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8685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docx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9课教案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单元首页)

课程

名称

语文

单元

名称

二年级_下册第_七单元:

总课时

课时

主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单元教

学内容

简析

第七单元,围绕“童话故事”为主题,本单元由四篇童话故事构成,带领我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

我们会从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感受到伤心、快乐、理解甚至误解,而这些都是组成生活的一部分。

《大象的耳朵》一文会让我们知道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与众不同或许会让自己更能适应生活。

在《蜘蛛开店》一文中,我们会认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了解它们之间发生的许多奇妙的故事。

《青蛙卖泥塘》一文让我们懂得劳动能改变环境,更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快乐。

《小毛虫》一文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并应该把事情做好。

让我们走进课文,从这些故事中品尝生活的百味。

修改批注

单元三

维教学

目标

1、认识55个生字,会写3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3.懂得从童话故事中获得深刻的感悟。

 

4.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积累人生哲理

单元教

学重点

1.掌握多种识字方法,能够正确、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有用的句子。

单元教

学难点

让学生从这些小动物身上学到一些美好的品质和生活哲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理念及实施策略

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对于生字表列出的要求认识的字,可灵活对待。

大量阅读是学生增识汉字的重要途径,不同的学生个体,由于感知特点和学习方法的不同,课外接触到的具体的汉字不同,识字的效果是有区别的。

只要学生的识字量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会认哪些字,允许有个性差异。

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汉字的自主性、积极性,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认知规律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时页)

课题

19大象的耳朵

主备人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共3课时

累计备课数

第课时

教学内容分  析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喜欢,自己舒服,与众不同也不是问题。

修改批注

三维教学目  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似、耷、咦”等 10 个生字,会写“扇、遇、慢”等 8 个生字,会写“耳朵、扇子、遇到、兔子、后来、不安、毛病、头痛、最后、只要、人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会认“似、耷、咦”等 10 个生字,会写“扇、遇、慢”等 8 个生字。

教学难点

会写“耳朵、扇子、遇到、兔子、后来、不安、毛病、头痛、最后、只要、人家”等词语。

教学理念及

实施策略

阅读教学中要关注词句积累、关注段篇教学、关注朗读指导、关注学习方法、关注动手勾画、关注课前预习、关注习惯养成

教法学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交流。

教学用具及

资源使用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批注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都喜欢些什么动物?

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

 

2.学生自由汇报交流。

 

3.师:

你们喜欢大象吗?

大象的各部分都有些什么作用?

 

4.学生交流讨论。

 

5.师:

那你们知道大象的耳朵都有些什么作用?

 

6.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象的耳朵》。

 

7.读课题,说说你想到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分男女生对读课文,注意孩子们对生字的阅读情况。

 

(2)出示本课要求认的 10 个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读一读。

 

(3)说说哪些生字在认识上有困难,请同学们帮忙认一认。

 

(4)分类认生字。

 

A 通过字形理解并认识生字:

耷 竖 竿 撑 烦 

B 学习感叹词:

咦 

C 认识舞 痛 

D 了解多音字 

似 shì( ) shān( ) 

扇 sì( ) shàn( ) 

(5)同桌玩玩你指我认,我指你认的游戏。

 

(6)把拼音宝宝的帽子脱了,看看你还认识吗?

 

(7)把生字宝宝带到词语中,读一读,认一认。

 

(8)带着刚学过的生字,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又通顺又流利?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大象的耳朵主要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学生总结汇报。

 

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

二、小结:

 大象耷拉着一对大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

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

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最后,它又把耳朵放下来。

 

4.齐读课文,读出大耳朵身上发生的趣事。

 

二、书写指导。

 

1.观察要求书写的 8 个生字,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2.同学们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3.分类指导书写。

 

(1)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一般都是左窄右宽。

 

如:

慢 根 

(2)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一般是上窄下宽。

 

如:

安 最 

(3)指导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先外后里。

 

如:

扇 遇 痛。

 

(4)对比书写:

免和兔,免字少一点,兔字多一点。

 

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写生字。

 

三、、熟读课文,了解大象耷拉的大耳朵。

 

1.自由读课文 1——8 自然段,了解大象那耷拉的大耳朵。

 

(1)都有哪些动物认为大象耷拉的大耳朵有病?

 

(2)用横线勾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看看针对大象那耷拉的大耳朵,小动物们都说了些什么?

 

(3)用波浪线勾画出大象说的画,看看它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4)说说大象的想法。

 

2.学生边读课文边勾画。

 

3.学生汇报交流。

 

(1)认为大象的耷拉的大耳朵有问题的小动物有:

小兔、小羊、 小鹿、小马、小老鼠。

 

(2)小动物们是怎么说的呢?

 

(3)这是小兔和小羊说的话,它们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思,那是什么呢?

 

(4)对了,它们都认为大象的耳朵有病,不但是它们,连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要说大象的耳朵。

你们觉得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5)学生汇报小鹿、小马、小老鼠可能说的话,但要提醒孩子,都要围绕一个意思,那就是:

它们都认为大象的耳朵有问题。

 

(6)大象是怎么说的呢?

 

A “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 

B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 

(7)仔细阅读大象所说的两句话,体会前后两句话各表达了大象怎样的想法?

 

第一句:

很坚定,认为自己的耳朵本就应该是耷拉着的,是生来就是这样的。

 

第二句:

认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

 

(8)大象怎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

 

(因为小兔、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都说它的耳朵有问题,说的人多了,就感觉真的有问题了。

) 

(9)再读大象说的那两句话,体会大象那不同的想法,以及想像大象想法的转变过程。

 

4.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再读句子:

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

“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 

(2)联系上下文,说说“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3)学生学着说这样的词语。

 

如:

自由自在 自高自大 自生自灭 

(4)请学生用“自言自语”练习说话。

第三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上节课学生掌握的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象的耳朵》。

二、再读课文,学习 9——13 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 9——13 自然段,想想大象是怎样把他的耳朵竖起来的?

耳朵竖起来以后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学生交流汇报。

 

(1)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2)请学生汇报。

 

(3)用横线找出大象耳朵竖起来后的所有不习惯的句子,并读一读。

 

(4)汇报:

 大象的耳朵孔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 吵得大象又头痛,又心烦。

 

(5)读了大象把耳朵竖起来以后的句子,想想:

对于大象来说,究竟是把耳朵耷拉着舒服些,还是把耳朵竖起来舒服些?

 

(6)于是,大象又把耳朵耷拉下去了。

大象是怎么说的?

读一读。

 

三、升华情感。

 

1.读了《大象的耳朵》这个童话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

 

3.引导学生理解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只要符合自己的心意,自己舒服,就不用去管别人说什么。

 

四、拓展延伸。

 

1.兔子的耳朵直立着,但只适合兔子使用。

大象的耳朵耷拉着,却很适合大象用。

别人的东西再好,也终归是别人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想想:

还有哪些东西是与众不同的,但又是最适合自己使用的呢?

 

2.学生分小班交流讨论。

 

3.请小班的同学汇报。

 

五、老师总结。

 

孩子们,大象的耳朵多么有趣,这样的童话故事多么动听。

我们也向《大象的耳朵》这篇童话故事学习,学着编一编这样动听的童话故事吧!

 

教学反思:

 

签阅: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时页)

课题

20蜘蛛开店

主备人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共3课时

累计备课数

第课时

教学内容分  析

本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2018年春季修订版)第20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蜘蛛因为寂寞、无聊而想到开店的法子,本来纺织是它的特长,它开纺织店能发挥长处,但是它却害怕困难而选择了逃避,因此,它开了三次店,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先介绍蜘蛛开店的原因,然后介绍它三次开店的过程。

前两次,蜘蛛虽然害怕麻烦却完成了纺织,但是第三次的时候,它直接溜走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蜘蛛害怕困难,没有坚持精神的性格特点。

修改批注

三维教学目  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明白蜘蛛的改变。

4.明白做事要迎难而上,有始有终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了解蜘蛛的变化的基础上,明白做事要迎难而上,有始有终的道理。

教学理念及

实施策略

阅读教学中要关注词句积累、关注段篇教学、关注朗读指导、关注学习方法、关注动手勾画、关注课前预习、关注习惯养成

教法学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交流。

教学用具及

资源使用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批注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

织完静静坐,专等蚊虫撞。

”同学们,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

这是哪种昆虫?

对了,这就是会织网的蜘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一只会织东西的蜘蛛开店卖东西的故事,它想开一个什么样的店?

蜘蛛最后开成店了吗?

带着这几个问题我们来读课文(板书题目《蜘蛛开店》)

 二、自主识字

 1.让学生按以下要求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多读几遍。

 

(2)了解蜘蛛开店的起因,经过。

2.检查自学情况。

师:

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课文里的生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吗?

那让老师来考考大家吧!

(1)本课新词。

  寂寞无聊简单编织终于工夫围巾招牌顾客匆忙蜈蚣

  师:

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读不准的字请教一下同桌。

(学生自由读)都读完了吗?

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即时纠正发音)恩,看来同学们读得都挺不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全班齐读)

  

(2)出示会认字、会写字。

  会认字:

蹲寂寞罩编顾夫换颈露趴袜匆蜈蚣

  会写字:

店决定商织终完围期

  这些生字,大家还认识吗?

自己读读看。

(学生自由读)谁自告奋勇起来读一下?

老师指哪个字你就读哪个好吗?

(指名读)同学们说他们读得好不好啊?

我相信其他同学一定也这么棒,咱们来开火车吧?

(开火车读)

(3)识记生字。

 师:

同学们真聪明,记得这么好!

那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呢?

(学生回答)

  偏旁识生字:

寂=宀+叔寞=宀+莫编=纟+扁织=纟+只终=纟+冬蜈=虫+吴蚣=虫+公

  联系实际识字:

店—饭店、商店;颈—脖子;蹲—体育课上我们做蹲起

  形近字:

罩—卓完—宝顾—顽

  同偏旁:

编—织—终蹲—趴蜈—蚣

  形声字:

期蜈蚣寞

  后鼻音:

匆蚣

  教师重点指导:

决定商织终完围期

第二课时

 一.指导写字。

 

(1)学生自读生字,观察,谈发现。

 

(2)教师示范,重点指导。

 店:

第一笔要短,第二笔要长,第三笔要长,能把“占”包住。

这样写字才好看。

 终:

咸的反义词是始,左右结构;它的偏旁是“纟”,一共8画,第五笔是横撇。

宀:

第一笔点要短,第二笔点要短,第三笔要长。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1)分小组讨论。

  

(2)组长汇报。

  蜘蛛开店的起因:

蜘蛛寂寞无聊。

  蜘蛛开店的经过:

卖口罩给河马——换成卖围巾给长颈鹿——换成卖袜子给蜈蚣

   二、朗读体会

  1.复习学习的生字。

(同桌之间互相提问,看谁写得又对又快)

  2.关于生字的回顾。

(举例说明)

  “织”:

纟+只,和丝线、纺织品有关。

  “终”丝线,意思是将丝线扎紧。

  总结:

和丝线有关的字大多使用“纟”,知道这些有利于我们理解字的意思。

  3.根据生字朗读课文。

  朗读下列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1)晚上,蜘蛛想:

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2)蜘蛛累得趴倒在地上,心里想:

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

  (3)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朗读指导:

朗读这三句话时,我们要抓住它们的共同点,那就是蜘蛛害怕麻烦,不愿意多付出。

但是,各句又有各句的特点。

  第

(1)句,蜘蛛卖围巾的想法不是那么太强烈,因此读起来应该用较为平淡一点的语气。

  读第

(2)句时,抓住“累”的特点,读的时候,要突出这个字。

  读第(3)句时,抓住“匆忙”的特点,读出蜘蛛慌张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课文理解

  1.自读课文,思考:

蜘蛛为什么要开店?

  2.指名回答。

  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朗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要重点突出“好寂寞、好无聊”这两个词语,来表现出蜘蛛的寂寞和无聊。

  3.再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出示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开店 卖口罩 卖围巾 卖袜子

  遇到 河马 长颈鹿 蜈蚣

  结果 用了一整天 用了一个星期 匆忙跑回网上

  4.边读边想:

蜘蛛为什么没有开成店,请你评价一下它。

  5.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可以自由读,也可以指名读。

二、拓展延伸

  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一下蜘蛛看到四十二只脚的蜈蚣,心里会怎样想,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试着编一编吧!

  1.引入法。

蜘蛛的三次改变是课文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对这三次改变的引读,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重点,更有利于学生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感悟,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2.抓住重点句子和词语。

重点句子和词语是那些能体现课文内容,人物情感的句子、词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抓住重点句子和词语,帮助他们理解蜘蛛的心理变化,把握蜘蛛的性格特点,从而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反思:

 

签阅: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时页)

课题

21青蛙卖泥塘

主备人

授课班级

二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共2课时

累计备课数

第课时

教学内容分  析

《青蛙卖泥》是一则童话故事,这篇课文是其中的上半部分,本课王要讲述了一只青蛙因为觉得白己生话的泥塘不怎么样,就想把它卖掉,在卖的过程中,他听从老4牛的建议,逐步改善泥塘的环境,这品课文的语言活泼优美,故事情节非常有趣,适合学生生朗读,表滴。

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读、画,说、演”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在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爬开想象,使学生在生动泼的课堂上认识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修改批注

三维教学目  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学会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和同学演一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不再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理念及

实施策略

在本节课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讲述运用不同的方法,取得不同的效果的故事,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法学法

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交流。

教学用具及

资源使用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批注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认读词语:

  

1、借助前一课所学的词语,回顾故事前面的内容。

  

2、认读本课词语,正音。

  

二、读一、二自然段,过渡切入教学重点:

  

1、引读一、二自然段。

  

2、大家看,青蛙又在卖泥塘呢!

(吆喝“卖泥塘哟,卖泥塘!

”)指名读。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感受泥塘的变化: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小动物们又给青蛙提了哪些建议:

  

①交流:

有谁来了?

说了什么?

找到文中句子读一读。

  

②教师引读第三自然段。

  ③师扮演青蛙,学生扮演小鸟、蝴蝶、小兔、小猴,师生交流:

小动物们为什么这么说?

青蛙应该怎么做?

(相机板书:

“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等词)  

4、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青蛙是怎么做的:

  

①指导读句子“每次听了小动物们的话,青蛙都觉得有道理。

他想,要是那样的话,泥塘准能卖出去。

”读出青蛙觉得泥塘准能卖出去的想法。

  ②青蛙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指导读“于是,他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

”)读通顺,从中了解到青蛙所做的事。

  ③点生当小青蛙,在泥塘边栽树、种花、修路、盖房子。

(请学生进行板贴。

)  ④引导学生观察泥塘的变化,从中理解:

栽树→栽了树  种花→种了花  修路→修了路  盖房子→盖了房子  

小结三、四自然段,随文学习“盖”字。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二、学习第五、六自然段,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

  

1、指名读青蛙站在牌子下吆喝的话:

“卖泥塘哟,卖泥塘!

”  体会:

吆喝声更大了。

  

2、青蛙的吆喝告诉了我们很多这个泥塘吸引人的地方呢!

自己读第五自然段,仔细读读青蛙说的话。

(学生自读)  

3、指名读青蛙的话,交流:

你最想把泥塘的哪一点介绍给大家?

读相关语句。

(重点理解中间两句)  预设:

(1)“你可以看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听小鸟在树上歌唱。

”  引导想像蝴蝶飞舞,小鸟歌唱的热闹情景。

指导感情朗读句子。

  

(2)“你可以在水里尽情游泳,躺在草地上晒太阳。

”  相机理解“尽情”的意思,体会尽情游泳,晒太阳的快乐。

  指导感情朗读句子。

 

4、小青蛙们,快把这泥塘的好大声地吆喝出来吧。

自由练读。

  指名读。

指导读出小青蛙自豪吆喝的感觉,体会这里是“多好的地方!

”  

5、感受省略号的用法,进行句式练习。

  

6、学习“说到这里,青蛙突然愣住了——这么好的地方,自己住挺好的,为什么要卖掉呢?

”一句,了解青蛙愣住的原因,读出青蛙不想卖泥塘的想法。

  

7、小结。

  

三、总结全文:

  

青蛙通过劳动,让烂泥塘变成了好地方。

开始是想卖泥塘的,现在却不卖了。

 过渡:

青蛙用双手把泥塘越变越美,我们也能用小手把字越写越好看!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去拼音读生字。

  2、学写“盖”、“尽”字,提醒关键笔画。

  3、生书写,师巡视反馈。

  

五、结束全课,布置作业:

  下次我们表演《青蛙卖泥塘》的故事。

   

表演《青蛙卖泥塘》的故事。

指导学生书写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  

21青蛙卖泥塘

 播撒草籽  引水  栽了树多好的地方  种了花  修了路  盖了房子

教学反思:

 

签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