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雪>课堂教学实录》心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18849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雪>课堂教学实录》心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雪>课堂教学实录》心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雪>课堂教学实录》心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读《<雪>课堂教学实录》心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雪>课堂教学实录》心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读《<雪>课堂教学实录》心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

  《雪》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会读书十一:

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第一篇文章。

这个单元共有五篇文章,除了散文《雪》,剩余四篇都是作家对鲁迅《雪》的不同理解。

回想起自己在2015年10月份教这篇文章时,我还清晰得记得自始至终一直给学生强调本文的写作背景,尤其是在学生回答问题与文章主旨有偏差时,我总是提醒学生“别忘了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背景哦”。

可我在读余映潮老师的课堂实录时,却有了全新的认识。

  课堂伊始,余老师以深情朗诵同题小诗开场,贴近教学内容又不乏诗意。

紧随学生的发言,引出本节课的学法:

作品感受。

这样的设计和本单元的主题极为吻合。

接下来余老师给学生展示本课的写作背景,语言很简洁,但字字是关键。

除了屏幕上的展示外,余老师还补充了一段话“……鲁迅这个人呢,是富有战斗精神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生活、工作、创作都受到了威胁。

所以他通过这样一篇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情思和情怀。

”更为巧妙的是,余老师穿插了学法介绍,即冰心教我们读诗文的一句话“古今中外写景状物的诗文,都是作者从自己主观眼光和心情中,赋予了他所接触的景或物以特殊的性格和生命。

”那么,怎样来感受呢?

余老师将课堂分为三步:

略读感受,比读感受,精读感受。

这样的教学活动的设计让我耳目一新,同时,也让我意识到点: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活动开始,余老师提醒学生文章写了不同地方的雪:

江南的雪要读得温润一点;

朔方的雪要读得粗犷点。

读完请同学们随便谈感受,并明确这篇文章的文体是散文诗。

在学生发言后,余老师的小结非常也很有特色,层次感强,由粗到细,逐渐精准。

学生的随便谈,不仅降低了难度,还拓宽了角度。

这是我在教学过程当中所不敢尝试的,原因是唯恐学生说着说着就偏了,我又担心自己拉不回来,所以,很容易出现当学生回答稍有偏离时,便会用请同学们别忘了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来提醒孩子们。

其实,现在想想这样的提醒往往是堵塞了学生的思路,破坏了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认真读,文字间的情感我们应该相信他们能读出来,只不过有时表达的不够准确而已,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特别注意,让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只需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和热情的赞美鼓励,让孩子敢于说,乐于说。

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是有声有色,不断生成的真实课堂。

  在第二板块“比读感受”中,以“前三段写什么,后三段写什么;

前三段表达的是什么,后三段表达的是什么”引出学生的深入思考,学生围绕话题,多角度探究,且先写后说,很好的让读写完美的结合了起来。

余老师没有刻意的强调写作背景,但学生在自己的比读中,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读出了诗意盎然,生活气息浓浓的味道;

读出了意味深长,呐喊声声的感觉。

最后一个活动是精读感受。

学生在品读关键词中获得了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整节课中,余老师从没重复一句关于写作背景的话,而是学生在品读时,会不由自主的联系到写作背景。

这不得不说,一节成功的课并非老师一个人努力就能上好,学生的努力更为重要。

只有老师指导有方,学生乐于学习,师生共同努力才能铸就一堂好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