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8184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于忧患 鱼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docx

生于忧患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试题汇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一、通假字

1、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二、一词多义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

2、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三、古今异义

1、出:

在国外;2、入:

在国内;3、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这。

四、词性活用

1、.空乏其身,空乏:

资财缺乏。

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2、所以动心忍性,动,使……惊动。

忍,使……坚强(韧)。

3、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4、劳其筋骨,劳:

使......劳累。

5、饿其体肤,饿:

使......受饥饿。

五、 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译: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

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干。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

这样之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六、作家作品简介: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七、问题探究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2、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是人”指像第一段中名贤一样的成大业者

3、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

出身贫贱,但他们都是在经历了艰苦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第一段的作用是:

列举事实,为下文议论作铺垫,引出下文。

4、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

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

5、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

从正面阐述人在磨难中生存发展: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从反面阐述国家在安逸中灭亡: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6、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7、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

作用是:

增强语势,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为下文提出论点作论据。

8、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主要论证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举例论证,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9、“死于安乐”告诉人们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它是:

居安思危。

10、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如越王勾践一心消灭吴国以雪前耻,卧薪尝胆,发展国家,终于打败了对手夫差;而夫差在这期间却耽于享乐,不思进取,最终国亡身灭。

这正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11、本文体现了孟子怎样的人才观?

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历经磨难而造就的。

12、有人认为,生活条件优越了,居安思危、肯于吃苦已经不合时宜。

请你谈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现今社会的启示。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任何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如果发奋图强,势必走向强大;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安于享乐,必将被别人淘汰,成为失败者。

13、 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

 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②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例:

①司马迁惨遭宫刑而愤作《史记》;②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③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

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

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在一封信中写道: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鱼我所欲也》

一、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通“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

通“辨”,辨别。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通“德”,恩惠,在本课是感激之意。

4.乡为生死而不受。

乡:

通“向”,从前。

二、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2、故患有所不辟也:

祸患,灾难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假使4、贤者能勿丧耳:

不丢掉5、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6、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处7、妻妾之奉:

侍奉8、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

9、此之谓失其本心:

天良,天性

三、重点句子翻译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不丧失罢了。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

假使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

对于高位厚禄如果不问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高位厚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

以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6.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

 四、问题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人的本心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议论正题作好了铺垫

6、“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

答: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什么?

  答: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舍生取义之心等这些善心。

(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8、作者提“一箪食,一豆羹”的目的是什么?

答;以不食一箪食,一豆羹为事实从正面论述“义重于生”的观点,同时为下文对比论证(“乡”与“今”的对比)作铺垫。

9、作者在文中赞扬了哪些人?

斥责了哪些人?

又告诫了人们什么?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

10、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那句名言?

你还知道与孟子的观点有关的哪些典故?

这些典故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

答: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典故:

(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启发:

人宁可失去生命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是做人的原则。

11、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试举例。

答: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行道之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1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答:

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13、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答:

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

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14、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

(1)句意思相反,第

(2)句意思相近。

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15、结合现实生活,给本文补充两个论据。

  答:

论据一:

文天祥宁死也不降元,慷慨就义;论据二: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16、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请你各用一个成语来回答,并谈谈你的看法。

  舍生取义    见利忘义    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应该大力提倡并继承发扬的。

当我们人生中遇到面对生死义利的重大抉择时,我们应该做到舍生取义,而不能为了一己私利,置正义于不顾。

17、联系实际,简要评说孟子所主张的“义”?

    提示:

孟子所说的“义”有其特定的阶级标准,但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这一道德范畴经过人们的充实与阐发,已经超过儒家的思想范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

曹刿论战

一、重点字词

1、齐师伐我:

攻打。

 2、何以战:

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

以:

凭,靠。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有‘养’的意思。

专,个人专有。

4、小惠未徧:

通“遍”,遍及,普遍。

5、牺牲玉帛(bó):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猪、牛、羊等。

帛,丝织品。

6、弗敢加也:

虚报。

 7、必以信:

实情。

 8、神弗福也:

赐福,保佑。

9、小大之狱:

案件。

10、虽不能察:

即使。

11、公将鼓之:

击鼓进军。

12、望其旗靡:

倒下。

二、一词多义:

1、故:

故克之(因此,所以)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2、请:

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允许我)

3、从:

战则请从(跟随)民弗从也(听从)

4、以:

何以战(凭,靠)必以分人(把)

三、成语:

一鼓作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四、翻译下列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考虑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我从不敢虚报,一定做到诚实可信。

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能根据实情判断。

8、“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译: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9、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译:

他下车察看齐军车轮轧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

10、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

“作战,要靠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减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11、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

对方的士气枯竭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国。

齐国是大国,很难推测,我害怕他们有埋伏。

1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

我观察他们的车辙印混乱了,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齐军。

五、结构分析

第一段总:

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第三段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

六、问题探究

1、曹刿不顾邻人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惧有伏焉。

3、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5、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请见、请从。

6、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表明战争胜利的句子是(表明战争结局:

表明曹刿指挥正确的句子是):

齐师败绩。

8、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

战前:

鲁浅陋;曹有远谋。

战时:

鲁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实地调查,抓准时机。

战后:

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

通过对比,突出曹刿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才能。

9、“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

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

  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10、 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

请说说你的见解。

答:

不是多余的,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同时也表明了曹刿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11、课文的“将鼓”“将驰”表现了庄公什么特点?

“未可”“可以”表现了曹刿什么特点?

答:

“将鼓”“将驰”表现了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以”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12、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答: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表现了曹刿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13、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是本文一大特征,请你谈谈作者塑造人物使用了哪些方法?

使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

一方面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另一方面在对比中刻画人物。

把乡人对国事的冷漠,不愿与统治者为谋和曹刿的主动请见对比,突出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把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14、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表现曹刿“远谋”的地方有:

①战前:

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政治上懂得取信于民 ②在实战过程中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时机,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15、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

答:

①政治方面:

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②军事方面:

战争中善于分析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

16、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

你的看法呢?

答:

从“有功”方面答:

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

从“无能”方面答: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知,军事上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17、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

答:

(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任选一条即可)

18、出身下层的谋士曹刿毛遂自荐,辅佐鲁庄公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曹刿的成功给你什么启发?

答:

能力的展现需要一个舞台,当机遇尚未到来时,应该积极为自己能力的展现寻找机会,让别人认识你,欣赏你,愿意为你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

19、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却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

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

战前与鲁庄公的对话,战中准确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战后论述战争原理详写,与曹刿的远谋无关的战争的规模,战争的情形一概不提,请见、从战等一笔带过,这样写有利于突出曹刿军事家的形象

20、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

答;中国古代的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中国近代的抗日战争。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主题思想:

要求统治者能听取不同意见,应有自知之明。

结构简析:

第一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

表现他善于思考、实事求是。

第二段写邹忌入朝讽谏。

体现了邹忌的真知灼见和深谋远虑。

第三、四段写齐王纳谏及齐国大治。

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治国之才。

二.重点字词解释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

这里指身高)/形貌昳丽(光艳美丽)/朝服衣冠(穿戴)/旦日(第二天)/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不如,比不上)/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实在)/王之蔽甚矣(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时时而间进(偶然)/期年之后(满一年)

⑵古今异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谏,批评意见  2.窥镜:

照  3.明日,徐公来:

第二天  4.今齐地方千里:

土地方圆  5.能面刺寡人之过:

指责  6.谤讥于市朝: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讥,谏。

谤讥,指议论  7.臣之妻私臣:

偏爱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身边亲信。

没有一个。

9.虽欲言,无可进者:

即使

⑶一字多义

朝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拜

  b.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c.朝服衣冠:

早晨(zhāo)

孰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谁,哪一个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三.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②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译:

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译:

宫里的妃子和身边的亲信,没有谁不偏爱大王。

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

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⑥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的耳朵里,可得下等奖励。

⑦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

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⑧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译: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这件事,都到齐国朝见。

⑨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五.内容理解

1、表明邹忌有自知之明的句子是: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与“王之蔽甚矣”照应的语句是: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从文中可见“妻”“妾”“客”判断美的原则是什么?

邹忌判断美的原则是什么?

由此你在生活中应该如何看待别人对你的赞美?

答:

妻、妾、客:

利益。

邹忌:

实际情况。

启示:

要辩证地、理智地、客观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万不可被赞美声冲昏了头脑,迷失了自己。

4、妻、妾、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简要分析。

答:

①妻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句式,语气非常肯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赞美;②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仍然用反问句,表现了她卑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③客人用的是陈述的语气,语气平淡,只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5、邹忌从妻、妾、客的评价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会说出事情真相。

由此,他进一步悟出了治国的道理,即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6、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什么?

答:

①对人对己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

②深入思考,有反思习惯,自省能力。

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通过现象看本质。

7、邹忌以设喻类比的方法进谏的好处是什么?

答:

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委婉含蓄,易于接受。

8、邹忌讽谏齐威王的目的是什么?

答:

让威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使国家强大。

9、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的区别在哪里?

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答:

区别在于批评者勇气的大小。

意味着齐王虚心纳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有振兴国家的决心。

10、文中三写进谏的效果,区别是人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

通过列举人数的变化,暗示弊端已经彻底根除,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齐王广开言路,纳谏除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1、“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中的“之“指代什么事?

答:

齐王纳谏使齐国政治修明。

12、本文用“门庭若市。

”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

于此相反的一个成语是门庭冷落(门可罗雀)

13、邹忌为什么会劝谏成功?

答:

邹忌能从个人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讽谏齐王,大胆含蓄的进谏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另外齐王察纳雅言,知错能改,是位头脑清醒的明君,这是成功的次要因素。

14、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

答:

在内,“虽欲言,无可进者”;对外,燕、赵、韩、魏“皆朝于齐”(“战胜于朝廷”)。

15、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

答:

①有邹忌这样敢于并善于进谏的大臣。

②齐威王虚心纳谏,兴利除弊,修明政治。

16、你认为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有自知之明,不受蒙蔽,细致求实,精于思考,巧于讽谏,远见卓识,尽忠尽职,关心国家大事,是个贤臣。

17、你认为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

英明果断,胸怀宽广,明辨是非,知错能改,言而有信,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个明君。

18、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答:

历史意义:

邹忌敢于善于进谏,使齐王能够从谏如流,使齐国政治清明,国势强大,齐国大治。

现实意义:

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认识到自己的,所以要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

2)提出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抓住恰当时机,便于别人的接受、采纳,以提高建议的效果。

(邹忌的劝说方式给我们什么启示?

3)作为领导者应该保持清醒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广泛听取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

19、创作与本文有关的对联。

答:

1)邹忌敢谏乃忠臣,齐王纳言是明主。

2)邹忌讽喻进谏以小见大;齐王悬赏纳言战胜于朝。

3)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

威王悬赏纳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