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67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docx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

中国自古即有哲学,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易经》中就包含了丰富的辩证统一和对立转化思想,以后历经演变,直至明清,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有些学者以“哲学只有一个”为理据,把近代以来的欧洲哲学(或者将其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作为唯一的哲学范式,因而不承认非西方的民族有哲学。

其实,不仅中国古代有哲学,其他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自己的哲学,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的哲学是其中的典型。

当然,中国古代与西方缺乏交流,缺少对话,中国传统哲学是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下形成的,因而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独特内涵和思维特征。

本文着重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内容。

一、形神论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一样,很早就重视对鬼神的研究,形成了形神论。

形,肉体;神,鬼魂,精神,死后即鬼神。

我国先人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三种观点:

(1相信有鬼神。

例如,

墨子认为鬼神不仅存在,而且能对人间的善恶予以赏罚,这是墨子的一个重要理论。

他在《明鬼》一书中列举古代的传闻、古代圣王对祭祀的重视以及古籍的有关记述,以证明鬼神的存在和灵验。

(2不信有鬼神。

战国时的荀子、东汉时的王充、南朝时的范缜等都不相信有鬼神存在。

荀子说:

凡人们认为有鬼,必定是在精神恍惚、心智不清的时候留下的印象。

王充否认人死后可以变鬼的观念:

“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鬼?

”范缜提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命题,说明形神是一体的,不可分的,形是神的主体,神是形的功能和作

用。

(3怀疑有鬼神。

例如,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鬼神迷信盛行,他不敢触动众怒,所以当他的学生子路问他怎样事俸鬼时,他只好圆滑地说: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所以孔子“不语怪力乱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鬼神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错误的、虚幻的反映,其实根本不存在鬼神。

马克思说:

“古代各民族是在幻想中、

神话中经历了自己的史前时期”[1]。

古人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对自然界的一些毁灭性力量产生恐惧感,于是臆想出一些自然神和人格神来保护人类,最原始的神就是这样产生的。

不仅是古代,就是在当今世界的某些落后民族中,出于对自然力的恐惧,仍然在不断地制造出新的神来。

恩格斯在

《自然辩证法》中从生理学角度对鬼神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古人由于不了解人体的构造,又受梦中景象的影响,才产生了灵魂不死的鬼神观念,其实根本不存在鬼神。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希望长寿,惧怕死亡,于是把人的死亡看成只是肉体的死亡,灵魂将以另一种方式即鬼神的方式活着,人并未真正彻底死亡,生命并未彻底消失,这实际上是对人的终极关怀的一种思考。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人类希望光明,惧怕黑暗,如果把人置于极端黑暗的环境中,就会产生幻视,产生鬼神等虚幻影像。

例如,心理学上著名的黑箱实验。

二、人性论

人性问题是中西哲学的一个共同话题。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人性问题的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层面,讨论人性的善恶和高下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

(1性善

收稿日期:

2010-04-28

作者简介:

花跃奎(1963-,男,江苏沭阳人,副教授,从事哲学、文化学与伦理学研究。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

花跃奎

(中共淮安市委党校,江苏

淮安

223003

摘要:

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属于不同的哲学范式,具有不同的哲学内涵,不能以“哲学只有一个”为理

据,把近代以来的欧洲哲学(或者将其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作为唯一的哲学范式,因而不承认非西方的民族有哲学。

西方哲学比较关注语言和逻辑思维,中国传统哲学比较关注政治和人生。

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内容庞杂,这里只着重介绍其中六个特色论点:

形神论、

人性论、义利观、心力论、知行观和历史观。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精要;人性论中图分类号:

B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589(201023—0125—03

ZheXueYanjiu

☆哲学研究☆

125

学论

理★★★★TheoryResearch

论。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性人物,他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这四个“善端”是人求得仁、义、礼、智这四个“善性”的潜在素质。

(2性恶论。

荀子力主性恶说。

荀子所谓的“性”是指人的自然天性,也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欲望。

他认为,如果人毫无节制地追求这种自然天性的满足,必然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因而主张人性恶。

(3人性无善无恶论。

这种人性观主要体现在告子和道家的思想中。

告子说:

“食色,性也”。

他认为,人的食欲、性欲等行为是人的生理本能,不应有善恶之分(是正当要求。

道家认为,“性”是自然的、朴素的,既不包含仁义道德,也不包含情欲,当然也就无所谓善恶了。

(4人性有善有恶论。

从两汉开始,先哲们大体上已不再从善恶两极这个角度来争论人性,而是主张人性有善有恶。

善性受命于天,

是蕴涵着最高道德准则的“天性”、“理性”;恶性源于人的情欲、物欲,是人欲不断膨胀所日渐形成的“习性”。

绝大多数人既有善的天性,也有恶的习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

人刚生下来时,其头脑如同一块“白板”(英国哲学家洛克用语,一张白纸,没有善恶观念,是后天环境与教育以及人的自主选择使得人类产生了善恶观念,马克思主义向来反对先验论。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因此具有利己和利他两个方面。

利已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因为人有生理需要,要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就必须有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必须利已。

考虑个人的物质利益,争取和维护个人的物质利益,不一定都是崇高的,但可以肯定是正当的。

这个“利已”只要遵守“游戏规则”,“利己不损人”,就是正当的,谈不上善恶。

如果漠视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不遵守“游戏规则”,一味利已,自私自利,就是恶。

如果大公无私或多公少私,那就是善。

利他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遵守社会规则,心存利他,就是善。

如果不遵守社会规则去利他,就有可能导致恶。

例如帮助吸毒的人购买毒品,古代的义盗,就属于此类。

在实现善恶的路径中,后天环境与教育起着引导性作用,而人的自主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义利观

“义利之辩”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讨论较多的问题之一,是构成古代伦理思想最基本的一对范畴。

“义”,道义,正义;“利”,功利,物质利益。

先秦到西汉初,似乎只讲重义轻利,未把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同时也承认: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

”在义利关系上,孔子的总体态度是以义制利,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孟子肯定人皆有物利需求,但同时又认识到,“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禽兽。

”强调人的经济性与道德性的统一。

西汉董仲舒概括孔孟的义利观,提出“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论点,他把义与利完全对立起来,强调道义和功利不能并存,这个观点对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宋代将“义利之辩”深化和发展成“理欲之

辩”

把义利、理欲、公私推到了截然对立的两个极端,认为,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这种情况直到清代才有所改变。

清代颜元将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改成“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意思是说,义与利都要,不可或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有两种基本需求:

物质和精神,义养性,利养生,义与利都是必须的,要见利思义,以义取利,而不能见利忘义,唯利是图,要处理好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一旦出现偏颇,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1996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义利观,强调在新时期要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也说:

“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

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

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2]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令人发指的短期经济行为,甚至出现许多荒诞、怪异、浅薄、粗陋的文化现象,必须坚持义利统一的价值导向,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作出正确的取舍扬抑,保证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四、心力论

心力问题也就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问题,这是中国传统哲学中自始至终都在讨论的一个话题。

孔子已经朦胧地意识到社会分工问题,他认为种菜耕地是小人干的事,君子只要做到信义礼,“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孟子最早明确地提出社会分工观点,他说:

“或劳心,或劳力。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

”这句话本来是孟子针对“神农之学者许行”的“君臣并耕”而言的,孟子认为,“君臣并耕”是不可能的,君子要做治理天下的大事,没有时间去耕地,天下必然要有分工,所以起初并没有贬低体力劳动、抬高脑力劳动的意思。

战国时的惠施对劳心劳力的社会分工也有论述。

惠施以筑城为例,筑城需要三方面工作紧密配合,一是在下面运土的,二是在上面筑城的,三是拿着标竿在那里观望的,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自汉代以后,由于统治者把儒家的经典定为“经书”,并以经取士,许多人通过读经走上仕途,因此劳心被认为是重要的、光荣的职业,劳力者受到鄙视。

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委任官职,读书仍然是出仕当官的捷径。

因此中国传统社会中长期流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与劳心结合起来,成为高尚的职业。

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

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交换,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

社会分工的优势就是让有擅长的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使平均社会劳动时间大大缩短,

126

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用大量篇幅专门论述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并充分肯定了这三次社会分工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一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随着人们智力、体力得到全面发展,社会分工将走向消亡。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用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分工消失,“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情景: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

”[3]目前,我们人类还不具备消灭社会分工的条件,孟子的社会分工论仍有一定的道理。

五、知行观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被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主要观点有:

(1行先于知,由行致知。

孔子说: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把“行”放在对知识的掌握(学文之先。

荀子把“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指出: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2知之明也,因知进行。

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

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

(3以行验知,以行证知。

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墨子认为,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标准有三个(“三表法”,即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运用于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

韩非提出以“参验”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

(4知行并进,相资为用。

王夫之关于“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论述最为明确和深刻。

他既反对在知先和行后之间划一条截然界限,又反对混淆知行差别、取消先后次序的“知行合一”说。

明代的王守仁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知与行不可分割。

由于受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古代的知行观难免有不全面之处。

但是,学者们提出的许多见解,今天对于我们仍具有启发意义。

古代知行观为现代人提供了一套知与行的辩证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

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这一原则既是道德践履的基本原则,又是人生哲学的基本原则,还是实践哲学的基本原则。

中国历史上有无数杰出人物倡导并且力行知行哲学,反对知而不行;强调学以致用,反对盲目蛮干,只行不知;强调真知致行,反对一知半解,重视知的内化与行的实践。

可以说现代人在知的方面远远超越了古代人,在行的方式、手段、途径等方面也远远超过了古代人。

但是,在行的方面却无法断言现代人实现了对古代人的绝对超越。

现代社会中存在的诸如环境问题、暴力犯罪、经济犯罪、信仰缺失等问题,都是知行脱节和只知不行的具体表现。

当然,在现代人面前仍然存在知难行易的情形。

对于未知领域、未知事物探索的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知,而

后才是行。

北宋理学家程颐说:

“《书》曰‘知之非艰,行之惟

艰’,此因是也,然知之亦自艰。

”近代革命家孙中山先生提

出“知难行易”,他认为人类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

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

六、历史观

怎样看待社会历史问题,这是中西哲学都共同关注的

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

面:

(1历史是前进的,还是后退的,抑或停滞的?

春秋时的

老子不满时局动乱,礼乐崩坏,希望退回到“小国寡民”状

态。

孔子主张“克已复礼”,他称赞远古时代的圣人,羡慕早

已消亡的时代。

战国时期的韩非认为时代变了,风气变了,

观念也应该跟着变化。

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东汉时代国家

统一,社会安定,说明社会是不断进步发展的。

(2历史是

谁创造的,天命、圣人还是人民群众?

有三种观点:

一是天

命史观。

认为上天是万能的,它主宰着整个世界,包括自然

界和人类社会。

墨子和孟子都持这种观点。

二是圣人史观。

先秦一些哲学家认为圣人有最高的道德和智慧,为人类社

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例如仓颉造字,容成造历,蚩尤

作兵等。

三是民生史观,认为民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国时的孟子提出“民为贵”的思想,认为得到平民的拥护就

可以当天子。

唐代柳宗元在“民为本”的思想基础上,提出

“吏为民役”的观点,大大发展了古代的民本思想。

孙中山

吸收西方思想,结合古代民本思想,提出民生史观,认为人

类求生存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历史究竟是怎样一幅图景?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人

类多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直到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

历史的神秘面纱才被彻底揭开。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集中表

现在两个方面:

(1历史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前进性和

曲折性的统一。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人们创

造历史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而不是随心所欲,所以

说历史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同时历史又是前进

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社会

发展的具体道路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甚至还会出现

暂时的倒退。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并不否认杰

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

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社会变革的

决定力量。

杰出人物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过重大作用,能

够影响甚至决定历史事件,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进程,

但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作用,更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

规律和总体趋势。

所以,历史上的圣人史观、天命史观都不

足取,那些民本思想值得称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6.

[2]邓小平文选: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14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0:

37.

(责任编辑/郭伟

ZheXueYanjiu

☆哲学研究☆

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