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8698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docx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docx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

八年级生物下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复习学案

学习内容:

6-1-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学习目标:

1、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2、以碳循环为例,说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学案

1、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

2、能量流动渠道是通过依次传递。

3、一个营养级是指。

是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

4、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能量来自,消费者的能量来自,分解者的能量来自。

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去路:

一、通过作用自身消耗,二、排泄物、尸体通过的呼吸作用散失,三、一部分能量通过流入到下一。

6、能量流动特点一是、。

二、传递效率大约为。

7、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

(1)使能量地流向的部分。

(2)实现能量的利用,提高。

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从开始,经、和,又回到的循环过程。

9、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为、、、等。

10、碳的存在以等形式存在于地球上,以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是通过绿色植物的作用将转化成有机物,使碳进入生物体,碳由生物体回到大气是由、和通过作用将体内的分解成二氧化碳。

12、动植物遗体沉积、埋藏经地质演化可转化为等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被利用,转变成。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不同点:

能量流动是的,物质循环是的。

相同点:

都是通过和实现的。

两者的联系是:

两者密切,不可,是生态系统的两个过程。

二、探究学案

1、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什么?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3、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一般是由谁来充当的?

第二营养级是谁来充当的?

初级消费者又是由谁来充当的?

4、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般不会太长的原因?

一般有几个营养级?

5、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及所占能量与最高营养级生物数量及所占能量有何不同?

6、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如何实现获得足够的能量?

7、碳在无机环境中是以什么形式进行循环的?

碳在生物中界中又是以什么形式进行循环的?

三、达标测试

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生产者、消费者

C.生产者、分解者D.各级消费者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

A.生产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

C.食物链和食物网D.生产者和分解者

3、在水池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

A.浮游动物B.小鱼C.蓝藻D.细菌

4、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

A.生产者B.各级消费者C.太阳能D.化石燃料

5、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各级消耗者所同化的总量

C.分解者分解作用释放出来的总能量D.太阳能的总量

6、进入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的途径是

A.化石燃料燃烧B.生产者的呼吸作用

C.消费者的呼吸作用D.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7、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

A.物质先循环能量后流动B.能量先流动物质后循环

C.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无关

8、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首先依赖于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动物的呼吸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D.细菌的分解作用

9、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它们形成的营养结构中最稳定的是

A.A→B→C→DB.A←B→C

D

C.A→B→CD.A→C→D

B

D

10、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

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产者和分解者

C.分解者和消费者D.消费者和分解者、右图A表示的是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什么?

A、鹰的天敌B、是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

C、群落中生产者D、是被鹰捕食的一个种群22、下图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成的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下面哪条食物链与金字塔相符合

①草②树③昆虫④兔⑤鸟⑥狼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①→③→⑥、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有_____个营养级。

(2)猫头鹰占有______个营养级,其中最高的营养级是:

________.

(3)食草鸟类与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

蛇与猫头鹰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

(4)猫头鹰占有多条食物链_____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是由于___________

(5)如果想让草原茂盛,从总体上看应保护_______________最有效。

(6)能量以________形式进入生态系统,以_______形式流动,以_________形式离开该生态系统。

(7)要使该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平衡,除图中内容再加上阳光、温度和H2O,另外还必须加一个重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8)流入猫头鹰体内的能量是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开始的。

(9)假设该草原受二恶英污染,体内残留毒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固

定太阳能开始的。

A

D

B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

中A为,B为。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作用

实现的,图中C→D过程是通过作用

实现的,图中C→B过程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形式储藏在地层中。

碳在无机环境中,以和的形式存在。

(5)碳循环始终与结合在一起进行。

四、学后反思

备注:

1、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包括哪些?

所有绿色植物外,还包括蓝绿藻和少数化能合成的细菌如硝化细菌等自养型生物,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

2、蚯蚓在分解有机废物时,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分解者

3、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消费者

4、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什么?

从其营养方式看,病毒在营寄生生活时只是将寄主有机物转变为自身物质,并没有使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回归自然,故病毒与细菌、真菌不同,在生态系统中当归于消费者。

 由此可见,确定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不应简单地依据其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而应依据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方式和功能来划分。

明白这一点,就不难划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5、为什么能量流动只能是单向的?

能量之所以单向流动即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各个营养级,既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是因为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一定的,能量只能由被捕食者流向捕食者而不能逆流.由于太阳能是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生产者只有通过光合作用,才能将太阳能固定在它所合成的有机物中并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而当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每个营养级的生物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一部分热能,这部分热能一旦散失,生产者是不能固定的.因此,能量不能循环流动.由此可见,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能量耗散系统,太阳能必须不断地输入生态系统,才能满足各营养级生物对能量的需求.但是,生态系统从属于"物理系统",其能量流动照样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6、研究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就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比如草原怎样放牧产畜量高而草原又不退化?

农作物怎样才能给人类提供更多的产品?

7、自然界中,哪些地方有碳的踪迹,它们以什么形式存在?

大气中,二氧化碳;土壤中,含碳单质、化合物如石油、煤、石灰石等。

8、植物利用的碳主要是什么形式的碳,怎样进入生物体内的,在植物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

主要是二氧化碳,植物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进入植物体内。

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

9、动物又是怎样获得碳的,碳在动物体内的形式是?

动物主要是通过摄取食物并从食物中获取碳。

仍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0、进入生物体内的碳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回到环境中去的?

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燃烧。

①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到大气中。

②一部分动植物的遗体及排出物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回到大气中。

③部分埋入地层中久后,会形成煤、石油等,他们中也含有碳,而煤和石油的燃烧也产生二氧化碳,④另一部分直接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

呼吸作用的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微生物的分解也有二氧化碳产生,燃烧也产生二氧化碳。

、碳循环的特点是什么?

随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运动,所以碳循环带有全球性。

12、生态系统各营养级能量计算规则什么?

(1)食物网中:

消耗最少要选择食物链最短和传递效率最大20%,消耗最多要选择食物链最长和传递效率最小10%;

(2)单条食物链;只需选择传递效率。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

、起点:

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渠道:

沿食物链的营养级依次传递(转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处是:

呼吸消耗,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未被利用。

对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每个营养级同化能量=下一个营养级同化能量+呼吸消耗能量+未被利用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传递方向:

单向流动(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传递效率:

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