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169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管理学基础Word文件下载.docx

(3)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责、权、利,(目的)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4)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使信息的生产、开发利用和管理具有良好的硬件环境支持。

8.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一般由基层组织负责实施。

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的任务包括:

P26**

(1)了解各类人员的信息需求,制定不同方案(不能忽视任何人员的信息需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的信息需求。

(2)搞清信息来源和渠道,以便在需要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或向外输出信息。

(3)选择适用信息技术,建设信息系统和网络,确定信息加工处理、存贮、检索和传递方法,建立高效的信息保障体系。

(4)对信息管理进行评价,为改善信息管理提供依据。

9.信息管理历史发展的4个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

技术管理阶段;

资源管理阶段;

知识管理阶段。

P27**

(1)

传统管理阶段:

发展背景:

文字的产生文献的增长并且内容越来越复杂,给人们找寻和利用带来了困难,图书馆便应运而生,收藏和整理文献成为早期图书馆的存在方式和活动内容。

发展标志:

a.早期图书馆—文书档案,目的是收藏整理。

b.独立意义图书馆—为利用而收藏文献,变少数人的藏为多数人的用,要解决藏和用之间的矛盾,尽量使二者和谐统一,于是图书馆引入了管理的概念并创造了许多文献整理和管理技术方法。

c.当知识信息量指数增长,并威胁着人类再创造的时候,出现了科技信息机构。

这类机构主要以二次文献加工为主,克服文献利用的滞后现象以及过分重“藏”的缺点。

这个阶段的特征:

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文献为主要载体,以工业服务为主要目标,以图书馆为象征,以手工管理模式为主。

(2)技术管理阶段:

产生背景:

a.计算机(具有科学计算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的出现b.计算机应用于信息加工和管理c.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

a.1954年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文献信息流的控制

b.1961年,实现了计算机二次文献加工(标志性产品:

KWIC上下文关键词索引),开创了计算机处理文献的开端。

优势:

节省了人工智力负担;

提高了信息处理效果。

c.MIS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

d.联机检索系统的出现(65年出现了第一个联机检索系统,66年DIALOG系统)拓展了信息管理和信息利用空间。

e.PC+CD-ROM(微机+光驱)使信息系统开始向多样化发展。

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

以计算机为工具;

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

(3)资源管理阶段:

一方面,是技术管理阶段纯粹的技术手段不能实现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利用;

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原因,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使得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迫切需要从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这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

信息管理中经济手段的引入的主要原因:

用于信息活动和信息管理的预算有限,需要合理分配各项开支;

信息系统所采用的各种技术设施越来越昂贵,信息服务的耗费越来越大,需要对成本效益进行认真分析;

信息和信息服务中的有偿成分增多,这些都需要用经济手段对信息和信息活动进行研究和管理。

合理分配开支

对成本效益进行分析

信息服务有偿管理)

信息管理不同框架的比较**

认识认识框架

相近的主题概念

发源领域

管理特征

基本功能与目标

传统框架

图书馆管理、文献工作

图书馆

文献管理、手工管理

信息保存

网络框架

图书馆网络、信息基础结构标准化

图书馆、通讯

基础设施管理

信息社会传播

微观框架

数据处理(DP、EDP、ADP)、信息处理、数据库

办公事务、统计

操作、事务管理

信息有序

系统框架

信息系统、MIS

计算机

技术管理

信息社会服务应用系统

政策框架

信息政策、信息法律

知识产权法律、技术政策

人文管理

协调、控制

资源框架

信息经济、信息资源管理(IRM)

工商行政管理

集成管理、经济管理

信息战略利用

第二行是传统管理阶段;

三、四、五行是技术管理阶段;

六、七行是资源管理阶段。

这里特别突出把信息作为资源的经济性质。

把信息看作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

资源管理阶段的特点:

信息量巨增,网络无限扩大,网上信息混乱,使人们难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污染。

(一些质量低劣、粗制滥造的网络联入,加之淫秽信息泛滥和病毒感染)

信息侵权和安全问题。

(高速信息网存在着巨大开放性,进出方便,存取自由,是网络信息安全系数大大下降)

根据需求和效率配置网上信息资源的难度更大。

1信息量巨增2信息污染3信息安全4需求和配置难度大)

信息安全包括:

计算机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国家主权、个人隐私。

信息利益包括:

知识产权、跨国数据库、信息收费、信息成本。

(4)知识管理阶段:

(4个关注,4个忽视)

仅关注显在知识尤其是记录型信息的管理而忽略了对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隐性知识的管理,从而大大限制了其管理范围和信息管理效能的发挥。

仅仅关注(人类智力劳动的最终成果)——记录型信息,对获得这一成果的学习与创新过程却视而不见,因而无法将信息的吸收与创造过程纳入管理范畴,不能实现全方位的信息管理。

仅仅关注将信息提供给利用者,而对利用者需求信息的根本原因重视不够,从而限制了信息效用价值的实现。

仅仅关注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免费流动,未能将信息看作一种资产,以资产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和运作信息,从而忽视了信息的增值问题,影响了组织对信息的评价。

1关注记录信息,忽视了隐性知识管理。

2关注最终成果,忽视过程。

3关注利用,忽视需求。

4关注信息流动,忽视信息资产。

知识管理重视学习、知识资产、竞争优势和创新,知识管理意味着独创性、创新能力、灵活性、适应性,重视智力的作用。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的创造、应用、学习、理解和协商。

知识管理的前提是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准确新、及时性、可用性。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知识获取、知识表态、知识库系统、知识工程这样一些在知识管理中广为应用的基础性概念。

二.了解

1.20世纪80年代以后,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活动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高层管理职位:

“信息总监”(CIO),CIO逐步向CKO(知识总监)演变。

CIO和CKO的出现使信息管理的行政地位提升到了最高决策层。

2.知识管理阶段五个特点:

a)是一种重视与人打交道的信息管理活动。

b)重视学习、知识资产、竞争优势和创新。

c)重视智力作用,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

d)关注交流与协作,支持团队和个人学习。

e)重视团队成员的经验与知识共享。

第二部分信息系统

第一节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信息系统: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子系统或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之为系统。

(系统广泛存在我们的周围,一个国家的经济是一个系统,一个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

)用数学方法可以表示为:

S=ΣS

2.系统的类型:

(1)按构成系统的根本内容区分有:

物质系统(实体系统):

由实体的物质组成,如机械系统、电力系统、社会系统等。

概念系统:

由概念、理论、方法、程序等非物质的实体组成的系统。

(2)按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分有:

自然系统:

如天体系统、原子系统、生态系统等。

人造系统:

如生产系统、通讯系统、管理系统等

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两者相结合的系统是复合系统。

(3)按系统的构成环境的关系来分有:

封闭系统:

当一个系统中的流不与外界交换时为封闭系统,反之,则为开放系统。

实际上,自然界中的封闭系统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与概念系统中。

开放系统:

(4)从系统的运动状态参数与时间的关系上来看,又可分为:

静态系统:

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系统称之为静态系统,反之为动态系统。

静态系统在自然界中也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概念系统之中。

动态系统:

3.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

4.信息系统有五个基本功能:

输入、存贮、处理、输出和控制。

 

实线表示信息流,虚线表示控制流。

在信息流运动过程中,处理是核心功能,在控制流的运动过程中,控制是核心功能。

(1)输入功能:

信息系统的输入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的采集、控制指令的输入、信息检索条件的输入等等。

(2)存贮功能:

存贮功能指的是系统存贮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存贮系统存在着容量与服务效率的矛盾:

在发生“信息爆炸”的现代信息环境中,一方面要求信息系统具有最大的存贮容量,另一方面大量的存贮往往会带来系统检索、输出上的困难,降低系统的服务效率,给用户的利用造成不便。

信息系统的存贮功能就是在上述矛盾的情况下,寻求合理的协调方案,即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少增加投资,扩大整体的存贮量,保证所存贮的数据资料充分有效,便于用户利用。

(3)处理功能:

处理是信息系统内部的生产过程。

信息系统处理功能的大小,取决于系统内部的专业技术力量和信息处理技术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4)输出功能:

信息经过处理后,输出内容包括经过信息系统加工处理后的资料信息、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状态的反馈信息,以及需要人工干预时的提示信息。

(5)控制功能:

信息系统的控制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构成系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如计算机、通信网、人员进行控制和管理,二是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输入、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

5.信息系统发展的六个阶段和:

P256

最初的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处理系统,它是手工的即传统意义上的系统。

计算机信息系统

事务处理信息系统

网络信息系统

多媒体信息系统6智能信息系统将是信息系统发展的最后归宿。

6.信息系统的类型:

P256**

从管理过程和功能角度,可分为战略计划、管理控制、操作控制和事务数据处理四个层次。

(其层次模型构成了一个金字塔结构,战略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在塔尖。

从信息系统的发展和系统特点来看,可分为:

(1)数据处理系统:

(DPS)DPS执行基本的数据处理任务:

数据搜集、数据操作、数据存贮和文档准备。

(2)管理信息系统:

(MIS)MIS是(是在数据处理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种能使信息被有相似信息需求的用户(实体)获得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这里的信息包括历史信息、现有信息和预测信息。

营销信息系统制造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信息资源信息系统

组织信息系统

(3)决策支持系统:

(DSS)问题结构、决策支持和决策的有效性是DSS的三个基本原则。

(4)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人工智能(AI)的一个子集。

AI的研究领域包括神经网络、认知系统、知识工程、机器人学习、智能硬件和自然语言处理。

专家系统由用户界面、知识库、推理引擎和开发引擎组成。

知识库包含描述问题的规则和事实。

推理引擎可以向前和向后推理检验规则。

(5)办公自动化与虚拟办公室:

办公自动化(OA)OA系统是以先进的技术设备(电子邮件、BBS、语音聊天软件、视频会议、传真、可视图文等)为基础,由办公人员和技术设备共同构成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

(OA将人们以电子方式连接在一起,使办公室工作必须在办公室里进行成为历史,员工可以在任何有电子通信系统连接的地方完成工作。

这种能力被成为虚拟办公室。

)如我们可以通过商务通、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等在家里或游艇上处理业务。

7.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网络环境下的系统是一种开放的系统,这种系统能让不同系统下的用户相互操作、相互利用对方的资源。

用于开放系统体系结构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OSI参考模型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层。

也称七层协议。

如果单独考虑单个信息系统,则存在一个具有一般意义的层次模型:

物理层、操作系统层、工具层、数据层、功能层、业务层和用户层。

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有集中式结构模式、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模式和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模式三种。

第二节信息系统的管理

1.信息系统管理:

信息系统的管理就是对信息系统的开发期、运行期、更新期整个过程进行计划、控制、维护和评价。

2.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

它是指在一定资源(时间、资金、人力、设备、材料能源动力等)约束条件下,对一个既定目标(质量、投资、速度)的项目要求的一次性任务进行计划与控制的过程。

P275**

项目管理包括:

制定规划项目的选择与管理。

(1)息系统项目管理方法框架:

P276(三个计划一个控制)

技术基准计划职能及管理基准计划财务基准计划

项目定义过程

监督和控制

运用这种方法的优点:

a.使组织上下保持步调一致。

b.为组织的所有管理层提供一个沟通整体目标的工具,减少变革的阻力。

c.提供了所需的思维过程——基于合理的、合乎逻辑的决策。

(2)项目选择与管理:

项目的选择要考虑国内外的政治和经济环境,风险预测等内外部环境,还要考虑企业过去的绩效。

在决定项目投入后,就要进行项目管理了,在此过程要注意成本控制。

3.信息系统管理所需的专业人员:

P278**

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有多种专业知识的人员,如计算机技术人员、网络通信、管理科学以及应用领域的专业人员,有他们组成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系统硬件与软件人员、程序员、数据员、管理模型设计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等。

在组织形式上,要建立项目领导小组、项目设计小组以及项目编程小组等。

4.人员管理要与工作计划相结合,人员策略的制定必须考虑工作的性质、管理人员的素质等因素。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a.制定工作计划b.制定人员策略c.系统分工d.激励制度

5.信息系统的质量管理:

包括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的质量管理、运行过程的质量管理,以及与该产品相关的客户合作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这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了。

P278

6.质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系统的质量主要体现在系统功能可用性、正确性、及适应性。

P279表8-1信息系统的质量指标

7.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与评价(理解)P280

(1)系统运行管理:

一是对系统例行的检查和管理,二是地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和积累。

(2)系统维护管理:

包括纠正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错误,使系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改进和完善原有的软件等,具体的维护工作包括软件维护、硬件维护、数据维护和集成维护技术工具等。

(3)系统的评价:

a.对系统的技术性能作出评价b.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如何c.系统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d.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

第三部分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

1.信息政策的含义:

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P313**

2.息政策属于公共政策范畴。

信息政策呈现主题多样化、政策价值多元化、政策目标的多重化和复合化的问题。

因而,国家信息政策的设计应当趋向与整体化的趋势。

3.国家信息政策的五个要素:

P314**

即政策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问题、政策内容、政策形式。

(1)政策主体:

政府是国家信息政策的主体。

希望建立一个“国家信息政策协调委员会”。

目前我国的国家信息政策和法规制定机构有“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政策法规司”等。

(2)政策目标:

信息政策目标是指通过制定信息政策所实现的利益协调和分配关系。

当前我国国家信息政策的目标是:

信息服务社会化和通用化以实现公平;

信息产业市场化以实现效率;

信息管理科学化以保证安全。

(3)政策问题:

信息政策问题是指能够列入政策制定议程的客观社会问题。

制定政策就是制定规则。

信息政策问题分为经济问题和法律问题。

当前信息政策问题主要有:

P317(了解)

宏观层次上:

a.信息产业发展与投资。

b.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c.信息资源管理d.信息技术管理。

e.人力资源的投资。

f.标准化测度。

(6个方面)

产业经济发展问题

微观层次上:

a.IT行业、网络产业的垄断问题。

b.出版业的高额利润问题。

(两个问题)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a.工业产权保护、专利权保护、技术转让b.版权、著作权保护c.商标权、域名保护。

法律问题

信息安全问题:

a.信息公开与信息保护问题b.国际信息合作与国家信息主权的关系c.计算机病毒、黑客程序防范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d.电子商务的电子签名和数字认证问题。

(4)政策内容:

包括经济层面和法律层面。

P318**

宏观产业发展经济问题:

国家信息政策是国家管理和发展信息产业、信息经济的方针、措施及行为准则。

作用:

对于提高国家整体经济素质及实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获取国际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

有如下几点政策可以考虑:

经济层面a.数字经济政策b.经济扶持政策c.优先发展远程信息服务业政策d.技术发展政策.e.人力资源政策f.远程信息服务政策。

微观市场经济问题:

基本观点:

对于微观市场应遵循规制与放松规制原则。

政府应从规制政策转向竞争政策。

要实现信息产业由垄断转向竞争,规制是此阶段的主要政策手段,应施行如下政策:

a.价格政策b.税制改革c.规则和有关政府组织改革。

d.法规改革e.企业的公司化兼并与国际接轨,使企业按商业规则经营。

知识产权保护:

经济学家把知识产权视为一种易逝产权。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种垄断性的保护制度。

必然会影响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和效率。

在两者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是我们制定政策谋求的目标。

在制定有关知识产权的政策时,应该采取使知识产权的价值达到最大化的原则,而不是最大限度地去保护知识产权。

法律层面

信息自由流通与信息安全:

在信息流通与信息安全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也是我们制定信息政策谋求的目标。

制定信息流通与信息安全政策应遵循信息流通有限自由与信息流通有限控制原则。

可施行如下政策:

第一,保密义务,保护公民隐私权;

第二,政府有向公民提供信息的义务;

第三,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有向公民披露信息的义务;

第四,保护国家、政府及有关组织机构的秘密;

第五,国家应独立自主地开发关键性信息技术、软件,以维护信息主权和国家信息安全;

第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法规制定;

第七;

推动信息国际交流。

(5)政策形式:

政策形式是指政策内容的外在形式。

信息政策主要集中在科技信息政策、信息技术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三个方面。

目前我国信息政策的制定原则还不成熟,信息政策内容体系还不健全。

4.信息法律的含义:

P323(理解)

信息法律是指在调整信息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信息法还不是一门独立的部门法)

5.信息法律的主要内容包括:

知识产权法、信息安全法、信息公开法、新闻出版与传播法、电信法、电子商务法、有关计算机犯罪的法律等等。

6.我国信息活动的法律法规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P324(理解)

第一,在现有的国家信息法律中作相应的修改和补充,使其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我国《刑法》(1997年)中,增加了关于惩治计算机犯罪的规定,还有《合同法》、《著作权法》等。

第二,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另行制定专门的法规。

例如,制定了专门的《中国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商用密码管理条例》等。

第三,我国还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的政策性文件和政府规章。

例如,《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2000年)等。

这些法律、法规文件,有如下四个特点:

一是国家级立法较少,而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规定较多。

二是针对信息产业某领域、某个现象的法律法规较多,从全局性进行把握的法律法规较少。

三是有形规则与无形规则共存。

四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程度为信息法律法规的立法空间设置了特定的边界条件。

7.信息法律的立法模式:

P325**

(1)修改适用模式:

许多信息技术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相对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都主要应用这种立法模式。

他们基本上对已经存在的相对完整且普遍适用的传统法律部门中的主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