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828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69 大小:83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9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9页
亲,该文档总共2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和创新,同时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化学家,如居里夫人、拉瓦锡等。

同学们可用课余时间上网或查阅图书资料,了解到更多与化学有关的知识。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经过漫长的历史建设起来的化学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分析]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可制造出很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如书上讲的超导体、记忆金属等;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治病救人,保障人体健康;

农药、化肥的发明和使用,使农作物高产满足人类的需求;

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与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投影展示]

[思考]化学在给人类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现在由化学引起的污染,遍及全世界,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你知道有哪些由于应用化学不当、对化学常识的无知,而引起的污染吗?

[举例]白色垃圾;

北门河水变得混沌、恶臭;

污染空气;

臭氧层空洞。

[分析]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

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造福人类打好基础。

[提问]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回答]要学好化学,就要上课认真听讲,要积极思考、认真完成化学作业,一定要养成不懂就问、多质疑、多思考的好习惯。

并且课后要多归纳、多总结。

[结论]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以下“六个字”:

动脑——思考、反思;

动口——提问、交流、解答;

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走进化学

、了解化学、学习化学、掌握化学,为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为实现中国的“诺贝尔”梦,我们要努力学好化学……

三、即时训练(见PPT)

四、评点总结

化学科学是极富魅力的科学,它研

究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

随着各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希望同学们勇敢地跨入化学科学的殿堂,积极进取,努力学好化学。

板书设计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

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自主学习

学生快速阅读本课题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有什么区别?

2.什么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它们有什么区别?

合作探究

(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

[说明]首先展示胆矾晶体,再把蓝色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色粉末,然后进行实验。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1、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演示] 

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

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1.概念: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即时训练

(一)

口答课本第10页1、2。

合作探究

(二)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二、 

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讲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小结]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联系

[讲解]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

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

(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

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过渡]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二)物理性质

[讲解]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下面我们就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作一简单介绍

[演示]实验1—5

[讨论与交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即时训练

(二)

课本P103、4、5题

评点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

(1)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学会预习实验,了解实验室规则;

(3)能主动与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1)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其现象等;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通过小组实验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1.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

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1.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

2.培养学生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实验用品:

蜡烛、火柴、烧杯(或玻璃杯)、玻璃导管、澄清石灰水、玻璃片、水槽。

导入新课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化学,化学使这个世界变得多姿多彩。

化学世界里充满了奇妙的变化。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许多的成果与创造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因此必须重视化学实验,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过渡]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并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首先,让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合作探究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思考]蜡烛燃烧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化学现象,对于该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过呢?

比如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

它燃烧后生成什么?

除了燃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

[实验]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

1.点燃前

[现象]点燃前:

白色圆柱状固体、略有气味、可用小刀切割、浮在水面上。

[分析]可用小刀切割说明蜡烛的硬度较小,浮在水面上说明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结论]硬度较小,不溶于水而且密度比水小。

2.燃着时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

[现象]燃着时:

石蜡熔化并发光放热,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最暗,火柴从中间到两端逐渐变黑。

烧杯壁上出现水珠,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石蜡熔化说明熔点较低。

火柴两端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烧杯壁上出现水珠,说明燃烧生成了水;

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

3.熄灭后

[现象]熄灭后冒白烟,用火柴点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

[分析]烟是固体小颗粒,并且可以燃烧,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结论]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颜色白色、状态固体、形状圆柱、硬度小、气味略有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着时

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里层最暗一根火柴在火焰不同部位燃烧的情况?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水生成,再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

熄灭后观察的现象是冒白烟;

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后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

实验结论

点燃后生成了水、二氧化碳外焰温度最高

[分析]本实验体现了学习化学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以及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的产物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燃烧时熔化、发光、发热,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生成等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过渡]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那么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到底有何不同?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探究活动。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利用排水吹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另取两个空集气瓶,其中为空气。

向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1.空气瓶几乎没有变化

2.呼出的气体瓶变浑浊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

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

1.空气瓶中无变化

2.呼出的气体火焰变小甚至熄灭

说明空气中的氧气比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多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的玻璃片作对比

1.空气中玻璃片无明显现象

2.呼气的玻璃片有水珠

说明空气中的水蒸气比呼出的气体中的水蒸气少

[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较少的氧气

即时训练见(PPT)

评点总结

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入手,通过实验等手段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和内容。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点燃前2.燃着时3.熄灭后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人体呼出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水,较少的氧气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2.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3.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4.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题材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用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首先在教师的讲解中学生得到启示,然后学生在探究中得出结论,进而通过学生的亲处演示找出问题,最后在教师正确的演示实验中使学生加深理解。

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药品的取用。

3.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难点

1.药品的取用。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快速阅读课本P18-23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怎样取用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

2.怎样对物质进行加热?

3.怎样连接仪器?

4.怎样对仪器进行洗涤?

5.辨认常见的化学仪器。

合作探究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反应容器 

可直接受热的: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

能间接受热的:

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常 

存放药品的仪器:

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

           集气瓶(气体) 

用 

加热仪器:

酒精灯

计量仪器:

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

仪 

分离仪器:

漏斗

取用仪器:

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

器 

滴管(少量液体)

夹持仪器:

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

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1.试管

(1)用途:

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

(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 

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

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试管夹

夹持试管

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玻璃棒

  

(1)用途:

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

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4.酒精灯

 

(1)用途:

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③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3/4,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

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应用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

(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⑧用完后,立即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水而不易点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演示第21页实验1-5]

5.胶头滴管、滴瓶

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沾污染滴管

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④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⑤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必用水冲冼。

6.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a、铁夹和十字夹缺口位置要向上,以便于操作和保证安全。

b、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一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7.烧杯

用于溶解或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8.量筒

量取液体的体积

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

9.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

①用于收集或短时间贮存少量气体。

        ②用作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反应器。

(2)注意事项:

①不能加热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毛玻璃片遮盖

   ③在瓶内作物质燃烧反应时,若固体生成,瓶底应加少量水或铺少量细沙。

10.蒸发皿

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①盛液量不能超过2/3,防止加热时液体沸腾外溅

   ②均匀加热,不可骤冷(防止破裂)③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二)连接仪器装置(见第22页) 

1.玻璃导管插入塞子

2.玻璃导管插入胶皮管

3.塞子塞进容器口

演示【实验1-7】

合作探究二、药品的取用

(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熟悉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见第18页图1-23)

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③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采用招气入鼻法)。

2.注意节约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①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 ②也不能随意丢弃 ③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④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4.实验中要要注意保护眼睛。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广口瓶中)

(1)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

仪器:

镊子

步骤:

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横二送三直立)

药匙或纸槽

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

注:

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演示实验1-3]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

(1)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注法。

(一倒二向三紧挨)

步骤:

1瓶盖倒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2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