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320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docx

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方案模板

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

XX省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应用

项目实施方案

 

组长单位:

XX省畜牧总站

推广首席:

XXX(XX省畜牧总站副站长、推广研究员)

技术首席:

XXX(XX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XXX(XX农业大学教授)

实施时间:

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

联系人:

XXX(XX省畜牧总站,手机:

我国是羊肉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我国羊肉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羊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在主要肉食品中的比重持续下降,牛羊肉的比重持续上升。

加快发展肉羊产业,符合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决策、社会需求变化和世界畜牧业发展趋势,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和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自2013年以来,国家推动出台并组织实施了《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大力扶持肉牛肉羊生产,XX省也被列为我国西部肉羊生产发展的重点区域,随之,XX省2014年出台了《XX省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提出了大力发展肉羊产业,加快全省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一、现状及问题

(一)肉羊产业现状

2017年全国羊饲养量30231.67万只,羊肉产量471.1万吨,全国羊肉消费量500万吨以上,是羊肉净进口国。

XX是羊肉生产和消费大省,肉羊产业在XX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数量产值西南第一。

2017年XX省存栏肉羊1599.3万只,居全国第六;羊肉产量27.20万吨,居全国第四;综合产品产值达150亿元,从业人员约200万人。

XX拥有全国最大的羊基因库资源,是全国羊品种资源最多的省份,拥有18个羊品种(地方品种13个,培育品种3个,引进品种2个)。

XX现有肉羊种羊场88个,重点龙头企业18家,大型特色肉羊生产基地县20个,肉用山羊单产全国领先,XX已经成为全国肉用山羊的最大种源和供种基地。

肉羊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饲草料加工、肉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餐饮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存在主要问题

尽管XX省在肉羊新品种培育、地方品种选育、良种引进推广和品种杂交改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我省养羊业方式逐渐由家庭散养,向规模化、商品化养殖方式转变,肉羊产业仍然存在良种覆盖率低、专用饲料供应不足、养殖技术相对落后、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肉羊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突出的问题如下:

1、优秀种公羊缺乏。

现代肉羊生产一般采用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的父系品种和繁殖力高、母性好的母系品种杂交进行商品化生产。

我省山羊品种大都有较高的繁殖率,但缺乏优秀的父系种公羊,特别是市场前景较好的黑山羊父系种公羊尤为缺乏。

目前我省有种畜禽经营许可的种羊场50余家,但年出栏种羊远远不能满足全省种羊需求,种羊场对优秀种羊选育还停留在表型选择。

在优秀种公羊选择培育与推广利用方面还远不能适应地方品种遗传改良的需要。

2、母羊繁殖效率低。

我省肉羊生产模式主要以完全放牧和半舍饲为主,放牧状态下容易发生母羊发情后未观察到而漏配现象;容易发生早配、近交等影响母羊和后代健康和体况的现象;部分养殖户存在羔羊哺乳时间过长,导致母羊繁殖效率降低;羔羊的早期补饲锻炼不够造成羔羊断奶后生长滞缓;羔羊培育过程中羔羊死亡率较高等现象。

3、饲草料供给不均衡。

我省绝大多数肉羊养殖饲料以天然饲草为主,存在季节性饲草料短缺和供应不均衡的问题;母羊的妊娠期与哺乳期、羔羊的早期诱食与补饲等环节缺乏专用的精料补充料;优质高产饲草种植与加工、农作物秸秆的高效利用、青贮饲料生产、糟渣类饲料贮藏利用和全混合日粮饲喂等技术亟待推广普及。

4、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引种和活羊交易日益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羊疫病的流行。

“防重于治、科学防治”的疫病防控方针贯彻执行还不够坚决彻底,寄生虫病、羊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羔羊痢疾等疾病对我省肉羊产业危害仍较为严重,常常导致群体生长不良、消瘦、死淘率高、生产效益低下。

5、缺乏适合我省不同区域气候和地理特点的羊场标准化建设技术,“全舍饲、放牧+补饲”的养殖模式推广面亟待进一步扩大。

全省肉羊规模养殖比重仅为30%左右,年出栏100只以上肉羊规模养殖比重仅18.2%。

羊场设施简陋,防病抗灾能力弱,肉羊精细化分群饲养、规模化集中育肥、废弃物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推广和辐射面小。

本项目整合推广部门、科研院所、教学单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力量和资源重点解决和推广制约我省肉羊产业发展的优秀种公羊选择培育与推广利用、母羊高效繁殖、饲草料均衡供应、重要疫病防控和羊舍环境控制5各方面的主要问题。

集成推广5项肉羊高效养殖重大技术:

优秀种公羊选择培育与推广利用技术、母羊高效繁殖技术、饲草料均衡供应技术、重要疫病防控技术和羊舍环境控制技术。

二、工作目标

2019年主要工作目标:

一是在15个示范县建立肉羊高效安全养殖技术示范基地28个,根据示范基地的技术需求及存在问题,进行试验示范,形成成熟技术,为下一步的技术推广工作提供基础;二是在全省重点推广优秀种公羊选择培育与推广利用、母羊高效繁殖、饲草料均衡供应、重要疫病防控和羊舍环境控制集成推广5项高效养殖技术,提高我省肉羊产业的整体生产水平;三是通过开展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和现场技术指导,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养羊场(户)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贫困户等3750人·次以上(详情见附表5-1),示范基地优良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到80%以上,病死率降低5%以上,生产整体效率显著提高;形成支撑山羊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山羊业技术水平和产业效益,让现代肉羊养殖技术在示范县落地生根。

三、重点任务

(一)技术集成

基于我省肉羊业存在的上述重大技术问题,集成推广5项肉羊高效养殖重大技术:

优秀种公羊选择培育与推广利用技术、母羊高效繁殖技术、饲草料均衡供应技术、重要疫病防控技术和羊舍环境控制技术。

1、优秀种公羊选择培育与推广利用技术。

集成推广公羊“四段选择、三段鉴定”,即公羊按初生、二月龄、六月龄、周岁四段选择,以二月龄、六月龄、周岁等三段进行鉴定。

依据个体品质、系谱来源、后裔测定三方面的综合评定,选择培育出高质量的种公羊,分生长发育阶段严格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和羊群兽医卫生保健制度,确保及早投入繁殖继代,加快改良进展。

根据XX省品种资源特点和资源分布状况,重点推广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川中黑山羊等优良肉羊品种。

2、母羊高效繁殖技术。

集成推广人工辅助配种、母羊发情调控、人工授精、妊娠母羊精细饲养管理、羔羊早期断奶和补饲等关键技术,缩短产羔间隔,实现“两年三产”,最大限度发挥母羊的繁殖潜力,提高断奶羔羊成活率,提高生产效率和规模饲养的经济效益。

3、饲草料均衡供应技术。

集成推广优质牧草人工种植和收贮、农副产品高效利用、羊专用饲料产品高效利用等技术,实现我省肉羊全年饲草料均衡和稳定供应的高效养殖模式,解决传统养殖中饲草料短缺及供应不均衡的问题。

4、重要疫病防控技术。

根据舍饲、半舍饲、放牧等不同生产组织模式分类指导,集成组装由疫苗免疫、西药治标、中药调理、环境控制、生物安全等中西药联防的羊病综合防控技术,形成“分模式保健、中西药联防”的技术规程,以省内规模养殖场为依托,通过科技培训、现场指导、试点示范等方式进行示范推广,以点带面,全面普及肉羊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降低肉羊群体死亡率,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

5、羊舍环境控制技术。

根据我省不同地区地理气候条件,分区域集成推广适宜当地的羊场标准化建设技术,修建标准化羊圈;采用“全舍饲、放牧+补饲”的养殖模式;利用“雨污分离、干湿分离、”的粪污收集设计,减少粪污的排放总量,干粪进行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污水用沼气池发酵处理后还田,实现粪污的高效利用,建立羊场种养循环的健康模式。

(二)组建团队

1、参与专家。

针对我省肉羊生产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需求,遴选和整合我省农业科研机构、教学单位、农技推广部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科技力量和人才资源,组成协同推广团队。

团队主要成员来自24个单位共36人(详情见附表5-2),其中农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12人,其中遗传育种方面的主要成员共有8人,饲草料均衡供应方面的主要成员有5人,重要疫病防控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员有2人、羊舍环境控制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员有2人,农技推广部门19人;团队主要成员以畜牧兽医专业中高级职称专家为主,其中高级以上职称29人,中级6人;年龄结构大部分在30-50岁之间,其中50岁以上有5人,35-50岁有26人,35岁以下5人。

2、参与单位

(1)牵头单位:

XX省畜牧总站。

(2)协同单位:

XX农业大学、XX省畜牧科学研究院、XX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和攀枝花农林科学院,以及金堂县、南江县等15个县(市)农技推广站(中心)。

参与单位共52个,其中省级单位4个,市级单位5个,县级单位15个,企业28个;推广机构16个、科研教学单位8个、经营主体28个。

(三)示范县及示范基地建设

按照科学试验规则及农技推广法规定,开展集成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验证。

本项目选择肉羊生产基础条件较好、积极性高,农科教合作紧密的金堂县、荣县、南江县、营山县、美姑县、富顺县、若尔盖县、会东县、剑阁县、宣汉县、江安县、盐边县、简阳市、马边县和古蔺县15个县(市)开展试点。

以项目县为载体,根据各县(市)现有产业基础、技术力量、生产主体、经营能力等情况,将项目任务分解到县(见附表5-1)。

省畜牧总站、XX农业大学、XX省畜牧科学研究院、XX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和攀枝花农林科学院等单位专家根据业务专长和工作职能对示范县和示范基地进行联系,集成推广肉羊高效养殖5项重大技术。

示范基地建设主要依托示范县已初具规模的养殖场(户),计划在15个示范县建立28个示范基地,利用肉羊养殖成熟的技术来解决当地生产中主要的问题,并进行熟化和推广,促进肉羊产业的发展。

(四)技术示范推广

利用现有成熟养殖技术解决示范基地肉羊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同时逐步在示范基地推广应用5项集成技术,效果明显后,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将技术在规模养殖户和专业合作社进行示范推广,再逐步扩大到示范县及周边地区的养殖户,以点带面,推动15个示范县及周边地区肉羊产业的发展。

(五)主体培育

15个项目示范县均为全省肉羊生产基础条件较好、积极性高,农科教合作紧密的县(市),分布在农区、半农半牧区、牧区,基本覆盖了全省肉羊生产优势区域。

项目以示范县现有规模养殖场和合作社为依托,加大5项集成技术的试验示范,培养一批场内技术骨干;同时加大对示范县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做到示范县的肉羊主产乡镇有一名懂肉羊生产方面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每个主产乡镇有一户适度规模示范户,带动其它农户进行肉羊高效生产。

(六)技术培训

项目围绕5项集成技术及各示范县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和现场技术指导,组织技术人员到优秀企业和示范点参观学习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培养实用人才。

2019年计划开展各种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200次以上,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养羊大户、想发展肉羊产业的农户和贫困户3750人·次以上;力争使培训后的养殖户或技术人员能解决大部分肉羊生产中的问题。

四、责任分工

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进行,本项目实行推广和双科研首席制。

推广首席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协调工作,科研首席负责本项目技术指导、技术集成和资料的收集等工作。

项目成立5个试验示范与推广技术小组,负责15个示范县的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

每个技术小组由组长和若干技术人员组成,两个技术首席和3个XX肉羊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担任组长。

每个小组负责联系3个示范县(根据示范县实际情况,小组之间可相互抽调成员),现场指导40次以上。

组长协助推广和科研首席的工作,负责联系项目县和示范基地的创建和技术指导、集中培训、技术集成和数据收集等工作。

(详情见附表5-3)。

五、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2019年1月-2019年3月)。

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完成项目核心基地和示范区的选择,召开协同推广工作落实会。

(二)实施阶段(2019年4月-2019年11月)。

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组织项目实施,开展基地建设、试验示范、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相关工作。

(三)总结阶段(2019年12月)。

按照项目要求,完成数据、资料的汇总、整理,形成技术总结和工作报告。

六、经费预算

本项目补助资金按照资金与任务量挂钩的原则进行分配,并一次性划拨至各具体承担协作任务的单位。

项目资金共600万元,其中推广单位360万(其中项目基地县15个,每县20万元,共300万元),科研院所240万元,详细参与单位资金分配见附表5-4。

主要用于差旅、实验示范、培训、劳务、专家咨询、宣传、印刷、出版等费用,根据各单位预算统计,其中差旅费108万元、培训费77万元、试验示范256万元、劳务及专家咨询费86万元、宣传及印刷费48万元,其它费用25万元。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协调

项目设置组长单位,统筹各参与单位对农业农村厅负责。

实行推广+科研双首席制,推广首席重点负责团队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召开相关会议,加强团队交流,做好指导、宣传等相关工作;科研首席重点负责确定重大推广技术,制定技术推广方案,组织协调和指导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对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各协同单位选派精干技术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技术的集成熟化、示范展示和推广应用。

(二)强化机制创新

我省已经建立了肉羊创新团队,利用肉羊创新团队的技术力量对肉羊生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攻关,在示范基地把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成具体的技术或措施,通过推广站和养殖户进行对接,逐步形成“创新团队+科研院所+推广单位+新型经营主体+肉羊市场经纪人”产研推一条龙的生产模式,促进全省肉羊产业的全面提升。

(2)强化绩效考核

项目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承担单位和实施地点,签订任务合同书,确保任务落实到单位、到人头。

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细化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进度。

建立健全工作档案,将方案、生产记录、培训资料等资料及时归档立卷,以备查阅。

加强工作调度,按时报送工作进展、阶段小结和工作总结。

项目实施过程中,牵头单位和首席专家将不定期对各地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特别在生产关键季节、关键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加大督促指导力度,确保工作落实和技术到位。

项目实施结束后,将对照项目合同书,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3)强化总结宣传

组织召开现场会和技术培训,加强对基层科技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加快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

加强合作与交流,及时总结先进成熟的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制模式,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大力宣传各地试点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通过简报、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工作动态、成效进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强化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17〕41号)、《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川财农〔2017〕95号)和农业农村厅、财政厅印发的相关实施指导意见以及相关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实行资金转账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方向,确保转款专用。

附表:

5-1、示范基地创建及培训任务

5-2、项目主要成员

5-3、项目组组成及任务分工

5-4、项目参与单位资金安排

 

附表5-1

示范基地创建及培训目标

项目县

示范基地

培训人数

企业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集中授课(人·次)

现场指导(人·次)

其中贫困户(人·次)

若尔盖

若尔盖县罗叉村吉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索朗夺基

180

20

20

若尔盖县辖曼种羊场

尚科

会东

黄照荣黑山羊养殖场

黄照荣

225

25

25

李瑞福黑山羊养殖场

李瑞福

富顺

XX省六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刘世均

270

30

30

富顺县旭光村养殖家庭农场

范国先

营山

营山县绿草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

李国伟

180

20

20

XX省绿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营山黑山羊羊场

文斌

剑阁

剑阁县顺风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郑慧蓉

180

20

20

剑阁县益达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

梁建

荣县

荣县和牧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

乔文霞

315

35

35

荣县度佳镇廷忠养殖家庭农场

陈廷忠

宣汉

宣汉县蕾羽养殖家庭农场

赵宣

180

20

20

宣汉县天祥种植业有限公司

谭德凯

盐边

攀枝花和谐牧业有限公司

付荣才

270

30

30

攀枝花市中康新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张弛

盐边县家和泰家庭农场

吴斌仙

简阳市

简阳市林沣牧业有限公司

代中春

270

30

30

简阳市信义山羊专业合作社

陈兰

古蔺县

古蔺县护家牧场

吕军

180

20

20

金堂县

成都蜀新黑山羊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吴小燕

270

30

30

金堂县云合青青草黑山羊专业合作社

罗明亮

江安县

江安县美羊羊养殖场

杨守令

180

20

20

江安县天慧黑山羊繁育场

荣斌

马边县

下溪镇青山莲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羊场

赵兴服

180

20

20

南江县

XX南江黄羊原种场

苗斌

315

35

35

美姑县

美姑县三岗美姑山羊种羊场

吉木石批

180

20

20

美姑县拉里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

阿牛拉里

 

附表5-2

项目主要成员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李强

XX省畜牧总站(推广首席)

副站长/研究员

XXX

XX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科研首席)

研究员

XXX

XX农业大学(科研首席)

教授

周光明

XX省畜牧总站

研究员

周明亮

XX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王小强

XX省畜牧总站

高级畜牧师

杨舒慧

XX省畜牧总站

助理畜牧师

赵华

XX农业大学

教授

颜其贵

XX农业大学

教授

魏勇

XX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季杨

XX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李雯

XX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吴永胜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高级畜牧师

肖龙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杨世忠

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高级畜牧师

韦雷飞

攀枝花农林科学院

高级畜牧师

苟文龙

XX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李廷见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邱时秀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高级畜牧师

林代俊

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高级畜牧师

杨应东

攀枝花农林科学院

研究员

卿静

金堂县农业农村局

畜牧师

但晓波

荣县农业农村局

高级畜牧师

张国俊

巴中市南江黄羊科学研究所

推广研究员

黎树民

营山县畜牧食品局

高级畜牧师

沙马说布

美姑县农业农村局

高级畜牧师

李春枚

富顺县农业农村局

畜牧师

尚科

若尔盖农业畜牧和水务局

高级兽医师

陈东

简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兽医师

苏国富

会东县农业农村局

高级兽医师

李江

盐边县农业农村局

兽医师

陈西富

马边县农业农村局

高级畜牧师

石长庚

宣汉县畜禽繁育改良站

高级畜牧师

高启华

剑阁县农业农村局

畜牧师

李静

江安县畜牧水产局

畜牧师

代禄敏

古蔺县农业农村局

畜牧师

附表5-3

项目组组成及任务分工

组长

主要成员

主要联系项目县

主要任务

李强

XXX、XXX

15个项目县

协调、督导及检查

XXX

周光明、肖龙、李廷见、示范县技术人员

富顺、荣县、江安

分别集成专项技术1项、宣传报道2次、联系示范基地县3个或3个以上,示范基地6个以上,现场指导40次以上,培育6名以上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示范户3户,协助推广和科研首席的工作,并且负责联系项目县或示范基地的创建和技术指导、集中培训、技术集成、培训资料编写和数据收集等工作。

XXX

颜其贵、赵华、林代俊、王小强、示范县技术人员

简阳、会东、金堂

季杨

周明亮、李雯、邱时秀、示范县技术人员

若尔盖、营山、宣汉

魏甬

苟文龙、XXX、杨舒慧、示范县技术人员

南江、剑阁、古蔺

吴永胜

杨世忠、韦雷飞、杨应东、示范县技术人员

美姑、马边、盐边

 

附表5-4

项目参与单位资金安排

参与单位

资金(万元)

XX省畜牧总站

60

XX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60

XX农业大学

60

XX省草原科学研究院

32

绵阳市农科院

22

成都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22

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22

攀枝花农林科学院

22

金堂县农业农村局

20

荣县农业农村局

20

南江县农业农村局

20

营山县农业农村局

20

美姑县农业农村局

20

富顺县农业农村局

20

若尔盖县农牧和科技局

20

简阳市农业农村局

20

会东县农业农村局

20

盐边县农业农村局

20

马边县农业农村局

20

宣汉县农业农村局

20

剑阁县农业农村局

20

江安县农业农村局

20

古蔺县农业农村局

20

合计

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