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868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docx

《鸿门宴》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选择阅读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

《鸿门宴》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必修下册】

班级:

姓名:

题型:

【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选择题】【课外阅读】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节选自《》(中华书局2013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鸿门,地名,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

项羽(前232—前202),名,字,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起义军领袖。

起兵反秦后与刘邦争天下,最终失败自杀。

②【沛公】(前256—前195),字,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起义军领袖,称沛公。

后建立西汉王朝,即。

③【霸上】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④【左司马】。

⑤【王(wàng)】。

⑥【关中】。

⑦【子婴】秦朝最后的国君,在位46天。

当时已投降刘邦。

⑧【飨(xiǎng)】。

⑨【范增(前277—前204)】项羽的主要谋士。

⑩【说(shuì)】。

⑪【山东】。

⑫【美姬(jī)】。

⑬【幸】。

⑭【望其气】。

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之术,据说“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祥云,方士能够看出来。

⑮【失】。

⑯【楚左尹项伯】。

左尹,。

⑰【季父】。

⑱【素善留侯张良】。

善,。

张良(?

—前190),字子房,刘邦的主要谋士。

刘邦得天下后,封他为留侯。

留,地名,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⑲【之沛公军】。

之,。

⑳【臣为韩王送沛公】。

刘邦从洛阳南行,让韩王留守,自己同张良西入武关。

送,。

㉑【此计】。

㉒【鲰(zōu)生】。

鲰,。

㉓【距】。

㉔【毋内诸侯】。

内,。

诸侯,。

㉕【当(dāng)】。

㉖【有故】。

㉗【活之】。

活,。

㉘【幸】。

㉙【孰与君少长(zhǎng)】。

㉚【兄事之】。

㉛【要(yāo)】。

㉜【奉卮(zhī)酒为寿】。

卮,。

㉝【婚姻】。

㉞【秋毫不敢有所近】。

近,。

㉟【籍吏民】。

㊱【将军】。

㊲【备】。

㊳【非常】。

㊴【倍德】。

倍,。

㊵【蚤】。

㊶【谢】。

㊷【因】。

㊸【从百余骑】。

从,。

㊹【戮(lù)力】。

戮,。

㊺【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

㊻【意】。

㊼【郤】。

㊽【亚父】。

亚,。

㊾【侍】。

㊿【数(shuò)】。

①【目】。

②【玉玦(jué)】。

“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除掉刘邦。

③【三】。

④【项庄】。

⑤【若属】。

⑥【翼蔽】。

翼,。

⑦【樊哙(kuài)】。

⑧【与之同命】。

意思是要守卫在刘邦身旁,竭力保护他。

之,。

⑨【交戟之卫士】。

⑩【披帷】。

披,。

⑪【目眦(zì)】。

⑫【按剑而跽(jì)】。

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

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

⑬【参乘(shèng)】。

⑭【斗卮】。

⑮【彘肩】。

⑯【加彘肩上】。

⑰【啖(dàn)】。

⑱【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举、胜,。

⑲【怀王】。

项梁起兵,立他为王,也称楚怀王。

破秦后,项羽尊他为义帝,后来项羽又令人把他杀了。

⑳【细说】。

㉑【亡秦之续】。

㉒【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

㉓【如厕】。

如,。

㉔【陈平(?

—前178)】原为项羽的部下,后来为刘邦的谋士,官至丞相。

㉕【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㉖【刀俎(zǔ)】。

㉗【何辞为(wéi)】?

为,。

㉘【操】。

㉙【璧】。

㉚【玉斗】。

㉛【谨诺】。

谨,。

㉜【置】。

㉝【夏侯婴、靳强、纪信】都是刘邦的部下。

㉞【郦山】即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

㉟【道】。

㊱【芷(zhǐ)阳】秦代县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㊲【间(jiàn)行】。

间,。

㊳【度(duó)】。

㊴【不胜杯杓(sháo)】。

胜,。

杯杓,。

㊵【再拜】。

㊶【大将军】。

㊷【督过】。

㊸【撞】。

㊹【竖子】。

二、文言知识积累:

1、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①成五采: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③距关:

④毋内诸侯:

⑤要项伯:

⑥沛公奉卮酒为寿:

⑦不敢倍德:

⑧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⑨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⑩令将军与臣有郤:

⑪因击沛公于坐:

⑫不者:

⑬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⑭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2、古今异义

①沛公居山东时:

②约为婚姻: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⑤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⑥将军战河北:

⑦臣战河南:

⑧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3、解释下列词类活用词的含义:

名词作动词

①沛公军霸上:

②沛公欲王关中:

③亡去不义:

④秦地可尽王也:

⑤籍吏民:

⑥若入前为寿: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⑨刑人如恐不胜:

⑩道芷阳间行:

形容词作动词

①素善留侯张良:

②秋毫不敢有所近:

形容词作名词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

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名词作状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吾得兄事之:

③日夜望将军至:

④于是项伯复夜去:

⑤常以身翼蔽沛公:

⑥头发上指:

⑦四人持剑盾步走:

⑧道芷阳间行:

动词作名词

①此亡秦之续耳:

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①项伯杀人,臣活之: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③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④樊哙侧其盾以撞:

⑤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⑥拔剑撞而破之:

4、解释加点的重点实词:

①旦日飨士卒: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③披帷西向立:

④大礼不辞小让:

⑤如今人方为刀俎:

⑥大王来何操:

⑦鲰生说我曰:

⑧所以遣将守关者:

⑨军中无以为乐:

⑩沛公起如厕:

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⑫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⑬杀人如不能举:

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⑮乃令张良留谢:

⑯沛公军霸上:

⑰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⑱相去四十里:

⑳当是时:

5、文言虚词

为:

①使子婴为相:

②为击破沛公军:

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④为之奈何:

⑤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⑥属皆且为所虏:

⑦若军中无以为乐:

⑧客何为者:

⑨窃为大王不取也:

⑩我为鱼肉:

因:

①因言曰:

②不如因善遇之: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④因击沛公于坐:

以:

①具告以事: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

④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⑤籍何以至此:

⑥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⑦请以剑舞:

⑧常以身翼蔽沛公:

⑨樊哙侧其盾以撞:

⑩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⑪项王未有以应:

且: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且为之奈何:

之:

①珍宝尽有之:

②为之奈何: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④吾得兄事之:

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⑦不如因善遇之:

⑧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⑨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⑩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⑪拔剑切而啖之:

⑫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⑬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⑭拔剑撞而破之:

⑮吾属今为之虏矣: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

④拔剑切而啖之:

⑤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⑥拔剑撞而破之:

6、判断特殊句式

①此天子气也。

⑤籍何以至此:

⑤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⑦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⑧今日之事何如?

②贪于财货: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⑨大王来何操?

③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⑨沛公军霸上:

⑩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④亚父者,范增也。

⑤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之)。

⑥何辞为?

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①沛公军(于)霸上。

③具告以事:

⑥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⑦得复见将军于此:

珍宝尽有之。

③为(吾)击破沛公军。

④具告(之)以事。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⑩竖子不足与(之)谋。

三、重点句子翻译:

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4、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张良曰:

“谁为大王此计者?

5、鲰生说我曰: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6、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7、沛公默然,曰:

“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

8、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9、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0、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1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1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1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1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四、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姬(jī)鲰生(zōu)以飨士卒(xiǎng)按剑而跽(jì)

B樊哙(kuài)卮酒(zhī)瞋目视之(chēn)目眦尽裂(cì)

C玉玦(jué)参乘(shèng)切而啖之(dàn)不胜桮杓(bēi)

D刀俎(zǔ)彘肩(zhì)戮力攻秦(lù)从百余骑(jì)

2.选出有三个通假字的一项(   )

A①距关,毋内诸侯②皆为龙虎,成五采

B①张良出,要项伯②令将军与臣有郤

C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②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选出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①沛公奉卮酒为寿(敬酒并祝健康长寿)②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B.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去、进来)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变故)

C.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黄河以北)②沛公不胜杯杓(经受不起)

D.①范增数目项王(多次使眼色)②竖子不足与谋(不值得)

4.下列各句中划线虚词,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起,立而饮之②拔剑切而啖之

B.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②客何为者

C.①樊哙覆其盾于地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D.①因之于饥馑②不如因善遇之

5.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沛公军霸上B、沛公欲王关中

C.籍吏民,封府库D、吾得兄事之

6.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范增数目项王B.常以身翼蔽沛公

C.刑人如恐不胜D.道芷阳间行

7.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

A.项伯杀人,臣活之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

C、拔剑撞而破之D.秦地可尽王也

8.选出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

例句:

秋毫不敢有所近

A.素善留侯张良B.此其志不在小

C.君安与项伯有故D.头发上指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军中无以为乐D.毫毛不敢有所近

10.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

A为击破沛公军B.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C毋从俱死也D.欲呼张良与俱去

11.下列句中与“项王按剑而跽”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B.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拔剑切而啖之D.劳苦而功高如此

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旦日:

第二天。

B.范增数目项王数:

屡次。

C.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示:

给……看。

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

心意。

13.下列句中的“举”,意义与“杀人如不能举”的“举”相同的一项是(   )

A.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B.举世闻名

C.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D.举贤任能

14.与“将军战河北”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若属皆且为所虏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D.大王来何操

15.对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时与臣游               游:

交往

B.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

缘故

C.沛公起如厕               如厕:

上厕所

D.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拜:

拜两次

16.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C.今者有小人之言。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7.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

亚父者,范增也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C.此天子气也             D.吾属今为之虏矣

18.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语序的一项是(  )

A.客何为者?

         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张良是时从沛公。

1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

A.于是项伯复夜去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D.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20.对下列加点的人称代词按所指代对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其怒,不敢献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④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⑤公为我献之⑥吾属今为之虏矣!

A.①⑤/②④/③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⑥/③⑤D.①/②④⑤/③⑥

21.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叔父)沛公起如厕(去,往)窃为大王不取也(私下里) 

B、乃令张良留谢(感谢)其意常在沛公(神情,神态)大王来何操(品德,品行) 

C、若属皆且为所虏(辈,群)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亡去不义(逃跑)

D、度我至军中(估计)不胜杯杓(能承担,能承受)孰与君少长(和……相比,哪一个……)

22.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 D、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 

2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勿内诸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令将军与臣有郤D、杀人如不能举 

24、下列句子与“为击破沛公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得复见将军于此B、吾属今为之虏矣

C、竖子不足与谋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5、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王按剑而跽曰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④若属皆且为所虏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让:

谦让。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

责备。

C.大王来何操操:

拿,携带。

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再拜:

第二次拜。

2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樊哙覆其盾于地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B、客何为者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或师焉,或不焉

D、寿毕,请以剑舞籍何以至此

28、下列两组句子中的“请”字和“举”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请以剑舞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②臣请入,与之同命④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9.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

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30、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谢罪项羽,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C、范增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囚了,但项羽却为人心肠太软,下不了手,所以就与项庄合谋要借舞剑杀了刘邦。

D、项伯也拔出剑舞起来,并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但项羽不加制止。

可以看出他是不主张杀死刘邦的,反映项羽胸无城府、优柔寡断、刚愎自用。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

【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

“子何以中吾君?

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

“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换曰: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

“善。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居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

“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

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

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

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

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干数。

【参考答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2013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鸿门,地名,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

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起义军领袖。

起兵反秦后与刘邦争天下,最终失败自杀。

②【沛公】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起义军领袖,称沛公。

后建立西汉王朝,即汉高祖。

③【霸上】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

④【左司马】官名,将军下面的属官,参掌军政。

⑤【王(wàng)】称王。

⑥【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⑦【子婴】秦朝最后的国君,在位46天。

当时已投降刘邦。

⑧【飨(xiǎng)】用酒食款待宾客。

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⑨【范增(前277—前204)】项羽的主要谋士。

⑩【说(shuì)】劝说。

⑪【山东】指崤(xiáo)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

⑫【美姬(jī)】美女。

⑬【幸】这里指君主宠爱女子。

⑭【望其气】观察他的云气(以预测吉凶穷达)。

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之术,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