂我们,又慷慨地奉献了它所有的财富。

你知道海汗卫蕴藏着哪些财富吗?

(学生先结合课文内容介绍:

丰富的海产品、食盐、药材、石油、煤炭和许多稀有金属)    

(5)引导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拓展知识,了解海洋资源。

同学们,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财富,它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我们。

此时此刻,你想对海洋说什么呢?

(引导学生抒发自己对海洋的热爱、赞叹、感激之情)  

三、发挥想象,展望海洋未来   

1、指名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其他同学倾听,体会作者流露在其间的情感。

2、指名反馈:

你听出了作者—份怎样的情感?

(自豪、激动、无限憧憬)   

3、教师导读: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人类的自豪以及对海洋的热爱和赞叹,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4、教师引导学生想象:

有朝一日,黑暗而深邃的诲洋底部,将会变成灯火辉煌的街卸神话的“水晶宫”,将成为人们安居的地方。

请大家大胆地展开想象,说说海洋的未来。

(学生自由地说—说)   

5、教师指导学生编故事。

(1)故事要有一定的主题。

(2)要以海洋的未来发展为背景。

(3)故事情节完整、生动、具体。

6、学生在小组内编故事。

7、组长推荐好的故事在集体内交流。

四、课堂作业    

教师总结:

同学们,海洋蕴涵着丰富的宝藏,还有很多人类没有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未来的海洋等着你们去开发和创造!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课堂上编的故事进一步完善,然后写下来。

 

 

 8、富饶的海洋

                     

美丽 富饶 慷慨

                    

(合理开发,科学利用)

选读三《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1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1.课文朗读带、录音机。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读了课题,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

2、是啊,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的想法真是太奇妙了。

那么,作者究竟做了哪些大胆的设想呢?

让咱们走进课文。

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分节朗读,订正读音,明确停顿。

如:

“爷爷也会看到我在课堂上是多么顽皮”     

第一行“我”的后面只能作长句子中间适时的换气停顿,而不是标点处的停顿。

3、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假如记忆可忆移植,会出现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2)作者为什么认为“记忆移植不应仅仅是幻想”?

(3)从最后一节中,你明白了什么?

4、汇报交流上面的思考题。

三、畅想未来   

1、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记忆移植这种现在看来天方夜谭的事是可以实现的,只要我们人类勇于去破解大自然的奥秘。

现在,咱们也不妨来大胆设想:

在不可知的未来,会有哪些奇迹发生呢?

2、学生先在小组交流,小组长统计意见,统一汇报。

四、完成作业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不是幻想←勇于探索

语文乐园一

3课时

1、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词语,积累“譬如”等词语,积累名人名言。

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

3、阅读短文《火箭为什么能飞行》。

4、习作:

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题写一篇习作。

5、学写毛笔字“歧”跑”“站”。

1、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运用。

2、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要大胆、合理。

1、词语卡片。

   2、搜集到的火箭图片等。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学生自由读“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

3、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再强调。

4、学生再读词语,在读中积累词语。

5、学生动笔抄写要求写的词语,教师巡视辅导。

6、用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

二、金钥匙   

1、指名读文中的语段。

金钥匙中为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

(说明事物的时候,可以运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等方法。

3、教师以文中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好处。

(更加地形象、生动)   

4、教师小结:

我们在介绍某些事物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运用这些说明方法   

5、练习:

运用比较,列数字等方法向别人介绍我们的学校或学校的大操场。

三、名人名言   

1、学生自由读,把句子读准确、读通顺。

2、教师出示下列字词,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耐心 才智 淳朴 谦逊   

3、学生再读。

4、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每句活给我们的启示。

   5、指名反馈。

同学们,这些名人名言言浯简洁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希望同学们能够热爱科学,时常怀有—颗好奇心、耐心,谦逊地待人待事。

7、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熟读成诵。

8、说说你平时还积累了哪些名人名言,最欣赏哪一句。

四、自主阅读   

1、教师展示火箭升空、飞行的图片或者录像。

2、教师导:

同学们,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看着火箭升空、飞行,你们有什么疑惑吗?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大人胆质疑)   3、教师小结:

同学们想知道的东西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子解一下火箭为什么能飞行。

4、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火箭为什么能飞行?

5、指名反馈。

(气体同样也有反冲作用,火箭就是靠燃气的反冲作用前进的。

燃气向下喷的时候,火箭就向上升)。

6、教师引导:

同学们,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作者是怎么做的呢?

(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提示”,从中受到启发)   

7、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问题说清楚的呢?

(作者先提出问题,然后借助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推理、说明)   

8、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科学就是这样神奇,科学家不仅发明了飞机、火箭,还把人类送上了月球。

同学们把自己对事物的好奇心做为起点:

不断地努力,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超市中要求抄写的词语。

2、摘抄乐园中你喜欢的名人名言。

一、复习    

指名反馈:

读了《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首诗歌,你有什么感想?

  二、导入,明确习作的内容   

1、教师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你们来把记忆移植。

2、指名读题目,其他学生思考;

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要求?

3、指名反馈。

习作内容:

想象把博士叔叔或钢琴家等人的记忆移植给自己,写一写自己发生的变化以及奇妙的经历。

习作要求:

(1)想象要大胆、合情合理。

   

(2)突出有趣,选取想象的量有趣的一两件事来写。

  三、拓展思维,指导选材   

1、指名说说;

你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了梦想你想干什么呢?

(学生自由抒发)   

2、教师:

如果记忆可以移植,你最想移植谁的记忆,为什么?

(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3、教师小结:

看来,同学们的梦想还真多,有的想成为刘翔一样的世界冠军,有的想成为研究宇宙飞船的科学家,有的想成为周恩来总理一样的外交官……今天,我们在理想没有实现前,先来过把瘾,大胆地想象,然后写下来。

四、指导写作   

1、教师导:

一位作家曾说过:

“一个会回忆、会联想、会想象的人,才是会构思的人。

”由此可见,想象对我们学习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写好想象作文,会提高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会为我们一生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那么,怎样写好想象作文呢?

2、具体介绍写想象作文的要点。

(1)构思巧妙.对未来的想象不是写现实的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上动些脑筋,写法上新颖。

有吸引力.像这篇习作,在想象的内容上有所限制,那就是必须写一两件事,这事还必须是有趣的。

(2)大胆合理。

既然是想象作文,想象是十分重要的。

在我们确定了要写的材料后,我们就应紧扣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

想象要大胆而有新意,具有时代性的同时,要注意合理。

想象的合理指想象要摹于现实。

(3)内容具体。

有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我们应把想象的内容具体而详细地写出来。

写时要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4)感情真实。

想象作文要注意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在文中。

    (5)突出自己语言表达的特点。

语言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同学们写作文,—定要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或幽默风趣,或生动活泼,或流畅严谨。

五、学生写作,教师辅导  

六、集体评议,修改习作  

板书设计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构思新颖巧妙   

想象大胆合理

内容清楚具体                  

第三课时

一、读准字,掌握字的结构   

1、教师出示“歧”“跑”“站”,学生读一读。

2、教师强调字音,再读。

“歧”读作“去qí

”,“站”是前鼻音,而且是卷舌音。

3、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特点。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4、教师小结:

这三个字不仅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它们的部首都在左边,左窄右宽,书写的时候左边要让右边。

二、读帖,掌握要点   

1、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