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8635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docx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

 

xxxxxxxxx本科生毕业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

AStudyonOccupationalwell-beingofprimarySchool

TeacherinCurriculumReform—TakingYulindistrictasanexample

 

院系

________________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单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

——以玉林市玉州区为例

摘要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发现教育的意义、职业的尊严和自身的价值,体验到了幸福感和成功感。

而不少小学教师也由此陷入了职业困惑和压力。

为此,我们以区域性小学教师为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和性别、学历、教龄存在显著性差异关系,并且,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新课改的支持环境、教师应对新课改的个人能力、教师在新课改中的情绪体验和教师对新课改的认同感五个背景因素影响着小学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

提出促进教师的角色认同感,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等建议,为今后小学教师在重重压力下接受现实、悦纳自我,甚至实现自我超越,主动追寻幸福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

 

AStudyonOccupationalwell-beingofprimarySchool

TeacherinCurriculumReform

—TakingYulindistrictasanexample

 

Abstract

Intheimplementationofthenewcurriculumreform,thecomprehensivepromotionofqualityeducationbackground,moreandmoreteachers'professionaldevelopment,constantlyontheroadtofindthemeaningofeducation,occupationofthedignityandthevalueoftheirown,toexperiencethehappinessandsuccess.Manyprimaryschoolteachersoccupationwasthrustintotheconfusionandstress.Forthis,thispapertakeregionalprimaryschoolteacherasacaseforinvestigationandanalysis,theprimaryschoolteachersinthenewcurriculumreformbackgroundsupportedenvironmentlimitstheseriesproblem,putforwardtobuildandtheprofessionaldevelopmentofteachersadapttothestageoftrainingmode,promoteteachers'occupationwell-beingandprofessionalstageandsoon,forfutureprimaryschoolteachersintheheavypressureacceptreality,acceptself,evensurpass,theactivepursuitofhappinessandofferimportantreference.

Keywords:

Thenewcurriculumreform;Primaryschoolteachers;Occupationofhappiness;

 

目录

引言1

一、文献综述1

(一)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相关研究1

1.新课改背景下职业幸福感现状研究1

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2

3.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2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

1研究的目的3

2研究的意义3

(三)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解4

1积极情感体验4

2生活满意度4

3价值实现感5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5

(一)研究方法5

(二)研究过程6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7

(一)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7

1样本构成情况7

2人脸量表样本情况8

(二)不同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比较8

1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性别对比8

2.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学历对比9

3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教龄对比9

(三)新课改对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10

1课改支持环境与职业幸福感10

2教师认同感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系10

3个人专业成长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系11

4社会客观要求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系11

5情绪体验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系11

四、问卷调查结果讨论12

(二)学历与教师职业幸福感13

(三)教龄与教师职业幸福感13

(三)影响因素与教师职业幸福感14

1认同感与教师职业幸福感14

2支持环境与教师职业幸福感14

3个人成长与教师职业幸福感14

4客观要求与教师职业幸福感15

5情绪体验与教师职业幸福感15

五、结论与建议16

(一)研究结论16

(二)思考与建议16

1促进教师的角色认同感,增强“新课改”应对能力16

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良性的支援机制17

3.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合理调适课改中的消极情绪18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附录A21

引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已十个春秋,此次课程改革从课程管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六大方面入手,以构筑面向21世纪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作为新课改的第一批实验区之一,教师在此次新课程改革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对课程实施起决定作用的广大基础教育一线教师,他们的态度决定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是跃然于纸上,还是落实扎根到实处。

然而教师的在教育实践中能体验的幸福感却是我们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常常忽略的问题,获得积极情感体验是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

当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发现教育的意义、职业的尊严和自身的价值,体验到了幸福感和成功感。

但与此同时,却有一些教师陷入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之中。

在新课改背景下,面对重重压力下要在重重压力下让教师接受现实、悦纳自我,甚至实现自我超越,主动追寻幸福,是无法一蹴而就的。

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教师,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好坏,教师的心理健康。

一、文献综述

(一)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近年来国内的学者对我国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也开始关注,但多数研究集中探讨学校环境下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

国内关于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专门研究较少。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新课改背景下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新课改背景下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研究。

1.新课改背景下职业幸福感现状研究

近十年,教师的研究重点在于教师教育和教师管理方面:

关于教师职业专业化和专业化成长是近几年发展趋势。

关注的层面如“教师应该有哪些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有哪些职业素养”,虽然人们非常关注教师职业的内在的尊严和欢乐,但还是忽略了教师职业生活的实然状态。

较多研究者对课改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的研究是间接通过对课改中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而获得的。

在“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受到了压力,针对于此,辽宁师范大学的教育研究人员对此展开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教育研究人员编制了相关调查问卷,在大连市内随机选取了5小学、5所初中,500名参与“新课改”的教师,发放问卷500份,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新课改”中教师压力很大的约占25%,压力较大的约占46%;教师在“新课改”中的压力主要来自于4个方面:

“新课改”的支持环境,教师应对“新课改”的个人能力,新课改”对教师的客观要求和教师在“新课改”中的顾虑。

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们主要从外部因素(社会期望、社会支持、工作量、组织因素等)、个人因素(角色定位、专业发展)两方面进行研究。

在总体上看来,教师职业幸福感不容乐观,教师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成就感、自己认为的社会地位、工作感受状况、组织提供给教师个人发展机会、教师主动获得个人发展机会等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

肖川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谈到: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物质待遇、教师专业成长的自主权、生源质量、发展机会、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职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劳动强度、心理压力、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学校的物质环境、规章制度合理性与人性化、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对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都会影响到教师对校园生活的感受。

3.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研究者关于教师获取职业幸福感的途径、方式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社会、组织、个人三个层面。

社会的支持和信任是教师幸福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信任、支持的氛围会使教师具有高度的自尊感,会把教学视为一种可追求的事业,从而对其抱有积极、肯定的看法。

相反,对教育长期的抨击与批评,必然会使教师在评价自身时受到这种消极评价的影响,极易导致教师士气低落及产生倦怠感,进而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怀疑和担忧。

同时,通过学校部分的开放,让整个社区、家长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共同参与制定教育目的、教育内容,通过参与让他们了解教育的复杂性、人发展的复杂性,对教师多理解少误会,多关心少苛责,为他们的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减少教师的压力,增强职业幸福感。

而在新课改下培养教师的幸福能力,教师应充分认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及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位置,树立起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变压力为动力;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精神品位和德性;教师要有很强的教育活动的主体实践能力。

这些研究对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但是目前国内专门研究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成果还较少,而且多采用逻辑思辨的方式,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面貌。

一些相关的国内研究(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侧重现状点描述。

大都归结外部的因素(如管理方面),缺少考虑到教师个人的心理因素。

我们的研究试图通过区域性调查来描述教师的真实面貌,引起人们关注教师的职业态度,相应的调整教师管理政策,重视教师的情感体验,建设有活力的教师文化。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玉林市玉州区的部分小学教师的幸福感现状为例进行调查研究,从中映射出小学教育一线工作者职业幸福感现状。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改中不断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更好地定位职业角色,增强“新课改”应对能力,认识自己职业生活的意义。

2研究的意义

苏霍姆斯林斯基曾说过:

对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理解教师幸福感是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理论体系的重要纽带。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关注和了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而且有利于整个教育质量的提高及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

因此,深入探究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现问题,对确保广大教师身心健康、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唯有幸福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

通过调查研究能丰富教师理论,为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

在了解新课改背景下,研究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引起大家关注小学教师的职业生命质量,从而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最终提高教育质量。

关注起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唤起小学教师认识自己、反思自己,重新认识自己职业生活的意义。

从而面对新课改实施的重重压力下,理解自身职业倦怠的动因,寻找突破口消除困惑,追求实现价值的跨越。

通过了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了现实中的小学教育。

此外也为校园管理者制定教师管理政策,开展教师培训,以及为学校开展教师管理提供理论建议。

(三)关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解

职业是指个性的发挥、任务的实现和维持生活的连续性的人类活动。

职业幸福感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的幸福体验。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在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我们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需要满足感、生活满意感和价值实现感三个基本成分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幸福走向。

1积极情感体验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具有精神性、关系性、无限性。

教师的幸福能力及其培养实际上就是教师幸福的实现问题。

教师幸福的实现需要两个方面前提条件。

一是狭义幸福能力的培养;一是广义幸福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由于自身的职业理想得到一定程度实现时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感和自我愉悦感。

教师的幸福有三个特点:

重在精神性、必在创造性、先在给予性。

2生活满意度

教师在教学生活获取满足感是人的社会性需要得到满足时所带来的心理体验。

教师在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修养和情操,有独立的生活空间和健康的休闲爱好,适应教师角色之间的转变,调节角色转换带来的不适感,丰富自己的生活角色,教师应该有自己的休闲空间,不把教学的烦恼带入家庭,既不使教师角色在生活中占有霸主地位,也不使教师角色在职业中失去主导风采,依据处境,灵活调整自身的角色变化。

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

[3]此外,教师应该善于阅读、观察、思考、分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独特的领悟力,把握自由的心灵,使生命的力量得到内化与发自内心中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从这一职业可以享受到社会的赞许和幸福,从而从教学生活中获得满足感。

3价值实现感

职业幸福感作为人类职业活动中的幸福体验,绝非凭空生成,而是需要一定前提条件。

一个人若要追求和获得幸福感须实现其核心自我,即实现自我价值。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

教师职业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体味人生价值并获得自身发展的精神愉悦状态。

它是一种精神幸福,是心理体验与职业伦理的统一,是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的统一,是享受与发展的统一,是开放的动态系统,具有教育性、整体性、精神性、无限性、给予性、劳动性等特征。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是以实地调研为主,辅以文件、资料查阅,文献研究。

实地调研主要是:

1.问卷调查;2.个别访谈;3.集体座谈;问卷分析采用采用SPSS18.0中文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对获得的数据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为了系统的了解新课改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我们选择新课改的第一批实验地区广西玉林市作为调研地点,选取玉林市玉州区百名小学老师作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和周边农村选择共6所小学参与调查,这六所学校为:

东环小学、试验二小、大北小学、新民小学、和睦村小学和大芦村小学。

四所城区小学在教学环境、师资水平和生源问题上存在差异情况,参与新课改程度不一。

两所乡村小学,虽然距离市区也比较近,交通便利,对教育信息的获得比较快,但是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程度并不高。

选择调查的原因是在客观环境中,它们具有可比性,能反映出教师幸福感获得的影响因素。

并且选择东环小学和实验二小和大北小学,是因为这三所城区小学属于我院系长期合作的见习实习单位,新民小学、大芦村小学和和睦村小学也是我校师范生义务支教的合作单位,对我们的实地调查给予极大支持,客观上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样本和机会。

(二)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从2011年9月开始,共分两个时间段3次调研,第一次调研时间为2011年9月。

本次调研以毕业教学实习为依托,实地调查了玉林市东环小学、实验二小和大北小学,并与多位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第二次调研时间为2011年12月。

本次调研走访新民小学、和睦村小学和大芦村小学。

第三次调研时间为2012年3月。

再次走访六所小学,发放问卷,实收回问卷为东环小学28份,实验二小22份,大北小学23份,新民小学21份,大芦村小学5份,和睦村小学7份。

共收回问卷106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近90.57%。

本次调研问卷《小学教师幸福问卷》共33个题目,问卷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包括教师性别、学历和教龄为教师基本信息;第二部分采用的是人脸量表,该量表由Andrews和withcy于1976年编制,是一种非言语性的幸福感量表,可用于测评主观幸福感,也适用于测查特定的生活内容。

国外有研究报道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都是0.70,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人脸量表作为图表式的测量工具可避免量表依赖于某种特定语言,并减少某些幸福感量表所产生的误差。

它由五幅人脸组成,每幅人脸的表情不一,分5个梯度:

A:

非常幸福、B:

比较幸福、C:

一般、D:

比较不幸福、E:

非常不幸福,分别为1、2、3、4、5分,分值越低,表明越幸福。

第三,借鉴在重庆市北碚区成功试验的《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问卷,共设5个维度,分别为: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新课改的支持环境、教师应对新课改的个人能力、教师在新课改中的情绪体验、教师对新课改的认同感。

总量表的a系数为0.922,五个维度的的a系数在0.636一0.877之间,这表明每一个因素上的各项目之间有较好的正相关,它们所测到的是同一种心理特质,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问卷采用5点式计分,完全符合1分,基本符合2分,一般3分,基本不符合4分,完全不符合5分。

分值越低,其职业幸福感越高。

在问卷的设计上,部分题目采用否定的表述,计分时采用反向计分。

本课题集两次实地调研和长期的文献阅读而成。

3次调研走访,从问卷的设计及调研样本的选择,都尽量做到了点面结合、多角度综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

1样本构成情况

为较为真实、全面反映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课改首批实验区之一—广西玉林市玉州区百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不记名方式。

问卷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包括教师性别、教龄、职称等。

详细情况见表一。

表1样本构成情况

项目样本分布样本数有效百分数

性别男1818.75%

女7881.25%

学历中师3738.54%

大专4647.91%

本科1717.71%

教龄一年以下1313.54%

1—5年(含5年)2121.88%

5—10年(含10年)2222.92%

10—20年(含20年)2020.83%

20—20年(含30年)1717.71%

30年以上33.12%

2人脸量表样本情况

表2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状况统计

频数有效样本数有效百分数

非常幸福1111.46%

比较幸福3334.38%

一般4243.75%

比较不幸福88.33%

非常不幸福22.08%

总计96100%

由上表统计所示,在调查的小学教师中,11人(11.46%)感到非常幸福,33人(34.38%)感到比较幸福,42人(43.75%)感到一般,8人(8.33%)感到比较不幸福,2人(2.08%)感到非常不幸福。

总的来看,认为工作是幸福的教师共有(11+33=4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4.84%;处于混合情感的有4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3.75%;而认为工作是不幸福的有(8+2=1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0.41%。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小学教师在工作中还是能体验到幸福的,但从总体上看,玉林市玉州区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多半教师未能从工作中感受到幸福。

(二)不同背景下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比较

1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性别对比

表3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性别对比

男(M±SD)女(M±SD)tp

客观要求1.83±0.422.33±0.51-4.374.411

支持环境2.12±0.352.50±0.46-3.828.200

个人能力2.44±0.502.61±0.44-1.445.958

认同感2.14±0.302.52±0.47-4.352.097

工作热情9.0±1.6010.94±2.35-4.206.062

如表3所示,在客观要求、支持环境、认同感、个人能力、工作热情因素上,男教师得分略低于女教师,可知男教师在这五个因素上的幸福感略高于女教师。

但各因素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学历对比

表4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学历对比

中师(M±SD)大专(M±SD)本科(M±SD)FSig.

客观要求2.50±0.472.26±0.531.90±0.4112.293.000

支持环境2.57±0.502.36±0.402.31±0.462.702.072

个人能力

认同感

工作热情

2.70±0.44

2.67±0.38

11.63±1.94

2.60±0.40

2.53±0.42

10.80±1.95

2.42±0.51

2.07±0.42

8.89±2.45

2.541

16.699

13.019

.084

.000

.000

如表4所示,不同学历教师在支持环境上的得分成递减趋势,学历层次越高在这一因素上所体验到的幸福感程度越强,在调查的五个维度因素上,除了支持环境和个人能力对教师的学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客观要求、认同感和工作热情三个方面上对不同学历教师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此认知,该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受学历一定程度的影响。

3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教龄对比

表5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教龄对比

123486

(M±SD)(M±SD)(M±SD)(M±SD)(M±SD)(M±SD)Fsig

客观要求

1.59±0.33

1.97±0.36

2.39±0.40

2.58±0.51

2.46±0.47

2.40±0.40

12.336

.000

支持环境

2.14±0.46

2.21±0.31

2.56±0.41

2.76±0.49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